弘誓雙月刊

 正觀法如是——蘊相應教

第一期《阿含經》研習營聞法劄記

釋昭慧講.耀行記


觀五蘊無常

98.7.19

  本次研習《雜阿含經》,因為聞法者中多有新學,加之課時的原因,所以昭慧法師講解的重點,不是文獻式的分析,反而直入主題,就著經文的內容詳加敘述。說法之初,法師先以一則故事帶著我們走入歷史,回到佛陀時代的古印度,伴隨著佛陀的身影、語言與人格典範,再現了佛在人間的真切與熟悉。

  《雜阿含經》卷四十四178經,描述了佛陀與婆羅門之間的互動。經中描述:有婆羅門女因為六子相繼過世,精神崩潰、瘋狂裸形、披髮四處奔走。闖入精舍見到佛陀,佛陀散發出的慈悲、智慧令她突然清醒過來,見到自己裸露的形體,慚愧地蜷縮起來,佛陀慈悲吩咐阿難,將袈裟披在她身上。

  法師於此分析到:從這句簡單的話可以看到,佛陀可不是將袈裟當成某種特權、神秘力量。誠然,袈裟有其宗教象徵,是區隔出家與在家的身份標誌,常情之下在家人沒有出家,當然是不著袈裟的。但是,到底是身份標誌重要,還是護念另一個人的尊嚴更重要呢?從佛陀的作為可以看出其價值判斷,這就給了某些驕傲出家者一個很深刻的啟發。

  《雜阿含經》的編排方式,是有其思想結構的,就是以有情為中心。所以第一部分「蘊相應教」,以五蘊教法為中心編輯而成,讓我們瞭解,什麼是有情?有情的特質是什麼?這種特質帶給有情的影響又是什麼?能否減除負面的影響力,讓有情得到究極的安穩、清涼與喜樂?

  「蘊相應教」一開始都是簡短的經文,既沒有故事,每則經文看起來又差不多,所以令初學者感到有些艱澀。但這些是概論、基礎,如果略過,後面的內容就會讀不懂,因此法師帶領我們從第一則經開始學習。

  卷一,第1經就很明確地說明:對於五蘊要觀其無常,而且要先從色法開始,因為色法相對穩定便於觀察,有了觀色法無常的能力,轉過來再觀心法。如何從概念知道的無常正觀到當下覺知的無常,這當然需要一番功夫,是要通過修持才能達到的。能夠如此觀照,對於自己的色身就會生起厭離,沒有強烈的執著,從而證得「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的解脫境界。

  值得注意的是「自知不受後有」,它提醒我們:解脫是自作證,不需要他人來授記印證的。當然,一個證得聖果的人一定也不會四處炫耀,因為這些都是超常識的冥契經驗,不必告訴他人,以免攪動他人心念,招來自他的煩惱,所以在佛教的出家戒律中,很嚴格要求「不得說過人法」。

  第2經與第1經的內容差不多,同樣是如實知五蘊的無常,重點在「如實知者欲貪斷」。那麼「喜貪」與「欲貪」的差別在哪裏?喜是一種對於現狀內心歡喜的感覺,欲是一種想要得到的渴求,只有離於「欲貪」才能心得解脫。

  第3經教導我們:對於五蘊一定要「能知、能明、能斷、能離欲」。不僅要知道身心的結構,而且要正觀——觀到身心的結構,不只是作為概念的瞭解。「能明」則「能斷」,斷煩惱,這是見道;「能離欲」,就是進一步的修道。見道是知見上完全清楚了,所以能夠斷除很多知見上的煩惱。可是很多本能情感、意志的煩惱,是要在修道位上,透過正觀的力量才能分分斷除的,這個過程就是「離欲」。最後才是「滅」,就是證道位,能「離欲」則能斷苦而證道。

  因此,為什麼要觀無常?因為這樣的觀照能斷苦。試想,我們的生命中如果沒有苦,那實在沒有必要來觀無常,而且這些苦不是政治、經濟、社會、法律各方面能夠解決的,所以要觀無常來斷苦,「苦、空、非我亦復如是」。

  第7經提醒我們:對於五蘊產生愛喜,就是於苦產生愛喜。苦是我們內心的狀態,我們也許會認為,許多苦來自於他人的態度、社會的結構、自然的環境等外在原因,在人生的奮鬥過程中只要克服這些,就可以離苦得樂。可是面對這些問題時會發現,我們雖然可以努力改善現狀,但是是有極限的。因為這些因緣和合的產物帶來的是暫時的舒適、快樂,這樣的快樂是脆弱的,如果不能看透這一點就會自討苦吃。因此根源要離苦,在經歷了所有改造的努力後,一定要反求諸己,不對自身的五蘊生起喜貪、欲貪,這些我們可以透過修為自己做主。

  第8經換了一個方式論五蘊,就是應該如何觀色法?觀色法當然要觀現在色,可是如果觀力不夠,現在色並不是那麼容易觀的。因此我們首先應該在概念上瞭解:色法為什麼無常?因為現在會成為過去,未來經轉化後又成為現在位,它是川流不息的。所以,如果你看到了過去的你是孩童,未來的你會成為老人,從概念上就可以知道過去、未來是無常的。況且,沒有現在的無常變化,又怎麼有未來的變化結果產生?依此類推知道,現在也是無常的。

  但是這只是概念,所以還是要對色法作觀照,觀照當然選取現在色。於現在色做觀照,往上可以穿透到過去,往下推到未來。觀現在色時可以看到色聚如同泡沫般地迅速生滅,就知道過去、未來也是如此,就不會對過去產生顧戀、對未來產生渴求。在當下就可以安心正住於現在色來作觀察,於是生厭、離欲向於滅盡,經歷見道、修道過程最後達到涅槃。

  第9經告訴我們,觀無常就是觀到了苦,「苦」被稱為聖諦,可是苦的真理難道還要透過觀才能知道嗎?現實世間我們的生命不是就充滿了苦嗎?但是那還不夠深刻,因為我們總認為除了苦還是有快樂的。所以有人誤解佛教只看到苦,因此認為是消極的宗教,其實佛陀從來不否認世間有快樂,還教我們應該如何獲得福樂、喜樂。唯有進一步洞觀才會發現,即使是快樂的現狀它也隱藏著敗壞不安之苦。這樣的壞苦,世間人多少也能感知。接下來還有行苦,就是流轉不息之苦,世間人因為留戀於過去、未來,因此很難觀照到現在每一個瞬間的流轉。

  所以觀無常到深刻處,就知道,無論是痛苦、快樂還是非苦非樂的運轉,無常的一切現象都是苦的,因為它的變化經常超乎我們的期待。我們錯誤期待沒有痛苦、煩惱、憂傷,可是現狀不符合於這樣的期待,期望落空帶來的就是憂、悲、惱、苦。「苦即非我」,既然徹底是苦苦、行苦、壞苦,那這個無法做主的我究竟是什麼?於是「非我者亦非我所」,因此不再有想讓自己身心維持永恆快樂的迷思,也沒有對於自己所有的、所屬的一切要掌握到心滿意足的妄執,這樣的觀照才是真實觀照。能做這樣的真實觀照,反而能斷苦,因為於五蘊不再愛喜,於五蘊不愛喜就是於苦不愛喜,於此就得解脫。

  第11經,探討無常的五蘊是怎麼來的?當然它是有因有緣而來,於是往上逆推看到那些因緣的無常,因緣無常生起的五蘊當然也是無常,所以要作這樣的觀照。法師進一步分析這樣觀照的特殊性在於:世人雖然在理論上承認生命無常,可是讓生命之所以產生的根源,往往會認為它是恆常的。例如:認為人是由造物主創造的,所以生命無常,但上帝是永恆的。或者認為雖然五蘊無常,但是構成五蘊的一一蘊(元素)是真實、永恆的。前者是唯神論,後者是唯物論。還有人認為心念雖然無常,但心的深處有絕對的精神(靈魂)是恆常的,這就成為唯心論。因此其實,從現在的無常體驗往上追溯,知道構成現在的因緣也是無常的正觀,並不是那麼容易的。

  第13經,佛陀教導弟子於五蘊要知「味、患、離」。眾生因為耽著五蘊,帶來種種苦惱,所以要尋出離之道,脫離對於五蘊的染著。這裏的「味、患、離」與前面講到的「無常故苦,苦故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在「蘊相應教」中都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只有清楚前面那組概念,對於後面這組的所謂「患」,才會有深刻的體會,所以能知「苦」的來源、過患,亦能知離苦之道,這樣學習佛法才是有意義的。最後佛陀告訴我們,他就是因為如實知五蘊的「味、患、離」,不住「常、樂、我、淨」的顛倒,而成就了無上正等正覺。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