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溺水的小孩——談道德延伸範圍

Peter Singer‧黃資雅譯  

  為了激發學生對助人倫理的思考,在課堂上,我請學生們想像,在他們來學校的路上會經過一個淺淺的池塘,有天早上,你看見有個小孩掉進池子裡了,如果你伸手救他,你將弄得一身髒,還要回家換衣服,而且一定會趕不上第一堂課。

  我問,你有義務停下來救這個孩子嗎?我的學生們異口同聲說,有。弄髒衣服和錯過第一堂課,完全比不上拯救一條生命,他們覺得在這情形下,沒有藉口不下水去救這孩子。那麼,如果週遭有其他人,但他們都沒有採取任何行動,這會影響你是否該救這孩子嗎?不會,我的學生們都認為其他人不盡他們應該盡的義務,不代表他們自己也可以。

  在了解學生們對義務的看法後,我問,那如果這個小孩在很遠的地方,也許在其他國家,但同樣的,他在生命攸關之際,你有能力去救這孩子——在不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絕對不會影響你的安危之下——你有義務救他嗎?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說,距離和國籍不構成任何差別。我說,事實上,時時刻刻,我們每個人都在這路過池塘的處境裡:我們都有能力救人,只要付出一點點的代價,我們可以救很多大人和小孩,他們都在性命危急之中,如果我們不行動,他們都會因此喪命。而這一點點的代價不過就是一張新CD的錢、一件新衣、一頓飯、或一場音樂會。這一點點的錢透過像樂施會(Oxfam)這樣的機構,你能拯救一個在遠方需要援手的人。

  討論到這裡,學生們開始提出現實考量:可是,我們怎麼確定我們的捐款可以達到需要的人手上?不是有很多捐款都花在慈善機構的人事成本上,浪費掉或貪污掉?人口暴增不才是核心問題嗎?我們難道不該先處理核心問題再來救人?這些問題都有答案,而我先給你一個簡單的回答,就算有一大部份的捐款被浪費掉,這個助人的成本是如此低,即使只有一部份真正達到需要的人手中,你仍是在救命,不痛不癢地救命。

  「在我不需要付出什麼很大代價的情況下,我有義務去救一條生命。」其實,我很訝異幾乎沒有半個學生質疑這個想法。他們似乎都已達到WH Lecky的道德延伸範圍(expanding circle)裡的最終境界。WH Lecky在19世紀末提出,人類對他人的道德感與關切通常從個人開始,適用到家人,擴展到同一階級裡的他人、然後延伸到國族同胞、區域、最後到全人類和非人動物。在這說法下,很驚人地,我的學生們到已達到最終境界,當然,想法和行動是兩回事,而造成行動與想法不一致的原因也很多,我稍後會回到這問題上。

  這個世代,是我們人類第一回能以全球角度來討論社群與責任。在古往歷史上,我們只能影響同一個城市或村落裡的人,即使是國王,也通常沒有能力企及其他國家的人。當Hadrian統治羅馬帝國時,他的疆域只涵蓋當時人所知的範圍,然而今日,當我離開倫敦(一個羅馬人不知道何處的地方)、坐上飛機,從羅馬帝國的一端,往另一端橫越,羅馬帝國的版圖連目的地新加坡一半的旅程都不到,更別說,跟澳洲(我的家鄉)的距離相比了。除了對距離的無能外,古往的人也無法像今日的我們,在分秒之間就能與遠方的人互通訊息,他們對於在地球另一端災害、戰爭、屠殺的受難者,很難及時伸出援手、造成任何影響。當他們聽到消息的時候,為時已晚,或者受難者在沒有幫助下倖存。在這樣的情況下,「慈善事業應從自身周圍開始」說法是適當的,畢竟在古往社會,一個人的能力所及,不過就是自身身處的村落或城鎮。

  及時通訊與飛航交通改變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今天,電視機前的兩億人口可以看見饑荒中乞食的孩童,可以看見逃離暴政或動亂、尋求安居之所的難民。這兩億的人口,很多人也有能力可以改善這些他們眼前所見的電視機畫面。我們幾乎每一個人都可以掏出信用卡,打個電話給慈善組織,援助這些組織飛到災害現場,去發送食物和醫療用品。國際間的合作,有如聯合國,也都有能力遣送部隊去保護可能遭受屠殺的人民。

  無論世界何處,我們都能參與以及影響當地人民的命運,而這能力,決定我們的責任。今日科技發展造成的公害規模,也是過往史無前例,亟需國際合作來面對的。古往人類的活動難以動搖大氣層和海洋,然而近世紀,我們學到了很多教訓——我們知道氯氟烴會傷害臭氧層,而碳排放使得氣候難以預測地變化,加劇海平面上升。我們一度以為海洋資源浩瀚無窮,而今捕魚船隊已枯竭魚群,海洋資源是否能復原是一個問號。在全球相連的網絡下,洛杉磯的消費者可以從消費行為影響澳洲的癌症患病率,將孟加拉的土地種滿花生,迫使泰國漁民放棄漁業、投入曼谷工廠工作。

  世界各地緊密連結說明了一個全球倫理的必要性,一個對待到地球上每個人都通用的倫理,沒有國族、區域分別。這是一個虛幻的期待嗎?我可以告訴你,不是。

  在滿足基本需求後,現今人類社會充斥著空虛徒然的氛圍。宗教和共產主義的敗退下,自由市場與消費主義進駐,寫下我們生活的步調:消費、賺錢、再消費、再賺更多錢。然而,看看那些在金錢競賽上遙遙領先的人,他們不見得感到心靈富足。我們有充足的科學證據指出,當我們基本需求滿足後,更多的物質,並不能帶來更多的幸福感,這和哲學家千年以來所說的一致。

  記得1986 Ivan Boesky的案例嗎?這名華爾街交易致富的百萬富翁,因為內線交易被起訴。Boesky在犯案時,已萬貫家產,他為什麼還要鋌而走險呢?六年之後,內線交易案被破,已和Boesky疏遠的太太Seema在美國ABC Network’s 20/20節目上,與Barbara Walters訪談中,公開她先生犯案的動機。Walters問Seema,Boesky是否是個奢華的人,Seema想想後回答,不是,他一週工作七天,非常投入,根本沒時間享受他所賺到的錢。她憶起,在1982 Forbes雜誌第一次將Boesky列進美國巨富名錄裡時,Boesky看起來很不開心,Seema以為Boesky不喜歡被公開列在雜誌裡,Boesky說:「不,不是,那不是讓我不開心的原因,我們什麼也不是,我們什麼也沒有,我們在名單最底端,我跟你保證,我絕對不會再讓你這樣丟臉,我們下次絕對不會待在名單底端。」

  如果這是成功的定義,我們不該苟同。這種成功不但沒有帶給Boesky心靈富足,更讓世人誤以為這是幸福祕方,忽略這樣追求的背後,代價是社會公義與環境。我們不該繼續把人生目標定為賺錢或消費,留下地球一堆垃圾。

  我們通常認定道德倫理與自身利益是相衝突的:那些透過內線交易致富的人完全受自身利益驅使,沒有道德概念。然而,為了自身利益選擇一個薪資較高的工作是應該的,即使這個公司製造環境污染、以及生產沒有真實用處的產品。而那些受良心譴責放棄高薪的人,或將可觀財產做公益使用的人,我們認為他們在為他人犧牲。是嗎?我認為不是這樣的。

  很多人會說,人不太可能從掙錢消費的生活模式,轉到以道德為基準的人生跑道,相信這可能性的人很天真。但是這樣的轉換,其實是對空虛人生的真實答案。近世紀開始,人生的虛無,不再過往哲學家們論辯生存意義後,令人失望的答案,而是很多人天天面對的現實。這個罪魁禍首很可能是對自我利益的過度強調,或是自我利益這個概念在根本定義上的錯誤。這個詞通常被定義為,個人的快樂與滿足;而自我利益的追求,便是任何著眼於滿足個人快樂的行動。然而,追求自我利益的生活很容易弄巧成拙,古老的哲學告訴我們「享樂主義是自相矛盾的」:愈追求,便愈需求,永不得滿足。人性幾千年來沒有改變多少,這哲學仍然一語成讖。

  道德倫理為享樂主義的矛盾提供解決之道。道德的人生,將其他人的利益也考量,賦予個人生命更多的意義。尋找道德與自我利益追求的平衡,這樣的古老智慧,在今日多為憤世嫉俗的人所嘲諷。但是,追求道德的人生,不是無憑據、過於理想的,有愈來愈多的例子向我們指出,具有道德反思的生活,很可能對個人而言,亦是好的生活。在人類旅程裡,從來沒有一刻像現在,在飽暖之後,道德指引的人生,成為人生虛無的難題,一個如此清晰的答案。

  在物欲追求為潮流的社會裡,決心過一個道德的人生,可能比你想像的還激進。在與盧安達的食物短缺困境相比,想在澳洲頂級莊園品嘗美酒的慾望不值一提。然而,這不代表道德的人生與享樂完全脫節,這只表示,我們的優先順序改變了。所有對時尚產業的投入與風靡、舌尖味蕾的無止盡追求、名牌跑車的市場創造與支持——只要我們心繫那些我們身手可救的生命,這些追求都可以變成次要的,而非必要的。如果我們能延伸道德的適用範圍,讓更高的道德感普及存在於每個人,那麼我們便很可能根本上改變我們的社會。

                                                                                                                                            ——原文出自The Effective Altruism Handbook,譯文載於EA中文社群網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