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得不退法,以法為鏡

——《長阿含》「遊行經」之當代啟示(上)

演講/昭慧法師   

時間:107.12.02

地點:香港妙華學會

 筆錄 / 何湘兒修潤 / 釋耀行 

 

編按:

2018122日晚,昭慧法師應邀蒞臨香港妙華佛學會,為大眾開演《長阿含》「遊行經」。透過地圖的勾勒,法師帶領我們一起去追尋佛陀晚年遊化的足跡。在王舍城,佛陀歸納了跋祇國具備的七個特質,從而善巧打消了阿闍世王欲攻伐該國的企圖。智慧有德的人,不畏豪強;邦國行七法,則能不懼外辱,長治久安。所以,唯有厚植德本上下溝通消除隔閡,民眾奉公守法,國家敬重持戒有德者秉持這樣的治國修身之道,自然令覬覦者知難而退。

當今世界,國家、族群、宗教、文化多元呈現的同時亦互為角逐,但是無論多麼神聖崇高的理念也不可以建立在其他生命的痛苦上,這是佛教重視持戒清淨的普化意義。在經典的詳細描述中,佛陀關懷國事、家事、天下事的形象躍然於前,聖者不忍眾生苦的慈悲睿智令人嘆服!

法師用短暫的課時,演繹佛陀入滅前的最後教誡,沒有艱澀的哲理思辨,只有懇切的情境再現。筆者雖無緣親臨講席聽聞,但透過何湘兒、張沛寧兩位仁者細心整理的筆錄以及講座錄音,亦能感同身受這分承襲於佛陀的淑世熱忱,為此在筆錄的基礎上組合整理講記,願有心學習者能於其中一探究竟。

一、國家久安的七個特質

1阿闍世王欲攻

佛陀首先來到了羅閱城,羅閱城即是王舍城,這是摩竭陀國的都城。佛陀與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在耆闍崛山,此山也叫靈鷲山,山形像鷲鳥(類似老鷹的猛禽)。

那時,王阿闍世想攻伐鄰國跋祇,派大臣禹舍去問佛陀:「跋祇國人自恃勇健,民眾豪強,不順伏我,我欲伐之,不審世尊何所誡敕?」自古以來,大國都是這樣,要小國順從大國,否則就跟小國沒完沒了。不過,征伐跋祇畢竟是件大事,因為跋祇是一個富饒大國,所以阿闍世王心裡有點顧慮,想聽聽佛陀的誡敕。於是他吩咐禹舍:佛陀若有教誡,你要告訴我,不要遺漏,佛陀應該不會虛妄而言。

禹舍是很有智慧的大臣,而且又是佛弟子,他聽從國王吩咐,「即乘寶車詣耆闍崛山,到所止處,下車步進。」《阿含經》描述那些坐車來見佛陀的人,通常都很有禮貌,都會下車走進去,絕不會把車直接開到世尊面前。

禹舍是國家大臣,代表國家向世尊請教,所以他沒有頂禮佛陀,但還是非常尊敬問訊後卻坐一面,把阿闍世王的話帶給佛陀:「摩竭王阿闍世稽首佛足,敬問殷勤:起居輕利,遊步強耶?」問好之後才講出阿闍世王的意旨。

2佛陀的誡敕

這時候,「阿難在世尊後執扇扇佛」。當年沒有風扇和冷氣,而且用扇子也可以趕蚊子。佛陀聽了禹舍所問,沒有直接回答,只是告訴阿難,跋祇國有七個特徵:

一、「數相集會,講議正事」。

二、「君臣和順,上下相敬」。

三、「奉法曉忌,不違禮度」。

四、「孝事父母,敬順師長」。

五、「恭於宗廟,致敬鬼神」。

六、「閨門真正潔淨無穢,至於戲笑,言不及邪」。

七、「宗事沙門,敬持戒者,瞻視護養,未嘗懈惓」。

佛陀還告訴阿難:「若能爾者,長幼和順,轉更增盛,其國久安,無能侵損。」佛陀跟阿難很輕鬆的對話當中,就回答了禹舍的問題,這很有意思,讓禹舍大臣及阿闍王自己去衡量要不要去攻打跋祇。

3、上下溝通,消除隔閡

跋祇國的七個優點,給我們很大的啟示:一個國家,不任由執政者獨斷獨行,統治者與人民有很好的溝通,這是很重要的事情;領導者與民眾之間、族群之間沒有隔閡,這絕對需要經過充分的溝通,而溝通的最好管道就是「數相集會,講議正事」,若能這樣,就能上令下達,上行下效,國家就能長治久安。其次,上位者與下位者之間、領導者與民眾之間,互相禮讓尊重,就能達到「君臣和順,上下相敬」。民眾若能遵奉法律,而且了解道德上、風俗上的禁忌,不去碰觸禁忌,大家彼此以禮相待,「不違禮度」,不脫離禮數,人人「孝事父母,敬順師長」,這個國家必然會「長幼和順,轉更增盛,其國久安,無能侵損」。

4、生敬畏心,民德歸厚

而「恭於宗廟,致敬鬼神」這一點值得我們注意,佛教屬於無神論,佛陀沒有皈依諸神,也不教弟子皈依諸神,因為信奉諸神是得不到解脫的。佛陀教弟子在修行上要自依止,法依止,依止於自己的努力和正法的指引,而不是依止鬼神的庇護。佛陀在這裡把「恭於宗廟,致敬鬼神」列為國家長治久安的要項之一。意思是說,這個國家的民眾若能飲水思源,敬重祖先,對於鬼神有應有的禮數,就表示這個國家有宗教自由,民眾若有「舉頭三尺有神明」的敬畏之心,就不敢亂做任何傷天害理的事,不敢欺騙天地鬼神,不敢蒙昧祖先而讓祖先蒙羞。這就像曾子說的:「慎終追遠,民德歸厚。」

5節制情欲,民風純潔

「閨門真正潔淨無穢,至於戲笑,言不及邪」。這是說在家人要節制情欲,盡量不要去談一些跟情欲有關的事,不要讓自己完全放逸諸根,乃至不可收拾,讓自己的心靈在太多的情欲染污之中往下沉淪。這裡講「閨門」,表示他們是已婚的在家人,佛陀也是合情合理的,並不是叫居士們完全禁欲,只要求他們不邪淫,要護念自己的配偶,護念自己的兒女,不要讓情欲泛濫而產生悲劇。民眾在「閨門真正潔淨無穢」,民風就能純潔。

6供養沙門,禮敬持戒者

「宗事沙門,敬持戒者,瞻視護養,未嘗懈惓」。沙門是生活淡泊的精進修道者,印度的沙門不止是佛教的,當時的六師外道都叫沙門。這些修道者看到世間所有制度的局限,以及所有資源的局限、生命的局限,在尋求生命解脫之路尋求答案。無論這些沙門到後來是否能尋求到正確的答案,但這條路畢竟有人在走。

沙門團在東方比較盛行,如摩竭陀國黃種人土著比較多,他們不喜歡馴服於高高在上的婆羅門,早就想甩掉西方來的阿利安族,而樂於見到沙門團壯大,希望有多種多樣的宗教聲音。所以,「宗事沙門」更是摩竭陀國很大的風氣,佛陀也是在摩竭陀國的沙門之中尋尋覓覓,最後放棄了師長的教導,自己在菩提樹下證道。民眾對沙門恭敬供養,也不只是專門恭敬佛教的出家人,這是印度文化的特色。所以,佛陀把這點也看成是國家強盛要素之一。

在印度治國良好的七要項裡,宗教占了兩項,其中「恭於宗廟,致敬鬼神」和「宗事沙門,敬持戒者」這兩點跟宗教有關。這些事情牽涉了宗教裡兩種重要人物——婆羅門和沙門。當阿利安民族入侵中印度後,充分結合本土一些鬼神崇拜,產生了巨大的婆羅門教,我們一般叫印度教。婆羅門是主持祭祀的祭師,難免會吹捧自己是最高的種姓,這就營造了印度的特殊宗教氣氛,乃至令印度的種姓制度延續至今,遺害太深。在佛陀構思的理想國度裡,婆羅門和沙門都不可或缺,雖然祭師能帶領民眾祭祀,但最理想的每一個民眾都可以自己祭祀。

禹舍聽了佛陀與阿難的對話就向佛陀說:「彼國人民若行一法猶不可圖況復具七?」這個國家的人民只要行一法,都不可能圖謀他的國土,何況他們具足七法呢?所以禹舍說:「國事多故,今請辭還歸。」我聽懂了,我要回去了,國事很多,謝謝佛陀的教導!佛陀的這席話,讓阿闍世王打消了侵略其他國家的癡心妄想。

二、比丘應行「七不退法」

禹舍離去不久,佛陀把附近的比丘眾都找來,講了「七不退法」:

「一曰數相集會,講論正義;

二曰上下和同,敬順無違;

三曰奉法曉忌,不違制度;

四曰若有比丘力能護眾,多諸知識,宜敬事之;

五曰念護心意,孝敬為首;

六曰淨修梵行,不隨欲態;

七曰先人後己,不貪名利。」

跋祇國的七種特徵與七不退法,有些是完全一樣的,比如第一、二、三,兩者都一樣;跋祇國的第四種特徵跟七不退法第五點比較像;第六、七所講不同,大家可以比對一下。

跋祇國的七種特徵:

七不退法:

一、數相集會,講議正事。

數相集會,講論正義。

二、君臣和順,上下相敬。

二曰上下和同,敬順無違。

三、奉法曉忌,不違禮度。

三曰奉法曉忌,不違制度。

四、孝事父母,敬順師長。

四曰若有比丘力能護眾,多諸知識,宜敬事之。

五、恭於宗廟,致敬鬼神。

五曰念護心意,孝敬為首。

六、閨門真正潔淨無穢,至於戲笑,言不及邪。

六曰淨修梵行,不隨欲態。

七、宗事沙門,敬持戒者,瞻視護養,未嘗懈惓。

七曰先人後己,不貪名利。

 

    1良師益友是護眾之道

「恭於宗廟,致敬鬼神」與「比丘力能護眾,多諸知識,宜敬事之」則不一樣,比丘不須「致敬鬼神」,而要護持大眾,因為大眾裡有很多善知識,要尊敬善知識。「多諸知識」的「知識」,就是善知識,即良師益友,良師益友能指出我們的缺陷,指出我們的過失,讓我們能夠修正自己。

在家人還敬怕鬼神,不敢做錯事,出家人不敬鬼神,若把自己捧得很高,沒有善知識豈不是墮落得更快嗎?僧團裡的出家人一定要有善知識的勸諫引領,讓犯錯的出家人知道自己的過失而改正,如果僧權比皇帝還大,比總統還大,就容易出現腐敗。所以,有善知識才是真正的護眾之道。

出家人千萬不要這樣說:「你們都閉嘴,你們都閉嘴,白衣不能說我們比丘過,比丘尼也不能說我們比丘過。」在佛門中出現的很多醜聞其實是自己在縱容自己,然後叫居士也閉嘴,最後演變到不可收拾的程度,結果讓國法來處置,弄到大家滿面難堪。這都怪我們自己沒有「力能護眾,多諸知識,宜敬事之。」大家彼此鄉愿,你不得罪我,我不得罪你,在僧團中沒有好好地振興僧伽的綱制。

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局面呢?有句話說得很不好聽:「和尚怕居士,居士怕因果,因果怕和尚。」當然不是所有和尚都這樣。世間一般的民眾最起碼都還怕鬼神,佛教徒雖然不敬鬼神,但居士還怕因果;我們出家人要注意,要多接受善知識批評,不可以等閒視之,不可以叫人家閉嘴,佛陀在世也從未叫人家閉嘴,都是叫人家檢舉的,包括居士,包括比丘尼都要檢舉比丘過失,這在佛制裡稱著「二不定法」。優婆塞見聞比丘之過要到僧團檢舉。這當然包括優婆夷和比丘尼都可以檢舉比丘,只是優婆夷的角色比較特殊,比丘犯過通常都落在婆婆媽媽眼裡,就像大陸的大媽那樣厲害,大大小小的事都知道,所以她們負責向佛陀檢舉,向僧團檢舉。僧團接到投訴就要處理,而不是把醜聞掩蓋起來,這樣僧團才能維持清淨。

「念護心意,孝敬為首」。孝敬包括了孝順父母,孝敬師長。

2、佛法對眾生不離不棄

「閨門真正潔淨無穢,至於戲笑,言不及邪」,是對在家眾的要求;「淨修梵行,不隨欲態」,是對出家眾的要求,出家人要修清淨行,完全不可以隨於欲態。

中國有位非常優秀的北大博士,他是比丘,他問我:「如果在家眾犯了邊罪能否出家?」「邊罪」是比丘、比丘尼犯的四波羅夷,比如犯不淨行、殺人、說大妄語、偷盜四重罪,要趕出僧團,不可以再穿袈裟。我說:「邊罪是比丘、比丘尼才會犯的,居士還未出家怎麼會犯邊罪呢?」他又問:「同居算不算?」我告訴他說:「所有的欲都是不淨,但是,你可以去想想,如果我們非常嚴厲地看待這件事情,風流倜儻的李叔同就不會變成持戒嚴謹的弘一大師了,他一定也不可以出家,他不止一個同居呢。」佛教向來對眾生不離不棄,但很多佛教的律師根本不是把人家往上推,而是把人家往後推,叫他滾開,這是佛教非常嚴重的問題,值得大家注意。

接下來,佛陀連續講了好幾個七法:

「一者、樂於少事,不好多為,則法增長,無有損耗。

二者、樂於靜默,不好多言。三者、少於睡眠,無有昏昧。

四者、不為群黨,言無益事。五者、不以無德而自稱譽。

六者、不與惡人而為伴黨。七者、樂於山林閑靜獨處。」

「復有七法......

一者、有信,信於如來、至真、正覺......十號具足。

二者、知慚,恥於己闕。三者、知愧,羞為惡行。

四者、多聞,其所受持,上中下善,義味深奧,清淨無穢,梵行具足。

五者、精勤苦行,滅惡修善,勤習不捨。六者、昔所學習,憶念不忘。

七者、修習智慧,知生滅法,趣賢聖要,盡諸苦本。」

「復有七法......

一者、敬佛。二者、敬法。三者、敬僧。四者、敬戒。五者、敬定。

六者、敬順父母。七者、敬不放逸。」

「復有七法......

一者、觀身不淨。二者、觀食不淨。三者、不樂世間。四者、常念死想。

五者、起無常想。六者、無常苦想。七者、苦無我想。」

「復有七法......

 一者、修念覺意,閑靜無欲,出要無為。 二者、修法覺意。 三者、修精進覺意。

 四者、修喜覺意。 五者、修猗覺意。 六者、修定覺意。 七者、修護覺意。」

以上七個七法,內容包括聲聞行以及五根、五力、四不壞淨、敬三寶和父母師長、蘊相應教、七覺支、持戒行慈、六念法門等等可以得道之因緣,若修這些法門,則能「令法增長,無有損耗」。

三、僧團的「六不退法」「六念法門」

1「六不退法」以慈為本

佛陀還講了兩個六不退法:

「一者、身常行慈,不害眾生。二者、口宣仁慈,不演惡言。

三者、意念慈心,不懷壞損。四者、得淨利養,與眾共之,平等無二。

五者、持賢聖戒,無有闕漏,亦無垢穢,必定不動。六者、見賢聖道,以盡苦際。」

「復有六不退法......

一者、念佛。二者、念法。三者、念僧。四者、念戒。五者、念施。六者、念天。」

上面第一個六不退法,主要是以慈為主,身、口、意都要行慈,還要利和同均,戒和清淨,而且奔向修證,這是僧團的六不退法。

2、「念佛」心與光明相應

第二個六不退法是六念法門。由此可見,大乘的念佛法門,已經扎根在《阿含經》裡面,那時候已經有念佛。我們念佛不僅僅是觀想、觀像,在危急時要趕快念「南無佛、南無佛......」,或憶念佛陀的種種功德,所以才有「如來、應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十個德號。如來十號具足,這十號不只是讓我們念而已,而是讓我們思惟佛陀功德。我們口念佛陀的名號,心裡思惟佛陀的功德,有何好處?原來這可以讓我們的心瞬間上升到高的一個光明的接點上。因為我們的心可以上通天堂,下達地獄。

但我們的心平時要度眾生,心也可能緣於三惡道,眾生在畜生道,我們就要緣念動物的苦難,心緣念於畜生道;有些人有靈媒的能力,看到鬼神就去幫助鬼神,心就緣於鬼神道,地藏菩薩永不棄地獄眾生,心緣於地獄道。

但是大家要注意的是,人在沮喪的時候,自己的心之能量非常弱的時候,你就不要心緣地獄、餓鬼、畜生。這時候心要緣上方能量,當然是緣佛陀,緣念佛陀是對自己瞬間的加持,這加持不見得是佛陀過來加持我們,是我們的心直接對接到佛陀,心憶念佛陀,光明力就出現,甚至於魑魅魍魎都不敢接近。所以在恐懼的時候,在悲傷的時候,在憂苦的時候,在臨終的時候,六念門非常重要。這包括了念法、念僧、念戒、念施等,都是憶念光明,想想自己曾經布施,曾經持戒,這樣的功德都可以到達光明的天界,要讓自己的心瞬間達到歡喜,不要留在沮喪、迷惘、恐懼的狀態。這是幫助自己或幫助家人最好的方法,特別是臨終的或老年的、病痛的人,你叫他念佛,順便把道理講給他聽,他聽了就高興。否則,你只是叫他念佛,他會想:「佛會來救我嗎?真的嗎?有嗎?」他心有疑就不信。所以我們可以讓他知道念佛,不只是說是否有佛力加持,佛力加持是一件可能的事情,更重要的是我們在念佛的時候,我們的心其實就在做自我的療癒。

四、巴陵弗城信士歸依受戒

1持戒有五功德

佛陀在「羅閱祇隨宜住已,告阿難言:汝等皆嚴,吾欲詣園」。「竹園」就是竹林精舍,是迦難陀長者皈依佛陀以後奉獻給僧團的莊園,是佛教史上第一座佛教專用建築物,佛陀常在這裡說法。佛陀首先為比丘們說戒、定、慧:「修戒獲定,得大果報;修定獲智,得大果報;修智心淨,得等解脫,盡於三漏:欲漏、有漏、無明漏。已得解脫,生解脫智,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不受後有。」教導弟子從戒、定、慧達到解脫。

其後,佛陀於竹園隨宜住已,告阿難曰:「汝等皆嚴,當詣巴陵弗城。」這個「嚴」不是把自己打扮好,而是準備行李去巴陵弗城。巴陵弗城是摩竭陀國的都城,在洹河南岸,是阿闍世建的北邊的邊防,靠近跋衹國的地方。後世阿育王建的都城也在這裡,叫著華氏城。

巴陵弗城諸清信士聽到佛陀來到巴陵樹下,即來見佛陀。「世尊漸為說法,示教利喜」,大眾聽完佛陀說法,非常歡喜,馬上向佛陀說:「我欲歸依佛、法、僧眾」,希望佛陀允許,讓我們成為優婆塞,我們想受五戒,「自今已後,不殺、不盜、不淫、不欺、不飲酒,奉戒不忘」;而且我們想明天供養世尊及大眾。世尊默然,接受了供養的請求。

居士們準備好供養,便請佛陀及僧眾到來。佛陀帶著大家來到居士們的講堂。因為這些居士很有信心,要求歸依,要求受戒,所以佛陀就鼓勵他們說:

「凡人犯戒,有五衰耗。何謂為五?

一者、求財,所願不遂。二者、設有所得,日當衰耗。三者、在所至處,眾所不敬。

四者、醜名惡聲,流聞天下。五者、身壞命終,當入地獄。」

「凡人持戒,有五功德。何謂為五?

一者、諸有所求,輒得如願。二者、所有財產,增益無損。三者、所往之處,眾人敬愛。

四者、好名善譽,周聞天下。五者、身壞命終,必生天上。」

半夜,居士們回去了,佛陀仍停留在講堂,居士們在講堂供養佛陀用餐,也請佛陀在講堂而住。

2、善神為什麼選擇居於此?

「世尊於後夜明相出時,至閑靜處,天眼清徹。」以初、中、後夜三時來講,初夜是晚上六點到十點,中夜是十點到二點,後夜是二點到六點。佛陀在後夜時分,用天眼看「見諸大天神各封宅地,中神、下神亦封宅地」,這空間滿滿的都是善神,而且他們各自分封宅地。這是雙重的宇宙觀,人間的凡夫看不到諸神,可是佛陀用天眼看到諸神在巴陵弗城分封宅地。

那時候,「世尊知而故問阿難:誰造此巴陵弗城?」阿難說:「此是禹舍大臣所造,以防禦跋祇。」這是為了防禦,不是用來攻擊。佛告訴阿難:「造此城者,正得天意......阿難!當知諸大天神所封宅地,有人居者,安樂熾盛;中神所封,中人所居;下神所封,下人所居。功德多少,各隨所止。」也就是說,什麼樣的人配什麼樣的神,這些神跟人在雙重宇宙中居住在同樣的空間裡面,居住在大天神所封宅地的人則非常安樂。

諸神居住在這裡有何好處?「此處賢人所居,商賈所集」,有商人即代表物流通暢,還有就業機會高,經濟力比較強。「國法真實,無有欺罔」,這個地方大家都講究誠信,居民住得比較安樂。這個地方有這麼多的諸神居住,所以,「此城最勝,諸方所推,不可破壞。此城久後若欲壞時,必以三事:一者、大水,二者、大火,三者、中人與外人謀。」

此城若有一天毀壞時,必壞在這三種事情:第一、二個都是天災,第三個是城中之人與外人合謀,內通外,必然是面的人先腐敗,面的人先叛國,否則,這個城被諸神所祝福,照理是不應該毀滅的。

當然,諸神也不是無緣無故地到來,諸神是因為喜歡這裡的人品德好而來。所以,這點大家要注意,不是先請什麼神來住,而是你要先管好你自己,你若行為端正,你不請他,他也到你這裡來。如果你不像話,胡作非為,你求他,他也不來。

《長阿含經》就有這個特色,講到我們看不到的空間,這就是世間悉檀,把世間宗教性的內容轉化成勝善的佛法。

3心存慈憫諸天歡喜

巴陵弗城的清信士通宵準備供養的食物,白天時間到了就來供養佛陀及眾僧,佛陀及眾僧接受完供養之後,佛陀為他們開示:「今汝此處賢智所居,多持戒者,淨修梵行,善神歡喜。」然後為他們咒願:「可敬知敬,可事知事,博施兼愛,有慈愍心,諸天所稱,常與善俱,不與惡會。」該敬重的你們就要敬重;該從事的你們就要從事,該做就做,不只是不該做的不做。你們要用廣博慈愛的心待人。你們若有慈愍心,你們這個地方就是善神歡喜的地方。

佛陀說法後離開禹舍大臣趕來送行,他知道佛陀要離開邊境前往另一個國家,為紀念佛陀曾到此地,於是把佛陀走出的城門叫瞿曇門,把佛陀渡過的河叫瞿曇河。瞿曇是釋迦佛陀王族的姓氏。

五、以法為鏡

1大乘道度一切苦厄

佛陀出城來到水邊,如何渡河呢?「世尊與諸大眾,譬如力士屈伸臂頃,」手臂一曲一伸,一剎那便立刻到了彼岸。佛陀還講了一首偈語:

「佛為海船師,法橋渡河津;

大乘道之輿,一切渡天人。

亦為自解結,渡岸得昇仙;

都使諸弟子,縛解得涅槃。」

渡河譬如法,可以渡一切天、一切人,不但自己得利益令煩惱解除,也能令諸弟子解除煩惱的束縛而得涅槃。「昇仙」不是指仙道,古時候的「仙」通常是指佛陀。《長阿含經》據說是法藏部所結集,最起碼也有大乘的思想。佛陀就是一個典範,他不是一個人到彼岸,而是用大的交通工具帶著大家一起渡河。佛陀甚至以神通力引領大眾瞬間抵達彼岸。這偈頌體現了大乘佛法的精神。

2、聖弟子命終之後生於何處?

佛陀又帶領大眾抵達那陀村。「爾時,阿難在閑靜處,默自思惟」:以前我們到過這,曾見過這裡的十二位居士,如今他們都往生了,他們命終之後生在何處?還有五十人去世了,又有五百人也去世了,他們命終之後又生在何處?

阿難不但這樣想,還去請問佛陀。佛陀告訴阿難:那十二人,「斷五下分結,命終生天,於彼即般涅槃,不復還此」。五下分結就是身見、戒禁取、疑三結,再加欲貪和瞋恚,這是下界(欲界)的五種結縛。「斷五下分結」表示他們到達不還果,證第三阿那含果,命終之後生不還天,在那裡般涅槃。

另外,「五十人命終者,斷除三結,婬、怒、癡薄,得斯陀含,還來此世,盡於苦本」,證二果。還有「五百人命終者,斷除三結,得須陀洹,不墮惡趣,必定成道,往來七生,盡於苦際」,證初果。

佛陀繼續對阿難說:有生必有死,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若每有人死了你都來問我,豈不是在攪擾我嗎?

佛告阿難:「今當為汝說於法鏡,使聖弟子知所生處。......」法像一面鏡子,能照見自己該到裡就到裡,看你的德性、看你的修為相於什麼而到那裡。法鏡者,謂聖弟子得不壞信,歡喜地信佛、法、僧三寶。

3敬信佛、法、僧三寶

為何歡喜信佛、法、僧三寶?信佛是因為十號具足。信法是因為「真正微妙,自恣所說,無有時節,示涅槃道,智者所行」,依法修行可以令我們有所成就而達到涅槃。信僧是因為僧「善共和同,所行質直,無有諛曲,道果成就,上下和順,法身具足。......是謂如來賢聖之眾,甚可恭敬,世之福田」。加入僧團依法修行,能夠達到道果成就的目的,能夠在一個制度引領下更加上下和順,而達到四雙八輩的效果。

每次講到信僧或皈依僧,我都特別強調:信僧不是信一個出家人,或皈依一個出家人,那個僧可不可信是另外一回事。僧伽是一個專用名詞,是指一個修道的正向團體。你皈依僧,是覺得這個地方絕對可以讓自己提升,所以你願意加入或護持這個團體,讓僧伽發生這些功能:一、四雙八輩,在那麼好的條件環境下可以證得聖果;二、僧伽可以成為令正法久住的基地,佛陀的正法要久住當然要一代一代傳持,總不能靠子孫,總不能靠轉世活佛,而是要靠這些正向修道團體裡面,一起為修道及弘法而努力的這群人,在這個團體裡面進步。所以,佛陀把正法久住的責任交給僧伽。

4、持賢聖戒可以轉凡成聖

除了信三寶,還要「信賢聖戒」,因為持賢聖戒可令我們「清淨無穢,無有缺漏,明哲所行,獲三昧定」。

信佛、法、僧、戒,即是四不壞淨。信佛、法、僧為何能不壞?因為清淨的信心讓自己不動不壞。信心的本身就是善法,可是你若信錯了,就可能給自己帶來災難。信佛、法、僧不會給你帶來災難,而且信的狀態也是非常好,可以增強我們勝善的力量,就如前面說的,可以瞬間增強你的正能量,這是一個很好的療。所以,於佛、法、僧三不壞信淨,非常值得讚嘆!而在不壞淨中,還要加上戒不壞淨,也就是對戒法不動不搖。賢聖戒非常清淨,而且有很大力量。

賢聖戒為何有這麼大力量?持賢聖戒為什麼可以轉凡成聖得聖果?如果只是世間一般的守規矩,嚴守道德,他只是世間善人,跟成聖有什麼關係?有的人也許會想:念佛、法、僧,可以通聖,心緣念佛、念法、念僧,或能與無漏對接,可是戒只是世間有漏善法,它不是無漏的,有漏怎麼會成聖?

《雜阿含經》有一篇經特別提到七聖戒,明明這個戒是通世間凡夫的善法,為何可以通向聖位?大家要注意,持戒必須通達自通之法。所謂「自通之法」是將心比心的同情共感。你不可以說:「我為了將來而持戒,希望來生繼續成人,希望生天,得天人果報。」你若是想來想去都是自己,我要X,我要Y;雖然XY不同,有些差別,但「我要」是一樣的,以「我」為中心畫個大圓圈,越畫越大,這叫「我所愛」。假如你這樣持戒,那就對不起了,你最高只能成人、生天,不可能成為聖者。

5、行「自通之法」打破生命間的藩籬

《雜阿含經》提到,必須要有自通之法,將心比心,用自己的心忖度別人的心,忖度別人的痛苦煩惱,積極地讓對方離苦得樂,把別人的痛苦當作自己的痛苦一般,用這種廣大的思路去覺知別人的痛苦,祝福別人,幫助別人離苦得樂。因此而嚴守戒法,不敢侵犯別人,怕別人因為自己行為不端而受害,用這樣的心才會通於聖路。為何這種心態的持戒才會通聖路?因為自通之法把個人與別人的藩籬打通,純然為他人設想,在這個當下忘記自己,只想對方的需求,體貼對方,用非常溫柔的心,不忍對方受傷害,這就是短暫的忘我境界;而聖者是無我的。

自通之法這條路跟在禪堂裡修其他的法門雖然不一樣,但是這個法門也是忘我而累積一種慣性。不從自我出發要為別人著想,這樣的慣性其實是菩薩道的一種開拓,持戒者可以在解脫道裡幫助自己轉凡成聖,因為他是切近於無我的修持。這樣才稱為聖戒一定要如此持戒才能轉凡成聖,否則如何通聖?

佛陀教導阿難,要以法作為你的一面鏡子,你不要老是問:「這個人去哪裡了?那個人去哪裡了?這個人是去天上了嗎?這個人是成聖果了嗎?」你問人家做什麼呢?反正人都會死的,你要法來照你自己,你若具足佛、法、僧、戒四種不壞淨不動不搖的信心,保證你會得聖果。以上是佛陀為阿難所說的法鏡。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