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在生活中對話.在合作中對話——《新使者》雜誌訪談錄

林淑芬

引言:宗教合作可形成正向的社會力量,更可藉由情誼的交流,免除因為理智的區分所導致的分別。

        佛教界對「宗教對話」一直比較被動,這是因為佛教對其他宗教一直採取尊重的態度,「宗教對話」不是一個討論的「議題」,而是在生活中自然發生的事。佛法的基本原理是「緣起」,亦即因緣生法,認為人生與世界的諸現象都是因緣和合的結果,佛法則是提供一種改善或解決問題的路徑。以佛法來說,任何一個人相信一種宗教,或是任何一種宗教立足於世間,都是因緣會遇的結果,我們毋須將許多在不同因緣下接受不同宗教的人,強納為某種宗教的教徒。凡有這種想法的人,是因為無法體會因緣生法。例如:有人出生於穆斯林社會,自小即生活在伊斯蘭教義的基礎上,這便是他的因緣,就佛法的立場而言,會尊重他因緣不同而擁有不同的信仰,並且會為他的生命得到提昇而給予祝福。因此,從宗教史的角度來看,佛教從來沒有出現過對其他宗教的敵意與征服的企圖。

        從佛陀本教看宗教對話

        佛陀出生於印度社會,阿利安民族有婆羅門教的背景,當時東方也有許多沙門團體及修道團體。佛陀面對各種不同的宗教生態,並未正面抨擊其他宗教,或要求他所遇到的人改變宗教信仰。那時也有許多婆羅門教徒、沙門或修道者來與佛陀對話,他們之中有些人後來成為佛教徒,有些人並沒有,佛陀卻也沒有指責他們。因此,不論是就佛法的基本精神和佛陀的行跡而言,只要宗教沒有為自己或他人帶來生命的痛苦,我們就沒有理由加以反對。

        就算是有一些批判,多半也是針對「殺生」祭祀,或是阿利安社會講求階級區分的種姓制度等,這類會為其他眾生帶來生命痛苦的方式,才會加以批判。在佛教徒的日常生活中,左鄰右舍也可能有其他宗教信仰者,他們也需要與其對話,這種對話是在生活中不斷發生的。因此,對佛教徒而言,「宗教對話」的過程是在生活中自然發生,且無日無之。

        讓眾生離苦得樂,是佛法面對眾生不變的目標,但是否人們一定要信仰佛教才能離苦得樂?就佛經來看,聖者有兩種,一種是透過佛陀的教導而得以成聖,以致達到終極解脫;但另一種名為「?覺」或「獨覺」的聖者,則是在因緣生法中自行覺悟的。?覺的例子傳達一種信息,即:不見得一定要經過佛陀的教導才有可能成聖。以佛教的八正道(編按:指佛教徒達到最高理想境界涅槃的八種方法和途徑)來看,八正道之中,「正見」是用來確立對因緣生法的認知,「正志」指正確的目標—涅槃,「正志」因「正見」而確立;其他宗教的詮釋系統雖不見得持有與佛法相同的「正見」與「正志」,但卻可能具有「正語」(純正、淨善的語言)、「正業」(正當的行為)、「正命」(正當的謀生手段)、「正精進」(正確的努力、勤奮)、「正念」(心念專注而純淨)、「正定」(以專注而純淨的心獲得定力以開發智慧)等相同的要求。一個能做到八正道中其他六種正道的人,其生命品質必然是很好的,即使他不持有佛法所要求的「正見」與「正志」(不信仰佛教),就因緣生法的法則來看,他依然能夠上升天界,不會因此而淪落地獄,對於這樣生命品質的人,我們毋須為他操心,儘可以給予祝福。

瞭解可免除恐懼、排斥

        宗教對話不必一定要改變對方的信仰,甚至可以透過合作來對話。以基督宗教和佛教來說,兩者在原理上雖然不同,但卻有著相同的人性光明願景。人間佛教希望建設人間淨土,而基督徒認為要在世上建立上帝國,這兩種理念所勾勒出的共同願景,使佛教徒與基督徒可以在人權、環保的議題上溝通、合作,雖然不見得是宗教原理上的溝通,卻可以在過程中達到情誼的交流。

        從佛法來看,生命本來就是知、情、意的綜合體,我們常會以自認理智的態度來討論教理的差異,但後來卻發現,理智討論的結果經常受到情感的支配。一般而言,人在情感上很容易對不明對象產生恐懼與排斥,意志繼而會推動排他或自我封閉的行為,以致壁壘分明,甚至稍一不慎就會將對方妖魔化,而此原非理智所欲達到的目的。

        與友教因著對人類光明願景的共同期待而合作,所得到最大的益處在於情意的交流。以我個人從事社會關懷與友教的朋友合作的經驗而言,各宗教針對共同關心的議題來共同合作,不但可以形成正向的社會力量,更可以藉由過程中的情誼交流,免除因為純理智的區隔所導致的隔閡。事實上,許多對於其他宗教的扭曲多半起因於不明,不明產生恐懼,恐懼衍生敵意,而這種敵意反而通常與教理無關。有了情意的交流作為基礎,彼此之間的誤解自然會減少,也才能以健康的態度來彼此欣賞。

        當然,在宗教合作的過程中,也難免會因有形、無形的利益相爭,此時須謹記謙讓,且要時常提醒自己,當以奉獻的心情來從事社會運動時,為何還要執著於利益?唯有秉持宗教情操,更多地祝福其他宗教,彼此之間才能達到實質的合作,邁向共同的光明願景。(《新使者》雜誌主編林淑芬訪談、整理)

——刊於九十六年十二月十日第103期《新使者》雜誌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