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依佛法觀點看特異相與局限

釋昭慧      

  能量、磁場、電波、特異功能,這在氣功、友教修煉乃至許多新興宗教的門派中,是常用的詞彙。由於人容易被諸如能量、磁場、電波、特異功能這些概念之所暗示,對自己在禪修中的身心變化,乃至寂靜輕安的狀態,會視作能量、磁場與電波的流動,乃至特異功能的開發契機,於是將原屬身心交感而無常變化的狀態,誤作物理性現象,而追逐這些超常識的神秘經驗,得則亢奮、狂喜,未得或既得復失,則沮喪、狂怒,於修學過程中增長了貪、瞋、癡,無法體會得「無常、無我」的生命智慧。

  在《阿含經》中,開宗明義即說:要於五蘊之無常如實知見,好能讓「喜貪盡」、「欲貪斷」。(《雜阿含經》卷一,大正二,一上)當西方諸比丘要返回鮮少佛法流傳的西方之時,向尊者舍利弗請益。舍利弗告諸西方比丘如下的「教戰手冊」:倘若有人問到:「汝彼大師云何說法,以何教教汝?」當答言:「大師唯說調伏欲貪,以此教教。」若再問言:「於何法中調伏欲貪?」應當答言:「大師唯說於彼色陰調伏欲貪,於受、想、行、識陰調伏欲貪。我大師如是說法。」(《雜阿含經》卷五,大正二,三三下)這不啻是佛法總綱。

  佛家禪觀,強調個人身體的組合(地、水、火、風四大),與心念的專注、散亂、善念、惡念、快樂、憂惱,有著密切的連帶關係,從而讓人在四大的觀照之中,學習著調理平穩、慈悲的情緒,並如實觀照四大乃至心念在每一瞬間的起滅、變異。一個人倘能如實觀見心念對身體的巨大影響,至少不會拿惡念與憂惱來懲罰自己,戕害自己。

  禪觀方法得宜,當然亦能達成身體健康、氣血通暢的效果,但這是附加值,而非終極目的。因為因緣會聚者,終歸有一天要因緣消散,因此,無論如何用心於維持色身的健康,色身還是終將敗壞。四界分別觀的禪觀修行,為的是幫助學員減低對色身的貪婪執著,若強調能量、磁場對身體的修復功效,將適巧與「去除貪欲」的目的背道而馳。一旦色身敗壞,由於無法洞燭其「無常、無我」,將會更增加憂惱。因此佛家禪觀,並不特別強調能量、磁場乃至氣脈、明點之類的概念,而是扣緊「去除貪欲」的目的,倘能這樣於禪觀中如實知見身心的起滅、變異,那麼,淺則能夠斷惡修善,深則能夠洞觀無常、無我以證得解脫。

  有些心術不正的教師,會拿這些名詞來誑惑修學員,讓他們誤以為是上師的法力無邊,為學員灌注了多大的能量,所以才開發出了那些潛能。於是學員不但無法從禪修過程中,養成自尊、自信、斷惡、修善的自省能力,反倒迷信於「上師加持」,形成個人崇拜與反智的退化現象。

  還有些修學者,一天到晚尋覓好的「磁場」,病態一般地尋求磁場較好的地方來修煉、發功,因此,目前一些名山勝水,經常被一群人跑去盤踞其中,於吐納練功之時,甚至發出嘶嘶怪聲,旁若無人。在台中黎山天池與南橫天池,筆者撞見過這些人。他們環天池而坐,令人甚感突兀,並且遊興頓減。想想文天祥,他能在最臭穢、惡劣的監獄環境之中,說出「哀哉沮洳場,為我安樂國」的自身體驗,正氣凜然,可以百毒不侵,那是「心能轉境」的最佳見證。轉換成佛法的語彙,那就是身心交感的一種良好狀態:文正公純然忘我而心存正義的清淨意念,使得身體的四大在一個相對穩健的狀態。

  過度強調外在境界之神秘力量,大都耽溺於上述追逐能人、勝境,渴求消災延壽並增長欲貪的泥淖。佛家禪法,為了避免學人迷失方向,會一再強調「心清淨故眾生清淨」,強調要依心以轉境,而不能依賴境界來追逐神秘。雖不否定被稱作「能量、磁場、電波、特異功能」的現象,但由於人們已過度使用這些語彙,作如上的不當追逐,因此為了護念學員,避免他們又慣性地作如上的不當追逐,佛教的禪觀教學,一般不採用這些詞彙,而用四界分別觀的佛法術語,來表達精確的身心狀態。

  「潛能」或「特異功能」當然是有的,這是心念專注就可以開發出來的能力。但倘若不能伴隨著「緣起、無常、無我」的智慧觀照以「去除欲貪」,那麼,特異功能往往就成了炫異惑眾的工具。

  許多特異功能人士因未斷除貪瞋癡,因此仗著他的特異功能,窺視別人的隱私或心念,博得對方的信賴與供養,甚至產生了奪取政治權柄的欲望,以連篇鬼話包裝自己為「救世主」,驅使無知信徒為他賣命,甚至撩起兵燹,禍殃廣大的無辜百姓。黃巾賊、白蓮教、太平天國等等,自古宗教為禍最烈者,正在於此;宗教之所以被政權之所忌刻、迫害,原因也多半在此。法輪功與中共的恩怨情仇,不正是血淋淋的例子嗎?台灣近十餘年來出現一堆涉及詐財、騙色的宗教醜聞,也都是顯例。

  依此以觀,佛陀戒絕比丘賣弄神通,向白衣談「過人法」,並將炫奇惑異的「大妄語」,定以最嚴厲的罰則,違者一概驅出僧團。這不啻是對修道人、僧團與社會的多重保護措施,而且高瞻遠矚,防患未然!

九五、七、卅一 于尊悔樓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