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一場比丘尼與神父、修女會遇的心靈饗宴——與會來賓採訪報導與會後感言

採訪小組:釋果定、釋定持、釋演梵、釋智定、釋融德、釋覺蓮、釋道儀、釋慧月

■ 黃敏正神父(天主教台灣教區主教團宗教交談執行秘書)

問:您在剛剛的會談中提到:「出家人應該是一無所有」,請教您:一位一無所有的出家人,該如何落實社會救助與社會正義?

答:耶穌基督教導我們:「沒有衣服穿的,就給你衣服穿;沒有東西吃的,就給你東西吃。」要以很具體的行動去付出。如果人家來化緣,理所當然應該給,但是如果我一無所有,我怎麼給?我可以給什麼呢?我可以給你我的關懷,為你祈禱,按照我們的本份,做我們能做的事。政府可以做政府的事,宗教界可以做宗教界的事,我可以感動更多的企業界人士,激發更多人付出愛心與感動。

  我認為,我們不能做政府做的事。常常出家人太投入之後,會給外界一個感受,覺得出家人很有錢。就像宗教界很多團體都登記「財團法人」,這是不對的,我們應該是「宗教法人」才對。

對於需要者,應該要給,給什麼?給我們的關懷,信仰上為他祈禱,物質上影響更多的信眾來幫忙。我們做一位精神上的導師,讓人超脫生命的痛,內心超脫對物質的需要,如此,雖然物質缺乏,但內心是喜樂的。這是出家人能做的本份。

■ 德松法師(竹山明善寺住持)

  感謝昭慧法師及學院提供此一訊息,這是我第一次與其他宗教面對面會談,與友教交流對這個議題的看法,是一次十分珍貴的學習機會。

由吳偉立神父演講中得知,天主教在關懷很多層面的社會正義,憑良心講,天主教做得比我們好。佛教則是由昭慧法師開始,才有為了正義而行的社會運動。對於弱勢團體的關懷、部落佈教及原住民的關懷,佛教做的並不多,在這一方面,我們應該要向天主教學習,學習他們對社會關懷及社會正義所可取法之處。
對於吳神父所提出之九大原則中,個人對於第四點:「輔助原則與政府的適當角色」較感興趣,讓我去思考在鼓勵基層和民間參與方面,政府所應扮演的角色、我們應有的立場。

時常看到昭慧法師為了社會正義衝鋒陷陣,表面上總是劍拔弩張的一面,但是內蘊卻是無量的慈悲,也就是慈、悲、喜、捨。要扮演怒目金剛的角色時,其內心必需具有更大的慈悲,才有辦法展現出來。昭慧法師從緣起正觀來談社會正義,是很菁華的佛法詮釋。因為從緣起,才能達到無我、開展智慧,不會讓自己深陷在其中。

法師所講的實踐綱領,讓我受益匪淺。佛教理論與實踐的落差的癥結,主要在於思想的偏差:從事社會關懷及社會救濟時,往往人天交戰,釐不清自利與利他之間是平行或交集。其實,在從事社會運動時,當下就是在修行,要以無所求、無私的慈悲來做。

這次的交流非常有意義,它不只是交誼,而是在心境上的反思,對於自身內部的反省及因應解決之道。主教及修女們的親和力,讓我印象深刻,尤其驚訝於總主教完全沒有架勢,使人自然產生恭敬心。反觀佛教某些大法師,在與信眾相處時,時常沒有注意到放下身段。這些確實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 許德訓神父(總主教公署秘書長)

  繼去年邀請弘誓學院參訪總主教公署,這次跨宗教會談,是天主教和佛教的再次合作,我覺得非常有意義。這次選了關於「宗教與社會正義」這個議題,探討彼此對於社會正義有哪些共識。對於昭慧法師的看法,我覺得在我們教會當中,其實有很多相同之處。

舉個例子,對於社會運動,如何具體呈現正義感,我們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不只是看重理論,或只是去研究一個問題,而是對於社會上有些不正義的,或者是不道德的地方,用一個具體的行動去發聲。宗教的力量是非常正面的,也是非常需要的,不管是用宗教力量來淨化人心,或是用宗教力量來改革社會,這都是在目前的新世代中所要重視的。

當然,每個宗教都有其特色,我們最希望的是,每個宗教都能去發現彼此的共同之處,一起合作去把它發揮出來。我們對於這個國家、這塊土地,都有認同感,可是我們對它的關懷,沒有具體呈現出來。所以,這一次跨宗教的會談,其實也就是探討,如何把這給落實出來。我們不是為了要反對政府,或者是反對這個社會,我們所反對的是什麼?是不公平、不正義。我們所要求的是什麼?是真正的社會正義。這一點是我們所要特別強調的。

我個人覺得,伸張社會正義,其實就是去發揮佛教所說的慈悲心。對我們基督宗教或天主教來說,講求社會正義,其實就是在廣傳主耶穌基督的福音。以上是我的感想。我非常地高興,能來參與這場跨宗教會談,我的收獲非常多,希望這類跨宗教的會談,將來能夠持續下去。

■ 悟殷法師(佛教弘誓學院研究部教師)

  以我這樣的年齡層,出生在偏遠的鄉下,天主教給人最深的印象係社會救濟,小時候,我受用過他們提供的物資,而祖母也曾加入天主教的聚會。上學途中,每天都會經過天主堂,我總是很好奇地望著裡面,偶爾也會碰著修女,但是我們的緣份不夠。今天,看到這麼多的神父與修女,感覺非常親切!

吳偉立神父以四十分鐘的時間,提綱挈領地介紹「天主教的社會正義九大原則」,對完全不懂天主教教義的我,即便是非常專注的聽講,也只能粗略的知道彼教從事社會正義所秉持的基本原則而已。不過,隨著吳神父幽默風趣與言簡意賅的說明,我腦海裡也馬上呈現一些神父或修女所從事的志業,他們的奉獻與懿行,原來都與「九大原則」有關。其中,一、「尊嚴與人權」,六、「工作的尊嚴、工作者的權利及支持勞工聯盟」,七、「殖民主義和經濟發展」等,是我比較關注的觀點。尤其是有關「尊嚴與人權」部分,我覺得天主教與佛教同樣有進一步努力的空間。

昭慧法師介紹的「佛教的慈悲與正義」,是我們比較熟悉的課題,法師分析義理的深廣與無礙,向來都有令人驚豔的卓越見地。特別是,法師點出「理論與實踐的接合與落差」之後,更標示「不思議解脫──出世與入世之間的平衡槓桿」,這藉由《華嚴經‧入法界品》建構的理論與實踐合一,而達到「不思議解脫」,無疑是提撕人間菩薩行者在從事社會關懷的同時,必須智慧與慈悲雙運(緣起中道),以免在入世中被外境所轉,以致忘了佛教的根本精神!就在這裡,透露了法師之所以能無怨無悔長期從事社會關懷的動力!

本次天主教與佛教的宗教交談,讓我見識到總主教、神父、修女平易近人的一面,也訝異修女甘心於與神父不對等地位的一面。願慈愛的天主,賜福給默默奉獻一切的修女,讓「尊嚴與人權」,也表現在修女的地位上。另外,遺憾的是,時間真是太短了,才剛進入狀況,熱絡地與對座的神父修女交換意見,催人結束的鐘聲就響了。只能說,但願來日還有進一步接觸的機會!

■ 吳貞慧修女(耶穌孝女會)

  對於今天座談會的主題「社會正義」,個人認為,「社會正義」必須在我們宗教團體所建立的機構中先實行出來,這才是最好的見證。如果我們自己講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言行沒有合一,這是沒有用處的。

昭慧法師的演講〈佛教的慈悲與正義──理論與實踐的接合與落差〉,我覺得講得非常好!昭慧法師對於佛法的詮釋,很簡單、很清楚,將我以前許多對佛教錯誤的認識,修正過來。例如:以前也以為,佛教的出家修行,就是避世到深山去,這在今天才得到正確的答案,原來這樣的說法,是因明朝朱元璋的政治力量干預所導致的。以前對佛教許多錯誤的認知,在今天,經由法師的解說,都得到了澄清。

我自己對於昭慧法師所談到的「理論與實踐產生落差的癥結」那五點分析:(1)對佛法的理解與詮釋有所偏差,(2)過度重視「自利」的心態作崇,(3)欠缺中道智慧而治絲益棼或虎頭蛇尾,(4)受到政治力的干預,(5)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我覺得法師說明的很棒。還有,法師將佛法中的名詞,例如「緣起、中道」,都用很精簡的方式說明,比較聽得懂。今天這場會談,我獲益良多。

■ 融慎法師(佛教弘誓學院專修部畢業生)

          跨宗教的交流是有必要的,宗教在這個世紀,已經不能自掃門前雪,應該走入社會、關懷社會。所以今天這場宗教會談,非常殊勝而有意義,因此我不辭千里遠從屏東而來參加。雖然各宗教的教義不同,不過落實在弱勢團體的關懷,是一致的。佛教的社會正義,是依於菩薩道精神在做,也就是難行能行、難捨能捨、難忍能忍,這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而我在昭慧法師身上看到了。我身為學生,從他身上也學習到這點正義感,而且落實在我的生活當中,去作了一些成功「爭取正義」的案例。
     
          我的心得是,我們出家人不要太在意自己的形象,只要是利益眾生的事情,都要勇於去實現,這方面我覺得出家眾必須要加強。只要我們肯努力,會得到別人的支持。今天看到幾位修女,發言很有精神,語氣堅定,勇敢提出問題。我希望大家不是聽了就算了,聽了要去反省,要付出行動,這比較重要。我也自我期許,加緊腳步。曾經,我是一顆小樹苗,總有一天我會成長茁壯,成為庇蔭別人的大樹,我覺得自己有作到一點。
     
          最後建議,座談會的時間可以延長,讓大家可以充分交流。

■ 蔡淑芳修女(天主教聖心會)

     個人一直從事教育工作,與「社會正義」較無相關,但之前曾拜讀昭慧法師的諸多著作,相當喜歡佛教的義理,所以就來參加了。
    
     我對於昭慧法師所說的四無量心──慈悲喜捨,印象最為深刻,因為我現在的工作即是如此:與人分享快樂、拔除他人的痛苦,幫助人建立自信及自尊心,減少社會上負面及不幸的事。雖然我並沒有直接從事與「社會正義」有關的事,但在與人互動當中,衷心希望能幫助對方,對自己產生正向的價值觀。
    
     剛才一位修女提到:「因受限於性別,為了安全起見,修女無法二十四小時隨時為教友服務,再加上女性較不能保守秘密,不能聽告解,因此不適合成為神職人員。」我不認為如此。男性擔任神職人員,有其教義及歷史背景;而修女有奉行服從的美德,所以我們也不會去爭取什麼。不過,我所從事的身心靈整合與治療,更能獲得被治療者的信任,讓其敞開心房、暢所欲言,女性特質讓我們較能了解其癥結所在,給予適切的幫助。
    
     能參加這次活動,感覺真的很好!因為平日,神父及修女都忙於各自的會務,藉由今天的聚會,除了可以彼此交流,還有機會進一步了解佛教,知道佛教及天主教有其相通之處,來日彼此有更多的合作空間。這次座談會,感覺十分溫馨、輕鬆,是很難得的美好經驗,處處可見學院的用心,還有點心十分可口,謝謝!

■ 定持法師(佛教弘誓學院校友會會長)

     在天主教社會正義九大原則中,我個人比較重視「共同責任、家庭生活」兩點,原因是:這兩點是基礎,若這兩點能徹底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其他的就不難溝通了。以「共同責任」來說,對一些自我主觀意識較重的人,可以透過參與大眾活動,改善他們「自私自利」的行為,灌輸正確良好的「公德觀念」。「家庭生活」是從個人推移到團體的初步,若能從家庭成員開始,培養出相互包容的精神,無私奉獻的行為,就能進一步推移到培養對社會的使命感。所以我覺得,這兩點若能建立完善的觀念,其他的問題便能迎刃而解了。
    
     法師的演講深入淺出,精簡扼要。從基礎原理「緣起」及倫理精神「護生」,到實踐「中道智慧」,指出實踐下手處的要領「四無量心」,更剖析實踐中產生落差的癥結,提出對治的方法。例如:對佛法理解與詮釋有所偏差時,法師指出應透過「教育」來糾正;若遇過度重視「自利」的心態時,應以責任正義來勸勉;以中道智慧來觀照因緣的變化,以避免在實踐過程中落入虎頭蛇尾的結局等等……。
    
     尤其在解說「不思議解脫──出世與入世之間的平衡槓桿」,短短數字,道盡法師「契理契機」的實踐功力。佛教是實踐的宗教,如何依見聞覺知的有限因緣,無私地作相對最好的選擇,「觀照因緣、體會無常」,若沒有深刻的實踐經驗,是難以娓娓道來的。
    
     這次的交流很有意義,很歡喜參加這場座談,因為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觀點,期待透過互相討論與接觸,加深彼此間的了解,縮短彼此間的距離,超越宗教的藩籬,共同服務大眾、利益眾生。
    
     從洪總主教及昭慧法師的問答中,體會到他們不捨眾生的菩薩精神,著實令學生深受感動!他們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在他們的身上,卻沒有絲毫的自滿,所表顯出來的,是那麼祥和、親切、謙虛……,有幸見識到兩位善知識的典範,實在非常感恩一切成就這場盛會的善因善緣。

■ 圓貌法師(佛教弘誓學院研究部教師)

  很感謝昭慧法師與性廣院長,給我們這個機會,跟天主教作一次深度的交流。尤其是,有機會訪問到洪總主教,感覺很深刻。洪總主教非常地親切、也非常地謙虛,心胸很開闊。當我訪問他:為什麼選擇與弘誓佛學院交流?他說:「我可以感覺到這裡很溫馨,跟台灣的佛教界並不相同,這邊真的都是另類的師生。」洪總主教非常好奇,也非常想來瞭解我們,從這一點就可以瞭解到,洪總主教的開放與寬容。

我出家以來,沒有什麼機會跟天主教交流,一直以為,修女們都非常的羞澀、保守,今天接觸之後才發現,在天主教教義的薰陶之下,每一位修女都非常的優秀,平時都奉獻全部身心,關懷社會,真正從事社會服務的工作,這是?得我們學習的地方。總之,今天的活動,讓我覺得很快樂,學習到很多,謝謝!

■ 堅意法師(玄奘大學應倫中心助理)

  當獲知此宗教交流消息時,內心非常興奮,因為這樣的交流是空前的。在此之前,我對天主教修女的想像,總認為是非常嚴肅的,就像一般沒有接觸過佛教的大眾,認為法師是遙不可及的一樣。但是當天的接觸,讓我打破過往的刻板印象。

在交流的過程中發現,有些修女早已各自與其他宗教交流,並且很有發言的膽識,把握機會不忌諱地提出意見。有趣的是,幾位修女皆表示,她是慕昭慧法師之名前來。她們讚歎昭慧法師為「社會正義」奮鬥的膽識,並讚歎佛教的平等思想,給社會與眾生帶來諸多的利益。我作為佛教女性,為此感到自豪,也感到與修女們之間的距離,一下子拉近了不少。

  今天交流的主題是「社會正義」,這是不同宗教所關切的共同點,是各宗教一直努力追求的理想。在社會上,始終存在著不正義的現象,權勢左右了社會,經濟利益成為人們的心理驅動,於是社會呈現出種種扭曲與病態。洪總主教和昭慧法師,希望宗教能發揮應有的作用,用愛與慈悲的力量,扭轉社會的不正義。這也是社會對宗教的期待,宗教該如何做、如何合作,經過今天的交流之後,整個線索脈絡更加清晰,我們的信心也增強了。

說實話,過去我對天主教與佛教之間的對話,是不相信的。因為我認為,宗教是信仰的表現,我們不可能違背自己的信仰,去同意對方的主張。但是這次的對話,讓我改變了自己的想法。我覺得,宗教之間的對話是有可能的,關鍵是要找到契入點、共同性。就像這次「社會正義」的話題,不僅是每個宗教都關切的,也是整個社會需要解決的問題,有了這樣的共同性,彼此自然就能交流了。

今天的交流,氣氛非常熱烈,修女們踴躍的發言,讓人驚歎不已。兩大宗教的會遇,組成一幅絢麗的場景。告別的時刻,大家依依不捨,期待著下次的聚會。我的內心,無比地感動。願兩教攜手共進,給社會帶來正義與和平!
阿彌陀佛!感恩天主!

■ 宗音法師(佛光大學宗教學系)

  8月27日一早懷抱著興奮的心情,與甚難見到的天主教修女交流,這是從來沒有過的經驗。弘誓貼心地安排每位修女由法師陪同,我接觸的修女來自台南聖功修女會,她們是「另類的修女」,對於社會正義、兩性平等議題與宗教交流等活動,她們早就暗地進行了。當她們要支持社會正義的遊行時,總是換下神聖的修女服,以個人身份加入,堅持表達對社會關懷的理念。

她們也早有宗教交流活動,為了建立「教會本地化」,聖功修女會曾在一九七六年年底舉辦東方靈修講習,邀請白雲法師到修道院講解禪法。她們提到,欣賞佛教的「方便法門」,我想她們指的是《普門品》所說的「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的觀音示現,而修女的身份可能欠缺這份應機度眾的方便。

當天昭慧法師演講「佛教的慈悲與正義」,將實踐與理論貫串,展現佛教實踐的活水源頭。由於昭慧法師長期推動兩性平等,又對社會正義有大雄大力的英勇事蹟,許多修女是聽聞昭慧法師大名而報名的。修女也把握這難得的機會,與總主教交流。總主教拋轉引玉,請修女們自己說明「修女為何不算神職人員?」某位修女自卑且自貶的說詞,當下引來大眾一陣唏噓,多數的修女都表示不認同。

昭慧法師推動兩性平等的過程中,也有背負傳統而自慚形穢的比丘尼反對,這中間的奮鬥需要時間,需要教團中彼此撞擊,更需要與社會交集,讓民主平等的時代洪流,沖斷佛門內不平等的橋樑。

交流時間過的很快,比丘尼興奮地邀請修女合照,修女也戴上她們的修女帽,為這史無前例的一刻留下見證,並相約來日有更多的機會交流。同為修道人,在兩個宗教中,獲得了生命的提昇,為社會正義找到更上一層的平台。回程,我帶著回味無窮的心情,激動的情緒持續於心中好幾天。感謝弘誓學院的安排,激勵我實踐「慈悲喜捨」的動力正在發動著……。

■ 心宇法師(佛教弘誓學院院秘書)

     8月27日,有41位修女、神父與46位師父,在弘誓學院進行宗教交流,這樣的規模是史無前例的。兩種不同信仰,藉由「社會正義」這樣的主題聚合在一起,更因為洪山川總主教親自率領前來,增添了這場交流的隆重性。因此,我滿心期待著這個特殊日子的來臨。
    
在事前,學院已由各職事作了各項安排,大家都全心全意,想要成就這一樁美事。在大家的努力之下,當天各方面都非常溫馨美好,座談區莊重沉穩,餐飲區高雅大方,茶飲甘潤,糕點可口,午餐招待以全素的歐式自助餐,每道菜都色香味俱全。更且,在昭慧法師的指示下,貼心地安排一對一對座的招待方式,讓每位賓客都可得到妥善的照料,也近距離方便相互了解與交談。

當天交流非常熱烈,每位師父與安排在對座的修女,有說不完的話,彼此間留下良好的印象。我們雖然信仰不同,但發心都是一樣的──救度眾生、關懷眾生。冀望透過這次的交流,未來大家攜手為這苦難的世間共同努力,共創人間淨土。

■ 心皓法師(佛教弘誓學院會計主任)

  8月27日是個令人興奮的日子,能夠近距離地與修女交談,聽取她們分享修會中的生活與理念,雖然時間很短暫,但長久以來的疑問也因而獲得解答。

我詢問對座的李月嬌修女(伯利斯仁慈聖母傳教會),有關修女服裝的問題,她說:「在梵二大公會議時決議,因為長袍、頭巾是中古時代西方婦女的服裝,在現代行動不方便,因此由各修會自行決定是否改裝。」當問到什麼時候該穿道袍、什麼時候該穿便服時,她回答:「各修會一旦決定服裝的型式,什麼場合穿道袍或便服後,就不再改變,無論什麼時候。」但是穿著便服後,信徒如何辨識你是修女呢?她說:「一般的信徒久了,就可分辨、可知道的。」畢竟道袍是神職的象徵,修女的服裝傾向,即是要與信徒的衣服有顯著的區別,以服裝表明天主教修女的身分,以警策自己、約束自己。

談及她們如何成為修女,她回答:「一個人要發終身願成為修女,學習、養成期很長,超過十年。每一個修會都有他們的服務宗旨,如何決定在哪個修會住下來,她們認為這是上帝的恩典。上帝要她們在哪裡,她們就在哪裡。」這是佛教與天主教很不一樣的地方。佛教講個人的發心,成為一個僧團的一員,是基於理念相近、共願同行;而修女之所以成為某個修會的一員,是上帝的恩典。

今天這場交流,讓我對同為修道女性的修女,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雖然我們信仰不同,但是因為同樣有對社會、對眾生的關懷,感覺她們就好像是我們的姐妹一般,非常地親切。雖然目前受限於制度,她們不被教廷認可是神職人員,但是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改變,修女們加油!

■ 耀行法師(惠州法住精舍)

  這是生平第一次,與天主教的修女如此近距離地交談。坐在我對面的,是聖功修女會的朱妙雪修女,以及同修會的其她四位修女。雖然彼此有不同的信仰,但身為宗教人的親和力,卻讓我們並不陌生。隨後的自由發言,也讓我感受到她們的淑世熱誠,從而一洗過去讀文學作品,對修道院產生的刻板印象,可見文化的薰習有多麼的強烈。

洪總主教的幽默,令人如沐春風。社會正義這樣一個充滿張力的主題,在無諍講堂的溫馨氣氛中,失去了往日的刀光劍影,多了幾分冷靜的自省。吳偉立神父的專題演講——「天主教正義與和平的九大原則」,讓我瞭解了他們所關懷的面向。而昭慧法師「佛教的慈悲與正義──理論與實踐的接合與落差」,讓我更清楚的認識到:如何在四無量心的開展中,擯除慣性思考的盲點,積極護生。

總而言之,此次的交流,縮短了彼此的距離,如同打開了另一扇窗戶,看到了生命的相互尊重,緣起的世間不就是這樣的嗎?

■ 潘鳴珮(佛教弘誓學院研究部學生)

  第一次見到這麼多的天主教與佛教的出家人,為了真善美的目標而共聚一堂,很感動!天主教和佛教彼此間教義或許不同,但對人與社會的關心都是相同熱切的,感受到洪總主教與神父、修女們的學識與涵養,對人的真誠關懷,這都讓我印象非常深刻。這場宗教交流,經驗非常可貴,希望以後能繼續舉辦,不止增進宗教間的溝通了解,更可以為社會注入更多淨化的清流。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