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三三昧的修學次第

釋昭慧講.耀行記

98.7.23

  今日開篇的故事,依然是佛陀與婆羅門間的互動,從前面的故事可以看到,佛陀對其他宗教有尊重包容的一面,也有為了護念眾生、重視公正、正義而有所堅持的一面。另一方面,佛陀也不介入這些居家者生活的信仰儀式中,只要這些儀式不違背護生的精神。但是對於居士們的生活品質,他還是關心的,因為禮儀是一時的,而生活是長久的,那麼佛陀給這些不同種姓、職業、財產狀況的居士們,有什麼通則性的建議呢?答案就在以下的經文中。

  卷四,第91經,有年少婆羅門名欝闍迦問佛陀:「俗人在家當行幾法,得現法安及現法樂?」法師分析:面對這樣的問題,佛陀並沒有認為這些在家者想法太庸俗,只想到現在的平安、吉祥,沒有想到未來的解脫。因為這是人之常情,只要用正當的手段獲取它,沒有斲傷自己善良的心性、影響他人的福祉,這是可以的,所以佛陀一般情況下都教人佈施、持戒。那麼佈施、持戒應該如何做?本經作了比較具體的建議。

  如何得現法安樂?當行「方便、守護、善知識、正命」四種具足。如何得後世安樂?佛告婆羅門:「在家之人有四法,能令後世安、後世樂。何等為四?謂信具足、戒具足、施具足、慧具足。」

  法師於此,對比「得現法安、現法樂」與「得後世安、後世樂」所需的不同條件。後者完全與德行有關,因為佛陀常說福與德有關,我們現在福報的多或少,跟過去到現在的德行有關。可是無論怎樣,現在的狀況我們總是要透過現在的努力,所以有關「現法安、現法樂」的部分,佛陀就很實在地說,要修學專業知識、守護好錢財、量入為出、過有品質的生活。可是牽涉到「後世安、後世樂」,前面這四者就無用武之地了,因為即便錢財再多也帶不到來世,於是就要很清楚地知道需要積德,所以後四者都與德行有關。

  接下來卷三,第64經,佛陀談到了「四識住」。愚癡凡夫恐懼無我、無我所,於是很本能地攀緣「色、受、想、行」這四種識可以安住的地方不放。所以識不但在分別境界的「色、受、想、行」,其實也在抓住這四者。1、抓住色,對於色產生愛樂,甚至增進令其廣大生長,所以胎生眾生的生命可以從一顆受精卵開始增長廣大。2、識也住於「受、想、行」,因為將理智、情感、意志當作自己生命的呈現,為了儘量滿足個人情感、理性的發展以及意志之嚮往,故攀緣於「受、想、行」。如果有人說識不在這四者中,那是但有言說令人徒增疑惑而已,因為那不是實證的境界。

  經文前面已經講到斷「五順下分結」,現在佛陀特意就著阿那含(三果)要證阿羅漢果來談「四識住」。原來,識隨時在安住,平常我們說識安住於色法,這個比較具體,因為無論對色身有欲貪還是無欲貪(在欲界有欲貪,到了色界沒有欲界之貪,只剩下對於色法的執著),都還與色法有關。當沒有於色法生起意念的繫縛,那麼識的攀緣就斷,識不復住於色法,也不會透過色法來增長廣大,對「受、想、行」也同樣如此。

  到了離色界貪到無色界,雖然沒有色法,但「受、想、行」依然在運作,因此也同樣如是而離貪。於是在「色、受、想、行、識」中,「識」無法住於前四者,從欲界、色界到無色界沒有任何對象可以住著,因此自知涅槃得解脫。

  因為有關「四識住」的教法在《阿含經》中不多,所以法師特意又選擇另外兩則談「四識住」的經文來比較。

  卷二,第39、40經都講到了「四識住」。39經用譬喻來說明:「識」安住於也攀緣於「色、受、想、行」四者,因為有喜貪潤澤,好似種子在水間潤澤,所以不斷增長深廣。眾生貪著於五蘊,從欲界到色界都是如此,只要對色法離貪,色法所封滯的意念所生縛也就斷了,此意念一斷攀緣就斷,識就不住於「色」,乃至於「受、想、行」也是如此。

  意念對於色法是將它包起來封滯住,那麼對於「受、想、行」這些心法的部分,又是怎樣封滯住的呢?其實就是透過不斷的接觸,依於「觸」而生「受」乃至於「想」與「行」。所以,「觸」是意念去封住「受、想、行」的手法,不斷在「無明相應行」中透過接觸而抓住不放。反之,「意」如果離貪,對於「受、想、行」的封滯(無明相應觸)就斷了,於是識也不住、不復生長增廣。

  第40經,說明解脫與否的關鍵在封滯。無論「色」還是「受、想、行」,將它包起來的就是我們的識,攀緣四取蘊而識住其中就是所謂的封滯。如果超越於「色、受、想、行」而言封滯,那已經不是真實境界,只是但有言說徒增生疑而已。

  學習完有關「四識住」的部分,再回到卷三,第65、66、67、68四經,都提到「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方法還是依五取蘊而作觀。第65經談到對五蘊的集、滅都能如實知,將觀察的重點放在對於五蘊的苦、樂、不苦不樂的覺受上。由此可見,本經已經講到「四念處」中的「受念處」,觀身還要觀受,因為身與心在交感,這時從「受」來觀察是一個很好的途徑。觀受的目的不是跟著自己的覺受轉,而是冷靜的旁觀,觀這個受是怎樣生起滅去的,以及耽著這個受的滋味會帶來什麼過患。觀到於受不再耽著而遠離,就不會再有存有,才斷除輪迴。

  第66、67經的重點都放在:五蘊的「苦、集、滅、味、患、離」。第66經強調,不愛著五蘊就不會生起未來的五蘊。

  第67經講到,為什麼會生起未來的五蘊?那是因為好樂,好樂就取、取就有、有則生,於是老、病、死、憂悲惱苦純大苦聚集,這是「內寂其心」所要觀照的重點。

  第68經也是在講「內寂其心」,只不過轉移到對於五蘊「集」的分析。五蘊是如何集的?於此跨越到了「處相應教」的教學,而且結合「四諦」和「緣起」作了概略的解說。

  第69經以下因為都是比較熟悉的,反復在作一些名詞的解釋,所以法師將這些略過,跳到第76經。我們一般都說「色無常,無常故苦,苦故無我」,但該經較特殊的是先講「無我」,從「無我」推到「無常」。為什麼要觀察色的「無我」呢?其實也是從五蘊的因緣和合而說,因為五蘊的因緣和合,緣起故苦,從中找不到一個我,於是看到它的無常生滅所帶來的苦,這個苦的本身當然不能達到自在,所以「若苦者,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

  因此「無我」變為兩個層次,1、屬於事實判斷上的,因緣生法所以找不到一個我;2、屬於價值判斷上的,因為苦所以讓我們不得自在、沒有價值,所以這裏面沒有我。

  第79經特別要強調,多聞聖弟子既然有本事不顧念過去色、不欣未來色,而且能於現在色生厭、離欲,那就表示,這些他所不顧念的、不欣羡的乃至會生厭、離欲的對象不會沒有,如果根本沒有就無從說顧念、不顧念、欣羡、不欣羡,所以五蘊是有的。這樣的說法在部派佛教中就引起了爭執,因為漢譯《雜阿含經》是說一切有部所集的典籍,特別強調對於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色、受、想、行、識」質素的有(三世實有論)。

  說一切有部之所以有這樣的說法,其背後的論據是:我們會緣念於它,那就表示它是真實存在的,所緣一定是實有法。故依此經意,說一切有部證明三世實有。但是分別說部和大眾部就不贊同,他們認為,當前所接觸的才是真實的(現在實有論者),所緣念到的未必真實,因為我們的思想也可以去緣念「無」這件事情,無並不表示有。於是產生部派的爭執。

  第80經是比較重要的經典,佛告諸比丘:要印證此人能否證得聖法,就看他講的內容,如果他對於「空三昧」還沒有證得,竟然說自己已證得「無相三昧」、「無所有三昧」離於我慢,那是不對的。因為只有有了「空三昧」的基礎,才有可能進一步得「無相三昧」、「無所有三昧」,這就是聖法印。

  什麼是見清淨呢?首先就要證得「空三昧」,要善觀五蘊的「無常、磨滅、離欲之法」。觀五蘊無常,心就會好樂於法,於是心清淨無有染著而達到解脫。但是還沒有真正完全離於我慢,達到知見純然清淨的程度,因此還要進一步作「無相三昧」的觀照。此時從五蘊的觀照轉移到六處,因為依於「眼、耳、鼻、舌、身、意」觸對「色、聲、香、味、觸、法」會立刻染著,於是就要作「無相三昧」的觀照,才能夠覺證「色、聲、香、味、觸、法」相的無相。

  可是「色、聲、香、味、觸、法」怎麼會無相呢?明明相就現前,所以「無相三昧」其實要觀到,因為根、境、識三者和合,而讓我們的識辨識了「色、聲、香、味、觸、法」,如果三者不和合就無從辨識,既不辨識就不在這裏產生執著、愛取。一旦能夠瞭解、體悟於此,就知道這只是三和合「觸」的因緣生法,於是也就在觸對的當下,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而生心。這其實是「處相應教」的重大功課,「蘊相應教」的重點實際放在「空三昧」。

  但是這樣還沒有離慢清淨,前面是針對外境的「色、聲、香、味、觸、法」(外六處)來觀,現在「無所有三昧」是針對內在的三毒,觀察內在心所法生起的時候,有沒有貪相、瞋恚相、愚癡相。看到自己的貪、瞋、癡三不善根確實沒有生起,可是也沒有離慢知見清淨,因為透過修持「空三昧」、「無相三昧」,雖然此三不善根不再現行了,但是還要「觀察我、我所從何而生」?進一步從「蘊相應教」、「處相應教」進入到緣起的深觀。在見聞覺知中,我們總覺得有「我」、「我所」,這是很牢固的執著。觀照這些見聞覺知的因緣是無常的,是有為諸行,因此生厭、滅除,這樣才叫聖法印知見清淨。

  法師進一步分析,從「三三昧」來看,佛陀說轉凡成聖的重點,就是從「蘊相應」、「處相應」、「因緣相應」三大要領來修三昧。「三昧」是心一境性,心能夠專注在所緣境上而不散亂。可是這是否就是指四禪呢?在佛教史上有兩種不同的說法:1、重定學派,認為轉凡成聖一定要從四禪定而出三昧力才夠,以此三昧力觀「空」、「無相」、「無所有」,才能觀慧成就;2、即使沒有四禪,只要心夠專注,乃至一念的電光喻定,就可以觀「空」、「無相」、「無所有」而三昧成就。(詳見「須深經」,有人不得四禪、四空定,依然證得阿羅漢果)

  所以,「聖法印、知見清淨」就很重要,要印證有沒有得聖法,不是看有沒有入初、二、三乃至四禪,佛陀說要印證的是有沒有得「空」、「無相」、「無所有」三昧,而三昧的專注力未必如四禪的專注力,得證的聖者稱為慧解脫阿羅漢。

  第81經,描述佛陀破斥富蘭那外道的「無因無緣說」。法師提醒有一個問題要注意:垢著因何而來?是因樂而來;清淨因何而來?是因苦而來。眾生總是擁抱快樂而排斥痛苦,就著這樣的眾生心性,於是看到擁抱快樂帶來垢著,由於想要厭離痛苦,於是就想辦法達到真正的厭離,這時反而開了一個途徑,讓我們得到清淨。

  所以針對富蘭那迦葉所說的「無因無緣」眾生清淨、眾生垢著,佛陀作了解釋。他說,富蘭那說得不對,垢、淨是有因有緣的,苦因苦緣、樂因樂緣,因此要從苦、樂中穿透苦樂的本質,否則耽著於樂必定染汙。能夠從樂中看到它的苦,於是想要離苦,反倒是個讓自己趨向清淨的作用力。

  接續的第82至85經,都在作於五蘊觀照的反復說明,因此略過。

  再看卷二,第35經提到了「心、意、識」三個名詞,三者都是心理的狀態,但是「心」強調聚集的功能(匯整資料);「意」就著這些累積的資料去作研判,形成自己的意識流,這個意識流容易讓人覺得這就是「我」;「識」是針對境相去作辨別,這些辨別的資訊就聚集在「心」。爾後的唯識學就著「心、意、識」三者的定義再做發揮,產生了「八識」的學說。但《阿含經》只是講「此心、此意、此識」,沒有再多加解釋,只是提醒我們要掌握好「心、意、識」,該思維什麼、不該思維什麼……,還是就著五蘊無常來作說明。

  第36經是很有名的一則經文,佛告比丘要「自依止、法依止」、不要「異依止」。眾生漂浮在生死大海中,要依靠自己住於真理的彼岸,不要試圖依靠別人,因為憂、悲、惱、苦是你自己的問題。所以要善觀察自己的五蘊,是常恆不變異法嗎?如果沒有觀察透徹,就會對它的常恆不變異產生錯誤期待,當它一旦變異就生起憂、悲、惱、苦。反之,如果知道它從本以來就是無常,自然就會厭、離欲、滅、寂靜,也就不會於此生憂、悲、惱、苦,達到涅槃。

  第37經,佛陀說:我不與世間諍,世間與我諍。只要世間頭腦清楚的人都不會與我諍,因為世間的智者說有、我就說有,世間的智者說無、我就說無。世間智者看得到五蘊的無常變化,因此說有五蘊無常變化這回事,我不也這樣說嗎?其實每個人都看得到生命從生到死、看得到寒來暑往、春去秋來無常變異,這是世間的常識,所以我沒有與世間諍,只是就著世間的常識來深化說明它。

  凡是這些世間的現象、法則,佛陀自知、自覺,還願意分享所覺證的真理。世間的現象就是,一切都是無常的,無常就是它的法則,我們多多少少都可以覺知,只不過覺知得徹不徹底而已。在此,法師舉禪修的例子加以說明,一個沒有經過禪觀訓練的人,沒有辦法確實觀到名色微粒滅滅不已的無常變化,可是不能說完全不知道無常變化這件事,這是可以透過常識經驗而深化的,我們只要透過修持,越觀就越清楚。

  於是佛陀教導我們要「如實知見」,這不是虛構一套理論讓我們只能相信不可懷疑,佛陀一向謹守的原則就是:凡是離於五蘊,就是但有言說,只能增益愚癡、懷疑而沒有實際的幫助。因此佛陀是就著實證經驗來說的,這樣就與世間有了彼此溝通的共同基礎。所以,但凡佛陀說法都從「苦」說起,因為苦就是我們的真實經驗,接著再提醒我們,苦是怎麼來的?就是因於無常變化,而我們不能接受它的變化而來的。佛陀以此提醒我們,這些是在常識經驗中歸納出的法則。

  於此也看到,佛陀說法的風格在諸宗教中是非常特殊的,其他的宗教大凡告訴我們聽不到、看不到的,例如說:那是神的啟示,你只要相信、接受,就可以得到救贖。所以其他宗教也看到了世間的苦,否則為什麼要救贖?可是當他告訴我們,拯救必須依靠某種外力,那就是「異洲、異依止」,這時就容易出現爭執,因為那個外力看不到、摸不著,不是我們能親身體驗的五蘊之法。所以自古以來,為了證明上帝的存在,費了多少神學家的心思,可是能否真得到認同呢?其實很難,「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

  第41經,講「色、受、想、行、識」的如實知,知其「苦、集、滅、味、患、離」,並且分別告訴我們五蘊的「苦、集、滅、味、患、離」的內容是什麼,因為這些前面都已講過,這裏只是在作總結,故在此不細說。

  第42經,講到了「七處善」(苦、集、滅、味、患、離、道諦)、「三種觀義」(蘊、界、處),觀五蘊和五蘊中的界(地、水、火、風四大)以及六根,於此而得解脫。

  所以,當我們學習了「蘊相應教」和「處相應教」,法義上的大部分問題其實都解決了,後面有關因緣(雜因頌)的部分,講到「緣起、四諦、四食、界」,其實那是輔助性的說明,只是將「蘊」與「處」中的因緣結構,再作各個角度的闡述。因此就著這個範圍作觀,就可以證得阿羅漢果。

  第43經,佛陀說抓住色不放,認為那就是我及我所擁有的,看到它的變化心就跟著轉,轉到哪裏心就在哪裏執著,因為怕它變化不如己意,就會生起恐懼,對於「色、受、想、行、識」也是這樣。多聞聖弟子於五蘊的變異不隨著轉,因為從此看不到這是我、我所,於是不在意它、不抓住它,也就不擔心它產生變化,從而引起恐懼心。所以這就是智慧,依智慧照見五蘊皆空,因此心無掛礙、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第44經,講到有「生」就有繫著,其實就是五蘊,所以還是要講到於五蘊的「苦、集、滅、味、患、離」。世人樂生厭死,可是佛法說有「生」就會有變化,無常變化就帶來「老、病、死、憂、悲、惱、苦」,因此必須達到「不生、不滅、寂滅、涅槃」,才是真正的解脫。

  法師歸納,第45經告訴我們整個問題出在「無明」,「無明」所以不能見「無我」,面對五蘊認為那就是我,或者依於五蘊找一個我,或將五蘊與我當成相在的關係。既然認為我是真實的,於是愛樂不捨,並透過諸根來證實我的存在,諸根增長就增加了很多的接觸,有接觸又產生苦受、樂受。這些接觸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與「色、聲、香、味、觸、法」的接觸,因為都是無明界,所以是「無明相應觸」。

  多聞聖弟子雖然也接觸,但是在接觸的當下沒有我、我所的錯覺,捨離無明而生明,是智慧相應的接觸。接觸時只知道有接觸的狀況,瞭解這是因緣和合的、不斷在變化中,所以不會認為那是真實的有或真實的沒有,這就是「明相應觸」。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