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平等、理性、反思--印順法師思想的特質

 
宣方(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教授)

  
印順法師的學術貢獻,他最大的成就領域,就是對印度佛教史的研究。例如,他對於原始佛教的研究,在漢語學界可以說是獨步天下,連國際學界最權威的日本學者水野弘元,也推崇他的《雜阿含經會編》:「其評審、確實及其整合等點,都遠遠超逾于日本學者的論說」。他的原始佛教研究,不僅有傑出的學術貢獻,而且更重要的是,它顛覆了傳統中國佛教輕視原始佛典、貶斥其為小乘的立場,讓佛教界意識到其實這是根本佛教,是佛法的根底所在。

進而言之,在全球化時代,印順法師思想的平等、理性、反思的精神,可以為佛教內部各傳統間的平等對話提供借鏡。東亞佛教傳統上以大乘自居,視南傳佛教為小乘,這在今天與南傳佛教的交流越來越頻繁的情況下,恐怕也會遭遇到尷尬。而印順法師對於巴利佛典和大乘佛典各自得失的持平之論,有助於各佛教傳統內部的理性反思和彼此的相互借鑒。舉一個切近的例子,現在北美印順基金會的理事長便是南傳佛教權威學者菩提比丘。

印順法師對中觀思想的闡揚更是大家熟知的,也同樣具有國際水準。例如,由他口述大意、昭慧法師執筆寫就的《大智度論之作者及其翻譯》,對法比學派鉅子Lamotte、平川彰等大師的立論加以評破,卓然獨成一家之言,受到國際學界的重視。

中國佛教史研究不是印順法師關注的重點,但是他偶爾為之的《中國禪宗史》卻贏得日本學界的高度重視,破例授予他博士學位。

漢語學界如此受到國際學界重視的學人,恐怕寥寥無幾。比如被漢語學界幾代學人奉為典範的呂澂先生,迄今仍然是國際學界所陌生的。今年二月,我在新加坡參加一個大型國際佛學會議,台灣林鎮國教授的論文寫呂澂,竟然要從「呂澂是誰」介紹起,可見國際學界對於漢語學界的典範是何等隔閡。再比如,被我們尊為國學大師的季羨林先生,在國際學界其實也是知者寥寥。被我們推崇為國學大師級的人物尚且如此!所以,像印順法師這樣受到國際學界的重視,簡直是個異數。當然,學術為天下之公器,有其內在的價值尺度,不以一時之風評為轉移,國際學界的重視與否,都無損於他們的道德文章垂範後昆。

印順法師關於大乘三系的分判,也是他重要的創說。我同意樓先生所論,如果把三者看作前者消歇、後者興起的前後更替關係,是有問題的。但我覺得印順法師所論,是認為在大乘佛教發展的過程中,初中後三期這三種形態都存在,只是各期有重心的轉移;而若追尋三者的源頭,則都可以回到《阿含經》。至於如來藏系思想對於中國佛教的影響,禪宗對於如來藏思想的理解和詮釋,這都可以再檢討。

印順法師的另一重大理論貢獻,就是人間佛教思想。方先生推崇人間佛教思想是禪宗之後中國佛教最大的理論創新,我深有同感。而在人間佛教的思想譜系中,印順法師毫無疑問的是太虛法師之後最重要的理論家,他對人間佛教思想的理論詮釋,比太虛法師更深入、更系統。

在當代漢傳佛教的實踐中,不僅人間佛教運動先驅人物所批評的種種弊端仍然存在,連打著人間佛教旗號的各種實踐探索,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流弊,更不用說一些寺院把人間佛教的口號當作世俗化、庸俗化的遮羞布。教內外因此出現了一些否定人間佛教的聲音,甚至有些人不問青紅皂白,把這些弊端歸咎於太虛、印順法師的人間佛教思想。這當然是很荒唐的,不要忘了,面對台灣佛教花團錦簇的盛況,正是耄耋之年的印順感慨的「佛教在繁榮中衰落」,這是非常值得當代人間佛教行者自警的一個提醒。我覺得,印順人間佛教思想的批判理性和自我反思精神,對於當代人間佛教實踐者自我糾偏,與庸俗化、商業化的佛教劃清界限,是極為重要的一個思想資源。

最後談兩點個人體會。第一,印順法師是初中文化自學成才,一門外語都不通,但卻取得如此卓越的學術和思想成就,這與他「以佛法研究佛法」的方法論創見是分不開的。就我個人而言,受益最深的也是這部分。今天大陸許多佛學院學生的文化程度,也還只是初中水準,相信這一方法論典範,對於他們可以有莫大的激勵。

第二,由於近水樓臺之便,中華書局版的全集我更熟悉一些,中華版不能算是足本,但堪稱是善本,較原版在編校品質上有很大的提高。以大家熟悉的《中國禪宗史》、《太虛大師年譜》等書為例,中華版訂正了原著中的史實、書名、人名、年代換算等訛誤,今後再引用這兩種著作,不參考中華版怕是不行的。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