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與會來賓迴響」採訪報導

採訪小組:釋果定、林碧津、劉瑩治、江曉音、孫惠珠、潘鳴珮、潘雅惠

    為期兩天的2010年台灣宗教學會「傳統宗教與新興宗教」學術會議圓滿落幕,這次的議程非常豐富,討論相當精采,對於參與會議的專家學者、學生、志工,不啻為一場殊勝的知性饗宴。採訪小組訪談了與會來賓,關於他們的與會心得與建議,或者對論題的延伸補充及回應,整理出來,以饗讀者。

吳永猛教授(普安法教學院校長)

    這次研討會辦得很成功!不管是整個場地、台上台下的安排,與會人員、志工們,大家都很歡喜地投入。尤其精美的論文集,是台灣宗教學會有史以來編得最好的。本屆的主題是「傳統宗教與新興宗教」,我以傳統「法教」為演講的主題。「法教」是台灣一個很本土化的宗教。台灣近年來在談本土化,其實,本土化與國際化是相得益彰的,一如大唐時期佛教在中國,也需本土化才能弘揚。在現在科技發達的時代,也需要了解台灣本土特色的宗教,因此我挑選「法教」為演講主題。另外我也覺得,台灣的宮廟教育需要加強,因為若無教育,即無人才、也無將來。這是目前我在努力的事情。

葉海煙教授(長榮大學哲學與宗教學系主任)

    這次大會,整體的服務、設備、議程的進行,都非常非常的好,我幾乎沒有看過參與感這麼強的場合。一進入會場,就進入了對話的氛圍!我覺得今天整個研討會,就是一場對話。雖然大家的宗教背景差異性不是特別大,但還是有不同的宗教信仰,而來參加的人也不一定都和弘誓學院有關係,但在這裡體現了佛教所說的慈悲──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可能因為我們有共同的主題,今天來就是一起進行交談,雖然立場不一樣,但是只要來了,就會感受到:這次的研討會,不像一般硬梆梆的學術研討會。與會學者都很認真地寫論文,內容都很有規範,不流於通俗化。大家用心地發表、進行對談,也都言之有物,這是一場很成功的研討會!

    進行宗教對話的確要通過實踐,才有檢證宗教對話的可能。宗教對話,其實是一個很模糊的概念,主要在說明一個需要各宗教一起來討論的氛圍。過去宗教對話最大的場次,就是由Hans Kung所召集,在聯合國協助之下,集合百種以上宗教、數千位人士所參加的對話場合。這樣的對話,很難去檢證成效,不過幾天下來,大家處在互相對話的氛圍當中,只要能夠敞開自我、迎向他者,就有它的意義了!所以,對話不是要達到某種成效,對話的過程、聽到別人的聲音,本身就具有意義。

    我們現在不論談什麼,都很喜歡連結到「助人」,所以哲學也要能「助人」。例如佛教的布施,不只財布施,也有法布施、無畏布施,我覺得無畏布施就是共在、陪伴的感覺。所以對話當中,營造一個彼此相對但不對立的氛圍,是非常重要的。

陳志榮教授(真理大學宗教文化與組織管理學系教授兼人文學院院長)

    這次年會辦得非常成功!辦一次年會,其實是很辛苦的。從台灣宗教學會成立到現在,很多人都努力過、也付出過,在各方面協調、運用各種資源,讓這個會議更好。今年由昭慧法師擔任學會的理事長,因為她的人氣很旺,在她的號召之下,許多人一同來關心宗教的問題。會議的流程有條不紊、很順暢,還有做非常詳細的說明。這次會議的型態,幾乎可以成為日後研討會的模式。相對地,對後面接手者也是一種壓力,要能夠辦成這樣,也不容易。

    真理大學預定2010年以「新興宗教」為主題,成立一個世界新興宗教協會,大約會有七十多位教授共同籌辦。這是在台灣本土舉辦的協會,鼓勵對新興宗教的研討,讓台灣在宗教學術上與世界接軌,進一步地瞭解世界新興宗教的發展。

瞿海源教授(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宗教社會學的研究很早就指出,從宗教的發展過程來看,世俗化的趨勢影響了宗教;而世俗化趨勢最關鍵的因素,就是韋伯指出的「除魅」(disenchanted)。傳統的宗教,包括韋伯所謂的世界性宗教──基督教、佛教、回教,在早期存有許多神話、神秘,乃至非理性、迷信的東西,也就是「魅」。直到啟蒙運動,帶動了科學、知識的發展,世俗化的過程產生了「除魅」的作用,把一些不是宗教的核心價值,也就是非理性的東西去除掉了。

    世俗化的「除魅」作用,對宗教來說,是一個很好的現象,因為去掉神祕的東西,宗教不是不見了,而是回到宗教真正的核心──真理,一個超乎知識的信仰體系。這才是宗教的核心價值,它永遠不會消失,它是促使人類提昇精神層次,甚至超越的一個主要力量,是人類重要的文化資產。所以,我雖然研究宗教,但不是一個反宗教者。雖然也可在經典裡看到談神通,但那是因為時代不一樣,我所認識各宗教的一些大師,都不談神通,他們談的都是高層次的精神層面。

    西方社會在過去,只有一個教會,到了宗教改革之後,出現很多不同的教會。同理,在一個開放的社會,凡事不可能定於一尊;如果定於一尊,就是神聖化的趨勢。所以,現在宗教蓬勃發展的現象,是宗教世俗化的必然結果。新興宗教現象的內在因素是宗教本身,尤其佛教、基督教、甚至回教,它的思想是很複雜的,因為有自己不同的體驗,也就自然而然會創立出新的教派。台灣是一個比較自由的社會,有些人會盲目追隨一些新興宗教,做為一個局外人,一定要很客觀、清楚、審慎地了解,為什麼他們要成立新興宗教?為何很多人會相信?這是我們應該探討的。

歐力仁教授(中原大學宗教所教授兼所長)

    一進來弘誓佛學院,感覺環境非常的寧靜。研討會的議程安排得很好,具有多元性。讓人感動的地方是,除了發表人以外,包括台下的人,都能彼此尊重彼此的宗教信仰、彼此學習。尤其是,基督教在一神信仰的邏輯下,或許比較排他,但不管怎樣,在行為上要尊重彼此的多元。這方面,我也是學習了好久。

    我成長於基督教家庭,唸神學院、再到一般大學,今天能坐在這裡(編按:無諍講堂),面對非基督宗教的人,心裡沒有任何的芥蒂隔閡,也是經過一番的歷程。我一直深信,所謂的宗教衝突,不是信仰的衝突,而是人跟人之間的衝突。就像我在英國唸書時,新教與北愛爾蘭之間的衝突,都是沒有去做禮拜的人假借宗教的名義形成的。所以,造成衝突的不是宗教,而是人的問題。

侯坤宏教授(國史館修纂)

    我覺得這次的研討會,安排得非常好,因為參加的學者來自各個領域。例如上午的研討會中,就有研究人類學的,或以社會學的角度,來說明他們的論著,專題演講也是如此。對於不是自己所學的領域,我感覺很新鮮,可以學習其他學者是如何來談宗教問題。以台灣來說,新興宗教這麼多,一定要瞭解它為什麼會產生?目前有哪些比較重要的宗派或團體?領導人是誰?他們的組織如何運作?與信徒之間如何互動?與社會的影響又是如何?所以對於新興宗教,我們應當去研究,因為它屬於社會現象的一個重要部分。

游祥洲教授(佛光大學生命與宗教系教授)

    目前台灣的宗教學系普遍面臨招生不足,學生也面臨未來的就業問題,因為我們對課程的規劃與訓練的重點不明。今天在研討會中聽到黃運喜教授的發表,標示出宗教學系應該發展的重點與方向,除了宗教訓練之外,也應有多元開展。黃教授明白提出宗教在整個社會經濟的產值,以及它從業方面的潛力,我覺得非常重要。

    宗教學系的學生不是只能做殯葬業,很多學生不適應做大體美容,並非這項工作不神聖,但若窄化學生的出路,會弱化宗教。因此,我在佛光大學的教學也轉向應用,例如茶道的課程,因為佛教與茶道的關係很深,茶產業在台灣也很可觀。所以,學生未來的路是很寬的,黃教授提出來的觀點非常全面。

    全世界宗教文創作得最成功的例子,是基督教的聖誕節。從基督音樂到一個歡慶的節日,不管你信不信基督教,那天都很快樂,也能感受到宗教寧靜神聖的氣息。而佛教的節日相差太遠,近年來在越南、泰國舉行很多慶祝衛塞節的活動,但佛教關起門來慶祝的效果太有限。所以,如何靠成功的文化創意,讓佛誕節成為世界性的節日,這比學術論文更重要!黃教授這篇是經典級的文章。

    花蓮慶修院也是成功的文創案例。原先已荒廢的慶修院,在在座的黃榮墩老師與翁純敏老師的努力下,已成為國家三級古蹟,辦了很多的地方文史活動,很多人到花蓮會去慶修院走走。宗教旅遊與宗教文創其實不可分,世界遺產裡至少三分之一以上都跟宗教有關,所以宗教可發揮之處相當多,不應窄化、甚至扭曲宗教學系只有從事殯葬業之途。

    桃園縣觀音鄉的觀音節若再延伸,可以與社區營造結合。公共電視曾介紹日本古川小鎮成為日本社區營造的典範,當中很重要的即包含宗教的元素。宗教若與社區營造結合,學生的就業空間很大,另外也可與社區大學合作。希望黃運喜教授將此創見不吝與其他各大學宗教系分享,畢竟宗教具有安定社會的力量,相信昭慧法師也樂見其成,以宗教學會理事長的力量一起推動,讓佛教事業更欣欣向榮。

齊偉先教授(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教授)

    對於這一場「新與舊的宗教經驗」,我想針對陳淑娟教授發表的論文脈絡做些提醒。一個人為何會對某個宗教感興趣,可能與自己所處的環境、所接觸的領域專長、所屬階層的需求等因素有關,因此宗教的社會面向就出現了。所以在進行田調訪談時,應該要留意受訪者的生活世俗面向,才會較為完整。例如對於環保論述,中下階層可能就較不感興趣。這時,我們要看到的,不只是這個人的個別需求,而是整個階層的社會面向。

    另外,某些新興宗教團體,也就是我所認為的「類宗教」(不符合一般人對宗教的認定),它常常強調的是一種靈性上的自我療癒。還有一些很奇怪的教派,比如像日本的歐姆真理教,這樣的宗教團體基本上沒有人倫論述,完全訴諸超越性的神秘關係。宗教團體對社會的影響、社會對宗教團體的影響,是很重要的課題。人接觸宗教後會說服自己,我應該如何對待別人、對待社會,「類宗教」團體顯得更重視個人內在的因素,這部份的論述有待探討。

丁仁傑教授(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副研究員)

    用經驗數據描述台灣民眾的靈修行為與經驗,若對於社會差異沒有深入瞭解,很容易掉入研究陷阱。而這些研究中出現的細微差異,可能更值得我們深刻思考。西方宗教組織裡,原先被視為禁忌的靈修,現在卻很普遍。當今,靈修經驗與宗教經驗逐漸脫鉤,也越來越走向消費化。陳淑娟教授的論文將台灣民眾的靈修行為與經驗與西方文化做比較,試圖找出靈修在台灣是否存在其意義,因此她的這篇論文具有跨文化的價值。但是,因為文化具干擾性,因此事實可能與研究結果完全不同,造成作者還是圍繞在一個圈子裡打轉,研究白費功夫。因為兩種文化基礎不同,作者如何在社會的脈絡下,針對全球化下的宗教行為去做因果式的說明,可能還需更細緻的探討。

黃應貴教授(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

    一場有關布農族改宗的研究,由一般的客觀的量性研究,轉而朝向主觀的質性研究,如此新的方法論的應用、研究,有其難度。例如,布農族的信仰多元,族人可能不只加入一個基督教教派,還同時加入漢族的信仰,這使得研究增加了困難度。所謂的「改宗者」,他們本人也覺得自己改變了宗教信仰嗎?受洗了,可能讓我們覺得他們改信基督教,但要追問的是,他們接受了基督教的「什麼」?他們真的改宗了嗎?還是布農族自己創造了新的謝天儀式,以避免惡靈的懲罰?在1950年代初期,布農族接受基督宗教之初,以現在的觀點來看,宗教的三要素(儀式、教義、組織)都具備了嗎?這些還需要再細緻地去探究,論述會更完整。

蔡政純講師(南華大學生死學系)

    很高興來到弘誓學院參加研討會。主辦單位費心安排主題演講、新書發表、學術論文三個面向的研討,對我來說是一趟豐富的參學之旅。

    瞿海源教授與吳永猛教授的主題演講,分別講述台灣的新興宗教與傳統宗教的變遷內涵。新書發表則分別介紹不同的學術成果,有在國外出版,以國際宏觀視野介紹台灣宗教者;也有在台灣及中國大陸出版,討論台灣宗教立法與宗教經驗的專書。講演者或發表者都是國內宗教學研究的一時之選,講述內容完全切合此次研討專題,除了讓人在較短的時間裡,能對宗教的「新興」與「傳統」有較深刻的認識外,走向國際化的學術研究脈絡正在興起,也是吾人做研究時所不能忽視的事實。

    大會在專題研討方面,安排有五場專題及學者與研究生的論文發表,議題豐富,兼顧多元題材,很能表現台灣宗教學界的活力與內蘊。專題研討中,無論發表人或與談人都表達出他們對學問的執著與熱誠。特別是他們之間,或在意義界定,或在研究方法,或在事理的論究上,都有精彩的論述,讓聽聞者有大呼過癮的感覺。

    在豐富的講演與研討會議之外,還要感謝主辦單位在會前連繫時,利用詳細清楚的地圖說明,讓我毫不費力地找到弘誓學院的位置。兩天會議中,還提供豐富美味的素食餐點。這些都讓我有賓至如歸的感受,也是這個暑假一開始就獲得的最佳禮物,非常感謝主辦單位。

趙秋蒂講師(政治大學阿拉伯語文學系)

    這是我第一次來到弘誓學院,我本身是天主教徒,但一來到這裡,就好像回到一個神聖的宗教殿堂,有非常寧靜、祥和、安心的感覺。大會安排的一切都非常好,整個上午我也聆聽了新書發表,實在很開心。我覺得,年輕學者在研究宗教議題時,可以把自己設定成兩個不同的角色。如果他是這個宗教的insider(局內人),他就要去想怎樣從insider的角色作客觀的研究。如果他是研究異文化、異宗教,那他就變成了outsider(局外人),必須要有一個投射、外部的觀察點,來進行宗教的田野調查;更重要的是,在insider、outsider之間建立一個聯繫的橋樑,也就是進行宗教比較研究。這些都是很有趣的議題,因為宗教的核心是我們的心靈深處,量化也好、實質描繪也好,都需要經過語言的轉換,學術化的過程很不容易。所以,如果能有一個外部投射點,從儀式、慶典、宗教節日切入,去作深入分析,比較不會失焦,這會是一個很值得作的宗教田野研究。我也認為,社會大眾常會帶著有色眼鏡去看異文化,現在經過我們的手、我們的筆觸、我們的感受,客觀地介紹異文化時,對這個社會是有益處的。

阮清風(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所越南籍碩士生)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台灣宗教學會舉辦的會議,也是第一次在這麼隆重的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我感到非常的榮幸。在兩天的議程中,我學習到豐富及珍貴的知識,有很多對我來說是陌生的議題,譬如:法教、齋教、台灣基督教、西藏佛教等。不僅如此,會議也給我研究宗教在現代社會的方法論及研究方向,豐碩的指引和啟發性的建議。通過這次發表,我有機會認識多位研究宗教的先進,給我豐富與珍貴的意見,認知到自己論文有所缺漏的地方,讓我在研究宗教方面有更進一步的收穫。

    越南受到中國的影響很深,但是在宗教研究上,將信仰和中國文化作連繫的研究還很少,我希望未來可以走這一條路。參加這次的會議,也讓我有機會認識其他的年輕學者,我們互相討論、了解,這是一個宗教研究者很好的溝通平台。我非常感謝舉辦單位──佛教弘誓學院、台灣宗教學會和有關協助活動的組織與個人,讓我有機會呼吸到研究宗教的學術空氣,希望未來有更多機會參加台灣宗教學會的學術會議。

阮福安(元智大學中文研究所越南籍碩士生)

    會參加這次的會議,是因為我對宗教、文化的議題,一直很感興趣,兩天的議程下來,有些議題對我來說很新鮮。不過對於宗教,我還站在門外、缺乏理論基礎。大會所有的安排及招待都很好,可惜有些發表人的口音我不熟悉,他們講得很快,有些內容會聽不懂。雖然聽得懂的有限,但讓我對宗教方面有更多認識與瞭解,很高興參加這次會議。

武氏明鳳(元智大學中文研究所越南籍碩士生)

    我是佛教徒,很想聽聽有關各種宗教議題的研討,這次會議給我最大的感想,是增加了我對其他宗教信仰的瞭解。我參加過台灣的廟會,感覺它和越南的情況很像,都很熱鬧。這次會議舉辦得好隆重,大會的服務很親切、很周到,是很難得的一次體驗。

鄧瑞蓮(元智大學中文研究所越南籍碩士生)

    會參加這場研討會,主要是來鼓勵發表論文的系主任和同班同學,但我也從中學到很多,包括研究方法、論述風格等。雖然我對宗教議題不是很瞭解,但是聽到了非常廣闊的議題發表,實在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

阮福心(元智大學中文研究所越南籍碩士生)

    我本身是佛教徒,讀大學時開始閱讀經典,發現佛教的義理和現代的知識科學,有很多的共通點,這符合我想追求的信仰。在越南,宗教還不是很開放,比丘尼多半只是誦經而已,多數是由比丘為信徒說法,只有少數有能力的比丘尼會說法。在這次研討會上,我卻看到比丘尼踴躍參加,而且這是學術研討會!這實在是很大的不同。特別是昭慧法師,侃侃而談佛教義理,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在越南,很少見到不同宗教的人一起討論。這場會議,一方面是開放式的,集合了不同信仰的人;另一方面是科學的,結合現代研究方法來探討宗教義理。我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會議,感覺很好、也很特別。我在越南曾經是大學老師,接觸到很多知識份子,他們雖然是佛教徒,卻因為政治因素、為維持生活,而不敢公開承認自己的宗教信仰。在宗教發展上,我們還有一段路要走!

村島健司(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碩士生)

    我隨著林美容老師一起來參加,我不是發表人、也不是回應人,可是大會一樣為我安排飲食、住房,讓人很感動、感謝。除了聆聽演講與發表之外,我也趁機向許多教授、作者當面請益,收獲很多!

彭洪楷(玄奘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生)

    滿懷心喜地帶朋友來參加這次的盛會,學院不論軟硬體方面都相當好,尤其是兩本厚厚的論文集,對於還在就學的我們而言,是一場豐富的心靈饗宴,也是心靈上、知性上的再刺激。就我個人而言,收獲最大的是第二天下午的學生論文發表,發表者來自台灣各地、還有來自國外的學生,對同樣也是學生的我們,是重大的刺激!尤其一個外國僑生能用流利的中文語彙及文字,來陳述他們的論點與思想──人家做得到,為什麼我們做不到?這給我非常大的反思與震撼!雖然我的年齡稍長一些,但只要開始,仍不嫌晚!這對我是非常大的一項收獲,非常感謝!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