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平生風義兼師友——側寫傳道法師

                                             吳一忠(文字工作者、佛教弘誓學院畢業校友)

    很早就積存一個念頭,想把與傳道法師認識的過程,以個人觀點紀錄下來,卻一直苦無因緣,適逢今年三月是傳道法師七秩壽慶,終於有了實現的原動力。我將想法請示昭慧法師,幸蒙昭慧法師不棄,稱此乃「共襄盛舉」,有了此番激勵,既保有初發心,不應懸筆不決,那就野人獻曝吧!

    十幾年前,卸下五丁掛,離開半生戎馬的軍旅,有感於世俗所追求的皆已俱足,在五子登科之際,自然地傾向心靈追求,和對生命真義的探討,機緣巧合地走進了佛門,這對身處基督教家庭的我,可說是相當大的改變。

    剛踏進佛門,耗費了兩年光陰,汲汲忙碌於法會、朝山、拜懺、誦經與靜坐,如陀螺般旋轉不停,不論財力或時間的奉獻,自認盡心盡力,殊勝無與倫比。當時形同「擎香?拜」,與村夫愚婦的行徑類似,這對我而言,如何止得了渴?當年屆不惑,歲月悄然流失,對於佛教的義理,存疑與日俱增,困惑不解熾盛,我常常思考著,佛教的教義到底是什麼,難道是歇不了腳的活動和呆坐嗎?為何要皈依三寶,學佛真是一條無悔的抉擇?種種疑惑糾結,層層困惑纏繞,當環境得不到解答時,尋覓正道之路,成為必然的趨勢。

    因緣湊巧「無意中」(以自己的名字為趣)在法界衛星電視台看到傳道法師授課(觀賞電視,乃無出路中的僅存指引),覺得理念上甚為契合,或許他特立獨行與著重思辨,和我的理性相仿,故心有戚戚焉。為了領略法味,我這佛教白癡,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情「千里訪名師」,卻因妙心寺位居鬧市,加上人地生疏,曾經兩過其寺而不入(再一次沒找到,就成大禹了)。宿世因緣成熟,我這拗脾氣和絕不終止的毅力,未受到其他宗師的影響,如願拜見了傳道法師,一次次不可思議的機遇,讓我像新人似的,重新邁入佛門,開啟另一段歷程與認知。
 
    初見傳道法師時,相談十分愉悅,因不具備基礎佛學,故法師所說的一切,如同「啞子聽雷」,有聽沒有懂,但法師不厭其煩的解說,這對求知若渴的我,就像普降甘霖,急於汲取佛法的滋養,三四個小時晤談下來,不覺韶光消逝,甚至耽誤了法師的午休,至今仍深感愧疚。法師像似熱絡老友,孜孜不倦講解概要,期望為我熏習佛法種子,事實上我們才初識,不知者還以為我是「大護法」或「委員」呢。在當時我不以為意,也沒覺知差異性,只認為是待客禮儀,爾後才深切體悟到,原來何謂「眾生平等」,何謂「無分別心」、「無大小眼」的無私無求,這一切全都表現在微細的行誼中。

    我對傳道法師頭一次的印象是,平凡中顯出不平凡,平實中窺見不浮誇,平淡中透露不炫耀,如此的淳樸無華,也是支持我延續探討法義的一股力量,雖未值佛世,至少得聞佛法,並巧遇善知識,在往後的歲月中,期望能解脫束縛,遠離困惑糾纏,則此生遺憾不再。印順導師在《佛法是救世之光》教導我們「要親近善知識,多聞佛法,得到佛法的正知見,對佛法有深刻的瞭解。」《相應部.道相應》中,佛陀曾說:「有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者,是成就梵行的全部。」亦即,若無善知識的引導,是不可能會解脫的。在我人生的過程中,傳道法師是我的善知識之一,他啟發我佛學義理及為人處世的道理,成就我學佛知見和增廣視野,使我獲益良多。

    為了瞭解傳道法師的理念,並一窺佛法堂奧,我幾乎聆聽法師百卷以上的錄音帶。從他幽默警世的演講,得到不少反省惕勵,此時算是邁進門檻,漸漸地俱足正知見,對分辨何謂正信,具備了初步的抉擇,更從法師流利的閩南話和俚語,增進了我講演的體裁和說服力。有趣的是,這使我在與人對談的口氣,腔韻竟有幾分神似,如錄音帶中提到的笑話和譬喻,都變成我的最佳典範,意趣盎然、生動活潑,讓人覺得佛教不是生硬和死板。在引用教材之後,改變了市井的習俗和迷信,對佛教不再誤解,拋開了神鬼傳奇,貼近了現實生活,讓佛教不再遙不可及,也不會受到無謂的誤解。

    持平而言,傳道法師不是我的皈依師父,卻是我學佛過程中,第一個影響我最深的人,我心存感激。只不過,個性內斂的 我,不喜歡表現在口頭上,相信法師不會見怪才對。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我主動向謝杏熏師姐請纓,願意幫忙整理法師的錄音帶,包括謄寫與校對,除了表達感恩之情,亦希望藉此深入佛法。約莫兩年時光,謄寫了《南北傳法句經》、《空之探究》、《性空學探源》、《以佛法研究佛法》等錄音帶的逐字稿,知識快速累積吸收,粗略明瞭佛法,稍微知悉「空性」的道理,知道世間是無常性、無獨存性和無永恆不變易性,這使我心開意解,做事不再執著,雖達不到禪宗「打破黑漆桶」的境界,卻讓我對佛教不惑與堅信,並對印順導師「人間佛教」理念,深表贊同和支持。可惜的是,手腕和肩部長期疼痛,迫使我不得不暫時歇筆。

    從謄寫錄音帶到拜讀印順導師的著作,對導師心生仰慕之念,透過傳道法師的引薦,曾經三度禮座導師,第二次在花蓮靜思精舍,經傳道法師徵詢印順導師,導師慈悲首肯後,成為導師九十五嵩壽時的皈依弟子,這是令我引為一生榮耀的事。我感動的不在虛名,而是在目前山頭林立,服膺「數大即是美」的生態環境裏,執事者皆致力於版圖擴充和吸納子弟兵,但傳道法師不空言度盡眾生,不為自己添兵增將,以大度量表現胸襟,確屬難能可貴——雖然法師認為難能不一定可貴。

    皈依導師之後,我深知初窺佛妙,俗世習氣尚緊扣骨髓,不論在佛理或德行上,實不足有此福報,自當更加珍惜,留意己身的思想和行為,別汙辱了導師的清譽,這種自我警惕的力量,無時或忘,對於往後的向上、向善,具有強大的覺醒力。當然,此等緣起恩澤,乃得自于傳道法師的無私促成。飲水思源,我銘感五內。

    和傳道法師認識的時日,我觀察到法師其實多病,曾受過不少磨難,病痛纏身卻從不喊苦,其忍受力非一般人所能體會;善用色身的精神和毅力,超乎常人想像。為了授課前的準備,犧牲整夜的睡眠;為了佛法宣教、環保護生及文教感化,時常廢寢忘食,卻從無怨言,此種精神著實令人感動。

    法師不論在吟詩、唱誦、漢語學、演講、書法、文學修養,甚至中醫、青草藥學上,都表現卓越和獨樹一格,對於後進的愛護,也不吝於付出。我曾因諸多病痛,勞煩法師關心和照顧,感恩他的關懷,並向他學習「醫方明」;也因法師贈于多樣法寶,如《佛光大辭典》等工具書,往後的治學都獲益良多,這一切無私的布施,著眼於「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的菩薩奉獻。

    由於法師廣學多聞,並隨時接納新知,對於世間學十分透徹,總跟得上時代潮流,這是令人激賞之處。加上心胸廣闊,容納異己,所以與之對談,總忘了時間的存在,每每聽任「打板」催促,才不捨地暫停話局。這是因話題不落俗套、不沉悶、不學究、不老冬烘,能引人入勝,相信這是許多人共有的心聲吧!

    有關傳道法師的生平,從出身、家鄉、學鐵工、苦讀求學、當兵、出家等整個過程,到晉升妙心寺住持,都有人著墨筆述,毋需贅言。在此謹將我所知曉的法師,作兩項事例的陳述。

    其一為傳道法師與國寶級書法家朱玖瑩老先生的忘年之交,從朱老先生罹患帶狀?疹(俗稱皮蛇),由傳道法師治癒開始,兩人相知相契,使得老先生不再怨天尤人並虔信佛法,可說是當代佛門佳話和傳奇故事。只不過當朱老先生往生,他的子女因為利慾薰心,上法庭誣告訴訟,引起了不應發生的變化。傳道法師頭一次上法院,最後宣判無罪。重點在於,法師自信禁得起考驗,信眾也不曾懷疑過,這念頭來自於堅決信賴,也是對法師人格操守的肯定。

    再以我親身的體驗來證實,十多年前,姊夫四十一歲英年,心臟麻痺驟然往生,遺體暫厝台南奇美醫院,事出意外,家姊悲痛無法自處。我剛入佛門,想為姐夫結個佛緣,希望他能因「念」往生善趣,我求助某精舍幫姊夫皈依,未料碰了個軟釘子,只好懇請傳道法師勉力允助。首先說明的是,我當時與傳道法師並不熟稔,而且妙心寺正有訪客,法師大可推託搪塞,孰料法師搭乘計程車前來,慈悲地為姊夫皈依開示,又自行搭車回寺。當時已過「藥石」許久,法師尚未進食,卻不見有任何不快。這場景深印腦海,至今心仍感不安,法師不以為意,我卻從不曾忘卻。

    從以上兩件事情可看出,因果的脈絡是有跡可循的。親見法師的真實誠懇,全心幫助不求回報的精神,常人若身處其中,受其恩德廣被,「換我心,為你心」,有誰不受到感動的?就像鏡子的映照,皮球的回應,孰能無動於衷?我依照世俗想法,希望姊夫往生淨土,傳道法師不捨眾生,如甘霖普降于暑旱,這具有重要的意義,令家人不再排斥佛教。這場及時雨,讓我永遠銘記,澆醒了瞋癡,感化了迷愚,真正落實「人間佛教」的真義,契理契機呈現在生活之中。毋須陳腔濫調,少了虛偽打高空,實現對此時、此地、此人的淨化與提升;摒除好高騖遠,不再遙不可及,凡夫菩薩「聞聲救苦」,並非在天上、在海洋,也不是神鬼傳奇,他就在你我身旁,就在──傳道法師身上。一葉落而知秋,在爾後我與法師的相處中,更印證了他值得信賴,是服膺導師理念——「度一個、是一個,度兩個、是一雙」的「人間佛教」實踐者。

    傳道法師不願裝神弄鬼,排斥卜卦算命,不懂利用人性弱點詐騙,出入無雙B名車,居住非高貴華廈,毫無一代宗師的派頭。照顧眾生無所不至,與基層打成一片,寺內出坡,拔草又清掃;寺外勞動,連砍竹筍都親自下場。不會保持神祕性,不特意製造「法師高高在上,信眾低低在下」的尊卑界限,又不知廣納徒裔,只著力於文教志業。

    最顯著的是,法師明辨是非,正義感很強,本於「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除心悅誠服地讚歎如法真僧之外,對於不如法的偽僧,不作佛門鄉愿,戮力詮釋「若要佛法興,除非僧讚僧」的深義,總是語重心長地痛下針砭。此等直言不諱的個性,對傳統佛教而言,是不夠「圓融無礙」,當然令某些人難以接受。

    法師非常重視教育,為栽培後起之秀,常鼓勵弟子深入經藏,盼能為佛教注入新血輪。我也在其鼓勵下,就讀佛教弘誓學院,歷經南北奔波,經過三年的求學,幸不辱命而順利畢業;其後投考南華大學宗教研究所,如今也已順利取得學位。從就讀專科開始,這一路走來,傳道法師的激勵支持,是相當重要的推動力。但我深知佛法如海,在未證悟之前,都算懵懂無明,未來的路還長遠得很,只希望精進不懈,對教義研讀深究,修持上福慧雙修,千萬別辜負法師的一番心意才好。

    事實上,傳道法師本身就是個傳奇,經歷過的事蹟太多,支筆實無法表達於萬一,如:終身以環保為職志,為美好淨土而努力;與昭慧法師等提倡佛誕為國定假日,爭取宗教平等;揭發黑心素食;出版佛教文獻;發展社區教育;廢除八敬法等等,太多志業很難一一寫盡。但從法師無畏奉獻的作為,可領悟出他的菩薩精神,不隨歲月消磨而削減,反而更加堅定不懈。這無怨無悔的弘願篤行,正是讓人敬佩之處。

    忙碌於課業和瑣事的我,竟有兩年未登門拜會法師。2010年8月15日,再度禮見傳道法師,請益時才得知,原來彼此生日竟只相差一天。法師消瘦了許多,但看來神采奕奕,精神煥發,義理剖析思路分明,記憶超強辯才無礙,令人不勝欣喜!俗話說:「人生七十才開始。」七秩壽誕,將邁入「從心所欲不逾矩」而無懼無憂的人生。在此謹獻上虔誠的祝福,祈願法師常住於世,繼續帶領眾佛弟子弘揚「人間佛教」。

    從這位亦師、亦友的長者身上,我學到世間知識和出世智慧,在此真誠表達感恩,並以實踐正法,流佈四方,作為對法師的誠摯報答!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