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佛陀的倫理價值判斷

釋昭慧講.耀行記

98.7.22

  今日法師同樣以兩則故事開始課程的教學。本期法師選擇的都是婆羅門與佛陀之間互動的故事,從這些故事可以看出,佛陀對各宗教是友善、包容的,但是也有不妥協的,那就是牽涉饒益眾生福利的,佛陀都是直言不諱,可是佛陀從沒有為自己或自己的教團爭利益。

  卷四,第95經,生聞婆羅門聽聞佛說:若佈施佛及僧伽則可得大果報,佈施他人則不然,後至佛所訊問是否真如此。佛告生聞婆羅門:此言謗佛,我如果這樣說就製造了兩種障礙:其一,障礙佈施的人讓他不能佈施;其二,障礙受利的人讓他無法獲得利益。並說即使餘食置地,利樂彼處眾生,亦可得福,況施於人!復言佈施持淨戒者可得大果報。

  佛陀為什麼強調「佈施持淨戒者可得大果報」呢?法師於此分析:因為這只是作一個法則的說明,不是針對個人、個別團體來爭利益,而且也不保證佛門弟子就都持戒,其他宗教的人就都不持戒,所以「佈施持淨戒者可得大果報」是通則,聽佛陀這麼說婆羅門也表示認同。接著佛陀又相機說法,進一步告訴他:所有種姓的眾生只要持戒,一樣捨離煩惱的重擔,能夠佈施那些德行方潔、轉凡成聖、純一滿淨、梵行清白的修道人,當然能得更大的果報。因此佛陀從不說不應佈施別人,他只是就著事實的真相來作陳述。

  第二則故事,體現了佛陀的正義感。有一婆羅門,為子娶妻後,捨家乞食,漂流無依,後世尊說一偈教其告訴其子,其子聞偈後悔悟,迎父返家。

  接下來回到卷十,267經,佛告比丘當善思觀察於心,因為無明與愛都與心念有關,「心惱故眾生惱,心淨故眾生淨」。於此法師告誡我們:不要以為自己的行為只會影響自己,其實這會形成共業的圈子,影響的是一群人,這一群人受我們的影響又輾轉傳遞出去,這個共業圈就會越來越大。因此我們應該讓自己的心清淨,於是在我周遭的人因我而相對清淨,他的清淨又會去感染他人清淨,形成一種共願的圈子。為此佛陀提醒我們:個人的心念不僅影響自己的命運前途,其實是在感染周遭的環境,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煩惱習性,當你的心以清淨、歡喜、柔軟與人互動時,你就啟發了對方善心所的運轉,他也以柔軟的心來與你互動。所以佛家不僅講自作自受,也講共業所感。

  本經讓我們觀心的同時,也要注意觀察色,因為色反映到心,「心如工畫師,能畫種種色」,色法很大一部分就證實來自於心。凡夫不知色法的集(來源),就不知道如何去除色法所帶來的苦,更不知道色法的「味、患、離」而樂著於色,於是更生起未來諸色,輪迴不已。聖弟子知五蘊的來處、知五蘊的苦、苦滅,因此不樂著五蘊,故不生起未來五蘊,所以不受後有。

  第268經以譬喻說明,如果不如實知五蘊「苦、集、滅、味、患、離」而樂著於它,就像急流岸邊之草木,攀緣即斷,不可執著。

  270經的重點是:於五蘊觀無常,要修習多修習,則能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法師提出:為什麼不是觀「無我」呢?因為只要能觀「無常」,就能觀到「無我」。無常瞬間變化的「色、受、想、行、識」中,沒有一法是我可得,「但見於法,不見於我」,不就順便建立了無我的觀照嗎?既然住於無我的觀照,心就自然遠離我慢而順向涅槃。「我慢」是隱隱約約把自己看得比較重要的一種心理狀態,因此不要把它解釋為驕慢。

  再來,從271、272兩經中都可以看出,佛陀與弟子互動的無限慈悲與寬容。272經開篇就寫到「眾中有少諍事」,可見佛陀時代僧團中就會有諍事,因為眾生的貪、瞋、癡不可能一出家就不見了,而且人與人相處久了也難免有些矛盾,所以諍事起了要如法滅諍,因此佛陀也教導弟子滅諍之道。

  站在僧團的立場是要滅諍,但是一旦起了「貪覺、恚覺、害覺」,存心要惱害對方,不就是在懲罰自己嗎?用身念處觀一觀就知道,自己的心生色法有多惡,這樣的人身體會好嗎?人生會快樂嗎?這樣一想心立刻釋懷。所以要用四念處善觀其心,這是很基礎的修習法。到了更純熟的程度,住於「無相三昧」,色、聲、香、味、觸、法不繫於心,這樣修習多修習,惡不善法就會滅除,無餘永盡。

  對於僧團中的諍事,佛陀先痛責這些起諍的比丘,然後告訴他們:你們這種惡質的心理狀態,情感上與人好勇鬥狠,是從三不善的尋思而來的,而尋思是從想心所構像而來,所以要依「四念處」、「無相三昧」來滅除,就能得涅槃。其次又告訴他們:見地上也不能出錯,有三種錯誤的見地:1、命即是身(斷見、即蘊計我);2、命異身異(常見、離蘊計我);3、色是我,無二無異,長存不變(也是一種常見)。有這三種錯誤的見地就不得涅槃。

  接下來轉到卷三,本卷的內容都在講義理,法義甚深,所以法師漸次帶領我們閱讀並詳加解析。

  第59經,講到擁抱愛喜就是擁抱苦,因為愛喜,色聚就會現起,就會盡一切力讓自己的色聚延續下去,受、想、行、識依此而生,由此帶來苦。所以一旦知道了色集帶來苦,就只有讓色滅才不帶來苦,因此「愛喜滅,於色不生愛喜」。

  至於受、想、行、識的寂滅,也就是感情、理智與意志等心所功能的生起,是來自於接觸,所以接觸如果不生起,感情、理智與意志則不生起,可見「受、想、行、識」生起的關鍵來自於觸。可是我們怎麼能不接觸呢?這還沒有講到核心的答案,核心的答案是「觸滅是受、想、行滅」。所以,如何讓我們的理智、感情更加的平穩,一定要在觸對下功夫,這個部分要等到「處相應教」時再做進一步的解說。(參見本刊第115期)

  「名色集是識集,名色滅是識滅」,原來,心識會分別是因為有名有色,名就是「受、想、行」的心理狀態,再加色法才會有識的分別作用,所以要讓「名色」滅「識」才滅。由此可知:愛喜、觸、名色,都是我們可以下功夫的地方。

  我們讀過了「蘊相應教」,對於「愛喜集則色集,愛喜滅則色滅」比較熟悉,因為那是四念處的基礎功夫,從色法下手。但是後面這些就比較不熟悉了,因為有關「觸滅是受、想、行滅」,這是「處相應教」的主要功課;至於「名色滅是識滅」,則要到「雜因頌」講到十二緣起才知道是怎麼回事,因此都暫時略過,待將來有了經教基礎,再由淺入深慢慢學習。

  第60經,也是從五蘊講起,告訴我們「不樂、不讚歎、不取、不著」,則心得解脫。於是對於過去世有或無,過去世我是誰,這樣的見地疑惑都沒有了,因為根本無我可說——「有業報而無作者」。知道有前世,但那是業報之流,不會執著哪一個前世的人就是我,因為連今世的我都不可得,還會有前世的我嗎?正因為在現在的五蘊中能夠觀到五蘊非我,而不樂、不著,因此即使看到過去身在怎樣,也不認為那叫作我而抓住不放。依此類推,往未來世怎樣?這些執見也一併放下,所以不在任何一個業報片段認為那是我。如此,往前不著、往後不著、前後不著,那是因為有對現在不執著的功力,這時就知道自己走到了無限流轉的終點,自知不受後有。

  前面59經講到的是五取蘊的來源與滅去,61經開始講到五蘊的結構。「色取蘊」是什麼?其實就是地、水、火、風四大,以及配合四大所組合的色聚。就著這個四大所成身來觀照,就知道此四大所組成的色法是無常、苦、變異之法,於是要永斷無餘,「厭、離欲、滅」。

  因為無有愛念渴求,這個色法寂滅後,其他色法也不會相續,這叫作「妙」,是非常深層的寂靜,一切有餘依的色法都斷盡,完全沒有愛、沒有欲,才達到究竟涅槃。法師提示我們:功夫如何下?當然就要透過「四界分別觀」,對四大每一個的特質都要觀照清楚,最後終於觀到四大的色聚是滅滅不已的,這樣才能達到寂靜妙理。
62經敘說愚癡無聞凡夫無慧無明,於五受陰生我見而繫著,多聞聖弟子則不然。

  第63經,佛陀說:但凡修道人、祭司執著有個我,他們一定是在這五取蘊中執著的,於是由此區隔出愚癡無聞凡夫與多聞聖弟子的區別。既然不能遠離膠著於我所屬、我所有的情感意志,他就一定入於諸根、生於處。因為一旦從諸根作為門徑來把握我所,諸根就形成一個介面與境界接觸(六處入所觸),這是無明相應觸,愚癡無聞凡夫從而生起苦樂受、想、行、愛、取、有、生、老死等。而聖弟子同樣接觸,卻是明相應觸。由此看出從「五取蘊教」中還是帶出了「處相應教」的一部分。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