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出版《真實與方便——印順思想研究》的幾點報告


侯坤宏

壹、前言

  一、昭慧法師及法界出版社

二、感謝邀請參與新書發表會

貳、為什麼出版本書

  一、印順法師的著作值得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切入研究

二、總結個人過去研究

參、本書內容簡介

  一、全書結構

二、特別介紹導論與結論部分

肆、幾點想法

  一、應重視印度佛教史之研究

二、透過印順法師的著作進一步研究相關經論

三、如何經由研究途徑淨化身心?

伍、結語

  一、研究是條永無止境的路

二、研究工作對研究者有何影響?

附錄一:《真實與方便──印順思想研究》導論

  《真實與方便──印順思想研究》,是筆者近年來研讀印順法師著作,陸續撰寫四篇文章的結集,依時間先後言,〈印順法師對中國佛教的研究與批判〉最早,先發表在民國90年國史館所舉辦的第6屆中華民國史專題研討會上,後收入《20世紀臺灣歷史與人物──第六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臺北:國史館,民國91年12月,初版);隨後是〈從太虛大師到印順法師:一個思想史角度的觀察〉,係應民國93年4月印順長老與人間佛教海峽兩岸學術研討會而撰寫;〈印順法師對傳說的理解與運用〉,發表在民國94年9月出版的《國史館學術集刊》第六期;〈印順法師對「真實」與「方便」的抉擇與詮釋〉,曾在民國95年5月第6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學術會議上宣讀。

  早在〈印順法師對中國佛教的研究與批判〉撰寫完成後,筆者即有意續就印順法師作撰寫相關文章並結集成書,隨著閱讀他的著作,就考慮到如何尋找相關的研究主題,使其在整體上能構成一本書,乃有後三篇之作,前後歷時約六年。上列四篇,可以說是本書的主體,如何以較完整的型式呈現,且讓讀者更容易掌握本書各章所論旨要,乃進而撰寫導論與結論部分。由於本書寫作方式,是先有各章,再由各章構成專書,這種成書方式與一氣完成寫好一本書的方式不同,故在全書結構上難免有不圓滿處,尚請讀者諒察。

  本書為何以選用《真實與方便》為書名?筆者在〈印順法師對「真實」與「方便」的抉擇與詮釋〉一文中曾指出:

「真實」與「方便」可以作為理解印順思想的一條線索,「真實」與「方便」的原則是印順法師判斷佛法高下優劣的重要依據,從印順法師的著作中,隨處可以發現他對印度佛教與中國佛教在弘傳過程中,因「方便適應」所衍生出來的種種怪現象所作的批評,而對於如何透過抉擇「方便」而達「真實」(究竟),在他的著作中,雖有明顯的指出,但一般讀者可能未加留意。

  除上文外,「真實-方便」這一評判標準,可以用在本書其他各章,更可視為評判全體佛法的一項標準。印順法師對於中、印佛法的論斷,大體上是依「真實-方便」的標準,所以本書使用《真實與方便》為書名的理由即在於此,為方便讀者閱讀本書,謹就各章大意略加說明如下。

  由於印順法師的思想,深受太虛大師啟發與影響,就思想探源或思想脈絡說,要掌握印順法師的思想,不能不留意太虛大師。本書第二章〈從太虛大師到印順法師:一個思想史角度的觀察〉,主要探究太虛大師的思想對印順法師到底發生了多大的影響?印順法師傳承自太虛大師的部分有那些?印順法師進一步創發的部分又有那些?太虛大師有「教制」、「教產」、「教理」三大革命之說,三者中又以「教理革命」為根本。印順法師是太虛大師門下,也是《太虛大師全書》的主要編輯者,但兩人的性格與思想,卻大為不同。太虛大師恢宏廣博,印順法師縝密專精,印順法師的著作可以視為是太虛大師「教理革命」的延續。本章從:太虛、印順師徒交鋒、由太虛大師的「人生佛教」到印順法師的「人間佛教」、有關印度佛教史分期及現存佛法三大系之抉擇問題、大乘三系教判差異、從太虛大師的「佛化新青年」到印順法師的「青年的佛教」、從太虛大師的「今菩薩行」到印順法師的「人菩薩行」、從太虛大師的淨土思想到印順法師的「淨土新論」、從太虛大師攝取《廣論》的三級說到印順法師《成佛之道》的建構等方面,分析太虛、印順師徒在思想上的繼承、批判與創新。根據筆者初步研究發現:在印順法師思想中,包含著極多太虛大師的思想成分在內。所以當我們在探討「印順學」時,絕對不能忽略太虛大師對印順法師的影響。印順法師思想的源頭,是在太虛大師;忽略了太虛大師,就不能真正了解印順法師。又過去研究太虛與印順思想者,大都集中在有關「人生佛教」與「人間佛教」這一問題上。筆者以為:人間佛教的論題,固然是了解太虛、印順思想的主軸,但並不全面;唯有透過比較寬廣的視野,衡量他們這一對在近代中國佛教界最具有影響力的師生,才能掌握他們在近代佛教思想史的角色與地位。

  印順法師畢生研究成就,主要表現在有關印度佛教(思想)史之領域,在他豐碩的著作中,雖然寫了《中國禪宗史》、〈中國佛教史略〉(與妙欽合著)、《中國古代民族神話與文化之研究》等有關中國佛教、歷史的著作,但其精力所萃,厥在印度佛教史。由於他研究重心傾向印度佛教,對中國佛教的研究成果是不能與印度佛教相比的。儘管他的研究重心在印度佛教史,然促使他深入研究印度佛教,則源自於他對中國佛教的不滿。他對佛教的批判,不僅限於中國而已,而是從佛教發源母國──印度的佛教開始。因此,如要確實了解他對中國佛教的研究與批評,不能單獨就中國佛教而論,而應全面掌握中、印兩方佛教史之流布、衍化與變質等情況,否則便不能了解他批評中國佛教的基本意趣。本書第三章〈印順法師對中國佛教的研究與批判〉,主要從:印順法師評論中國佛教的三項判準、對中國佛教八點看法、對中國大乘宗派的研究與批評等方面,論述印順法師對中國佛教的研究與批判。

  筆者以為,印順法師對中國佛教的研究與批判,有下列三項判準值得吾人留意。(一)重視「智增上」(重知識的甲型)的佛學:印順法師是屬於「智增上」行人,研究佛法「從論入手」、「重於大義」、「重於辨異」的治學特色,具有「智增上」特質,而迥異於重信仰的「信願增上」行人,也不同於「重於和同」、「重於情感」的中國文化擁護者。(二)大乘三系判攝下的中國佛教:印順法師指出,如來藏說是中國佛學的主流。中國佛教徒一說到如來藏,便想到一切眾生有佛性,可以成佛,如來藏成為佛教的核心教義。可以說,離開如來藏,即不能顯示佛法的深廣圓妙。這一點,中國佛教可說繼承了印度後期真常大乘佛教的特色。如來藏說的興起,是印度大乘佛法的通俗化。實則,如來藏、佛性、我,在印度佛教屬後期大乘,四悉檀中為「各各為人生善悉檀」,能順應人心,激發行人發菩提心,修菩薩行,只是攝化眾生的一種方便。印順法師對中國佛教的判準,門檻極高——「不以盛行於中國之真常論為是」;而這正是他與傳統中國佛教最大分歧的所在,也是他所以引來批評與被人誤解的基本原因。(三)「人間佛教」意義下的中國佛教:佛教徒的解行,如不從染著隱遁色彩的聲聞行及從神秘色彩的天乘行中出來,由平常的人生行而趣入菩薩乘,是不能倖存於將來的。人類需要宗教,但決不需要帶有隱遁神秘傾向的宗教,而是救人救世的宗教。

  印順法師對中國佛教研究,有如下八點看法值得吾人留意:

  一、研究中國佛教要能掌握中、印兩部的佛教:印順法師認為,二千年來流行於中國的佛教,可分為兩大類:一是印度傳來中國的佛教;一是經過中國佛教徒研究修習,發展為獨到體系的佛教,如臺、賢、禪、淨。研究中國佛教史,惟有從這兩方面去研習闡揚,才能了解其特長,而有正確的認識。

  二、推崇華譯聖典在世界佛教的地位:印順法師認為,中國的華文佛教,在印度三期佛教中,重於中期,即以菩薩乘為本,前攝聲聞乘而後通如來乘。惟有從華文聖典的探研中,才能完整理解佛教的內容。從華文聖典去理解,向前攝取巴利文系的聲聞三藏,向後參考藏文系的晚期中觀、無上瑜伽。則印度佛教一千六、七百年的發展全貌,即可能獲得一完整、綜貫而又適確的認識。

  三、對中國佛教史分期的看法:印順法師對中國佛教史的「兩重二期」分法頗具特色,其特點如下:1、明確提出中國佛教應含「承受自印度的」及「流行於中國的」兩大類型。2、配合其大乘三系判教思想,突出中國佛教之內涵。3、突顯釋道安及慧能在中國佛教史上的地位。

  四、「從證出教」的中國佛教及其困境:陳陳相因,佛教生命遂致枯竭,甚至如「教觀雙美」的天臺,都無法挽回近代中國佛教所面臨的窘境。

  五、不滿中國佛教所具有的圓融特色:天臺、賢首兩宗對中國佛教影響至深且大,而彼兩宗係以圓教為特色,其他各宗莫不亦然。中國為大乘佛教第二祖國,對大乘義理闡發之精深博大,世無倫比。然以文義深隱,學者每有門牆萬仞之歎。且主張愈後愈圓滿者,常漠視佛教在發展過程中的畸形與病態演化。

  六、對西域佛教評價不高:儘管西域對中國佛教的發展,有很大的貢獻,但印順法師卻指出:佛經從北印度而傳入西域,由於西域地區的文化水平不高,對佛法法義,缺少精確的認識,以致影響到中國佛法。位居佛教中游的西域佛教,不僅對佛教義理缺乏精確的理解,且為求適應而有過度方便之弊;而僧品漸低,傾向「淫欲為道」,更是影響佛法能否在西域地區繼續生存的關鍵。

  七、中國佛教向外傳布及其與外族的關係:印順法師認為大乘佛教在中國,不但深入中國社會,且向外邦傳布。就時代言,可分為兩個時期:1、唐、宋以來,佛教從中國大量向東傳到日本、朝鮮,及向南傳到安南,以華文翻譯的佛經,及中國古德的著述為主。2、晚近,中國佛教更有向歐、美、非、澳等洲弘傳的趨勢。

  八、中國佛教受經懺法事與民間信仰影響而變質:在佛教國家中,中國是「經懺法事」最興盛的。中國經懺法事,可說是普及民間,為滿足信眾要求而形成的。為人誦經禮懺,以救度亡者,在中國「人死為鬼」、「慎終追遠」的民俗中,是需要的,但中國經懺法事過度氾濫,則是中國佛法衰落的導因之一。除了經懺法事外,民間鬼獄信仰對於中國佛法也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早在佛法傳入以前,中國已有鬼與近似地獄的信仰。佛法傳來,在重信仰的民間佛教中,鬼與地獄有了混合的傾向。特別自盛唐以後,由於地藏與十王的傳統,與目連救母說混合,終於陰曆七月被稱為「鬼月」。這已不是佛法,而只是中國固有的民間信仰。

  另,有關印順法師對中國大乘宗派如:三論、天臺、華嚴、唯識、禪、淨土等宗之研究與批判,請讀者直接閱讀本書相關部分,茲不贅述。

  印順法師撰寫《中國古代民族神話與文化之研究》一書雖屬意外,但並非純係偶然,其中關涉到印順法師個人研究佛學的內在思想底蘊,本書第四章〈印順法師對佛教傳說的理解與運用〉,是想透過印順法師對佛教中的傳說(神話)的理解與運用,來觀察佛門中傳說(神話)的地位與角色,以及它在佛教中的融涉與演變。文中歸納印順法師著作中有關傳說(神話)的敘述,分為七項:(一)有關釋尊傳記的傳說,(二)有關佛教聖典結集的傳說,(三)原始及部派佛教聖典結集傳說,(四)有關大乘佛法的傳說,(五)有關阿育王、法滅及四大聲聞住世傳說,(六)有關器世間的傳說,以及(七)中國佛教史上的傳說等。經初步研究總結下列四項結論:1、印順法師對於佛教聖典傳說的態度,基本上是採用說一切有部對傳說的看法。說一切有部主流──阿毘達磨者,對於傳說、文頌,採批判態度,而非一律看作是事實。2、印順法師對於佛教傳說的基本態度,早在撰寫《佛法概論》的1940年代即已確立,而且縱貫其一生。3、由於印順法師對於佛教傳說所採取的理性看法,難免影響他對大乘佛法的評價。4、在佛法研究上,印順法師有著明顯的「主智論」色彩,在看待佛典上,印順法師的理智傾向,是超乎信仰層面的。這在他對待佛教中的傳說(神話)的態度上,可以明顯看出。

  本書第五章是〈印順法師對「真實」與「方便」的抉擇與詮釋〉,引發筆者撰寫本章,主要因閱讀印順法師未完成的著作──《方便之道》,該書是從一般的方便道,說明印度佛法流變,表示印度佛教史的一面。在印順法師著作中,《印度佛教思想史》與《方便之道》,分別呈現印度佛教史上「如實」與「方便」兩個面向。在探究印度佛教史上有關佛法適應方便的種種情況,在《方便之道》一書中有極為清楚的描述。筆者在閱讀印順法師著作時,發現可以就印順法師思想中的「真實──方便說」進行論述,作一較有系統的分析,提供給對此論題有興趣的讀者參考。本章主要由:印順法師理解「真實」與「方便」的教證依據、佛法因方便而衍生的現象、如何料簡「方便」而達「真實」等三個面相進行探討。在如何料簡「方便」而達「真實」問題上,筆者以為有如下五項原則值得我們重視:要能掌握佛法的特質、據考證以抉示純正的佛法、要掌握佛教在世間融攝的原則、要能「正直捨方便」、要重視理智信仰等。

  又,本章最後,歸納印順法師「方便與真實」說五項要點,茲略述於下:

  一、由三個不同的角度觀察印順法師評判「方便→真實」的層級說:1、由原始聖典集結先後的角度來看:原始四部阿含中,《雜阿含》是「真實說」,餘三為「方便說」。2、由印度佛教(思想)發展史的角度來看:「四部阿含」是「佛法」的「第一義悉檀」,屬「真實說」,餘如「大乘佛法」初期的「大乘空相應教」、「大乘佛法」後期真常不空的如來藏教、「秘密大乘佛教」都屬「方便說」。3、由大乘三系判教的角度來看:依印順法師「真實與方便」評判標準,「性空唯名論」為究竟,是「真實說」,「虛妄唯識」與「真常唯心」是「方便說」。
二、由於重視第一義悉檀的掌握,所以印順法師特別重視《雜阿含經》,並重整《雜阿含經》:《雜阿含經》代表釋尊在世時期的佛法實態,是「第一義悉檀」,此與中國古代佛教大師特重大乘經而抑低「本教」(根本佛法)大為不同。

  三、修學佛法的「方便層次」與「究竟層次」:修學佛法的態度,印順法師主張「人行而向菩薩行」最為殊勝,而「人菩薩行」正是印順法師「人間佛教」思想的重點。

  四、順應民間習俗以求教化方便:印順法師以為,通俗教化的譬喻師,在向民間弘化時,其成績可能要比三藏法師、禪師更大。但通俗教化,不宜脫離三藏的研求與定慧的實習。

  五、《成佛之道》特別拈出「方便轉轉勝」的說法特別值得重視:《成佛之道》偈頌有云:「方便轉轉勝,法空性無二,智者善貫攝,一道一清淨。」印順法師此處所言「方便轉轉勝」,是從大乘三系之比較,認為性空唯名系遠較虛妄唯識系、真常唯心系來的殊勝。佛教徒要多多強化佛教本身的體質,如此方能百毒不侵,不因「方便」而影響到佛法的「真實」。

  以上提綱挈領簡述本書四章主體部分的內容,作為本書導論。希望這樣的陳述,可以幫助讀者閱讀本書,也希望讀者重視佛法中「方便與真實」的指涉與內涵,更希望讀者能透過印順長老遺留下來的法身舍利,深入經藏,悠遊法海,法隨法行,逐漸步向成佛之道。

附錄二:《真實與方便——印順思想研究》結論

  先聞正法者,邪法不能動其心。先染邪法者,正法卒難令彼信。1依正見導正行,由「方便」達「真實」(究竟),為修學佛法之步驟。依龍樹菩薩《中論》的說法,佛法中有世俗諦與第一義諦,如何通達第一義諦而又與世俗諦不相違,是佛法的重大課題。

  本書以「真實與方便」為書名,主要是想透過研究印順法師的著作,探討有關世俗諦與第一義諦的問題。佛典中有許多「方便」這一名相,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涵義,需要進一步說明,重點是要如何掌握「真實」與「方便」的分際。又,研究印順法師思想時,除了應留意他所處的時代背景,也不能忽略太虛大師對他的影響,本書既然以「真實與方便」為題,那麼太虛大師如何解釋「真實與方便」,就值得吾人留意了。另,正法能否久住(亦即是「正法隱沒」問題),一向是佛弟子關心的大問題,但「正法隱沒」與佛弟子對於佛法「真實」與「方便」的抉擇相關。作為本書末章,以下謹就上列三個問題略作闡述與說明,以呼應全書探討的主題。

  甚麼是「方便」?甚麼是「真實」?經查www.suttaworld.org網域,關於「方便」一詞,就有4,840項,2可見其被普遍使用在許多經典中。「方便」(upara)的原意是:向著某一目標前進,含有手段、方法等意思,在佛典中,則常將「導入諸法實現的手段」,或「具大悲心,為眾生說法之種種善巧」稱為方便。總之,菩薩以成佛為目標,凡是朝此目標所修自度度他之一切行為、手段,都可稱為「方便」。可知,「方便」一詞有多意,有淺有深。3據修辭學專家李維琦分析,「方便」作手段、方法講,是中性的,因不同的「語境賦予」,而有褒義或貶義,如把它神化,「方便」又具有類似於「神通」的意義;「方便」用作形容詞,多充當謂語,是有神通、多智慧、有辦法這一類的意思;「方便」用作動詞,意思是設法、行巧技、顯神通等涵意。4儘管佛典中對「方便」一詞有許多不同的解釋,「方便」是對應於「真實」而有的;不同的佛典,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解說。在印順法師著作中,對於「真實」與「方便」這一對名相,也曾有不同的用法,除「真實與方便」外,也使用過「如實與方便」、「實義與方便」、「究竟與方便」、「求真與適今」、「實說與方便說」等不同用語。讀者在閱讀他的著作時,可稍加留意。

  麥爾福.史拜羅(Melford E. Spiro)就佛教的意識型態系統,將佛教分為:涅槃佛教、業力佛教、消災佛教與秘術佛教四種。他所謂的涅槃佛教,是一種真正究竟解脫的意識型態;業力佛教,是一種接近解脫的宗教,重視功德與善業、惡業的關係;消災佛教,關心當前的現實問題,把佛教的信仰、儀式、倫理與經典,視為抵禦現世危難的保護盾;秘術佛教,代表一種鍍上佛教教義外衣的神秘信仰的融合,有些秘術教派利用烏托邦似的信仰與未來佛觀念結合,產生「千福年佛教」(millennial Buddhism)。5這是麥爾福.史拜羅從人類學角度,對佛教的一種分類,如用「真實」與「方便」來判斷,涅槃佛教屬於「真實」說,消災佛教與秘術佛教屬於「方便」說,業力佛教則界乎「真實」說與「方便」說間,要看它是以何種面貌呈現而定。麥爾福.史拜羅的分類,對我們理解何謂「真實」?何謂「方便」?頗富啟發性,足供我們參考。

  太虛大師對「真實」與「方便」的解釋:印順法師探求佛法,是受到太虛大師的啟發,出發於「求真」與「適今」的原則。6此地所謂的「求真」與「適今」,就是本文探討主題「真實」與「方便」的另外一種說法。那麼太虛大師又如何解釋?太虛大師以為:釋迦教育的方針,不外下列兩條原理之施設:一是主旨的貫徹(使眾生能獲得宇宙、人生最高深、最究竟的真理),一是現實的適應(俯順一般眾生的不同需要,施設各種教育),前者可謂為「真實」,後者可稱為「方便」。7太虛大師對「方便」的解釋,曾引孔子所說:「可與適道,未可與權」,權即方便也;蓋適切時機之要旨,亦存乎方便耳!8方便法之活用對弘揚佛法至為重要,佛法一味,皆策源於釋尊覺海,始流於印度,繼展轉流遍全亞,復由亞洲傳至歐、美。然經一地,即因該地文教之差異而有不同特色;經歷一個時代,也會因時代之風化而改變其面貌。9如印度民族信奉婆羅門教及伊斯蘭教,中國民族信奉儒教及神仙,日本、西藏等則是信奉神道教。在不同的地方,佛的儀制雖有些流行著,但都遷就於各地民情風俗,佛的遺教但保存在極少數的專門學者中。10太虛大師明白指出,佛教流布過程中,各種型式的方便適應是無法避免的,他在〈敬告亞洲佛教徒〉一文中,曾擬設一世界佛化大學,藉以培育弘傳佛教之各方人才。他所擬的世界佛化大學,分為「應俗」、「究真」兩部,其中「應俗部」分西洋、東洋兩系,含科學、哲學、文藝、教學、政學等院,「究真部」分教理與行果系,設聲聞、般若、瑜珈、律儀、禪觀、真言等院。11這裏說到的「應俗」屬於外學,「究真」屬於內學,「應俗」與「究真」,有如本書所謂「真實」與「方便」,只是內容有所不同。

  太虛大師對龍樹菩薩《大智度論》上所謂四悉檀,也提出他的解釋方式,在《真現實論宗用論》上他說:

釋迦實施教育的辦法怎樣?也可以例為四條:一、普遍主義:這就是世界主義;他運用他的巧辯妙慧,普為一切的受教者作種種有趣味地、極淺顯地譬喻,來表演他全部的、或一部的主旨。二、特殊主義:這彷彿現在教育思潮中的「道爾頓制」,就各個人的特性和各種天才的優越,應其各個人天性之所近,施設一個一個人的教育。三、對治主義:這是由釋迦以佛眼觀察被教育者的劣點在什麼地方,他隨時指訓、或勸責、而施設種種的教法,以去除受教者自身的劣點,以成其完善的人格。我們佛教通常有句話:『眾生有種種病,如來施種種藥』,也就是這意思。四、體證主義:這是受釋迦教育的特出優秀份子,所以他把自己所體證到的真理,直授給他們,使這些少數優秀的份子,也能獲得最高覺悟的真理。上面四種實施辦法,前三種是不可避免的不得已的方法,而目的所在,是第四所謂體證主義。但此四種,不限定對個人或團體,也不限定四種都具,或唯一種。用佛教專門名詞,一、即世界悉檀,二、即各各為人悉檀,三、即對治悉檀,四、即第一義悉檀。12

  太虛大師所謂的「普遍主義」,即四悉檀中的「世界悉檀」,「特殊主義」即四悉檀中的「各各為人悉檀」,「對治主義」即四悉檀中的「對治悉檀」,「體證主義」即四悉檀中的「第一義悉檀」;依「真實」與「方便」原則衡量,「普遍主義」、「特殊主義」、「對治主義」都是「方便」說,只有「體證主義」才是「真實」說。

  關於「正法隱沒」的問題:「正法隱沒」與佛弟子對於佛法中的「真實」與「方便」法的抉擇有關,據《南傳彌蘭王問經》,尊者龍軍答覆彌蘭王問有關「正法隱沒」的說法甚為精彩,尊者龍軍說:「大王,正法隱沒有三,何者為三?證悟隱沒、行持隱沒及外相隱沒。大王,當證悟隱沒時,連正行道者亦不了解法;當行持隱沒時,學處之制定隱沒,祇外相留存;當外相隱沒時,則傳統崩潰。大王,此為三種隱沒。」13證悟與行持是正法久住的保證,如果說「證悟」是學佛的目標,「行持」則是根本,大乘行者若能依太虛大師所謂的「今菩薩行」,或是印順法師所謂的「人菩薩行」,具足菩提願、空正見與大悲心,正法就不致隱沒,正法必能久住世間。

  甚麼叫做佛法衰微?甚麼叫做佛法興盛?已故的妙境法師曾經說到:佛法衰微,就是我們佛教徒程度低了;佛法興盛,就是佛教徒程度高。14佛法興衰與佛教徒程度息息相關,「若佛子以正行、戒、功德、作務之大雨時時充沛降雨,則此最勝勝者之正法湖會長久留存,而世間也不會缺乏阿羅漢。」「此外,若佛子具足五支精進,努力於恆常不懈,若發願修學(戒、定、慧)三學,及全部完成作持戒和止持戒,如此則最勝勝者之教法湖長久留存,及世間不會缺乏阿羅漢。」15

  在本書第五章筆者歸納印順法師「方便→真實」說的五項要點中提到:修學佛法有「方便層次」與「究竟層次」,也指出印順法師在《成佛之道》特別拈出「方便轉轉勝」的說法,特別值得吾人重視。近閱《瑜伽師地論》至〈思所成地〉,其中有言:

諸有情有二種滿,一增上生滿,二決定勝滿。增上生滿者,謂往善趣;決定勝滿者,謂愛盡離欲,寂滅涅槃。於此二滿,及與障礙,能斷能證,是名略意。若於一切種,一切因緣,一切處所,不作惡行,彼便能斷增上生滿所有障礙;若於受用欲樂行邊,及於受用自苦行邊,決定遠離,彼便能斷決定勝滿所有障礙。16

  由「增上生滿」,以迄「決定勝滿」,需要穿透種種「方便」障礙。又,〈聲聞地〉也說:「轉上轉勝,轉復微妙」,「隨順出世轉勝善法」,「於後後生轉轉勝進,乃至獲得最後有身」。17說到「轉轉勝」,很容易讓人想到「螺旋式的向上發展」,但想要「轉轉勝」,也得有些「方便」才行,但在「方便」中,要能堅持正法的純度,這樣「相似正法」才不致過於興盛,正法也就不會隱沒了。

 國史館纂修

1 大唐慈愍三藏慧日集:《略諸經論念佛法門往生淨土集》(一名慈悲集),卷上,大正藏第85冊,頁1237b。

2 網址:http://www.google.com/search?hl,上網日期:2008年11月30日。

3 厚觀法師:〈《大智度論》之般若波羅蜜與方便〉,釋厚觀:《深觀廣行的菩薩道》(臺北:慧日講堂,2006年2月,初版),頁58。

4 李維琦著:《佛經釋詞》(長沙:岳麓出版社,1993年2月,1版1印),頁67~70。

5 麥爾福‧拜羅著、香光書鄉編譯組譯:《佛教與社會:一個大傳統並其在緬甸的變遷》(嘉義:香光書鄉出版社,民國95年9月,初版),頁142、222~29、264、305。

6 印順法師:〈我所不能忘懷的人〉,印順法師著:《華雨集》,第5冊,頁184。

7 太虛:〈釋迦牟尼的教育〉(民國20年1月),《太虛大師全書》,第23冊,頁1437~1438。

8 又《維摩》曰:「無方便智縛,有方便智解。」《大日》曰:「方便為究竟」。《法華》曰:「以方便力故為五比丘說」。十度之第七曰方便波羅密。自行化他,皆有事乎方便。太虛:〈復朱鐸民居士書〉,第二通,《太虛大師全書》,第26冊,頁285。

9 太虛:〈世界佛學苑圖書館館刊發刊詞〉,《太虛大師全書》,第30冊,頁845。

10 太虛:〈致吳稚暉先生書〉,《太虛大師全書》,第26冊,頁189~190。

11 太虛:〈敬告亞洲佛教徒〉(民國14年夏),《太虛大師全書》,第18冊,頁290~291。

12 太虛:〈釋迦牟尼的教育〉(民國20年1月),《太虛大師全書》,第十三編,《真現實論宗用論》第23冊,頁1438~1439。

13 巴宙博士譯:《南傳彌蘭王問經(那先比丘經)》(宜蘭:中華印經協會,2003年11月,1版),頁210。
 
14 《和尚法語》(美國:法雲禪寺出版社,2007年4月,初版1刷),頁80。

15 巴宙博士譯:《南傳彌蘭王問經(那先比丘經)》,頁209~210。

16 《瑜伽師地論》,金陵刻經處版,卷17,頁7。

17 《瑜伽師地論》,金陵刻經處版,卷21,頁16。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