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昭慧法師演繹《阿含》的特色

釋耀行

  打自系統教授《阿含經》以來,昭慧法師日常針對教界的佛法演講多以「阿含」法義開示大眾。正如法師自己所言:

  從民國七十三年踏入佛教教育圈子,一轉眼快三十年了。受到印順導師的恩澤,所以一路走來,踏踏實實地研讀佛教經論。從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三系,到最後天台、華嚴,可說是走了一大圈。

  近年來,最大的喜悅就是講《阿含經》,覺得真的是繁華落盡,反璞歸真,這真是一套「初善、中善、後亦善」,「純一滿淨,梵行清白」的完整教法。《阿含經》就個人而言,是我生命中鉅大且正面的力道;不只是思維的內容,而是整個生命的內涵。1

  因此,視佛法為生命之學,是法師研讀、傳授《阿含經》的根本動力,其縱貫、辨析法義的深刻見地遠非我等後學可以窺究一二,更遑論置評。故以下的歸納僅為筆者個人受學其中的點滴心得,以此法喜就教於諸位先進、同道。

一、總結《阿含經》修行的三大要領

  立足於印順導師對《雜阿含經》編目次第整理的基礎,提綱挈領地勾勒出《阿含》修學的先後順序以及必須掌握的重點經文。

  印順導師在《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雜阿含經彙編》、《初期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等著作中,對於《雜阿含經》的傳譯、部類做了非常詳盡的比對、分析。因為著重於文獻的收集和研究,令許多非學者型的、只想要透過研讀《阿含經》直接指導修持的佛弟入子難以入門。

  佛教弘誓學院舉辦的《阿含經》研習營,為了照應這些新學,昭慧法師只在概論中略講這個部分,而後直接切入《阿含經》修行的三大要領,即:「蘊相應」、「處相應」、「因緣相應」。

  就講解的先後順序而言,第一期「蘊相應教」的部分因為編排次第錯亂,所以講授的次序未必從第一卷開始講至結束。雖然總共有七卷之多,但很多是重複前面法義的一種復習,因此在第一階段,重點經文仔細講,重複性高的就略講。主要訓練大家熟悉時常出現的「模組句型」,法師強調這是基礎功夫,如果基礎功夫紮實,對於未來進一步研讀經典會有很大的幫助。 2

  第二期學習「處相應教」,因為已經熟悉了「蘊相應教」的「模組句型」,由此可以很好的瞭解和掌握這兩種教法在修行方面所呈現的不同特色。 3

  從第三期開始進入到「因緣相應」、「食相應」、「諦相應」、「界相應」、「受相應」,重點放在「因緣相應」的部分。 4

  相較於「蘊相應教」有178經、「處相應教」有285經,「因緣相應」只有78經,明顯少於前兩者。那麼是「因緣相應」的重要程度不如前兩者嗎?我們是否只留下「蘊」、「處」相應就好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它還是要呈現「生起、安住、染淨、差別識」的特質,這些特質先從理論上理解,實質是對修行的幫助。

  所以首先熟練掌握「蘊相應教」、「處相應教」的部分,待功夫純熟時再切換到「因緣相應」,這樣的功夫是層層深入的。「蘊相應教」將重點放在有情身心的無常變化,從無常變化中體會凡夫排斥痛苦,追求永恆快樂的錯誤期待,了知「無常故苦、苦故無我」的真諦。這樣的方式即便是鈍根眾生也可以起修,因為它最貼近於生活。「處相應教」也有深淺層功課的差別,淺者是守護六根,起防非止惡的作用。進一步從「根、境、識」三和合生「觸」的當下有所感受,在感受中覺察到它的無常,這就進入了「受念處」。同樣的觀照「無常故苦、苦故無我」,利根者當下觀空,知六根的生起與滅去沒有一個所謂的主體在來去、生滅,但在六根的覺知上又是那麼清晰的生起與滅去,於是看到它的「不實而生,生已寂滅」,這就是「處相應教」的《第一義空經》。這種第一義空的觀照,到後來成為大乘空相應的基礎,也正因為這樣才不會將生死與涅槃打成兩截,具足赴湯蹈火去幫助眾生,又不為眾生所轉的能耐。 5

二、羅列出經中常見的「模組句型」,引導學員熟悉、運用這些句型。

  仔細閱讀經文發現,在「蘊相應」、「處相應」、「因緣相應」中,有些固定的句式會在不同的經中出現,這就是所謂的「模組句型」。

表一、《雜阿含經》「蘊相應教」重點「模組句型」6

 

編號

   

   

1

當觀X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雜卷一,T2,1a,1經)

欲貪斷(雜卷一,T2,1a,2經)

A無常

B

C

D非我

2

X若知.若明.若斷.若離欲。則能斷苦。(雜卷一,T2,1b,3經)

 

3

X不愛喜者。則不喜於苦。不喜於苦者。

則於苦得解脫。(雜卷一,T2,1c,7經)

 

4

過去.未來X無常。況現在X。不顧過去X。不欲未來X。於現在X厭.離欲.正向滅盡。(雜卷一,T2,1c,8經)

 

5

X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色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雜卷一,T2,2a,9經)

 

6

X無常。若因.若緣生諸X者。彼亦無常。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X。云何有常。(雜卷一,T2,2a,11經)

 

7

若眾生於X不味者。則不染於X

X於眾生不為患者。彼諸眾生不應厭X

X於眾生無出離者。彼諸眾生不應出離於X

(雜卷一,T2,2b,13經)

於色味有求有行。若於色味隨順覺。則於色味以智慧如實見。(雜卷一,T2,2b,14經)

8

為我略說法要(雜卷一,T2,3a,15經)

 

9

當觀知諸所有X。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悉皆無常。正觀無常已。X愛即除。X愛除已。心善解脫。(雜卷一,T2,4c,22經)

當觀知諸所有X。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

(雜卷一,T2,5a,23經)

10

非我.不異我.不相在。(雜卷一,T2,5a,23經)

 

11

X不如實知。X集不如實知。X滅不如實知。X滅道跡不如實知故。當知此沙門.婆羅門不堪能斷色。(雜卷一,T2,6c,31經)

有身集趣道及有身集滅道。……云何有身集趣道。愚癡無聞凡夫。見不如實知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不如實知故。樂色.歎色.著色.住色。樂色.歎色.著色.住色故。愛樂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是純大苦聚生。如是受.想.行.識廣說。是名有身集趣道。比丘。有身集趣道。當知即是苦集趣道云何有身集滅道。多聞聖弟子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故。於色不樂.不歎.不著.不住。不樂.不歎.不著.不住故。彼色愛樂滅。愛樂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病.死.憂.悲.苦惱。純大苦聚滅。如色.受.想.行.識亦如是。是名有身滅道跡。有身滅道跡。則是苦滅道跡。是故說有身滅道跡。(雜卷三,T2,18ab,69經)。(四諦+十二緣起)

70經:有身邊、有身集邊、有身滅邊。)

71經:有身滅道跡內容:八聖道)

12

於此X正觀非我.非我所。如是正觀。於諸世間無所攝受。無攝受者。則無所著。無所著者。自得涅槃。(雜卷一,T2,7b,32經)

13

所謂明者是知。知者是名為明。

何所知。謂知X無常。知X無常如實知。X磨滅法。X磨滅法如實知。X生滅法。X生滅法如實知。(雜卷十,T2,64c,256經)

14

X為病.為癰.為刺.為殺.無常.苦.空.非我。(雜卷十,T2,65b,259經)

15

X是本行所作.本所思願。是無常.滅法。彼法滅故。是名為滅。(雜卷十,T2,65c,260經)

16

X生。生是我。非不生。(雜卷十,T2,66a,261經)

17

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

一切諸行空寂.不可得.愛盡.離欲.涅槃。(雜卷十,T2,66b,262經)

18

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迦旃延。如來離於二邊。說於中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集。所謂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謂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雜卷十,T2,67a,262經)(四諦+十二緣起)

19

觀色如聚沫 受如水上泡

想如春時燄 諸行如芭蕉

諸識法如幻(雜卷十,T2,68c69a,265經)

20

若無明所蓋。愛結所繫。

眾生生死輪迴。愛結不斷。不盡苦邊。(雜卷十,T2,69b,266經)

21

當善思惟觀察於心。所以者何。長夜心為貪欲使染。瞋恚.愚癡使染故。比丘。心惱故眾生惱。心淨故眾生淨。(雜卷十,T2,69c,267經)

 

22

如實知故。不樂著於X。以不樂著故。不生未來X。(雜卷十,T2,70a,267經)

 

23

無常想修習多修習。能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雜卷十,T2,70c,270經)

無常想者。能建立無我想。聖弟子住無我想。心離我慢。順得涅槃。(雜卷十,T2,71a,270經)

 

24

貪想.恚想.害想.貪覺.恚覺.害覺。及無量種種不善。云何究竟滅盡。於四念處繫心。住無相三昧。修習多修習。惡.不善法從是而滅。無餘永盡。(雜卷十,T2,72a,272經)

 

25

我不說此甘露涅槃。依三見者。何等為三。有一種見如是如是說。命則是身。復有如是見。命異身異。又作是說。色是我。無二無異。長存不變。(雜卷十,T2,72b,272經)

 

26

愛喜集是色集。愛喜滅是色滅。觸集是受.想.行集。觸滅是受.想.行滅。名色集是識集。名色滅是識滅。(雜卷三,T2,15b,59經)

 

27

所有色。彼一切四大。及四大所造色。是名為色受陰。……謂眼觸生受。耳.鼻.舌.身.意觸生受。是名受受陰。……謂眼觸生想。乃至意觸生想。是名想受陰。……謂眼觸生思。乃至意觸生思。是名行受陰。……謂眼識身。乃至意識身。是名識受陰。

(雜卷三,T2,15c16a,61經)

 

28

愚癡凡夫.無聞眾生怖畏無我、無我所,……攀緣四識住。何等為四。謂色識住.色攀緣.色愛樂.增進廣大生長。於受.想.行.識住。攀緣.愛樂.增進廣大生長。……我說識不住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除欲見法。涅槃滅盡。寂靜清涼。(雜卷三,T2,16c17a,64經)

 

29

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云何色集。受.想.行.識集。愚癡無聞凡夫於苦.樂.不苦不樂受。不如實觀察。此受集.受滅.受味.受患.受離不如實觀察故。於受樂著生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純大苦聚從集而生。是名色集。是名受.想.行.識集。云何色滅。受.想.行.識滅。多聞聖弟子受諸苦.樂.不苦不樂受。如實觀察。受集.受滅.受味.受患.受離如實觀察故。於受樂著滅。著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純大苦聚皆悉得滅。是名色滅。受.想.行.識滅。(雜卷三,T2,17ab,65經)

 

30

云何色集。受.想.行.識集。緣眼及色眼識生。三事和合生觸。緣觸生受。緣受生愛。乃至純大苦聚生。是名色集。如是。緣耳.鼻.舌.身。緣意及法生意識。三事和合生觸。緣觸生受。緣受生愛。如是乃至純大苦聚生。是名色集。受.想.行.識集。云何色滅。受.想.行.識滅。緣眼乃至色眼識生。三事和合生觸。觸滅則受滅。乃至純大苦聚滅。如是耳.鼻.舌.身.意。緣意及法意識生。三事和合生觸。觸滅則受滅。愛滅。乃至純大苦聚滅。是名色滅。(雜卷三,T2,18a,68經)

 

31

當斷X欲貪。欲貪斷已。則色斷。色斷已。得斷知。得斷知已。則根本斷。如截多羅樹頭。未來不復更生。(雜卷三,T2,19c,77經)

 

32

聖法印及見清淨。

空三昧、無相三昧、無所有三昧。

(雜卷三,T2,20ab,80經)

 

33

有因有緣眾生有垢,有因有緣眾生有淨。(雜卷三,T2,20c,81經)

 

34

X無我。無我者則無常。無常者則是苦。若苦者。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雜卷三,T2,19c,76經)

 

 

  這些「蘊相應教」中出現的重點「模組句型」,不僅是我們學習「蘊相應教」的橋樑,也為繼續研讀「處相應教」、「因緣相應教」打下了基礎。許多在「蘊相應教」中曾經運用到的[模組句型]在「處相應教」中會再次出現,「蘊」、「處」兩種相應的許多句型在「因緣相應」中亦會出現,因此為了避免重複教學,「因緣相應」的卷數就遠遠少於「蘊相應教」和「處相應教」,僅有九卷而已。

  再者,識別並熟悉這些句型,可以讓我們瞭解佛陀以及聖弟子們論法的要點,這就好比是論文中的「關鍵字」,可以避免因故事精彩而忽略根本法義的問題。

三、回歸佛陀說法的善巧,運用情景再現的方式,用說故事契入經典的甚深道理。

  1、揭示故事中所蘊含的倫理價值

  每次課程因為有新學員加入的緣故,法師都善巧的以故事引領我們進入佛陀說法的現場,聆聽智者的解脫之道。這些故事背後其實都有甚深的法義,借助於故事情節的推演,法師希望令聽者體會到《阿含》本教的親切、活潑,激發研讀的興趣。

  例1:

  《雜阿含經》卷四十四,第178經,描述了佛陀與婆羅門之間的互動。經中描述:有婆羅門女因為六子相繼過世,精神崩潰、瘋狂裸形、披髮四處奔走。闖入精舍見到佛陀,佛陀散發出的慈悲、智慧令她突然清醒過來,見到自己裸露的形體,慚愧的捲縮起來,佛陀慈悲吩咐阿難,將袈裟披在她身上。

  法師於此分析到:

  從這句簡單的話可以看到,佛陀可不是將袈裟當成某種特權、神秘力量,誠然袈裟有其宗教象徵,是區隔出家與在家的身分標誌,常情之下在家人沒有出家,當然是不著袈裟的。但是,到底是身分標誌重要,還是護念另一個人的尊嚴更重要呢?從佛陀的作為可以看出其價值的判斷,這就給了某些驕傲出家者一個很深刻的啟發7

  例2:

  《雜阿含經》卷四,第102經,描寫了佛陀與祀火婆羅門之間會遇的故事,提示了不應該有種姓歧視。法師於此引導我們回顧前面所提到的,佛陀不與世間妥協的部分:也就是任何宗教如果以殺害生靈作為信仰的手段,佛陀是不會因為所謂的宗教和諧而妥協保持緘默的。

  本經針對婆羅門教根深蒂固的種姓觀念,佛陀依然提出他的看法:不是以出身背景來決定是卑賤的「領群特」還是高貴的「婆羅門」,而是看一個人的業(行為和德行)來決定,行為如果惡就是「領群特」。

  法師就著故事的發生,分析佛陀乞食時面對他人不禮貌行為的處置之道。

  佛陀既沒有與他爭執,也沒有默然離去,卻是直接轉向問題的中心,讓這個婆羅門自知理虧(因為對一位聖者的不禮貌),而且用非常緩和的方式糾正他的觀念。我們從中看到了佛陀的威德力和善說法要的能力。他不會用激進的方式來推翻不義的種姓制度,因為依於激情、憤怒、怨恨所產生的,一定不會是好的果報,而且難免傷殺無辜。所以佛陀在生之時,雖然在思想上、言論上對於種姓制度是不妥協的,但也從沒有煽動革命來改變階級的現狀,他能做到的就是在僧團中完全泯除階級意識,依出家時間的先後順序來敘次。

  透過佛陀的說法,該「婆羅門轉得信心,以滿鉢好食奉上世尊。世尊不受,以說偈得故。」法師因此提醒:

  出家修道者本來就是依信施為生,但是不要產生說法與供養的對價關係,因為法是無價的。法師日常也這樣勸勉住眾,所以面對護法善信的憂悲惱苦,學院的師父們都能熱忱的前去軟言慰藉、說法誦經、念佛回向,但是堅決婉拒任何供養,就因為佛法無價。所以我們不是故作清高,完全是向佛陀學習。8

  2、訓練學員具足問題意識

  對於大多數佛弟子來說,讀經不太容易提出什麼有見地的問題,他們往往認為:佛陀是如是說,我們就如是聽吧,只要理解字面的意思就可以了。難道真的只能這樣讀經嗎?這樣的學習方式可以訓練我們的思維,培養擇法力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以下就轉述一段法師對於經文的分析,看看如何才能具足問題意識。

  例1:

  《雜阿含經》卷十四,第345經,佛陀問舍利弗「何等為學?何等為法數?」舍利弗默然,爾後佛陀為什麼用「真實」二字去提示舍利弗?而舍利弗為什麼要從「食」開始講呢?經文本身看不出什麼端倪,法師因此分析其中的原因:

  1、舍利弗默然,是問題太大了,因為整個佛陀的法教其實涵蓋的就是法與律,所以他要思考從哪裡簡潔地一語道破。可是當佛陀說「真實舍利弗」時,這個「真實」使得他立刻串起了什麼叫做「真實」。真實相就是無常相、無我相,從無常相可以「生厭、離欲、滅盡相」,「但見於法,不見於我」。

  2、這個「真實」又如何去串到「學」跟「法數」呢?於是舍利弗特別用「食」來談問題。因為一切眾生依「食」而住,而且「食」裏面牽涉到「粗摶食」,是令色身長養的必需,於是開展出很多相關的戒律與威儀。從「食」來談,一方面可以導向於「法」,另一方面又可以導向於「律」,於是談到了「學」,即「應當學」,跟著佛陀學習「學處」。9

  例2:

  《雜阿含經》卷十,第262經,也是印順導師時常引用的經文。世尊涅槃未久,長老闡陀尚未得證聖果,於法猶有疑惑,雖然他知道五蘊無常,但是不喜歡聽到「一切法空寂,不可得」,由此達到「愛盡、離欲、涅槃」。因為他認為,如果一切法空寂而不可得,這中間如何有我?如果沒有我,誰在言「我見法、我證道」?誰在得證涅槃?

  其餘比丘無法說服闡陀,闡陀因此遠行至阿難住處,希望阿難能解答他的疑惑。阿難首先讚歎闡陀,不以長老身分而自矜持,坦然將自己的困惑說出,虔心問法,這是「破虛偽刺」。

  為何阿難要作此讚歎?法師解釋道:

  虛矯的身段不能放下,這將宛如「針刺」一般,讓心不得安穩。反之,以質直心面對自己的侷限,反而易於悟道。闡陀受此鼓勵,頓覺欣喜,這就如同白淨布料容易染色,已經形成一種易於承受法益的良好身心狀態。

  接著法師解釋道:

  闡陀的問題在於:1、在見地上還沒有正觀緣起,所以視無我為「虛無」,落入了斷滅見;2、認為一定得有個獨立自存的我,方能構成生命的流轉與還滅,這就又落入了常見;斷、常二見是理智的錯亂,恐懼無我則是情感的顛倒。所以阿難對症下藥,直下告知:「如來離於二邊,說於中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在阿難的啟發下,闡陀終於離常、斷二邊之見,自記其「不復見我,唯見正法」,在那當下,他獲證了初果(遠塵離垢,得法眼淨)。10

四、選擇重點經文詳加解析,而且進一步推演出該經文的現實意義和當下的運用。

  例如:法師分析佛陀面對其他宗教、禮俗的態度時。認為:佛教既是一門宗教,也可以說在宣導一種人生的智慧。因為護念眾生的心,透徹的體悟到因緣生法的世間,許多的禮俗、儀軌已經既成一種強大的社會制約力,因此不去直接衝撞它,以免讓人畏懼,灼傷親近佛法而開拓人生智慧的機會,所以佛陀說「我不與世間諍」。可是,當某些宗教的價值觀傷害到眾生時,佛陀也是不妥協的,從《雜阿含經》卷四,第93經就可以看出這樣的事實。

  經中敘述:有長生婆羅門殺生祭祀,廣邀外道舉辦邪盛大會,認為可以透過祭祀、祝拜、佈施的儀式來換取神明的護佑,聽說佛陀來到此處,因此前往拜會。佛告婆羅門:有一些邪盛大會會主原本想要行施作福,卻因為造作身、口、意三業的殺業生出罪過來,得到不善的果報。接著佛陀又以婆羅門最熟悉的「供養三火」的方式,轉化為「根本火、居家火、福田火」教導婆羅門獲取福報的方法。

  所謂「根本火」是孝養父母;「居家火」是指對家人、宗親乃至於僕役、客人都要善加看待;「福田火」是指要奉事、供養沙門、婆羅門等修道人與祭司,以培植自己的福田。如果從這三個方向來增加你的供養,才是無罪的供養,可以令現世有美好的名聲,死後得以升天。

  於此法師解析道:

  從這裏可以看出,佛陀不是一味鄙視想要升天得福的世間欲求,固然它是不究竟的,但是面對芸芸眾生,佛陀仍然非常平和地告訴世人,如何得到真正的福分及世間的好名聲。

  既從形式上轉化了婆羅門所供養的三火,佛陀接著再就根源上,內心的貪、瞋、癡三毒之火做了說明。這三毒之火不滅能令自他生憂苦,招感當前、未來無盡的罪殃。聽了佛陀的話語,長生婆羅門幡然悔悟,令其子返舍放諸被縛生靈。爾後佛陀為其說法,示教照喜,長生婆羅門因此見四聖諦、得證初果,皈依三寶,後返其舍置辦清淨飲食供養佛陀及諸比丘。

  經文解釋完畢,法師進一步闡釋該經的現實對治意義:

  從經中可以看到,雖然在當時的托缽制度下,乞來什麼食物就吃什麼,無從揀擇,因此不能純然的素食。但是,佛陀可不主張比丘們為了口腹之欲,讓那些供養者為自己而殺害生靈,否則豈不是口是心非嗎?擋了他人的邪盛大會,竟然讓供養者殺生供養比丘,這不是很怪異嗎?因此,後來很多人要努力證明,我們要回歸原始佛教時代,就可以吃肉,說吃肉很正當。這完全是一派胡言,因為依現在的環境,完全可以不這麼做,如果要這樣做,就是懈怠、放逸、耽溺於口感,所以大可不必講那麼多冠冕堂皇的理由來為自己開脫。本經即是明證。11

結語:

  筆者不慧,追隨聽聞亦滿六載,在法師的引領下,熏習法義、反省身心、體驗佛法的解與行,感覺仿佛回到佛陀時代,與聖弟子們圍坐樹下共同聆聽聖者的教誨。回顧求法之旅,法師傳道、授業、解惑的悲心、善巧都令人記憶猶新。

  視佛法為生命之學,是法師研讀、傳授《阿含經》的根本動力,其縱貫、辨析法義的深刻見地遠非我等後學可以窺究一二,更遑論置評。故以上的歸納僅為筆者個人受學其中的點滴心得,以此法喜就教於諸位先進、同道。

——本文摘自〈人間佛教經典學習的新模式──以佛教弘誓學院《阿含經》研習營為例〉,發表於2102.5.26~27第十一屆海峽兩岸「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學術會議

注釋:

 1.昭慧法師主講,昀蓉謄稿、德晟整理,〈初善、中善、後亦善——《阿含經》的修行論〉,2011年11月6日講於妙雲蘭若,刊於《弘誓雙月刊》115期(2012年2月),頁6。
2.昭慧法師主講,耀行記,〈正觀法如是——蘊相應教——第一期《阿含經》研習營聞法劄記〉,2009年7月19~26日講於佛教弘誓學院,刊於《弘誓雙月刊》143期(2016年10月),頁6-34。
3.昭慧法師主講,耀行、淨慧記錄,〈以義饒益,長夜安樂——第二期《阿含經》研習營聞法札記〉,2010年7月17~24日講於佛教弘誓學院,刊於《弘誓雙月刊》115期(2012年2月),頁23-44。
4.昭慧法師主講,耀行記,〈正觀法如是——因緣相應教——第三期《阿含經》研習營聞法劄記〉,2011年7月23~30日講於佛教弘誓學院,刊於《弘誓雙月刊》131期(2014年10月),頁13-39。
5.昭慧法師主講,耀行記,〈開宗明義探幽微——《阿含經》研習營導論〉,2011年7月23日講於佛教弘誓學院,刊於《弘誓雙月刊》131期(2014年10月),頁6-12。
6.昭慧法師整理、製表,2006年7月15~21日《阿含經》研習營講義。
7.昭慧法師主講,耀行記,〈正觀法如是——蘊相應教——第一期《阿含經》研習營聞法劄記〉,2009年7月19~26日講於佛教弘誓學院,刊於《弘誓雙月刊》143期(2016年10月),頁6。
8.同上註,頁15。
9.昭慧法師主講,耀行記,〈正觀法如是——因緣相應教——第三期《阿含經》研習營聞法劄記〉,2011年7月23~30日講於佛教弘誓學院,刊於《弘誓雙月刊》131期(2014年10月),頁22。
10.昭慧法師主講、耀行、淨慧紀錄整理,〈以義饒益,長夜安樂──第二期《阿含經》研習營聞法札記〉,《弘誓雙月刊》115期(桃園:弘誓文教基金會,2012年2月),頁26。
11.昭慧法師主講,耀行記,〈正觀法如是——蘊相應教——第一期《阿含經》研習營聞法劄記〉,2009年7月19~26日講於佛教弘誓學院,刊於《弘誓雙月刊》143期(2016年10月),頁10。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