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瑜伽菩薩戒本》導論

昭慧法師主講‧林璧珠、潘鳴珮謄稿‧釋印悅、釋傳法潤稿

 

求真、求善、求美

  本院住持性廣法師、諸位法師,諸位受菩薩戒與受三皈五戒的戒子、居士們,大家早安!這次菩薩戒會,從頭到尾都是由性廣法師所發起,帶著學眾與居士一起策劃。很慚愧!所有的籌備過程我完全沒有參與。昨天很晚才回來,打開了各種精美的印刷品,看得出這些都是法師們的心血,包括了你們現在手頭上的戒本,與即將要頒發給各位的證書。

  但是我電眼一看,就立刻看到瑕疵。「弘大字號」,「大」是指大戒——菩薩戒,證書中將「字」與「號」連在一起,也就是「弘大字號」,「字」與「號」之間原應有空格,好填上每份證書的編號。所以,各位拿到的受戒證書即將會有瑕疵。那個瑕疵,就像在一個圓滿的玻璃球上刮了一道傷痕的感覺。我第一個感覺就是「好遺憾」!一個本應圓滿的內容,竟然出現一點缺陷,會讓人對那點缺陷特別感到遺憾。如果它本來就是不規則形狀,這裡多一塊,那裡少一塊,你我也比較沒感覺。

  我用這一則「小瑕疵毀損圓滿」的事例,讓大家心裡有所準備:原本「弘大字0001號」才是正常,可是現在序號在最下面,變成「弘大字號0001」。這就是編校工作的粗陋。

  我跟學生們相處,對於同學們所有的功德,應該要不吝讚歎;對於他們所有的缺失,也應該要指正。不能因為他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好的,所以對於百分之一的錯誤,就不提出糾正。正因為修道是要以趨於圓滿為目標,所以對於德業上的瑕疵,我們自己就要心生警惕。

  你說這樣的人生有什麼趣味?這要看我們用怎樣的心境去看待瑕疵。如果我們用挑釁的心態挑剔別人,這可不是菩薩行,因為沒有任何一個眾生是圓滿的。但是話說回來,行菩薩道本來就是要以圓滿的無上正等正覺為目標,所以面對任何缺陷、瑕疵,修道人就要非常地嚴謹,要像保護自己的眼珠與皮膚一般,如此嚴謹地保護自己的善德。「弘大字號」這件事無關善惡,它是技術層面的疏忽與錯誤。但是在求善、求美的意境上,設計得如此精美的受戒證書,竟然留下這點不完美,總是會讓人留下遺憾。學眾為本次戒會所做的事前籌備非常辛苦,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我都還來不及稱讚,上台來卻先講那百分之一的錯誤,這是為了跟大家以「趨向圓滿」的目標來作互勉。

為何受持菩薩戒?

  那麼,我們為什麼要受菩薩戒?既然自許要行菩薩道,又為何一定要受菩薩戒呢?那是因為,受菩薩戒與不受菩薩戒,還是有差距的。

  戒是對自己的規範。在我們的言行中,如何謂之沒有缺陷?本來,在生命的長期旅途中,零缺點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自我感覺良好,進步的機會就不大。因此我們要自我規範,而且清楚知道規範有哪些,要自我期許:言行舉止必須符合這些規範。

  有這樣的心念,在行菩薩道的過程中,它會帶給我們什麼利益呢?一旦言行不符合這個規範,就像光滑的玻璃被劃了一道刮痕,內心會感覺不舒服,於是在趨於圓滿覺道的過程中,自己就會再增進、再淨化。規範就像一面鏡子,常拿這面鏡子來自我觀照,看自己哪裡沒有梳理、哪裡沒有乾淨、哪裡沒有妝點、衣服哪裡沒有穿好。規範不是拿來約束自己,而是讓自己的心靈更自由,讓自己不會因為待人處世不圓滿或言行舉止不美善而留下疙瘩。

  不要認為「留下疙瘩」是不好的,「沒有感覺」才是更可怕的!因為,自我感覺良好不代表圓滿,若沒有能力迴光返照,就失去了進步的空間。這就像已經不是圓滿的球體,再被刮了一道傷痕,由於球體本來就是不規則的,哪裡多一塊,哪裡少一塊,我們也就沒什麼感覺,更何況是小小傷痕!就如身體發出疼痛的訊號,會讓我們不舒服,可是不疼痛絕對不代表沒疾病,有時候淤塞久了,神經麻痺了,也就不覺疼痛,可是如此一來,反倒失去了警訊作用。所以當我們神經傳導失靈而感覺不疼痛,誤以為自己很健康的時候,往往才是危險的開始。

  為什麼說持戒等於解脫、持戒等於自由?原來,波羅提木叉(prātimoksa)也叫作「別解脫戒」,因為每一條戒在規範我們的時候,都給我們帶來讓內心自在的效果。不只是菩薩戒,聲聞戒也是如此。解脫道有解脫道要持守的規範,菩薩道有菩薩道要持守的規範,那些戒法都讓我們的心靈更為自由。那種自由,就像光鮮的玻璃球不再被劃上刻痕,並且讓已有的刻痕,還能夠在有生之年好好彌平,讓它回復光淨。這樣我們的心裡就舒坦了。菩薩戒則是在聲聞別解脫戒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的自我期許。

概說三聚淨戒

一、攝律儀戒——消極不作為

  菩薩戒中,讓身心清淨的戒法有三大類,一般稱作「三聚淨戒」:「攝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大家注意,這三大類都有一個「攝」字,它們分別有攝受律儀、善法與眾生的功能。

  首先,什麼叫攝律儀戒?律儀,梵文saṃvara,是一種防非止惡的力量。這種力量如何生起?靠我們對於自身的德行先有一份要求,這個要求讓我們謹記在心,形成一道防護堤,一道不得逾越的界線,使自己的言行務必不能逾越那條界線。這樣的力道一旦生起,就在我們心裡設定了一道萬里長城,不讓各種侵略的勢力侵入到心靈之中。什麼是侵略的勢力呢?那就是與惡相應的言行心念。防非止惡,就像捍衛國家、杜絕敵人一般,把惡法牢牢地防堵在這堵城牆之外。

  如何能讓自己這樣堅強地對抗惡法呢?如果我們只是晚上睡覺前想了一想:「從明天開始,我就不可以再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想了以後,蒙頭大睡,第二天醒來,它會立刻成為防非止惡的力量嗎?不會。為什麼不會?因為生命會隨著慣性的支配。假設他本就是嚴持五戒的人,晚上給自己複習與叮嚀,這當然就沒問題。但如果平時就有毀犯,且已成為很強烈的惡習,在這樣的情況下,只不過晚上發了一股善念,要求自己明天開始改變,那是很難改變的——因為習性會作怪。頑強的習性或外在的強大誘惑,都要用比較強大的力量來矯治或是防堵,因此需要受戒。

  受戒,是身語意都處在一種非常殷重的過程。因為在戒會之中,向戒師、向尊證,用至誠殷切的心,對自己許下承諾:「從現在開始,我再也不犯這些言行了。」這跟晚上睡覺前忽然立誓的許諾力道是不一樣的。因為在受戒過程中,他的身業殷重,在三寶前至誠頂禮、長跪合掌;他的語業殷重,立誓奉持戒法;他的意業殷重,在整個莊嚴肅穆的戒會氛圍中,在眾目見證之下,依戒師與尊證的慈悲接納,他的心於是設下了一道防護堤,形成了「防非止惡」的強大力量,是名「戒體」。戒體在律疏中,有時被講得太過神秘了,它不過就是殷重自誓所產生的「防非止惡」之力,《俱舍論》因此把它名為「隄塘戒」。

  「攝律儀戒」,把防非止惡的力量加以攝持,不要讓它散失;這道堤防要築好,不要讓它潰堤。因此受戒,是透過一種莊嚴的氛圍,對戒子的身心,有著很強大、很正面的作用。從那以後,萬一有外在的誘惑,自己會拒絕接受誘惑。萬一內在的習性蠢蠢欲動,也會提醒自己:「我要忍住,畢竟受一次戒可不容易。」 習性很頑強。外在誘惑如果沒有內在的習性跟它互相牽引,誘惑也就不叫做誘惑了。正因為內在習性作怪,「戒」還不夠清淨,誘惑就像磁石吸鐵一般構成了誘惑。所以對持戒者而言,先有一道堤防護住戒體,隨時給自己拉警報,會比較平安地面對習性,否則很容易順著習性一而再、再而三地沉淪下去,如此習性就更加頑強,防非止惡的力量也就潰堤了。

  即便只是順著習性產生意念,沒有付諸行動,在灰色地帶讓自己偷渡一下,可是久了以後,就會變成「戒羸」——戒體的力量就羸弱了。就像體質不好的人免疫力衰退,遇到流行性感冒,每次都中鏢一樣。有了戒羸,慢慢地,律儀的堤防有了縫隙,縫隙日復一日加深、加大,遲早必會潰堤,這時攝律儀戒,防非止惡的力量也就消散了。

  不作自我規範,往往就容易為所欲為,也沒什麼因為所欲為而羞愧的感覺。就像氣淤血滯,久而久之,神經傳導不佳,身體就沒什麼感覺了。所以,當你對於自己的言行不夠圓滿,內心會生起疙瘩,那麼其實要恭喜你,因為你還在進步之中,不致於麻木不仁。

二、攝善法戒——積極作為

  菩薩戒的重點在後面兩種戒法——攝善法戒、攝眾生戒。善法要攝受,讓自己的善德達到更高的標準,不要得少為足。前面講「防非止惡」,現在說「不要得少為足」,這兩者是有差別的,前者是消極不作為,後者是積極作為。凡是有害於自己和他人者,在消極的面向不可作為,這就是攝律儀戒。凡是有利於自己的,能讓自己的德業增長、道業增進的,而不去作為,或是得少為足,那就不具足攝善法戒。當不積極作為善法之時,內心會生起疙瘩,這意謂著生命已更上一層樓了。同理,涉及到利益眾生的事情,竟然消極不作為,或是不肯積極作為,對此言行,內心會生起疙瘩,這就是攝眾生戒的力量。

  舉例而言,絕不隨處亂丟垃圾,這是攝律儀戒。前幾天看到一則新聞,有一隻龐大的鯨豚負傷擱淺在岸上死亡。解剖發現,牠的胃裡有一堆垃圾,包括魚網、塑膠袋。看到這則新聞,非常痛心,原來海洋生物的浩劫,可以來自人類的亂丟垃圾,不要以為丟張垃圾跟殺生沒什麼關係。

  不亂丟垃圾,這是防非止惡的力量。雖然聲聞戒沒有這一條,但是作為現代人類,知道了廢棄物對環境和生物的災難,我們應自我要求,對不殺生戒作更細緻的規範。話說回來,在你我生活的園地裡,若到處都是垃圾,而你住起來竟然舒坦,這顯示攝善法戒的力量不夠。對於環境的髒亂沒有感覺,這是一個警訊。當你不在意髒亂的時候,生活就容易失序。

  我常常非常嚴格地要求學團住眾,什麼地方該放什麼東西,就放什麼東西;在那個地方不該出現的東西,就不要出現。有些住眾雖然了解,可是習性發作,還是經常會為了一時方便,東丟一塊抹布,西放一個杯子,於是過了不久,各處就塞滿了不該出現的物品。因為,只要一人一天放兩樣物品,十天就可亂放二十樣,其他人對這種失序現象習以為常,也會逐漸變得沒感覺,甚至有樣學樣,於是二十個人共住的道場,就有四百樣東西是到處亂放的,到頭來處處都見到不該出現的東西,這樣下來,這個道場的環境空間豈不面目全非?

  到現在,我都還不認為住眾完全及格了。因為他們知道我會監督、責備,於是經常將東西塞到我們看不到的地方。所以隔一段時間,我就得要把公共空間的櫃子拉開來檢查,一檢查,就開始罵大罵小,因為雖然櫃門外看起來很光鮮,可是拉開來一看,裡頭可就塞成一團,能不生氣嗎?也許大家會說:「你太『龜毛』了。」其實不是我愛「龜毛」,而是:當你生活中充滿著沒有秩序、雜亂無章的物品,而你卻都沒有感覺,於是你可就麻煩了。當你習慣於髒亂,與髒亂相安無事,接下來你的衣服、你的身體、你的頭髮,也就差不多了。因為你習慣了髒亂,你對髒亂變得沒有感覺了,習慣生活在一個失序的狀態。就善法的自我要求來說,這是不夠嚴謹的。

  在生活中,我們要隨時就緒,隨時面對變化而妥切對應,並且恢復秩序,讓自己的生活回到舒適清爽的常軌。計畫當然趕不上變化,但我們還是得有計畫,再加應變能力。既定計畫與應變能力,兩樣都要具足。

  當你滿屋子、滿庭院的垃圾,你卻跟它相安無事,走過去很像沒看到,這時你「攝善法戒」的力道就不足夠了。我們可以清理垃圾,也可以有更積極的作為,例如:勸告共住者不可亂丟垃圾。如果只是消極不作為(不亂丟垃圾),卻不能積極作為(清理垃圾並作宣導),攝善法戒做得就不夠周延了。

三、攝眾生戒——積極護生

  進一步,不但是自己門牆裡的垃圾,連門牆外的垃圾都讓我們有感,願意守護這片土地,讓鄉親的居住空間,讓周遭生物的生態圈,都能夠整潔有序。這是「攝眾生戒」的積極作為。

  有些團體發起淨灘活動,到海灘去撿垃圾。或許有人會說:「海灘又不是我家,那邊有垃圾關我啥事?有人會到海灘玩,我又不去,垃圾關我啥事?」可是還是有一些慈悲、熱情的民眾,願意參加淨灘工作,這就是攝眾生戒的精神——跨出了自己的家園,關心家園以外的大地與眾生。

  或許你會說:「我不敢修行菩薩道了,地球那麼大,垃圾那麼多,我哪收拾得完?」這是好問題。對此,你要有緣起的智慧,你要先問自己:能夠做到多少。

  有時我走在校園裡,看到有垃圾,我會俯身把它撿起來,但是我不會整個校園到處走,去全面撿拾垃圾,因為我知道我的時間有限。有時候匆匆忙忙要去上課,沿途看到垃圾,我只能硬著心腸走過去,對此我心裡會有個小小的疙瘩,我會提醒自己,這麼走過去是不圓滿的。但是我不會停下腳步去撿起來,因為我知道我不能耽誤了其他事情。所以,在有限的因緣條件之中,相對地能夠做到多少,就盡量做多少。但是心裡永遠給自己一個警訊,那就是:我千萬不要養成「看到垃圾而沒感覺」的習性。

  我以垃圾作為譬喻,讓各位了解,三聚淨戒各有其精神、各有其目的:攝律儀戒重在對惡法的「消極不作為」,攝善法界重在對善法的「積極作為」,攝眾生戒重在饒益眾生的「積極作為」。

  對於一般人而言,只要不該做的能夠消極不作為,基本上就是正派的人了。可是對於充滿著利他精神的菩薩學人來說,這樣還不夠,還要有積極作為,包括對攝受善法的積極作為,對於善德之自我期許的積極作為——攝善法戒;對於隨分隨力幫助眾生離苦得樂的積極作為——攝眾生戒。這些積極作為,都要成為菩薩學人內心自我要求的規範。

  就像我剛剛講到的,匆匆走過去時,看到垃圾卻沒時間撿,可是心裡會有疙瘩,這就是攝善法戒的力量。若是知道善法當作為,而自己卻不作為,能警惕自己:「這樣不好。」覺得自己不好,就還有進步的空間,這才會有進步。若自我感覺良好,對善法不積極作為也無所謂,那就不會再進步了。

《瑜伽菩薩戒本》的特色

  三聚淨戒之中,我們本來就應該要具足攝律儀戒,那叫做「基本門檻」,不是菩薩戒要談的重點。《瑜伽菩薩戒本》的特色就在於,重點不放在攝律儀戒,它直接就告訴戒子們,菩薩戒法的規範重心,要放在積極作為,不可消極不作為。積極作為——為自利故增長善法,為利他故饒益眾生,這些通通把它規範化,形成學處,否則就容易變成口號。「學處」是於此處學習,形成自律的內在規範。

  原則上要存好心、做好事、說好話,可是哪些具體規範名之為「好」,就很有得好參詳。而且「好」的等級很重要,有的重要規範,如果沒有做到,就叫作「犯重」。有些規範相較於重戒來說,即便未能完整實踐,內心的疙瘩沒那麼深重,影響心性的程度也沒那麼深廣,那就是輕戒。從這個原則來區分所謂的重戒跟輕戒,這是《瑜伽菩薩戒本》的特色。

選用《瑜伽菩薩戒本》之理由

  當初性廣法師說,想要於學院舉行一次隆重的傳戒大典,因為弘誓學團成立迄今,從來沒有傳戒。她認為應讓追隨已久的學員,將願力化約為行動,以菩薩戒法的規範來自我期許。性廣法師比較傾向於採用《瑜伽菩薩戒本》。正好我在暑假講《瑜伽師地論》中的「聲聞地」,於是藉此戒會因緣,複習並講授其中的菩薩戒法。

  等到這幾天將要講戒,終於打開戒本閱覽,我很開心自己選對了版本。因為我以前受菩薩戒,所採用的是《梵網經》菩薩戒本,那是把攝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都放在裡面的,只是在深度跟廣度上予以加強。例如不殺生戒,它講得比聲聞戒更深細,告訴我們:凡是「殺因、殺緣、殺法、殺業,通通都犯。「殺因」就是想殺的心念,意念一生起就犯;「殺緣」是助緣,意念有殺心,如刀、槍、拳、杖之類;「殺法」是殺害的方法、手段;「殺業」,就是殺害的行為。《梵網經菩薩戒本》的精神與特色,是探索到「起心動念」的深處。

  《瑜伽師地論》從聲聞地講到菩薩地,不僅如此,甚至還從五識相應地、意地開始作意念境界的全面介紹。在《瑜伽師地論》中,轉凡成聖是重頭戲,包括聲聞地與菩薩地;聲聞地講的是解說道,菩薩地講的是菩薩道。在論典的論述順序中,屬於攝律儀戒的部分,就放在聲聞地;而屬於不共聲聞、不共解脫道的戒法,才放在菩薩道。

  各位這次聽聞《瑜伽菩薩戒本》,有一個好處就是,它單刀直入,直接就告訴戒子,應有哪些積極作為。當你應作為而不作為的時候,要給自己一個警惕。

聲聞戒與菩薩戒中關於「重戒」的差異

  聲聞戒與菩薩戒還有一個差別。攝律儀戒,其中出家者不得毀犯的,若是輕戒,可以懺悔。佛法的護生精神,永遠給眾生機會。可是若是重戒,一犯就不通懺悔,要被逐出僧團。 這並不是不准許他繼續做佛弟子,而是為了要維持僧團的紀律與社會公信力;永遠給他機會繼續學佛,但是不准他再進入僧團。

  聲聞戒中的重戒不通懺悔,規範是很嚴格的。攝律儀戒是防非止惡不應作為,嚴重的毀犯,對眾生,對道業,對佛教的傷害太大,因此一犯就不通懺悔。

  可是在《瑜伽菩薩戒本》中,無論是重戒或是輕戒,有所毀犯皆可重受。為什麼給重受的機會?因為它屬於積極作為的規範(攝善法戒、攝眾生戒)。若是菩薩學人在一段期間懶散下來,不想積極作為,對善法的生起或是助益眾生的力道不足,也不要永遠放棄自己,還是可以重新來過。永遠給自己一個殷重的提醒:「我還要重新再來。」而且要依莊嚴的戒會儀軌,透過殷重的身、語、意業來加強這項自我承諾的力道。永遠給自己機會,要趨向菩薩道,不離不棄於菩薩道。中途即使退轉了,還是要再加油,再跟進。

  為什麼對於重戒的態度,聲聞戒法與菩薩戒法,會有這樣的差別呢?聲聞重戒之所以不能重受,原因在於,它對應予「消極不作為」的部分,倘若不應作為而作為,往往會帶來自己、僧團或他人的重大傷害,因此趨於嚴謹,不太有彈性空間。

  或許你最近一段時日有點懈怠,不想於善法的修學上積極作為,但過些時候,也許情況改觀,這可以有彈性。但是你不能說,「這幾年很想殺生,要等過幾年後,才不會再殺生。」消極不可作為的紅線劃在那裡,是一步都逾越不得的。由此亦可知,為什麼攝律儀戒對重戒的要求,非常嚴厲而要求不可毀犯,並且言明在先:犯了不通懺悔。

  以上先作開場白,從中也帶出菩薩戒的精神。菩薩道是生命趨近圓滿的歷程,圓滿就如一顆光淨的琉璃球,我們應在生命中給自己高度的「趨圓」期許,不要因為無法自律而犯惡、無力提振而不為善、無心攝眾而不護生,而在琉璃球上刮出種種傷痕。菩薩道的自我規範與解脫道的自我規範,有相同與不相同的地方。相同之處不是以下講戒的重點,性廣法師講授三皈五戒時,應該也會帶到部分內容,講菩薩戒的重點,會放在於不相同的部分。

戒本序

  《瑜伽菩薩戒本》是從《瑜伽師地論》(梵語:Yogācārabhūmi-śāstra)〈菩薩地)中摘錄出來的,由玄奘大師所翻譯。本論據說是彌勒所說,也有說是無著所造。本論之所以名為《瑜伽師地論》,「瑜伽」是一種調和、協調的狀態,身心調和故名瑜伽;瑜伽師即是禪師,禪師之教導,讓人身心調和且地地增進,故稱「瑜伽師地」(yogācarya-bhūmi)。本論也稱「瑜伽行地」(yogācara-bhūmi),是修行過程地地增進的一部完整的教科書。禪師自己要地地增進,也要教人地地增進。

  以下請看戒本的正文。

  若諸菩薩,已受菩薩所受淨戒,應自數數專諦思惟:此是菩薩正所應作,此非菩薩正所應作。既思惟已,然後為成正所作業,當勤修學!又應專勵聽聞菩薩素呾纜藏,及以菩薩摩呾理迦,隨其所聞,當勤修學!

  「數數」就是一次又一次。「專諦思惟」,是專心而認真地思惟它。「此是菩薩正所應作,此非菩薩正所應作」,對於何者該做、何者不該做,內心要有一把尺。「既思惟已,然後為成正所作業,當勤修學」,正所作業,是指正在進行的菩薩學行。為了成就所作的菩薩志業,應當勤奮地修習菩薩學處。

  「素呾纜」就是修多羅,梵語sūtra,即是經,素呾纜藏就是經藏。「摩呾理迦」,梵語mātṛkā ,就是本母,這是指經論中反覆研核諸法性相,用以闡明佛法。在此是指論藏、論典。

  諸法性相跟本母有什麼關係?簡單來說,無論是戒律或是經教,佛陀隨機說法,針對每一受教者的資質,應病與藥、應材施教,論師們對這些隨機散說的內容,作完整的、系統的、層次分明的論述,分門別類整理而成一套完整的系統理論。這些論述要提綱挈領,所謂的「本母」,其實即是論述的綱要。綱舉而目張,綱目先備,接下來的論述就能完整鋪演開來。「隨其所聞,當勤修學」,這裡的「所聞」,是指菩薩經論。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