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戒學實踐的方法論

——《比丘尼戒經》講記(五)

 主講昭慧法師   筆錄釋印隆  修潤釋耀行

 

、「戒」與「律」的差別

什麼是戒律?我們常常把「戒」跟「律」放在一起,當作一個複合的同義複詞。可是如果嚴格定義,戒跟律還有點差別。戒(梵文:śīla),譯為「尸羅」;律梵文:vinaya,譯為毘奈耶或毘尼。這兩者有什麼不同?「尸羅」是性善的意思,所以性善並不是人性本善,佛法的「緣起論」不可能講,有一個什麼東西是本來如此不可改變,一切都是因緣生法,沒有所謂的人性本善或本惡的問題。這邊的「性」是指習性,習以成性而為善,就名為性善。這點出了戒學的精華,戒學的重點就在行為的規範,反覆操作習以成性,培養自己良善的品格。所以無論有沒有正式受戒,在人類社會中都看得到這種特質。有些人並沒有宗教信仰,有些人是其他宗教的信徒,但是你在他們身上還是看得到良好的品格,善良的心地,樂於助人的行為。有些人比我們佛弟子還仁慈,世間有苦難的地方經常看得到這些人的身影,他們走到最苦、最髒、最臭的地方幫助可憐的人類。所以你不要認為只有佛教徒才是好人,這未免也太偏頗了。

從經驗看,非佛教徒有很多質地非常好的人,掛名為佛教徒的也有因為不修戒學而墮落品格惡劣的人。因此好與不好,不是以是否佛弟子來看。為什麼這些人未必有佛法的緣起思維,可是依然表現出良好的品格?原因是他有「尸羅」,他在不同的宗教規範或者社會規範之中,習以成性而培養出了善法,所以這些人雖非佛弟子,卻一樣表現出莊嚴的行為、尊貴的品格。所以「尸羅」是受戒亦有之,不受戒亦可能有之,我們不純粹從一個人有沒有受戒來論定這個人具不具足「尸羅」。

受持戒法當然有其重要性。一個人如果能夠在一個莊嚴的場合,很鄭重的宣誓自己願意奉行戒法,那麼這對他自己內心的提醒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會由於自我強烈的叮嚀,而更能夠注意善法的實踐。自我莊重的叮嚀跟自己偶爾想一想的力道是不同的。「我想改、我隨便想一想,想完了我就睡著了」,這個力道不強,遇境逢緣又忍不住要順著自己的毛摸,起煩惱、造惡業。可是一個莊重的場合,一個鄭重的自我宣誓,甚至於旁邊有人見證,類似這樣的一個過程,會給我們帶來一種自我防非止惡的強大力量,這就是所謂的「戒體」。很多人把戒體講的太神秘了,很像是用什麼觀照的方式,給他灌到腦袋裡就萬念具足了,其實觀照只是在這個禮儀的過程中,自我做更鄭重、更仔細的叮嚀。可是防非止惡的力量,卻是來自於在這樣一個儀軌的過程中,在他人見證之中,自己更加慎重,更加戒慎恐懼的面對自己的宣誓,於是它就很像築起更強固的堤防,來防止那些非法的誘惑侵入到自己的心靈。

    雖然「尸羅」有受亦得,無受亦可能得,但是我們還是鼓勵人受戒。不但佛門中如此,社會也有這樣的情形,總統宣誓就職,他一定宣誓要遵守中華民國憲法等等,這樣的宣告看起來只不過是虛應故事,其實不然,在那麼莊嚴隆重的場合,有這麼多人在見證,我相信那個作為總統的人,當他舉起手宣誓的時候,內心是非常莊嚴的,這種莊嚴的心智,能讓他設一道比較鞏固的防線來面對外在的種種誘惑,堅持法律的尊嚴。所以受戒還是很需要的,能夠因自我的莊重叮嚀,而記得反覆操作讓自己習以成性。

反之,如果此人不願意持守,或者雖然受了戒卻不是那麼認真,遇境逢緣就陷下去了,這就形成所謂的「戒羸」。「羸」是羸弱,那就是他的戒體羸弱了,就像一個人身體失去了免疫力病菌容易入侵,當然他的生命是比較危險的。同樣,一個持戒者透過莊嚴的宣誓產生了戒體,那就像我們慧命的抗體一般,但是如果自己把這個堤防搞出一個裂縫、破了一個洞,那麼就從這個裂縫、從那個洞開始,洞會越裂越大,裂縫會越裂越深,到後來可能整個的潰堤。堤防的原理如此,我們戒體的原理也是如此,不小心謹慎的持守,不以為意的看待它,遇境逢緣的時候心裡就把持不住,一次犯就已經形成一個裂縫,或者還沒犯,可是心裡時常在想,只是還沒敢做下去,那就形成「戒羸」,戒體羸弱離犯戒就不遠了。所以不但受戒重要,堅持用精進力、不放逸的心來持戒也非常重要。不但是出家人的戒律,在家人的戒律也是如此,所以在家有五戒,五戒(梵文: pañcaśīlāni),就是五種培養出良好習性的規範。

那麼什麼叫著「律」呢?「律」(vinaya)就是調伏。本來調伏是用在整個道品之中,我們修道的過程都是在調伏,調伏自己的煩惱、斷除自己的惡法,斷惡其實就是「律」。縮小範圍來講,「律」專門指在行為方面的調伏,而且特別用在出家二眾:比丘、比丘尼,就著比丘、比丘尼的戒法名之為律。這意味著用這些規範來調伏出家者的行為,而且這種調伏是帶著強制性的,比丘、比丘尼必須依著此諸規範而行。其強制性表現在大眾的監督以及後續的處理上。在家眾受了五戒要不要持守,本之於他的良心,沒有人去監督他也不做後續處理。天主教教徒犯罪有向神父告解的制度,可是在佛教中,一個居士如果毀犯了五戒,也未必見得要去找一個比丘或比丘尼告解,坦露自己的過失請求原諒,佛教沒有這樣的制度。所以在家眾的五戒,用「尸羅」不用「律」,在自動自發自我宣誓的過程中,勉勵為善形成良好的品格。

可是對出家眾而言就不只如此了,你自動自發加入僧團沒有人強迫你,而且你也隨時可以離開僧團,不會有人強迫你不准離開。其實受戒比較困難,要捨戒還不容易嗎?你們受戒有這麼多的問話,還要經過一次又一次的羯磨,那些問話仔仔細細的問我們有沒有遮難,如果構成了遮難就不得受戒,所以受戒這個門檻是很高的。

  但是要捨戒那還不簡單嗎?依律典規定,只要向一個聽得懂你話的人,告訴他你要捨戒就捨成了,捨戒是報備制不是報准制。你不需要向哪個教團報准說:「我要捨戒可不可以?」等他批准了你才能還俗,不需要這一個過程,所以捨戒非常的簡單,沒有人強迫你非要留在身旁不可。可是你如果留在僧團之中,那就不客氣了,請你照著戒律走,而且你必須要受團體的監督。如果犯了過失,團體中的成員會規勸你,私底下規勸不聽,正式在僧團會議中、在公眾中規勸你。犯了錯誤不但你要懺悔,而且要如法而治,做後續的處理。當然這個處理不會把你吊起來打一頓,但是,就是要做處理,所以這已經具足一種剛性的法律特質。就不是說「我要發心、我要勉力為善」這樣而已,你是不可以不做,非要照著這些戒律,不該做的就不做,該做的就要做,因此「律」的調伏性比較強。這種強制性格使得出家戒跟在家戒之間,呈現了不一樣的風貌。

二、律法令正法久住世間的精神  

  這一套剛性的律法,為什麼要有這麼嚴厲的過程,要大眾監督、要後續處理。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們作為修道人,代表的是三寶的形象,修道人品管不良危害更大。對於在家弟子而言,隨分學律,慢慢學進進退退也都比較不打緊,但是對出家人而言,人家不知道你是張三還是李四,可是人家都知道你是佛教的出家人,你的言行舉止就讓人直覺的認為那個代表佛教。因此,就由不得你想要進就進、想要退就退,一定要有一種大眾的鞭策力,讓你即使進步得很緩慢也好,但是一定要朝向這個進步的方向一步一步走下去。所以大眾的監督,後續的處理看似嚴厲,其實內在蘊含的是要令正法久住世間的精神,是恨鐵不成鋼,雖然有法治的嚴密性,卻不是冷酷的,而是慈悲眾生,避免眾生因我們行為不良而受傷害,法身慧命受損。也慈悲我們這些修道人,避免我們因為行為不端、無法謹守規範,而喪失了修道人的水準乃至於身份。因此,對於大眾的監督力量,我們應予重視。

理論上每個人都要修道,都是認為自己不圓滿才修道,可是本能的人總是容易原諒自己,甚至不容易看到自己的毛病。在大眾共住中,如果這個大眾能夠如法如律而行,那麼這樣的團體反而有助於我們的戒學莊嚴。

有些人無法忍受大眾共住的生活,確實一天的作息,有固定的公共公務時間、誦念的時間,有些人覺得不自由,喜歡過得舒服一點,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大眾共住,來自不同環境、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教育程度、不同個性傾向的一群修道人,又沒血緣關係、又沒愛情的關係,就硬把大家聚在一起,真的很辛苦。一堆人聚在這裡,彼此看很不舒服,你很難看別人看得順眼,別人看你也很難順眼,所以大眾共住確實很煎熬。可是如果在大眾共住中能夠依法依律,而不是隨著自己的性子大大發洩,那麼這樣的團體住久了,真的就是廢鐵也會煉成鋼。大眾就像一面照妖鏡,把自己心裡的妖魔照得清清楚楚,所以大眾對自己的鞭策力量不可忽視。這個磨的過程很痛苦,可是如果從這個磨練之中能夠煉出金鋼來,那麼這個磨的過程即使辛苦也是值得的。

後續的處理力量也不可忽視,不要認為我做錯就錯了,那又怎麼樣?不是的,就是因為只要犯錯一次,就已經形成了戒體的羸弱。生命中對治病毒、病菌的抗體微弱是危險的,我們的法身慧命對治外在誘惑的抗體微弱,那也一樣危險。所以面對微小過失,只要自我宣誓我不再做,那倒還沒關係面對比較嚴重的過失,就要向一個人告白:「我過錯,我願意改。」讓對方見證我願意改;面對更大過錯,可能要在團體中發露,請團體中的人為我見證:「我懺悔,我希望改過。」面對更大的過失,甚至會要求你不只是懺悔而已,你要有一個過渡的時段服勞役,為大眾做苦差事,磨練自己的心智,而且每天都向大眾告白:「我是犯錯了,我犯了什麼錯。」甚至於有些情形,可能是大眾議決通過不理你、不跟你共住、不跟你共語,孤立你。諸如此類的懲罰,就是後續處理。這些處理確實沒有皮肉之痛,最嚴厲的就是不理你,沒有一個人跟你講話,但是那都是來自慈憫心,希望你摔這一跤,一定要透過這樣一些程序來鞏固你的戒體。這些程序有什麼力量,那麼神秘嗎?道理很簡單,愈是嚴重的錯誤,就是通過這麼煞費心思、煞費周章的過程,才能夠懺悔清淨。對於一個犯錯者而言,那就是刻骨銘心的經驗,這樣的一種處理會讓他生起很大的警覺心,增強自己戒體防非止惡的力量。一次過錯向人求懺悔,兩次又再犯,三次又再犯,這麼多人看我一而再、再而三犯,不好意思。因此會更警惕自己不要犯,這個堤防會建築得比較鞏固。

而且,愈嚴重的過失愈要昭告大家都知道,絕對不是蓋起來。在佛教的律學裡面,最好的精神就是發露,要把自己的過失發露。儒家言:「君子之德,如日月之蝕。」好像日蝕、月蝕一樣,他有過沒有問題,怕的是他不改過。所以他有過失是所有人都看得到的,改過也是非常明朗的,這是君子可貴的地方。世間君子尚且如此,我們修道人還不如世間的君子嗎?還要把自己的過失蓋起來嗎?所以過失發露出來,征服面子的問題,不蓋在心裡頭、不覆藏起來,省得捂著繼續發臭。就像瓶子有髒水,照理應該要把蓋子打開,把瓶子洗乾淨。不是啦,怕人家知道這一瓶子有臭水,於是把它蓋好,愈蓋它就愈臭,愈久就更臭,臭不可聞。

所以不要覆藏,公諸大眾,這個時候就運用律學的機制,讓自己的過失攤開在陽光底下,自己有了改過的真誠跟實際的行為表現,也會攤在陽光底下讓大家看到。如果又忍不住要犯了,就會想到:「糟糕!大家都知道了,我不能再犯,而且疑心會有暗鬼,總是覺得是不是那麼多雙眼睛都在看著我?不要犯!」所以,律學看似加了強制,讓我們覺得不能夠完全只是訴諸自動自發,殊不知你的自動自發,就來自於第一個前提。你要不要加入這個僧團?這個部分你自動自發,你要加就加入,不加入沒有人強迫你,可是加入以後,這個強制力量就不是你愛要怎麼樣做就怎麼樣做。這個強制力量背後的慈悲心,和這個強制力量實際達到的功效是不可小覷的,長遠來說對自己的修道有幫助,對這個僧團有幫助,對整個社會看待佛教也有絕大的幫助。以上是有關於「戒」跟「律」的差別。

三、「波羅提木叉」的別別解脫

下面要介紹另外一個專有名詞:「波羅提木叉」(梵文: prātimoksamoksa)。《比丘尼戒經》裡那個戒不叫「尸羅」,不叫「律」,它其實是「波羅提木叉」,prāti是一個一個的意思,prātimoksa翻譯成「別別解脫」。也就是在這個「戒經」裡面,有一一個的條文,每則條文都可以幫助我們達到心靈釋放的效果。你不要看有這麼多條文,其中一條兩條也許算不得什麼,其實不然,每一條如果你能奉行,你就能夠在這條文上因你的奉行,讓你的心得到少分、少分的解脫。為什麼如此?可以舉些例子讓大家了解,例如:

「不得殺人、乃至於不得殺生」,這個規範看起來在約束自己,其實不然,它讓我們有更多的生存空間,如果我們殺害人、或者殺害其他生靈,我們跟其他生靈之間結了怨仇,人家也不會把我們放掉的。不是說國法放不放掉我們,即時你可以在國法那個大網中成為漏網之魚,但是因果逃不掉,那些怨仇的心靈會找上你,跟你沒完沒了。所以如果能奉持不殺生戒,你就解脫了一生,不會被人家逼得走投無路。

「不得犯淫行」,前面說有些靈修團體認為何必呢?甚至於還有性解放,但是情欲這種事情經常是惹火上身的,它不是單方面的意志所能夠獨立運行的,經常你的情欲所繫著的對象跟你之間糾纏不清。所以有欲者多苦啊!對方不是機器人,對方有他的情緒、有他的煩惱,然後偏偏你跟他有情欲的關係,他抓著你不放,那麼你就休想安穩。所以跟人之間有慈悲心,可是不要產生情欲的關係,這是最安全的距離,讓你輕輕鬆鬆無事一身輕,那是對人而言。對己而言,情欲讓自己本身受限於自己的生理需要,所以熱惱交煎。不克制自己、放縱自己的情欲,認為那像吃飯睡覺那麼簡單,所不知一切欲都有個特質,就是要達到感官的亢奮,感官的覺受又共同有一個特質,就是刺激反應久了就會麻木,麻木就要增強刺激,這也是前次上課告訴大家的道理,吃辣的人越吃越辣,吃鹹的人越吃越鹹一般。放縱情欲的人越陷越深,看起來性解放,其實他變成沒有辦法解放自己,他的情欲需求比我們一般人強。所以不要看我們欲界眾生都有欲,其實個別差異很大,不要說修道的人,就一般世間人而言,有些人就不得自在、不得解脫,有些人招蜂引蝶,為什麼如此?他為欲所苦,容易動情。

我常作一個譬喻,唐伯虎點秋香好像是才子佳人的故事,可是我告訴大家,唐伯虎在秋香之前就有好幾個女人,秋香之後還是有好幾個女人,那你想想看,像唐伯虎這種人自在嗎?他只要看到女人眼睛就發直,不得自在。為了秋香,他寧願跑到秋香所在的宅府裡面去當僮僕,好來接近秋香,這是違背我們正常思維的行為。為什麼如此?這個人被情欲一支配,就什麼都不知道了,不得解脫、不得自在,所以情欲名之為障道法。為了自己心智的清明、身體的輕鬆自在,我們都應該注意情欲。後面會提到,情欲會障礙我們修道,那你說情欲是罪惡嗎?也大可不必把它叫著罪惡,如果說情欲是罪惡,那連貓狗都要下地獄了,所以情欲不是罪惡,它是一種眾生的本能。可是即使在家人也要不邪淫,要節欲、節制自己的欲念,對配偶忠誠,不要三心兩意。出家修道,由於它是障道法,所以更是要超越它。這樣才能是真正的解放。

「不偷盜」,我想要的東西順手牽羊,能夠拿什麼就拿什麼,不是比較自在嗎?為什麼反而告訴我們不偷盜才是自在呢?你要知道,養成了不偷盜的習慣對你此生幫助極大。涓滴不取,於是你在任何場合,不會因為自己把持不牢而受到誘惑。也許江湖多險惡,有時候你招惹人了自己不知道;有時候你沒招惹人,可是人家嫉妒你想要陷害你,如果你本身清清白白,人家想要找你的縫隙找不到,那就不可能一口咬定害你去坐牢。你去做學問,就不擔心有一天被人家檢舉你抄襲,因為你習慣不偷盜,所以不願意把別人的成品,放在你的作品裡面去魚目混珠。不是怕有一天會坐牢,或是被取消什麼資格被社會譏笑,不就是奉行戒法不習慣如此,這無形當中就是你的保護膜,人家想要從這個地方,看看你有沒有縫隙來整肅你,他沒有門路。

「不誑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這些也是我們生命中解脫的要素。你不要以為嘴巴張開來,愛講什麼就講什麼,這才是解脫、解放。不對,你要為你的言行付出很大的代價,惡口暴力有時候甚至於惹禍上身,嘴巴吐出來像毒蛇吐信一般,人家恨你入骨,絕對不放過你。「搬弄事非」,搬弄事非的人從來就不會安樂,他向甲挑撥乙,於是他總是很擔心甲跟乙成為好朋友,永遠都要防甲跟乙兩個人走得近,一看到甲跟乙走在一起,其實在講別的事,他都會擔心:「是不是把我講的話講給乙聽了?」尤其修道人共住在一個屋簷下,常常這樣擔驚受怕,你不得精神病才怪。會搬弄事非的人經常不得安樂,神經兮兮、疑神疑鬼。

「講謊話」,愛講謊話的人他不會快樂,不會得解脫,他會擔心他的謊話穿幫。愛講謊話的人說慣了謊話,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他沒有一個道德的尺度,認為我要講真話。那麼見不同的人講出不同版本的話,他就要記到心裡,萬一接錯了,張三的話講給李四聽,講一遍人家就知道你,穿幫了。常講謊話的人也很辛苦,常常要記得一堆垃圾:「我對誰是怎麼講的,這件事情對張三是怎麼講,對李四是怎麼講」,要記在心裡牢牢的,怕講錯。我們正常人的記憶好像都不是很好,講過再覆講一遍都記不太得,更何況是沒有的事情要把它記在心裡頭。人的記憶體容量也有限,記得一堆垃圾,該記的就記不進去了,而且隨著記憶力退化還是有可能穿幫。謊話對於個人生命能量的消耗非常大,所以最聰明的方式就是講一個版本,一個版本不用記太多,也不用掛好幾張面具,這樣心裡比較沒負擔。講到一半忘了就說我忘記了,或是有些細節想不起來了,這樣心裡就不會有鬼了。因此妄語不會帶給自己生命的解脫,反而給生命更多的壓力跟束縛。

最後來講「綺語」,無意義的話,他永遠不斷的講話來獲取自己的心安,人家看了就很煩燥。這無意義的還是小事,有些人喜歡講一些綺語,為什麼叫著「綺」?帶點色情的暗示,要知道這種猥褻言論,現在已經構成性騷擾,性騷擾構成刑法罪,判五年以下徒刑,所以嘴巴不要不乾不淨。

為什麼是「別別解脫」?由戒的延伸,那真的讓自己心地清朗,坐的穩、行的正,坦蕩蕩沒有什麼好憂戚,這就構成了「別別解脫」的效果。每一戒法有每一戒法讓生命釋放而解脫的效果,雖然不是究竟的涅槃解脫,可是總是一步一步邁向涅槃解脫之路。「波羅提木叉」就是別別解脫。

 

四、戒學研究實踐的方法論

     這一套學問我們要怎樣研究它、實踐它?也就是戒學研究跟實踐的方法論。方法非常的重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個工匠要做好一件事情,一定要先把他的器具準備完善,沒有器具在手,徒有一身功夫都沒有辦法達到目標,或者是達到目標會變得緩慢,令效率打折扣。因此我向來都重視方法論,方法論幫助我們用正確的方法來學習這門學科,有了方法論對於往後研究戒學有很大的幫助。有方法論跟沒方法論差別在哪裡?沒有正確的學習方法,我們研究、實踐戒律經常會出現偏差,雖然很精進很努力,可是往往離目標越來越遠,這就是所謂的「戒禁取見」。並不是一個人很重視戒律就夠了,如果他重視的那個戒律,根本只是他自己心目中自認為的戒律,是一些不必要的禁忌,那麼這個人他犯了戒禁取見的毛病。

這是五利使之一,五種非常銳利的煩惱之業,它怎麼能夠趨向聖道呢?方法不正確經常導致自己實行起來有偏差,觀念有了錯誤,害己害人或者愚己愚人,所以正確的方法,對我們學習戒律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其次,有了方法的學習還有一個幫助,讓我們學習著長大,自己來判斷自己所面對的情境,以及自己該怎麼做。不講方法,直接一條戒一條戒的講,講完了你也忘了差不多。讓大家死記起來,死記的東西總會有忘失的時候,而且不親切,不是生命的學問,在戒場縱使他戒慎恐懼,過了幾個月、幾年全部忘光,因為那只是一條一條的內容而已。這一條條戒難道沒有內在的連結性嗎?三百四十八條裡面難道沒有中心的要旨嗎?學習重在提綱挈領、綱舉目張,你把整個的綱領抓住脈絡清楚,那麼這些戒條你不用死背,也大概都知道應該要遵行哪些戒法。

    所以戒律的教學方法不當,即使這個教學老師很認真,他都像帶著學生進入到一個很大很大的量販店,然後從一進門,右手邊的櫃子從上到下一個一個介紹這些物品,一直介紹到左手邊出口的最後一個櫃子,裡面有什麼東西,介紹完,你全部忘光了。戒學要用什麼方式教?就像把你們帶到量販店,不是告訴你從左邊第一個物品到右邊出口前的最後一個物品,而是告訴你這個量販店是為誰而開設的?它萬一是為女性而開設,你是男性就不用進去了,你連浪費這個時間都不用;為老人開設的,你年記還輕,這些物品你可能都不需要。

先要知道適不適合你的需要,再告訴你這整個大賣場裡面的設計一定有他的道理。為什麼進口、最近的地方放這些東西?為什麼最遠的地方放那些東西?為什麼冷凍櫃裡面放這些東西?為什麼加熱箱放那些東西?基本的原理告訴他,擺設這些貨物的次序是什麼原理?為什麼這麼設計?跟顧客的走路的動線有沒有關係?你要怎樣拿取物品?怎樣結帳?你要跟他講這些。他知道原理了,如果時間很多,可以從第一個櫃子慢慢逛到最後一個櫃子;他如果時間不多,他還知道要領,如果現在只是要買衛生紙,應該直接到哪個櫃,直接走到哪個方向去,拿幾包衛生紙就可以走,不是從第一個櫃開始慢慢找。

研究戒學就是如此,要有正確的方法。細細碎碎的知道所有的內在規範,內在的一點一滴,詳細的開齋吃飯,那些心有餘力能講多少講多少。你只要知道基本原理,只要知道將來要在哪裡查資料,你翻就有。不可能有律師把所有中華民國的法律都記在腦袋裡面,即使你記起來了,立法院還不斷的在增加和刪修新的法律,你怎麼可能隨時都記牢呢?我以前不敢讀法律系,想說讀法律多枯燥啊!《六法全書》從第一條要背到最後一條,我哪有那個興趣。一條一條冷冰冰的,一點生命力都沒有,因此從來沒考慮讀法律系。

反而是研究戒律以後,我才了解法律的原理是什麼?法律背後的哲學是什麼戒律有些道理跟法律是相通的。然後才知道,其實法律系的學生根本不是進來就從第一條背到最後一條,人家老師會先跟他講法律的哲學、法律的法理學,然後就老師的專長,專門開民法、刑法、憲法或者商事法的課程等等。學生在法律系學習到的是很豐富的內容,不是死板板的一條條教條,那些常常會用到的律條,當然不知不覺的就記起來了。即使要背也不是全部都背,將來學生畢業了,可能當法官、可能當檢察官、可能當警官、可能當律師,是不是都背起來了呢?不見得把法律都背起來了,但是常用到的不會忘記。因為常常都會遇到這些個案,反復的操作,哪一個法、第幾條,他清清楚楚,不常用的他也不會死記,因為他知道要在哪一個方向去尋找資料。所以這一堆資料庫不是無意義的一堆資料的組合,而是有脈絡的、清楚的,可以隨時提取資料的有意義的資料庫。

所以在此跟大家作戒學的講授,要先跟大家談研究戒律的方法。當然到後面,我一定要跟大家一條一條的講,但是由於你前面方法正確的緣故,有一些戒律的哲學思考背景,有一些戒律制定跟實施規範、規則背後理論的體會,那麼接下來,當你進入到每一戒條來理解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原來它是跟你的生命相容的,是非常親切的,而且一條與一條之間彼此不是孤立的,是構成整體意義的,這個時候,戒學才能夠成為你的生命哲學。

下面跟大家談談學習戒律的方法論。首先,我不是要跟大家從第一條開始講起,而是要讓大家去思考,什麼是我們這套戒律背後的哲學?也就是說,以比丘尼而言有三百四十八條戒,這些條目到底要透露一個什麼樣的訊息?它是來自於什麼樣的理論?從這個理論出發,我們作為一個比丘尼應該奉行什麼規範?佛陀制戒,絕對不是想制什麼就制什麼,一定有他背後的原理,這背後的原理,我教大家怎麼理解它。將來你讀律典你就可以印證它,通通不是我愛怎麼說就怎麼說的,那都是在律典裡面記載下來的,所以,先理解戒律背後根源的原理是什麼,這對大家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先掌握這個要義,接下來你研讀戒律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