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有關「二部受戒」與「不收徒弟」之中道考量——昭慧法師答世友先生側記

 釋傳法

  九十七年八月九日傍晚,印度佛教復興運動之推動人,也是龍樹佛教學院的創辦人──世友居士(Dharmachari Lokamitra)及其夫人Ranjana Goody(法名:vishakha)蒞院拜會昭慧法師,本院師生以豐富的晚餐款待貴客。翌日中午,世友先生伉儷自桃園國際機場搭機赴首爾,接受頒贈「Manhae Peace Prize」。

  九日於嵐園餐敘時,世友居士除了分享其於印度推動佛教復興的現況,也請教法師關於廢除八敬法的理念與遭逢的困境、運動的成效,又因為時值農曆七月是中國民俗的鬼月,於是又詢問佛教對鬼月的看法。

  世友先生詢問:「法師對二部僧受戒有何看法?法師本人是否有收徒弟?」法師表示:

  「就二部僧受戒一事而言,今時已大可不必依循之,比丘尼實可自行組成十人僧而傳授戒法。但我雖在演說、講學與寫作時,提出這種觀念,卻未積極鼓勵學生跟進,也未曾自組十人僧,直接傳授戒法。因為我必須顧念學生的身心狀態。

  「學生們在學團中,當然都受到平等的對待。但她們畢竟有可能有其他因緣住進其他寺院,未必會永遠都在學團生活,若未依佛教傳統於二部僧中得戒,那麼在這漢傳佛教社會之中,倘若心力不夠堅強,她們勢將難以排遣被歧視、被排斥的心理傷害。

  「連我提倡廢除八敬法時,佛教界的某些大老都想蘊釀將我逐出僧團,但我畢竟有足夠的自信心與來自社會的信任基礎與支持力,所以迅速回應這些大老,請他們審慎考量這樣做他們所將付出的社會代價,學生沒有這樣堅實的社會背景,因此我不忍她們受到『不被承認為比丘尼』之類的心理傷害。

  「而且二部僧中得戒畢竟不像『頂禮比丘』行為,必須時時遇到,時時操作而形成一種頑強的性別秩序,卻僅是尼眾入門時的一次儀軌,面對的尊證十人僧,也大都是德高望重的長老,因此我並未積極提倡由尼眾組成十人僧自行尊證,而是尊重「三壇大戒」的傳統,以利學生取得在漢傳佛教社會的身份正當性。

  「倘若是在美國,我會鼓勵那邊的女眾,接受單獨由尼眾十人僧尊證的具足戒,因為那是從無到有的秩序建構,傳統力量的束縛不強,比丘尼比較不會面對被歧視、被排斥的心理傷害。」世友先生詢問法師,學團住眾是否她的徒弟?法師表示:她本人不收徒弟,這與廢除八敬法的運動理念無關,而是基於僧團內部成員得受到平等對待的心理考量。因為中國傳統文化太重視「家庭」與「家族」,因此僧團中的師徒關係,往往複製「父子、母子」關係,於是形成出家後另一種形式的小家庭。徒弟往往會認為她與師父之間,有一種非徒弟所不具足的「特殊關係」,對於非徒弟的僧侶而言,住於此間就會有「寄人籬下」的不安全感。因此在台灣,離開師父的人到了別的道場,往往必須改拜該道場的住持為師父,以避免出現這種「寄人籬下」的疏離感。為了避免這種住眾之間心理的失衡,法師與性廣法師因此不剃度徒弟,但並非叫她們去拜「比丘」(所以與八敬法無關),而是鼓勵她們拜其他比丘尼為「和尚尼」,而法師與性廣法師則擔任她們的依止阿闍黎與教授阿闍黎,只建立師生關係,而不建立師徒關係。因此住在這裡的無論是來自哪個道場,拜哪位師父,都會有很大的安全感,她們深信在此是受到平等對待的。

  晚間在嵐園茶敘時,昭慧法師致贈新書《佛教後設倫理學》與性廣法師的《禪七開示錄》,世友先生詢及兩書的內容,法師以簡易的英語詮釋「規範倫理學」與「後設倫理學」的差別,以及《佛教後設倫理學》書中的部分內容,特別是基督宗教「自然律」與「神律」之神學理論,與佛教以「緣起」為自然律,在基礎論述方面的差別。世友先生對該書內容很感興趣,希望能快些看到它的英譯本。

  在禪學部分,世友先生表示,他在印度多教「慈心禪」與「念息法」,一般人皆能接受。昭慧法師告知:觀「四大」的身念處,對一般人亦極有幫助。特別是像世友先生這樣為眾生而奔忙的人,往往將專注力放在弘法利生,而疏於覺察身體狀況,由是而積勞成疾,因此身念處對其必將有大幫助。以觀照「色法」的身念處與受念處為基礎,才有可能進一步作心念處之修學,以觀照「名法」。世友先生笑云:「可惜我中文不好,否則真想來參加性廣法師所主持的禪七,來向她學身念處。

  這些昭慧法師與世友先生的對話,特別是有關「讓學生接受二部僧受戒」與「不收徒弟」的考量,有著平衡理想與現實並無私地應對世間局限的深意,或可供教界有心人士卓參,因此筆者謹依記憶,側記如上。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