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心青年‧觀自在

吳冠儒(輔仁大學中文系、青年營小記者)

善緣雲集,願心相繫

105.7.12日記

  早上九點的新竹三姓橋車站,有群平凡而不簡單的背影,平凡如你我,是社會的一小部分、城市的縮影;不平凡的,是他們的善願與發心,將在接下來幾天裡,成為佛陀的眼、僧寶的手,在佛教弘誓學院為年輕的心注入清流。

  午後和煦的日光洗滌著弘誓學院,幹部們的討論與笑聲也迴盪在教室裡,認真、嚴謹地規劃接下來的行程,室外、室內、開營、結營,每段舞蹈、每個投入的神情,都流露著努力成就的心情,佐以營隊總指導光持法師與監院明一法師的勉勵,讓室內、室外皆光明。

  在討論、凝聚向心力後,大眾的身影穿梭在學院裡,場地布置、舞蹈練習。布置的不只是場地,也是重整心情,讓自己身陷情境裡,呈現腦海中理想的表現;練習舞蹈也練習著默契,試著向來自各地的夥伴們敞開心胸,在每個拍子、每段動作中與自己對話。在與自己的對話中練習著安住當下、摒息雜念、安住正念,正念用齋、正念彩排練習上課情境、正念面對接踵而來的每件事情……,在滾滾紅塵裡,練習著觀心。

  為了考慮到高雄、屏東地區的國中學員可能來不及在當天早上報到,法師及早在今天傍晚帶學員們進駐弘誓。在初報到、用藥石及協助場地布置的過程當中,這群善根深厚的種子們展現著自在並且認真的神情,對他們來說這是個新鮮並充滿期待的開始,也希望在四天內,他們也如此享受當下的正知正見,在營隊過程中漸漸內化成自己的強大能力。

  同時,每組的隊輔們也抓緊剩下的每分每秒,為接下來的課程充實自己。藉由團體發問與自己對話、反問自己問題、思考,並且圍圈與他人分享自己所思所想,練習觀察自己的個性與心理狀態,讓接下來的營隊生活能夠與他人、與自己培養默契,融洽相處。過程當中笑聲與掌聲此起彼落,顯然已為豐富、圓滿的成長營寫了伏筆。

  距離開營只剩幾個小時,讓我們倒空自己,暫時將煩惱交給佛陀保管,在日出之時,給自己一個新的機會,試著走向自己、走向理想的生活!

如是我聞

105.7.13日記

我是世尊使  處眾無所畏

  一縷陽光衝過窗戶來到床邊,將大夥搖醒,雖然距離接駁時間尚有兩個小時,各位善知識仍舊把握僅存的光陰,加緊練習、調整精神狀態、微笑,以利在佛子來臨之時,能夠放開心胸安住於當下的所緣。(還有在忙碌前把握少少的過堂時間)

  從認識環境與有緣歡聚的過程當中看來,行前努力是有用的,學員們很快地進入狀況,像是回到家般自在。

入法王城

  由監院明一法師所主持的佛門禮儀,引領大眾回到佛陀的家,在行、住、坐、臥等方面,藉由法師與工作人員的嚴謹示範,將內心中的虔誠與恭敬,藉由威儀嶄露無遺,使在場所有人都接受到此莊嚴氛圍,在學習禮佛、問訊時都認真且深刻。

  法華經云:「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相信今日由此善根福德因緣,恭敬禮拜三寶,種此無上善根,將來因緣成熟必將得度,皆得清淨果報。

十方所有世間燈

  今日有因有緣走進佛陀的家,將四天三夜的時間投注在親近三寶究竟是為何呢?傳法法師不疾不徐地引用世界名著《小王子》,譬喻人生及求法上的旅程,生命的樣貌百百種,選擇更是不知凡幾,究竟我們現前的生命裡,如何的作意思維、如何的目標,對於自身是最為安穩、保障的選擇呢?

  認識生命的真相,再藉由看清真相的智慧能力,進而抉擇最好的生活方式。

  成佛之道:「歸依處處求,求之遍十方,究竟歸依處,三寶最吉祥。」引領我們看清、依循最好的道路便是三寶了,無論是我們從何而來、現世人生安樂的使用說明書、抑或是來生的去處選擇,佛陀都作了最完整的說明了,所以把握當下因緣,在心裡衝擊、持疑、思惟,進而驗證、決定、發願,那便是生命裡最大的禮物了。

一切唯心造

  每天睜開眼從床上起身,要面對身邊的人、事、物、意外變化,還要面對自己,與自己溝通……,生活中有眾多的情境要應對,有複雜的情緒要紓解,如果沒能夠好好正視、看清自己的需求,自然也無法與外境好好地應對進退,煩惱便跟著來。

  許瑞云醫師帶領我們,觀察自身的能量流動與情緒之間的關係,發現許多難醫的病症、難解的煩惱,根源都出自於情緒,而情緒來自於自身在對境時的觀念與思維。所以,在各種卡卡不順的日子裡,必然有其病徵,也必然有解,透過探索自己、簡單的能量治療與更新想法,讓情緒得以疏導。最重要的是,要勇敢、誠實面對自己,如此我們才能好好地用自身本具的能力,捨離煩惱,選擇我們想要的生活。

八風吹不動

  佛陀傳八萬四千法門,為了對治眾生八萬四千種煩惱,表示自我提升的方法成千上萬,但是學習任何法門之前,都必須要有禪定的基礎,有了如禪定的磐石,穩固的地基,自我提升、學習智慧的路才能穩定地走下去。

  智永法師在引領修學禪定的過程當中,向大眾分析色身的四大,打坐可能會遇到的種種情境,透過觀察自己的呼吸、數呼吸及安穩自己打坐條件等各方面,讓大家了解只要掌握箇中訣竅,禪修靜坐並非難事,體驗莫向外求、不隨境轉的快樂。

  與會大眾多數初次接觸佛法與禪修,但仍舊願意敞開心胸學習、體驗陌生的道路,即便剛出發不見得立刻能發現快樂,但至少於當下已然起步,如果有天能夠繼續堅持走下去,必然能夠在探索的過程中發現,原來自己離快樂不遠了,然後遇見快樂,也帶給身邊的人快樂。

心開意解  經智營福

  下午近四時,窗外陽光依然濃烈,加熱著每個人的腳步,在接踵而來的事情裡像個過客來去穿梭,直到從無諍講堂的門縫中透出絲絲清涼,我才停下,安住在眼下的情景。

  耳邊傳來熟悉的三寶歌,旋律輕輕地捧起每個人的心,每個人輕輕地合起了掌,拾起一片虔誠與寧靜,把自己交予佛陀、交予三寶。在平靜祥和的過程中,兩位師長給予慈悲的祝福,翻開了第一頁、為四天三夜的故事寫序。

  總召昭慧法師平靜溫和的語氣,透出股堅持與力量,提及觀自在青年成長營的緣起,以及各位善知識共同發心的必要。過去由於忙碌於法務,多次婉拒了許多佛學社團的邀請,錯過許多能與年輕佛子廣結善緣的因緣,又見於現下眾多附佛外道有各種手段吸引年輕學子、普羅大眾,因此想是時候將法音帶進年輕的生命裡了。於是在學院的住眾、玄奘大學師生的護持下,便又多扛起了一項三寶事,引領著年輕的生命,發覺自己、找尋自己、陪伴自己,在佛陀面前發願,願意為了自己與他人,試著努力提升自己的生命。

  副總召性廣法師輕鬆地問了在座各位學員,為什麼我們常難以靜下來、動來動去呢?有什麼好處嗎?答案不外乎還是為了找尋快樂,認為專注在當下感受不到快樂,所以我們便向外攀緣找尋,但其實是我們缺乏體驗過向內的喜悅,因此才總是將焦點放在外境。所以鼓勵著各位學員,可以嘗試把心帶回家,體驗不隨外境改變的快樂。

  在接續值星官宣示、開營舞蹈、大合照的緊湊流程當中,眾學員與諸位幹部相互配合,展現了半天多來彼此對話、交心的小成果,處處流露真誠與信賴,在濃烈的陽光下揉合彼此的期待,為故事添上熱情的封面。

  我想人生是不簡單、生活是忙碌的,但當我們心中保有正念、貯有覺察的力量,即便是與自己擦身的過客,都能為彼此綻放柔和溫暖的光亮。

云何於此經  究竟到彼岸

願佛開微密  廣為衆生說

105.7.14日記

醒了嗎?你看陽光很耀眼

  在開始一整天的行程前,先來鬆肩抬胯,拉開身也拉開心,廣師父說無論你有幾個零前面都要有個一,不然沒有意義,而那個一就是健康。能幫助你健康的鬆肩抬胯,認真做認真有效、隨便做隨便有效,但是沒有做就完全沒有效了。

花一點點的時間投資自己,試試看吧!

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

  佛陀初轉法輪時對五比丘說了四聖諦,世界上終於有了三寶。而三寶與四聖諦對於我們的意義究竟是甚麼呢?心經這麼短,為何能包含深廣義並流傳至今呢?

  現在觀察我們自身是個身體會生病、心裡會鬧情緒的凡夫,但是如果我們想解決所有的煩惱,像三世諸佛一般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那麼我們就必須服用法藥、以僧人為老師,如此我們才能夠捨離煩惱,於法中皆得自在、得到最究竟的快樂。

  耀行法師問了在座的各位學員,心經究竟有幾個字呢?重複最多次的字又是哪個字呢?等等有獎徵答。讓一片專心地聽講的氣氛,頓時轉為熱烈討論。如果我們能夠抱持著這種心情認識自己的心,試著了解事情的真相,那麼我們必能遠離恐懼,像是心經最後面的咒曰,意思是:「去吧!去吧!去到那彼岸吧。」遠離了恐怖、超越了煩惱,到達安心自在的彼岸。

戒為無上菩提本   長養一切諸善根

  很多人會覺得戒法很可怕,受戒之後就有種種限制在身上,若犯戒又覺得自己很差勁,但淺白來說,戒法是一個標準,像是生活規約,當遇到種種境界時方便自己能夠做出好的選擇,不給自己惹來麻煩;此外也是為了培養好習慣,藉由好習慣提升生活品質,讓人生日日提升、淨化。

  所以這堂課惠敏法師便要與大家分享「培養好習慣」,身心健康五戒:「微笑、刷牙、運動、吃對、睡好」與終身學習五戒:「閱讀、記錄、研究、發表、實行」。

  即便是兄弟姊妹、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的人,每個人的習慣與思維模式仍然不盡相同,那是我們與生俱來的大腦慣性思維模式,既然每個人來投胎時都帶著過去的習氣,我們勢必會延續之前的慣性生活、做事。如果剛好是不好的習氣,那麼便會繼承過去世不理想的人生。

  既然今日有所發現、覺悟,便要透過培養好的習慣來保持自己進步,確定人生會由壞轉好。像生活中的刷牙,不只要每天刷,如果能用牙線,便能讓自己離牙醫更遠一些;或是檢視自己的排遺,看看自己是否吃對了東西……

  有則廣告說:「腸道裡好菌多,壞菌就少。」若生活裡好習慣多,壞習慣自然就少,生活品質、健康、知識必然也會提升。

諸法因緣生 無限的生命作業

  你喜歡自己嗎?

  你喜歡自己身邊的人嗎?

  你覺得自己夠成熟嗎?

  性廣法師問在座學員,喜歡自己的家人嗎?並舉了幾個例子,不同角色互換、不同立場的故事,所產生的心境自然也不同。我們都曉得年紀分為生理年齡與心理年齡,卻很少仔細思考過這件事,究竟自己與身邊的人,心理年齡與生理年齡是否相同呢?

  有些人會覺得自己的家人、伴侶、朋友會帶著自己成長,陪伴自己完成許多事,總是有被照顧的感覺;但有些人常常得照顧身邊的人,覺得身心俱疲……

  所以廣師父現在要告訴你,其實我們的親人、愛人與朋友是可以選擇的,現世的父母親已經來不及,但來世我們想要有如何的父母,可以藉由我們的心念與造業決定;當然,子女晚輩、伴侶、朋友也同樣可以。只要我們以善念廣結善緣、以正念面對現在的種種人事遭遇,便可掌握緣起法的關鍵,握起決定權,開始寫下未來的理想人生。

活動企劃 執行夢想

  生活當中我們都參加過各種大大小小的活動,也充滿著想法與評價;但是對於舉辦活動,我們也能有精闢、完整的方法與方式嗎?

  這堂課賴金光老師準備了滿滿的內容,從活動的發想、規劃、評估到籌辦,最後檢討活動圓滿與不圓滿的原因,做為成長進步的養分,講解每個環節的意義與重要,讓有需要籌備活動的學員們大大地提升待人處事與策劃執行的能力。

  賴老師也舉了孫女的例子,說明辦活動之前都必須要先想到參與及舉辦活動每個人的心理狀態,否則處處都可能傷害到他人,覺得不受尊重。

與自己相遇 心靈對話的旅程

  在這段溫馨又輕鬆的時間,主持人是玄奘大學陳逸承、刘逸柔同學,用一些生活中可能發生的狀況題,帶著學員們思考人生,以及簡易的色彩學認識自己,在分組討論與歡笑聲中看待自身與閱讀人生。

  經過一整天課程的提升與薰陶,讓我們了解人生的真相與前進的方向,只是無論現在自己生活的樣貌如何,都要學習接受當下,如此我們才能好好地在當下用心,讓未來改變,一步步接近憧憬的生活。

勤修戒定慧  熄滅貪嗔癡

進階課程:清淨道論與生活

  你如果活得言行不一、口是心非,你怎麼可能會快樂?

  在生活中我們必須面對各種情境,善緣惡緣、順緣逆緣,抑或是增上緣、逆增上緣,也許是陌生人、身邊的人、也許是點頭之交、親密的人……。好的我們想保持,壞的我們想遠離,但是想歸想,我們真的能夠選擇嗎?又該如何選擇?

  性廣法師提到,若想創造、選擇良好的關係,必定得依靠修行,修行佛法的三無漏學--戒、定、慧。戒,最基本要守五戒,才能得人身;定,要修禪定,才能夠安靜下來,幫助自己看清事務本末;慧,要修智慧,我們才有能力判別正確的方向,不至於走錯路。

  這些努力,都是為了幫助在來生求得我們想要的果報,甚至於今生就能看到改變,只要堅定不移好好走下去,不要說一套做一套、左右搖擺,必當看見效果!

自在自觀觀自在 如來如見見如來

105.7.15日記

  今天是個特別的日子,除了有與以往不同的戶外之旅,也是本次營隊重頭戲傳燈之夜的日子,各位幹部除了分組照顧各學員們的課程與需求,更抓緊時間排練晚上的節目,好讓各位學員留下難忘的營隊經驗。

  今日的第一堂課由輔大心理學博士邱英芳老師授課,老師藉由提問與生動的比喻帶著在座各位思考、觀察自己所身處的世界,活在世界潮流裡的我們,是如何生活與看待自身呢?

  自身的生命經驗又影響著我們的眼光,在不同的生命風景裡,世上有著不同文化、行為模式與情感狀態。

  老師舉了個海的例子,在有風、有洋流的情況下,海面有層出不窮的浪;但撈起放在容器中,便是平靜的海水。其實很多事本質是相同的,只是切入的角度不同,得出的見解也不盡相同。另外一個例子是關於西方科學的,現代生活已與科技息息相關,老師問各位學員,手錶與手機都是科技產品,但兩者之間的差異究竟為何呢?手錶是根據舊有的日晷、立竿見影的想法,進而創新所發展出來的產品,是發現;相對的,手機則是創意與科技所發明出來的產物。

  藉由觀察與深入思辨,我們得以明白許多書本與老師不曾提及的道理與意義,如此培養了觀察、思考的能力,我們便能在資訊爆炸的世界洪流中站穩雙腳,找到自己的定位。

觀自在的解脫道

  昭慧法師問大家喜歡自己的生活嗎?喜歡甚麼樣的人、事、物?覺得自己過得「自在」嗎?

  法師藉由與大眾切身的生命經驗,與層層的提問,引導各位思考甚麼是真正的自在與快樂。跟喜歡的人相聚快樂,但冤家聚首時我們便痛苦;遇見心上人快樂,但他人不一定喜歡自己;與喜歡的人相遇快樂,但總有分別之時……,我們的心隨著外境轉,外境變化心也跟著起伏,所以我們總是不能平靜、自在。

  如果要真正地得到快樂,就要了解自己的心、了知心的功用,在遇到境界時以正確的思維與方法面對處理,如此便能像觀世音菩薩一般「對內觀自在,對外觀世音」,不起煩惱並且有能力幫助他人。

教室外的風景

  下午13:20,大夥井然有序地排班搭上遊覽車,淋著刺眼的陽光,緩緩地游移向大溪齋明寺。

  原本還在想,寺裡可能香火不絕,會有虔誠的信眾共修祈福,但抵達後除了我們,最熱鬧的該是風聲與樹伸展、摩娑樹葉的瑟瑟聲。法鼓家風的清水模建築,配上極簡約的設計,巧妙地擁抱了年長的古齋明寺,融合現代與傳統,讓精緻華麗的歷史傳統無縫接軌上低調簡約的現代創意。唯一不減的,是那份長期以來人們共同追尋的寄託與平靜,逐漸由向外追尋轉而向內安住,將心帶回真正的家。

  很感謝師兄師姐們耐心地為每組學員講解齋明寺的歷史與建築、傳統藝術,讓眼前的一切都有了意義,否則再如何好的風景也都只是視覺上的衝擊,過了之後便與我們沒有關係。

  雖然是第一次來到齋明寺,不過這裡的時光流速緩慢、任何一處角落都是有溫度的,除了享受景色,也沉浸在平靜放鬆的氛圍裡。在這裡,張眼闔眼、一呼一吸,都可以很安心。

  接著大夥移動到了大溪老街,今日沒有過多的人潮,寧靜地像電影鏡頭畫面,古色古香的洋商行建築與街道,連開門做生意的店家,都像道具造景。

  走到了旁邊的小公園,開始今日的大地闖關遊戲,每組學員們依循著手上的提示單,在時間內認識在地的歷史,解出一道道線索。過程中很緊湊、很炙熱、很焦急、很有成就感,在短短的幾步路裡,我看見了人生縮影。

  無論最後結果如何,真正要學到的,是那些時間帶不走、外境磨不去的東西。過程結果都自在,成與不成皆歡喜。時間到了,我們都必須集合、歸隊,繼續下一段旅程。

燈燈相續

  落日漸漸西沉,拉下了繁星幾許的寧靜夜幕,無諍講堂裡卻熱鬧非凡,節目一段接一段、勁歌一首接一首,工作人員與學員們輪番上陣,在大止靜之前使出全身力氣,為求最精采的回憶。

  載歌載舞後,來到了點燈、傳燈的壓軸,昭慧法師、廣師父、工作人員與學員們次第放上盞盞燭光,象徵內心自性光明,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也許現在的我們體會尚未能深,但若能在生活中時時反思、提醒自己思維真理,日久便能感受箇中法味,觀人觀己皆自在。

觀聚觀散觀自在  善念善行善願來

105.7.16日記

  今日陽光依舊燦爛,同樣的明亮、同樣的空氣、同樣的喧囂、同樣的節奏,只是被期待加熱過後,溫度稍有不同。

  幹部們引領著各位學員出坡、收拾行李,收拾好物品也收拾好期待,無論期間發生甚麼事、有如何的心情,只需要帶走對自己有用的記憶,在過午之後,返回自己的生活,面對種種的事能夠派上用場,為自己、為他人解決問題。

  上午八時,學員們齊聚在無諍講堂,看著活動回顧影片,回味前三天的生活,攝影師細膩捕捉每個生動的表情、滑稽的瞬間,每段影像、每張照片,都有著細微的用心、真實的情景。

  隨後進行「心靈場域,自在奔馳──學場、職場、能量場」座談會,昭慧法師、性廣法師慈悲親自上場,聆聽台下提出的各種疑難雜症,從佛法的道理幫大家心開意解,回去更有能量面對自己的生活。

  接著舉行結營典禮,法師們給予幹部夥伴們高度的讚歎,並諄諄叮嚀與真誠關懷所有的人,珍惜正法、珍惜善緣,過對自己與他人有意義的人生。

  下午,監院明一師父與光持法師召集各位法師、工作人員,在嵐園討論過程中面臨的問題與建議,希望明年因緣合和時,善心能夠繼續回流、善緣能夠繼續成就。

  在此起彼落、點點滴滴的笑聲與交談聲中,營隊暫告一段落了,願本次每位講師的肺腑之言,都能給予每隻耳朵智慧與力量,「聲聲觀自在,處處觀世音」,讓每天每天的生活,都是成佛之道的累積與資糧。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