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佛教戒律的法哲學

——《比丘尼戒經》講記(六)

主講:昭慧法師   筆錄:釋印隆  修潤:釋耀行

一、坐具」的實用性與禮儀意義

戒子提出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尼師壇對於南傳出家眾來說只是一條普通的坐具,在北傳佛教卻有不同的展法,那有沒有各自代表的意義呢?

確實,大家才看到代表出班的同戒在展具。在南傳佛教來說,這個尼師壇是有實際用途的,它比較跟原來的意義接近,因為修道者三衣一鉢,如鳥雙翼,物質是簡單到了極點。在山林曠野、在鄉村聚落到處遊行,走到哪裡你總不能就地就坐,坐下去塵土坌身,袈裟都髒掉了怎麼辦。所以這個尼師壇正好是拿來做為坐具或是卧具之用,走到哪裡鋪著就可以坐下去,甚至在樹下坐卧、塚間坐卧。要睡的時候怎麼辦?尼師壇鋪到地上倒頭就睡,所以它有實際用途。

在北傳佛教確實慢慢演變,這個具比較沒有實際用途了。因為修道人在北傳佛教國家傾向於安住精舍,這也不只是北傳佛教,南傳佛教已漸漸如此。在佛陀時代行腳很正常,遊方僧行腳是沙門的常態生活,但是漸漸有了精舍、有了僧伽藍,出家眾就有固定的住址,行腳的時間就比較縮短,甚至有些出家眾就長住精舍,作為舊住僧來打理這個僧伽藍中的事務。

那坐具還有沒有實際的用途?變成幾乎沒有。在這種情況下,北傳佛教就把它往儀式發展,讓這個坐具變成拜具,在殿堂中表達自己莊嚴隆重禮敬的一種配備。讓的歷史意義,能夠隨著我們禮敬的動作而持續保留下來,不要莫名其妙取消掉,因為如果沒有實際用途,它到最後會被取消,所以乾脆給它用作禮儀的用途,讓出家眾不敢輕慢,維持一點點對於歷史的懷念吧!

至於南傳佛教,它的氣候地理環境跟南亞印度比較接近,所以行腳參方的僧侶還是很多,他們謹守佛陀時代的衣制,所以無論是袈裟的形式,或者是其他托鉢的形式,都比較接近原始佛教的風貌,因此對於這個坐具就盡量保留原來的用途。在北傳佛教用途其實已經不大了。老實說,坐在沙發椅子上或者像今天這個太師椅,需要有一個坐具攤著嗎?沒有太需要。但是也朝著一個神聖的發展方向,就是把坐具隨身鋪在位子上,當作是一個戒律裡面應該要護念的威儀,應該要這麼做,不得不這麼做。

所以兩者都是朝向保留尼師壇的歷史意義,但是兩者發展出不同的風貌。我們不用說哪一個就是最好另一個不好,總之兩者都很用心在維持坐具,不要讓它在佛教裡面消失,只是做法不同而已。在北傳佛教三千威儀八萬細行發展得相當好,可能也受到儒家禮教文化影響,所以舉、止、坐、卧,包括衣衫、殿堂的總總禮儀都非常莊嚴,莊嚴性提高也有助於讓人見到佛教而昇起思慕之心。北宋理學家程灝有一次進到佛教寺院,聽到楗槌鐘鼓等等的聲響,看到出家眾行禮如儀,他很感慨說:三代禮樂,具在於斯!也就是說,儒家是那麼重視禮樂文化,可是夏、商、周三代這種熙穆雍和禮儀,反而在佛教中還保留著,好像禮失而求諸野,在非儒家社群裡面還保留這樣一份美德,讓他也非常稱讚。所以我們不用厚此薄彼,退一步想,彼此都可以互相欣賞。

二、戒法的方便受持

  第二個問題:沙彌十戒的第九、[1]第十戒,[2]跟《比丘戒》裡的四依法,明知自己做不到,還答「能持」,那算不算妄語?

那是因為在羯磨中有這則傳統的文句,就著禮儀的規範,戒師們為了尊重傳統盡量不去更動它。事實上在我的經驗裡面,受這些戒法的時候不妨說方便受持。意思就是我能做到儘量做,但是怎樣的方便受持法?等到正式講戒文的時候再跟大家細說。當然大家到了戒場,如果戒場的教導是你要這樣說,那麼他也是尊重古禮,所以你就這樣說。

那算不算妄語呢?你自己心裡還是要這樣想,我在這個戒法上是方便受持的,所謂方便受持,就是我就著我的能力跟環境因緣所及,最起碼我要把握這個精神來努力實踐,朝這個目標來做。不要讓自己心裡起了一個不清淨,想說我這樣在妄語,任何戒場都不會希望戒子心裡還自認為自己在妄語,一開始就認為自己妄語,怎麼能夠心清淨?怎麼能夠有清淨戒體?如何產生防非止惡的強烈力量呢?所以希望能在這個部分很清楚的知道,如果因緣俱足是能持的,如果因緣不太俱足的時候願意方便受持。

三、不能受具足戒的現實考量

第三個問題:佛說四姓平等,佛陀時代也有皇宮貴人與首陀羅出家做比丘,現今為什麼有官員、夫人跟下使人不能受具足戒?

任何人都可以出家這不是問題,可是為什麼說國家的高官、夫人不能受具足戒?所謂夫人應該是指配偶不允許的意思,若配偶允許也沒什麼不可以。為了尊重男性與女性,不只是比丘尼出家應該要丈夫同意,比丘出家也應該要妻子同意才能出家,否則人家可以去告你,說你沒有履行同居義務。這不是很麻煩嗎?所以這部分就說,精神上大家都可以受戒出家,沒有什麼階級的分別,但是在實際的社會互動中就必須要有一些分寸。人家的配偶、老人家還沒有允許,你就把他度出家了,配偶到你的寺院裡吵鬧,把他告到法院去,因為沒有被告知就沒有履行同居義務,萬一法官判定你必需要跟她繼續履行夫妻的同居義務,那你怎麼辦?所以這是實際要面對的困難,要解決的問題。

在社會的互動過程中我們必需要觀照因緣,不能夠蠻幹,所以同樣的道理,做為國家的高級官員,或者是所謂的下使人,就是指僕役,特別是在過去的社會裡面,高官如果沒有在這個國家有共識的時候,有國王運轉的情況下,就一走了之跑來出家,那可能會影響到那個國家的行政運作。那麼這筆帳要算在誰的頭上?到頭來一定算到佛教身上,那麼對於佛教長遠在這個國家、這個地區的發展其實是負面的,人家會很側目。

特別是當政者,過去是專制時代,不像現在民主時代,民主時代的政治人物多少還是想要對宗教示好;專制時代,就像西晉道安法師曾經講過一句話,他說不依國主則法事難立,不依靠國王來生存,佛法弘法利生的家務事是不容易展開的,不容易立足的。情勢是如此的嚴酷,我們修道團體、僧伽在這部分如果沒有處理好,令國王對於佛教產生強烈的敵意,甚至是有可能發生教難的,所以像這些問題確實需要審慎處理。

  至於說僕役、下使,並不是說他沒權力出家,當今社會一般已經廢除了奴隸制度,所以即使菲傭、印勞、泰勞,或者在國家內部有一些人民願意擔任幫傭的工作,這種僱傭關係通常建立在一個非終身可以立期約的基礎上,可以一年為期、三年為期,期滿就可以解約,所以彼此之間並沒有什麼終身主僕關係。甚至如果真的臨時有什麼困難需要解約,只要跟雇主講好,雇主也同意就可以解約。但如果雇主不同意,聘約還沒期滿,你硬是一走了之,那你也要負法律責任。

在過往不是這樣的,過往社會奴隸經常是終身的,有一些奴隸制度嚴苛的國度,不但是奴隸終生為奴,甚至奴隸的兒子、奴隸的孫子繼續都是為奴。你會覺得很奇怪,爸爸為奴,憑什麼叫兒子為奴呢?但是在他們的觀念奴隸是買斷的,他們把這些人當商品,所以奴隸一旦被買過來以後,就像是張三、李四雇主家裡的一個貨品一般。雇主擁有對於這個貨品的所有權,所以這個貨品所茲生的,就像牛羊生出來的小牛、小羊也是雇主的,所以在他們的法律觀念裡面,僕隸生下來的兒子當然也還是屬於雇主的。在這個情況下,如果僕隸與雇主之間有這種終身的僱傭關係,卻跑去出家,並沒有得到雇主的同意,那麼雇主是可以到僧團去索賠的。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必須要有一些其他的顧慮跟考量,而不是單方面的認為我們願意讓一切眾生、一切的人都有機會出家、受戒,就可以這麼做。這是一個從整個佛教僧團跟社會互動的角度來看問題,那這個互動的角度其實有更深刻的意義,就是希望僧團在弘傳佛法的過程中,減低社會對它的惡感,增加社會對它的認同,這樣才能夠把法弘傳出去。如果這個社會對於佛教或僧團,有很大的敵意或者是很鄙視,那麼對於僧團弘法利生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幫助。

四、令眾生歡喜的處眾之道

  大家盡量就已講過的內容來問,問到後面的就等下一次講到那部分的時候再問,否則進度沒有辦法掌控,我還是希望優先把進度整個處理完畢。愈是到後面,很多細碎戒法,在我的經驗裡面確實愈有很多人問,可是如果現在你們就陸續問這些戒法的問題,我會花太多時間一直不斷的回答戒法,結果本末倒置該講的沒講,所以請大家配合一下。我很喜歡大家問,像這樣你問我答就更增加彼此互動,而且對大家理解戒法有幫助。但我比較擔心的是,細碎戒法的問題很多,如果你一直問下來,我一直不知不覺回答,時間可能會有一些割裂。所以希望大家能夠每次上課之前,針對上一次兩堂課的內容提問。

怎麼都安靜呢?大家不要呆若木雞,修道人應該比社會人更仁慈、更有人性,我們當然不能輕佻而沒有威儀,但是也不要到後來就是板著臉,以為這樣才叫做修道人。修道人如果不能讓人家覺得如沐春風,也許你可以自利,但是你不能利他,你不能讓人家看到你心裡產生安全感,產生溫暖的感覺,我們自己要常常注意。上課的時候,有時同學們閉目垂眉好像在入定,事實上有沒有入定不知道,也許在打瞌睡,你覺得好像跟一群木頭講話,這不是很奇怪嗎?

所以後來我們跟同學交流,主張同學們在聽法的時候,不要閉著眼睛、不要往下看,聽法的時候你要專注地看著老師、看著法師,一來這是一種禮貌;二來教與學其實是一種互動。好在我近視眼,反正也看不到大家,若看到大家都板著臉的時候,你會覺得自說自話,然後會有點不知道,到底他們需要的是什麼?因為你講的艱難,他呆若木雞,你講的簡單,他也呆若木雞。如果你能夠有一些表情,比如說聽到哪裡表情有點困惑,老師就知道可能講得有點難,他就會注意調整一下;底下的學生聽了非常法喜微笑點頭,對於老師就是一個鼓勵,知道這樣講,學生聽懂了,而且接受。教學本來是一種雙向過程,所以我們可以在某些場合注意某些威儀,而不是在任何場合注意所有的威儀,在聽講的場合像入定一般,那個威儀不是太好。

不但是聽講,有些修道人可能太急切地希望在任何時候有一個修道的威儀,甚至抓緊任何時間在修道,所以你可以看到,有一些修道人都不理人,他那個時候就是真的面無表情走進走出,對旁人視若無睹,在一個大家很友好在談話的時候,你可能就會看到有人像死人一樣坐著,說臉色臭也不是,反正你就是不太知道這個人在這個團體裡面,對這樣子的一個情境是不是有抗拒、有敵意等等。有些人因此就會對於修道人產生惡劣的印象、不喜歡,會跟這個修道人疏離。

修禪觀很重要,修道不能跟禪觀脫離關係,但是永遠要記得,你是不斷自利而利他,這個自利利他是並不違反的,不要認為:我利他就沒時間自利,愈是利他而忘記自我的人,其實愈是不知不覺在自利。愈是三輪體空的菩薩,愈是不知不覺的成就自己;愈是斤斤計較自己要擁有什麼的人,他愈是遠離自利原則。所以你不妨要記得,任何一個場合你只要有正念就是修道,任何一個場合不一定你都定住了才叫做修道。所有的正念正知,在每一個場合你的心念都很善意,這種善意包括你願意傾聽別人講話,你願意對於別人的傾訴有一個善意的互動,這個時候你都會給人家溫暖跟安全的感覺,這就是無畏施。

你要布施,利己的最大原則不是祭祀、不是咒術,人要如何利己?透過祭祀可行嗎?不能,佛陀說祭祀是無用的。透過咒術嗎?不行,佛陀甚至強烈反對用咒術驅遣鬼神。那麼佛說利己要用什麼方式?要以三福行,布施,持戒,生天之法,布施就是分享自己所有的;持戒,要節制自己的言行;生天之法,修禪定可以達到色界天。從這裡來看,布施、持戒很重要,持戒是我們今天要講的重頭戲。布施,你要分享給別人不只是財務,即使你一無所有你還是可以布施,你分享給別人你的善意這就是布施。

  曾經看過一個小小的故事很感動,俄國作家屠格涅夫有一天走在街上,看到一個乞丐,他生起很大的悲憫心,拿出口袋左掏右掏,錢沒帶,他就很抱歉,握住乞丐的手說:很抱歉,我沒帶錢,真是對你非常的抱歉。那個乞丐非常感動,說:你給我的已經非常的多了。所以生命有情,我們持戒,持戒最高的精神就是護生,要護念生命,呵護生命。什麼距離最遠?仇恨的距離最遠。什麼使生命與生命的距離最近?你疼惜他,你跟他的生命就最接近。因此你要善護念眾生,在那個場合你能夠想到,不是想到我我我,我要什麼、我要什麼,而是想到他要什麼,他需要被注意,他需要被傾聽,他需要你給予他溫暖,那麼你的心念隨時想到的是他人的需要,而不是自己的需要,這就是正念正知。你是停留在一個正知的狀態,因為你都無我。但是並不是要大家透過這樣對別人示好來獲得更多,那就不對了。

  曾經有一個有名的律師,他在訪談節目中問我說:法師啊!我覺得你很善於跟別人溝通,你很能夠獲得人家認同。抱歉,這是人家對我的印象,所以大家不要認為我都派西西(台語),大家都很討厭我。他說:你是用什麼方式讓人產生很大的共鳴?我說:其實在我的心念裡面,從來沒有想到我要他對我怎麼樣,因為我要他對我好,我要他對我尊敬,我要他對我有什麼好,那個心裡還是想到我,不是想到他,即使為了要他對我很好,所以我就對他表現得很和善等等。如此我的起心動念還是我自己。

我並沒有很認真去想如何產生這樣的溝通和說服的能力,所以跟他講說,其實我並沒有想到要培養這樣的能力讓別人被我說服、被我感化。只是常去想別人需要什麼?我願意去幫助,願意把自己排開來去接受他,在那個當下並沒有想到我這樣接受他,會不會因此就讓他被我說服,會不會因此就讓他對我更好。心念不要去想這些那就是正念,否則你堆滿了笑容,可是心裡想來想去就是希望他被你征服,將來對你俯首貼耳,那不是正念正知。

  所以跟大家互勉,你不要擔心說,我修道一定要是眼觀鼻、鼻觀心,否則通通都不是修道,浪費生命。不要這樣想,任何時候都正念正知,令自己的心念非常純淨,只關心他者,那個時候你只認認真真把那件事情做到最好,沒有怨、沒有恨、沒有不耐煩,那都是修道。因為我相信,大法師有大法師的忙,小師父有小師父的忙,總之出家人忙得不得了,有時候忙就會不耐煩。你自己注意,不耐煩就跟修道背道而馳,安住那個境界做到最好,那就是正念正知的修行。

五、制定社會規範的思維方式

  上來已經說明了戒與律、波羅提木叉的定義、內容,然後談到了佛教戒律背後有一套哲學。在這裡不講背後的哲學,但是大家要有一個基本觀念,世間任何的規律,不管是在哪一個族群、在哪一個國家或在哪一個宗教的內部,它的一大堆規律彼此間難免有些小小的矛盾。但是總的來說,那個社會會產生那些規範,一定有那個社會的基本思考邏輯,朝著這個思維方式,以這個思維方式為中心,然後面對許多情境產生各種不同的規範,來使這個社會或者是這個族群,或者是宗教內部的成員,能夠達到這種思考的理想的目的。

舉例來說,在西方不管是大陸法國家還是海洋法國家,有非常多的法律,看起來這些法律千頭萬緒,但是法律背後有什麼哲學根源呢?那就是哲學,相信人性是本惡的。在這個法律體系裡先要理解人性本惡,然後為了制止人性之惡、把人性之惡減到最低,達到社會共同生活的和諧,以及這個社會每一個成員的最大利益,法律必須規範,因此制衡就變得很重要。怎樣的制衡法呢?

既然人性是惡,所以你擁有太多的權力就一定會朝惡的方向發展,小至個人、大至國家的體制,都要有制衡的原則。個人的行為要有所節制,要有一套監督系統,要有一套懲罰機制,來面對那些不受制衡的人,監督他、懲罰他以維持這個社會的和諧。同樣的國家體制也是如此,行政、立法、司法這三大部門各司其職。為什麼要這樣區分?讓彼此互相制衡,不要一個機構同時擁有行政,立法、司法的權利。如果權力太高,他可能拿這個權利來破壞政敵或者迫害無辜。這是西方的法律跟政治背後的哲學,也可以說是西方的法律哲學跟政治哲學。

你不要認為這一套哲學跟法律無關,我們回過頭來看中華民國的法律,孫中山先生最近大家在吵他是不是國父?我們姑且不說他是與不是,總之,他是一個中華民國建國的偉人,他不是不知道西方有三權分立的制度,但他發展出五權分立。大家如果讀過高中,應該都知道五權分立。五權除了行政、立法、司法以外,增加了考試和監察。為國舉才由另外一個機構來處理,不要行政機構包攬;監督官員是否依法行政,這個機構就叫做監察院。這當然是來自於古代御史大夫的觀念,古時候天高皇帝遠,基層官員有沒有違規做惡呢?所以要有御史大夫到各處去明察暗訪,做為帝王獎懲的一些參考。

不是沒有一些制衡的理念,但是受到堯周公、孔子到孟子一脈相承中國傳統思維影響,這個傳統思維就是「性善論」,相信人性本善。當他去做五權分立理論時,強調的不是制衡,而是互助和合作。他甚至也看到了達爾文進化論、馬克思主義的缺點,就是過分強調競爭、過分強調生存鬥爭跟階級鬥爭,但是忽略掉生命與生命之間、人與人之間,其實可以有另外一個模式,不是鬥爭而是和諧,互助獲得雙贏的局面。這當然是孫中山先生的智慧,但是因為他自己重視的是性善論,所以對於這個五權分立的解說,就傾向於互助合作而非制衡。

最有名的是他曾經講過自己切身的例子,他說有一次司機開車載他到一個目的地,因為開會時間很趕,他要求司機一定要在什麼時間以前到達,結果那個司機就開始穿小路。那時候他很緊張,覺得很奇怪,大馬路筆直就可以到,為什麼你穿越小路,不是更遠嗎?但是他就忍住,這個司機果然左彎右彎準時把他載到目的地。於是他有了一個覺悟:其實人民就像那個車上的主人。那政府是什麼呢?公僕,就像幫主人駕車的司機,人民擁有選舉權來罷免政府,政府擁有治權來治理這個國家。人民選過以後,放心的把這個治權交給政府。如果當初他干預了司機,不准司機這樣走,搞不好根本沒有辦法準時到場,所以有時候你要放心的交給政府去做,以達到那個效果。

這樣一個善意的陳訴就是背後有一個理念,他相信彼此都是善意的,然後他也先相信那個善意的政府,一定會把我們人民帶到一個最好的地方如果我們掣肘管東管西,會讓政府受到影響不能用最好的方式達到那個效果。但是這裡我們必須提出一些質疑,難道你真放心,如果碰到一個笨蛋司機給你闖小路,那個小路反而紅綠燈更多,由於小路不像大路紅綠燈要等很久,然後車子擠來擠去,搞不好更慢也不一定。何止司機笨,如果司機居心叵測,你明明說要到哪個單位,他給你載到山裡去擄人勒贖,你怎麼辦?這是假設的,這樣那個主人不是死翹翹了,你太相信那個司機了。

  所以佛家說人性沒有絕對的善、惡,但佛家還是看到生命的習性慣性發作的問題,慣性使得那個人呈現常常為善或常常為惡,在這個情況下變得法無定法。你相信一定是性惡嗎?好像有時候又冤枉人,把人家當賊來看。你相信一定性善嗎?有時候你可能弄到自己不可收拾,因為你放棄了當一個國家主人的權利去監督這個政府,讓這個政府可以有更多空間去胡作非為。

基本上不同的哲學思維,會導致法律的制定乃至政治制度的制定,出現不同風貌。今天不是要跟大家分析哪一種看法更正確,但是大家可以理解這一點。可見得我們戒律整個的規範,背後到底要透露什麼樣的哲學,如果我們對於它背後要透露的東西不知道,那我們只是在死記規範,就像從小進到學校要遵守校規。記得國中時代我們都還要背青年守則,背了半天也不太知道為什麼要背這些東西,這樣規範會變成沒有生命死板板的一些教條,所以我還是願意跟大家分享一下,這背後的整套哲學思維是什麼。

宗教的哲學思維當然會影響這個宗教的規範制定。舉例來說,基督宗教也有十戒,這個在聖經》「舊約裡有提到,上帝透過摩西來跟以色列的子民立約。這個約有十條,十條裡前四條都跟上帝信仰有關,這裡面擺明了就是告訴大家,你只能夠相信你的主,唯一的上帝、唯一的真神,必須照他的話來做,那麼你必須要遵守安息日等等。後面六條,就跟一般的不殺不盜不淫不妄,基本的普世規範完全相同,雖然文字內容有點出入。

例如:不誑語,基督宗教的表述是:你不可以陷害鄰居而做假見證,做假見證其實就是說謊。我們從這裡看到,宗教與宗教之間,有一些普世價值相同的部份確實相差無多,同樣都是告訴大家不可以殺、盜、淫、妄。但是彼此間的不同,你若看它的規範就會呈現出來。難道佛教會告訴你,你只可以相信你的主,唯一的真主、上帝之類的話嗎?沒有,沒有這樣的戒法。從這裡可以看到規範背後一定反映它的教義,就是這個宗教基本的哲學思想。

  再來,基督宗教的十戒告訴我們不可殺人,但是佛教的五戒是告訴我們不可殺生。比丘、比丘尼的戒法也是很清楚的,不只是殺人,殺人當然要趕出僧團,如果殺害動物、殺畜牲也要受到輕度的處分,總之,不殺生這是一個基本的原則。現在比較需要了解的是,為什麼佛教戒律規範是不殺生,可是基督宗教卻只說不殺人呢?對於殺動物這個部分,基督宗教並沒有那麼堅持,而且只要是對人類有利益的事情,即使殺動物其實也並沒有什麼太大的罪惡可言。

所以從這裡來看,兩者的規範不同,背後一定有它的哲學思考不同。簡單的告訴大家,為什麼基督宗教只規定不能殺人?因為基督宗教的整套理論是創造論,他們相信人是上帝創造的,是上帝七天創造過程中最後一天創造出來的,而且是依著上帝的肖像,跟上帝的面容完全相像。因此在他們的定義裡面,人就有動物所不及的神聖性,因為具足部分神的形體。至於動物,雖然也是上帝創造的,但是它受到人這種受造物的管理,也就是說,上帝把管理大地萬物的責任交給了人。

所以這一套創造論的哲學思考,使得他們對於人的神聖性不可冒犯這個部分非常尊重,可是對動物就不認為有那麼重要了。在這中間,人不但不能害人,而且要愛人如己。這個愛人如己,不只是愛你的家人、你的親人,還包括要愛你的鄰人,特別到了耶穌新約時代,甚至告訴你要愛你的敵人。為什麼要愛那麼多呢?也是來自此中的哲學思考,認為上帝是創造者,上帝有兩種屬性,一個是愛,一個是公義。上帝是博愛的,而且是非常公正的,就這兩個屬性來說,上帝博愛一切他所創造的人,那麼人也應該要回報上帝的愛,所以人應該要愛上帝。愛上帝要用什麼方式來愛呢?你只要在你身邊最小的弟兄身上所做的事情,就是回報了上帝。

所有的人類都是你的弟兄姊妹,因為通通都來自於天父上帝,這樣就把一個家庭擴大成為整個世界的家庭,整個世界的家庭的家長是誰呢?就是上帝。於是這整個世界的人類彼此之間不就是兄弟姐妹嗎?因此人要回報上帝以愛,那麼就要愛人如己。這就像說兒女要怎麼孝順父母親?兄弟姊妹少吵架,不就是孝順!兄弟姊妹常常吵架,爸爸媽媽看了就傷心。這樣一個邏輯思考下,人應該要愛敵人、不相干的陌生人,乃至於有怨結的敵人。這是回應上帝的呼召,是一種對於上帝恩典的回報。

基督宗教的邏輯基本上是這樣,如此有其很偉大之處,由於堅持愛人如己,所以不能夠忍受在人類間有階級的仇恨,這當然是指人道主義的基督徒。所以在十九世紀,許多非洲的黑奴被送到了歐美國家,但是你可以發現到,凡是反對把黑人當作奴隸再販賣的幾乎都是基督徒,他們相信人類是平等的,不應該有一部分人是淪為奴婢,這是對上帝的一種侮辱。這種正義的堅持,使得他們到最後徹底廢除奴隸制度。我們從這裡就知道,一個哲學基本原理的思考是多麼影響規範。

六、佛教戒律的法哲學

現在要講到佛教了,佛教當然也有一套哲學思考,否則為什麼會提出不殺生,而不只是不殺人;為什麼沒有說你一定要相信唯一的上帝。我們即使不信上帝也會信三寶,有沒有說如果不信三寶就會下地獄?有沒有說不信三寶就要受到審判?沒有,為什麼沒有?當然跟背後的哲學思考有關。從這裡呈現出來的風貌也就會比較寬容。不管你有沒有信奉三寶,如果做事能夠符合布施、持戒的精神,那麼你還是會有德而招感其福,德、福是一致的,但不會因為你沒有信奉三寶所做的通通都白做,這是佛教基本的哲學思考。

西方基督宗教在這部分經過長期的互相論辯,到晚近來才稍稍轉彎、妥協,因為早先他們會比較強調上帝雖然愛每一個人,但是生命的救贖只有在教會的兄弟姊妹之間,教會以外的是沒有得到救贖的。也因為這樣,所以他們積極的讓所有的人都要被救贖,即使是來自於好意,可是就讓人覺得排他性很強,勞師動眾就是要人家信奉他的宗教,甚至於有十字軍東征這樣殘酷的宗教戰爭發生。

佛教這方面比較好,不管你信不信佛教,總之你能夠做得正就好,也祝福你!可見這背後一定有其哲學思維,相信唯一真理的宗教就容易有排他性,相信真理可能在多元的宗教跟文化中,部分、少分、多分或全分的呈現,這樣就比較有寬容性。所以在這方面,宗教的規範就會出現很大的落差,各宗教間的規範有同質性、有異質性,我們可以在這裡看到其背後的哲學思考。

那麼佛教的法哲學是什麼?在這裡從佛教的基本原理簡單的說明。佛教沒有創造論,它是緣起論,什麼叫緣起論?一切的現象都是因緣和合而生,因緣離散而滅,這叫做緣起。這個規則很簡單,而且可以落實到經驗之中,每個人可以透過經驗去檢驗,有沒有哪一件事情是非緣起,可以不透過因緣而本自存在的。沒有這樣的事情。我們常識的語言也許會說:今天我看到那個人無緣無故的對我擺臭臉。所謂的無緣無故是我們不知道緣故,他擺臭臉一定有緣有故,也許不是針對你、也許他今天身體不舒服、也許他今天因為被老師罵等等,反正他擺臭臉有原因,可是我們會說無緣無故。世間一切現象都有因有緣,因緣非常的複雜,所以佛陀說緣起甚深

那麼這個緣起法透露出什麼樣的訊息呢?如果只是講因緣生滅誰不知道,到底要讓我們從這裡建立一套怎樣的人生哲學呢?一個對緣起的法則有少分、多分和全分的體會者,他的人格或多或少會呈現以下一些特質。

七、謙卑自卑的截然不同

第一個,就是真正體會緣起的佛弟子,他必然流露出來的是謙卑的品格。因為他的緣起見地使得他深深體會,自己的成就其實來自於因緣和合這有什麼好處呢?使得一個人不要太驕傲地認為什麼成就是他的、是了不得的事情,他隨時都知道,他的一切成就都來自於這麼多的因緣來促成,在這個情況下他的心就柔軟而謙卑。因此你看那種鼻孔朝天的、眼睛都斜視而不正視的那種人,即使他叫做佛弟子,可是他心裡沒有佛法。世間有什麼事情好那麼驕傲的,有什麼了不得的,所以民主制度是一個讓人培養觀照緣起能力的好制度。

你看那些政治人物在過往戰爭時代多驕傲,這叫牧民,把人當羊來牧。叫父母官,是我們的衣食父母。但是曾幾何時,他們被定位為公僕,選舉的時候要拜票,要一直不斷的握手,不斷的跟人家說感謝。你不要看說這只是一個形式,可是都會內化為他的性格,他會知道他今天居於高位,要感謝人民對他的支持。所以緣起法能夠體會通透,一個人呈現出來的人格特質是非常謙卑的。

  但是大家要注意,謙卑不是自卑,自卑跟自大其實是一體兩面的。人為什麼會自卑?來自於他把自己看得很重要,然後往上比、往下比,往上比覺得不如人就自卑,往下比覺得自己比別人高就自大。所以自卑不是修道人的好出處,修道人要學習謙卑,可是千萬不要自卑。那要如何避免自卑呢?觀緣起,即使你某些方面的能力階級身份性別不如人,也無所謂不如人,總之你是在這樣的情境之中。

但是如果善觀緣起你就知道,所有一切的因緣都可能改變,而你現在擁有的因緣也依然可以幫助社會、幫助他人,建設有意義的人生。在這種情況下你沒有理由自卑,許多宗教包括佛教在內,都在培養女性自卑的心態,總是告訴我們女性是五不能──不能為佛、不能為大梵天、不能為帝釋天、不能為轉輪聖王,還不能為魔王,連魔王都沒份。在在處處都在訓練女眾的自卑感,產生那種自慚形穢的感覺。曾經有無聊男子竟然要他們佛學院的女眾,天天背八十四態、女性有八十四種醜態。我看了很生氣就寫文章罵他。我說:奇怪!我們這些比丘尼忍辱負重服侍你們,打理道場、打點三餐,剩下時間拿來念佛、念法、念僧都不夠,你還叫我們唸八十四態,豈有此理!

其實你想想看,一個女性若總是認為自己醜得不得了、有種種醜態,想久了真的會發顛。所以人應該要有自信心,這是修道要培養的,自信我可以成佛,否則我念佛幹什麼,我當然相信我可以成佛才念佛,相信我一定是有用的人。就像很多的模特兒,她不但要學習外表的臺步和威儀,而且常常要自信,自己是很美麗的。同樣修道人要有自信心,要相信自己是很好的,自己是可以很好的,一定可以達到良好的境地。因此這種自卑的訓練對於修道人的殘害很深,這也是為什麼每次都會對歧視女性的言論非常感冒,原因就在於,我覺得那個對修道人沒有幫助。硬是把這些比丘尼洗腦到認為自己壞的不得了、惡劣的不得了,這對她有什麼幫助?

曾經有個比丘叫女眾頂著保麗龍走路,有位女眾還感激涕零的寫文章感恩這個比丘。她說:我頂著保麗龍走路,保麗龍掉下去,所以這個法師說我女態。」可是你讓這個比丘頂著保麗龍走走看,保麗龍不會掉下去才怪,這個心理變態的不得了,竟然就有比丘尼還如此的感恩他。那是非常變態的訓練,他竟然讓女眾對自己充滿著那種不滿意、充滿著那種覺得自己很醜陋的感覺。什麼叫女態?基本上這個語彙就已經有了女性歧視。女態又怎樣?女態就不好嗎?男態就很好嗎?他不能這樣去想問題。情欲態男性、女性都有,有些男性眼睛色眯眯看起來讓人多討厭,何必一定要認為說是女態,我們討厭的是情欲態,所以很不客氣寫文章責備那個比丘。

後來有一位比丘尼告訴我,安居期間也是這個比丘教導她們,教她們表演八十四態。大家知道什麼叫做八十四態嗎?我根本不背它,反正知道就是要凸顯女眾很醜陋、很有淫欲心、很妒忌、很小人、很聒噪等等這些特質。男性沒有這些特質嗎?所以問題不在於性別,有些男性就有這個特質,有些就沒有;同樣,有些女性有這個特質,有些女性就沒有。她們這些人被催眠到認為女性都很卑賤,所以把他服侍得像大皇帝一樣,就真的表演,表演完還寫心得找罵。她寫心得說:她本來很抗拒不太願意這樣表演,表演下來忽然間發現,其實她心理是有這些東西的,原來是以前沒發現,所以她就非常感謝這個比丘。

你想想看,一個比丘尼要表演自己扭扭捏捏,扭過來扭過去的,你能想像嗎?從心理學來講這是極端變態的一種訓練,因為每個人心理都會受暗示,心裡有沒有一些妒忌、喜歡偷瞄、喜歡偷偷喜歡男性之類。你不要去想,因為你想就會自我證實你是有的,這種心理暗示非常可怕。這個比丘尼可能心裡原來沒有這些東西,但是在表演的過程中其實會認同她自己的角色,然後就助長、印證了對方的理論:原來我們女性是這麼不堪,是那麼醜陋、邪惡。這對於我們是沒有什麼幫助的。

所以謙卑的品格絕對不等於自卑,那種自卑品格展現出來的那些人,不見得對別人有善意,她自卑,她在意的是自己,她要爬得更高。她在意的是自己要比別人高,自己比別人低就認了,只好對人家低聲下氣;自己比別人高媳婦熬成婆,她也照樣對人家不客氣。所以你看,越強調她是謹守戒律,非常奉持八敬法的人,她比我還不謙卑,而我看到每一個人,包括你們戒子,我都很謙卑,不會認為自己是了不起的人。可是你看有一些人,她告訴你她奉行八敬法,看到比丘的時候像看到皇帝一般,可是轉身看到新戒,看到小沙彌、小沙彌尼,那真的是鼻子裡出氣,叫人家小眾、白衣,充滿了階級的臭味。為什麼?

她心理需要補償,媳婦要熬成婆了,她就要端出婆婆的架子來。那個不是謙卑,謙卑是對每一個人的謙卑,不是對特定對象的謙卑。相反的,有時候看到這個人太驕傲,我就讓他知道,就偏偏對你比對新戒還不客氣,我對每一個人都願意頂禮,可是我只要趴下來,你就認為我是因為比丘尼要頂禮你這個比丘,那你就休想!你要訓練自己做為一個修道人的謙卑,不要一天到晚想到要別人頂禮、恭敬。我這是對你慈悲的表現,讓你收斂你自己的敗行劣跡,省得頂著一個光頭在外面,讓人家看了就側目。有時候你這樣教訓他,他自己警惕到,就知道不是所有女眾都跟我頂禮,最起碼釋昭慧就不跟我頂禮,她會影響很多女眾,於是看到女眾就不敢認為,這些女眾必然應該跟我頂禮,先收斂自己。

修道人要學著謙卑,點點滴滴要顧念上報四重恩,這個四重恩包括眾生恩,那有一天到晚想著要別人禮敬,那有一天到晚把自己抬高的。一個善觀緣起的修道者對任何人都謙卑,對太驕傲的人不要理他也是慈悲他,這樣你的品格會透過因緣的深觀自然培養而成,不是勉強自己故意裝得很謙和的樣子,那是自然流露的。從謙卑進一步來談,由於因緣造就了他的成就,所以他會感恩,只要想到自己一點一滴成就,都是來自於這麼多因緣成就,內心就充滿著幸福的感覺。感恩的心自然會對他人也有謙卑的心,這兩者是一體兩面的,感恩也讓人心裡富足。

 

 

 

 

 



[1] 第九戒,不非時食。即「過午不食」,只許在日出至日中時進食,中午之後便不再進食。

[2] 第十戒,不捉持錢財金銀寶物。即不擁有、不追求、不藏匿金錢珍寶等財產,傳統佛教的僧人不可持有財物。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