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深層素食主義》導讀

錢永祥

(中央研究院中山社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按照一般的想法,飲食習慣本是一件屬於個人生活方式和品味的事情,不僅沒有必要接受公開的議論指點,尤其不應該以道德為名制定規範、施加限制。就好像每個人的性偏好自行其是即可,我吃什麼食物礙著誰了?哪裡容得下別人過問?既然食色性也,食物的選擇豈不是應該隨興而為?

  確實,探討人類是不是應該採行素食,不免有騷擾、侵犯個人私事的嫌疑。可是,食物的葷素偏好真的沒有是非對錯可言嗎?素食者不願意拿動物作為食物,是不是一種比較好、比較對的飲食方式?在甚麼意義上比較好、比較對?我們有甚麼立場,像本書作者一樣,呼籲大家改變飲食習慣,不要再殺害和食用動物?

  在我們的環境裡,素食往往讓人連想到特定的宗教(例如佛教、一貫道);大家也比較熟悉宗教對這些問題的說法。不過必須強調,宗教理由只是素食主義各種理據中的一種,從而也有限地呈現了素食主義多層意義中的一個面向。哲學家傅可思教授1這一冊《深層素食主義》,採取了比較廣泛的視野,試圖顯示:素食雖是飲食小事,卻涉及了一個人準備如何對待其他人、其他的物種、以及整個地球生態。所以,本書討論素食、推薦素食主義之餘,實際上卻正面地探討了飲食習慣所涉及的個人健康、動物權益、生態保護、以及社會權力關係等等重大議題。本書的特色與貢獻之所在,即在於指出,素食在道德、生態、和社會、文化幾方面都有深廣涵蘊。不能不承認,既然素食牽扯到了這麼複雜的問題,怎麼還能說是個人口味的問題呢?

  人們選擇素食,動機往往是很多樣的。考慮自己身心的健康(本書第五章第二節)、基於宗教信仰、或者特定的宇宙觀和生命觀(第七章),都有可能讓一個人棄葷就素。正如本書的討論所示,這些理由都很充分而正當。不過用比較嚴格的標準來說,素食的首要道德意義──也就是並非為著一己的利益而考慮──應該在於避免讓人類的口腹之慾造成無數動物的痛苦、屠殺、以及死亡(第五章第三節)。不願意吃食「死亡」、「不吃必須殺生的動物製品」2,可能是素食主義很普遍的一種動機和理由。畢竟,在今天,為了供人類食用之需,動物每天的死亡數目龐大到令人難以想像,豢養以及宰殺他們的方式也殘忍血腥,你絕對不會希望自己的家人耳聞目睹。有見於這樣對待動物構成了嚴重的道德問題,我們不得不重新思考,究竟自己為甚麼還要繼續吃肉?

  但是本書並不以動物的利益作為主張素食的唯一理由。在人類健康與動物利益的考量之外,傅可思教授調轉方向,從一些既不涉及動物利益、也不涉及個人直接利害的角度,呈現肉食者必須面對的道德難題。由於這些論點擴大了素食所牽涉到的道德視野,格外值得讀者參考。

  首先,作者舉出食肉的體制必然造成生態破壞和資源的浪費(第六章第一、二節)。在今天,不是多數人都信誓旦旦地服膺環境保護的原則嗎?可是以產業規模飼養肉用動物,嚴重地浪費著穀物和水源、佔用和侵蝕土地、並且製造污染。這些後果,在本書中(以及其他很多資料裏)都有翔實具體的數據為證。那麼關心生態環境的人士,是不是有必要停步思考,調整自己吃肉的習慣呢?如果肉食與生態環境的維護是衝突的,讀者會傾向於哪一邊呢?

  其次,由於生產肉品必須以低效率的方式耗用極其大量的穀物,而又由於肉品消耗集中在腦滿腸肥的富裕世界,於是富國濫用本來可供人類食用的穀物飼養牲口、而貧國卻連基本的溫飽和營養皆不可得,這幅對比景觀便顯得格外殘酷刺目。這中間的浪費與剝削詳情,本書所提供的數據一目瞭然(第六章第三節),不能不令人質疑,吃肉是不是涉嫌以經濟強勢者的地位,剝奪經濟弱勢者的口糧。關心的讀者,對此也不能不三思。

  本書提出的第三個視角,我個人覺得特別具有挑戰性,那就是素食主義與女性主義的密切關係。早有論者指出,在西方近代史上,婦女解放運動、廢止奴隸運動、兒童保護運動、與動物保護運動幾乎同時出現,參與者也往往是同一批人,在英國及美國皆是如此。3這個現象說明了甚麼?是不是受難者雖然迥異,這些壓迫關係本身,卻具有某種結構或者文化意識上的互通之處?

  本書作者根據當代一些生態女性主義者的著作,指出這種通約性可能何在。有人提出了「物化─裂解─消耗」的三階段結構(第二章第三節),來形容女人與動物受到的迫害所具有的共同結構;又有人提出「支配─壓迫─剝削」的三層次結構(第六章第四節),來形容婦女與動物的共同遭遇。這類說法,至少提醒我們:人際的壓迫,與人類對於非人類動物乃至於自然界的剝削,不能率爾加以區隔(我們藉區隔逃避責任的慣技,請見第三章),認為後者並不具有足夠的道德與政治意義。在今天,婦女、種族的解放與平等,幾乎已經成為普世學步的潮流。若是女性主義者願意打破區隔,思考吃肉乃至於一般傷害動物的議題,是不是有助於我們更清楚地認識到各類壓迫之間的異同?

  當然,在今天的社會裏,素食並不屬於文化主流,甚至與主流唱反調。這種異端地位,註定了素食的主張很難理直氣壯的表達,甚至於往往被迫居於守勢,苦於「話語權」不在己方。這種窘態,乃是各種企圖挑戰現狀的進步觀點共同的命運,不足為異。可是,正如本書作者所言,素食主義在爭論中誕生,也一直在爭論中發展演進。不管素食主義是否好辯,它都得應付無窮的質疑和訕笑。因此,如何有效地使用食肉文化的概念架構與價值觀,陳述素食的主張,便是相當重要的功課。本書特別開闢專章(第八章),逐一回答十餘項常見的質疑,對讀者良有助益。

  不過,在我的經驗裏,素食主義者面對的挑戰,往往不是質疑,而是訕笑。為甚麼素食容易引起他人的訕笑?本書提出了一個說法(第四章第二節),值得參考。人類今天的文化以暴力為尚,於是基本上崇尚陽剛、乾脆和堅忍等人格特質,排斥神經質的敏感、躊躇與濫情(squeamishness,本書中譯為「神經質驚懼」,似乎還可以斟酌)。到了飲食領域,人類文化的這種傾向,就表現為對於肉類的偏好。換言之,素食主義往往被視為一種過度柔弱善感的道德,訕笑足矣,不需要認真的駁斥。

  還有一種對於素食者的人身攻擊,就是指責素食者永遠不夠「徹底一貫」。於是,不少人躲避素食,並不是因為他們不同意素食主義的論證,而是因為擔心素食的代價太高。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素食主義彷彿是一套僵硬、絕對的誡命,它的道德高調彷彿容不下中間地帶,強制地要求素食者在生活方式上做出全面、徹底的改變,結果在現存的食肉文化中,當事人必須承受很多負擔與不方便。

  需要強調,這種印象是不正確的;我也從不覺得有道德上的必要,讓自己成為百分之百的素食者。撇開個人的處境、條件不論,我的理由是:在理論上,道德旨在斟酌動機、分析情境、權衡後果,而不在藉著禁錮和壓迫製造聖人;在實際中,一套具有異端色彩的道德,如果務求絕對和嚴格,只會造成一個小族群的自我虐待與孤立,最終扭曲它原本希望傳達的信息,也減少了它本來可望達成的效果。

  針對這個問題,本書提出來的說法(第八章第十一節),更為明確和深入。簡言之,素食主義要求「效果」而不要求「德性」;它的重點在於減少肉食所造成的具體傷害,而不是塑造出全心吃素的個人。如果你可以百分之百吃素,那當然太好了;可是如果你只能一天吃一頓素,那也比每週吃一頓素來得好;如果你的餐桌上只有一盤肉食,當然要比有兩盤肉食造成的傷害少。我們應該減少吃肉,至於減少到甚麼程度,你可以根據自己的狀況、能力、與感覺去調整。要點是:不要踏入肉食者的陷阱,只因為成為素食的聖人太困難,反而完全放棄了你的素食努力、素食的心願。在這個問題上切記:減少飲食行為的禍害,要比飲食者本人是不是能徹底和一貫來得重要。

  關懷生命協會曾在1996年出版彼得辛格的《動物解放》,對於台灣以及整個中文世界的動物保護運動,產生了關鍵的奠基作用。如今,它又推出這本《深層素食主義》的中譯本,影響力相信也是很可觀的。動物保護運動從奠基啟蒙到提出素食主張,不僅有其理論發展的必然;論題的挑戰性逐步提高,也代表運動本身更形深入與成熟。本書譯者王瑞香曾經寫與譯過多種有關女性主義的文字,更譯有羅斯頓的《環境倫理學》4。如今在本書的翻譯中,她結合環境主義與女性主義的關懷,聯繫到素食主義,當然具有拓寬視野的意義。

  這樣一本書,這樣一套具有高度道德敏感度的論述,在這樣的廣泛的運動環境中出版,確實值得所有有心人的重視。

[1] 傅可思是加拿大Queen’s大學哲學系的教授,除了動物倫理學以及環境倫理學之外,他還專攻十九世紀哲學,特別是黑格爾和祁克果。
[2] 這句話來自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數學家納許。見Sylvia Nasar著,謝良瑜、傅士哲、全映玉譯,《美麗境界》(台北:時報出版公司,民國91年),頁419。
[3] 無妨順便指出,即使在今天,關心人間壓迫現象的人,通常對於動物的遭遇也會有所關切;而那些會說「人的問題都管不完了,還能管動物」的人士,往往也鮮少過問人間的壓迫不公。
[4] Holmes Rolston, III著,王瑞香譯,黃道琳校審,《環境倫理學》(台北:國立編譯館,民國85年)。在本書裏,傅可思對羅斯頓的批評見第三章第四節。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