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印順導師禪學思想研究——「傳統之繼承」篇(之三)

釋性廣

二、增上慧學

        「慧學」是佛法不共世間的要義和得以解脫生死的關鍵,故印順導師對於進修慧學的各項細節當然著墨最多,其中〈慧學概說〉一文,可說是針對佛法慧學的全面考察和完整呈現,以下擇要述介導師消化經論後的特見。

名義與特性

        一、在名義方面,印順導師羅列經論中與慧學相關的語詞,說:「最一般而常見的,是般若(慧)。還有觀、忍、見、智、方便、光、明、覺等。」然而最精彩的還是他對於諸多相類異名的分別解析。

如對於特別重要的「般若(慧)」、「闍那(智)」、「毘缽舍那(觀)」三者的分別解說。如說:「般若一名,……最為尊貴,含義也最深廣。它底安立,著重在因行的修學;到達究竟圓滿的果證,般若即轉名薩婆若(一切智),或菩提(覺)……。般若所代表的,是學行中的因慧,而智與菩提等,則是依般若而證悟的果慧。」「……再說慧、觀二名義:慧以『簡擇為性』;約作用立名,這簡擇為性的慧體,在初學即名為觀。學者初時所修的慧,每用觀的名稱代表,及至觀行成就,始名為慧。」

        二、在特性方面,印順導師從禪觀的修證義中,特別重視「觀」與「慧」。認為這二者體義本一,通前通後,祇是約修行的久暫與深淺,而作偏勝之區分。梵語「毘缽舍那」,譯義為觀,據《瑜伽師地論》中說:「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若忍、若樂、若慧、若見、若觀,是名毘缽舍那(觀)。」

        修習毘缽舍那,乃為確實明瞭蘊、處、界等諸法之實相,故從一連串推究、抉擇等過程中,自諸法的表面相狀而悟入其緣起空。此中,思察、簡擇,是「觀」的特性,也通於「慧」。

        論中所說「慧」是「於所緣境簡擇為性」,即是從「觀」的分別、尋伺、觀察、抉擇等功用中顯發的。印順導師舉《般若經》的種種觀門為例,總結慧學的一切意涵,並示其與定學的差別,說:「般若經中的十八空,即是尋求諸法無自性的種種觀門。如觀門修習成就,名為般若;所以說:『未成就名空,已成就名般若』。因此,修學佛法的,若一下手就都不分別,以為由此得無分別,對一切事理不修簡擇尋思,那他就永遠不能完成慧學,而只是修止或者定的境界。」

次第與類別

        在經論中,慧學的名目很多,這是針對「慧」的種種特性和各類修學階段而安立的諸多名目。

        筆者觀察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在一種文化中,對於特別擅長或特別注重的事物,為了精確區分其中的微細差別,自然分立諸多名相。例如中國文化重視親族關係,在意區別遠近親疏,故諸如伯叔姨舅,堂表姑嬸等親族稱謂,常讓只用uncule與aunt泛稱親族中一切男女長執的異文化人士瞠目結舌。

        佛法慧學的名目多,表示了佛教對此一議題的關心之多與用力之勤;同理,印順導師能關顧周全,並分別解析慧學的意涵,正顯示了他對於此一領域的義解之精。這比某些禪師自行揣測式的籠統教學法:含糊統說其一生「小悟」幾百次,「大悟」幾十次(「啞巴吃黃蓮」——心裏有數?),更讓後學免於含混不清之苦,更能引介後人依之而得佛法慧學的堂奧。

        佛法的般若智慧,不是抽象的知識,更不能停留為口頭的談話資料,必須從正確的觀念和學習方向出發,循序漸進地思維、修習,以證得無漏的解脫智慧。慧學的類別,相應於進修次第而有;學佛者須經歷聞、思、修慧的階段,才能證得無漏解脫慧。

        筆者發現:在慧學方面,印順導師多依據《阿含經》與龍樹中觀見,以論其綱領與心要;至於止觀辨異與禪觀次第,則多依瑜伽行派論典中說。如說:「中觀大乘與瑜伽大乘,就是秉承這一方針的。這所以中觀與瑜伽,法義上有許多異說,而同被稱譽為大乘正軌的空有兩輪!」

        於此先就聞思修慧的軌則,談述常被忽略的慧學觀念。

一、聞慧:依於多聞熏習而成就聞慧,這是慧學的第一階段。無論是聽聞佛(師)說,或是自研經教,對於種種名言法相,種種教理行門,廣求多聞,是為聞慧之修習。然而導師特別提醒:「多聞博學而能契應三法印或一法印的,才夠得上稱為聞慧。」也就是說:不是聽幾堂經,翻翻佛書,就算成就了「聞所成慧」;必須能掌握佛法「不共世間的深義」,才稱得上是聞慧成就。

二、思慧:進入抉擇義理的階段,是從重視名言章句的聞慧而更上層樓的思慧。「思惟」又譯「作意」,本是觀想的別名;修學佛法理應定慧等持,止觀雙運,然此思慧階段因修定未成,所以是不與定心相應的,散心的觀察與思擇。

        或許有人會問:為何不先修定成就,然後再學聞慧、思慧?這樣豈不省卻了「散心作觀」的吃力工夫?須知:若不先得正見,一下手就先修定,則或被禪定的現法樂所迷,或被心的幻相所惑,鮮有能回歸到無我慧的開發者。要警惕的是,無修(定)者還會心虛自己的無知,有些許似是而非的禪修經驗者,常自大於自己的體驗。而佛法是智慧的宗教,八正道以正見為先導,三增上學則強調「依於前以增上於後」的學法次第,而實際行持中,則以正見為首,淨行為輔,依此所得的正念、正定,才能開發無漏的解脫智慧。這就是印順導師所說的:「在三學中,慧學最後,為能得解脫的依止;而在八正道中,卻以正見為首。這說明了般若在佛法中的地位,是徹始徹終的;他是領導者,又是完成者!」

        像印順導師這樣精確地思擇諸多經教中的了義不了義說,簡別攝心修定與覺觀修慧的不同,這都是相應於「思慧」的擇法功力,是吾人在散心位上就應先行學習的。當然,「思慧」比起「聞慧」,就更重於對甚深法性與因緣果報的深湛體認了。

        三、修慧:依於定力而觀察抉擇諸法實相,即成修慧。須知,思慧與修慧,同樣是對諸法作分別抉擇,惟前者尚未與定心相應,後者則必與定心相應:「止修成就,進一步在世俗事相上,觀因果、觀緣起、乃至觀佛相好莊嚴;或在勝義諦中,觀法無我,本來寂滅。這不但心地極其寂靜明了,而且能夠於明寂的心境中,如實觀察、抉擇,體會得諸法實相。從靜止中起觀照,即是修觀的成就。……修慧雖不能直接取證,但卻是到達證悟的必經階段。」

        這是從止觀雙運中所引發的深慧,於此而作更深徹的簡擇觀照,進一步才引發無漏慧——現證慧。

        如前(第二)章所述:印順導師檢驗禪法的態度,一直把握「均衡」與「整體」的原則,所以對於慧學的進修,仍不忘提醒學人:「孤慧不足以成智」,所以須「信智一如」,「悲智交融」,「定慧均衡」而「理智平等」。而這其中,「悲智交融」更為大乘菩薩的特德。

三、定慧等持

        修學佛法的具體內容及階段項目,多以戒、定、慧三學及八正道為代表,然而唯有慧學——般若,方為佛法不共世間的特色。印順導師特別彰顯佛法的特勝——慧學,談修持時,從初始以至於完成,都扣準「慧學」以為主軸。故其論聞、思、修慧次第時,相當精準地傳達了此一意向。

        就具體的修持經驗而言,修定與修慧的結果,都有特殊的「宗教經驗」(或稱「冥契經驗」)產生;就佛法的立場而論,禪定只為慧觀之輔。因為二者都可導致特殊經驗,所以禪修者更要分辨:當下是禪定的輕安,還是觀慧的覺見;因為禪定只是修觀的配角,所以要留心分辨,不要讓它喧賓奪主;更要頭腦清醒,不要誤以定境為慧證,斷送了宗聖證解脫的正事。

        以下討論印順導師的兩個重要禪觀知見,即一、從定慧二學的本質差異,而作止觀之辨正,二、從止觀雙運的進境,以論「依空得證」的非凡境界。

止觀辨正

        凡境界都難以描述,只有不斷的模擬比喻,故我人要謹慎分別定境與慧證的相似描繪與實質差異。定慧二學容易相對說明而又極易相互混淆,茲從並比角度以分述二者之學理差異,藉以提醒禪修者:不要因為經驗雷同,而誤以定境為慧證。

一、辨明定慧之性質有異

        「禪定」乃心的安止狀態,修「止」者學習安放其心,善攝其念使不散動,當能久久住心一境,則名為定。智慧是明了諸法真相的狀態,修「觀」者,學習運用心的觀察、簡別作用,當能「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而得徹見諸法的緣起、無常、無我相,如是則能破我執,斷煩惱,依於法空慧而證得甚深般若智。定慧二者,當然效果迥異。

二、慎防雷同經驗之蒙蔽

        依筆者之學習經驗,修止觀而定境、慧境經驗雷同的徵象有二:

        (一)明了相:定心純熟,則所緣境明了呈現,清晰如繪;觀慧成就,則所觀法明了現見,因緣生滅。二者皆有對境明了的狀態,然而因修定而對定中影像的「明了」,絕非觀察諸法無我而但見因緣生滅的「明了」。易言之,修定成功是「看到對象」——了了分明,觀慧成就才是「認清真相」——徹底覺見。故印順導師說:「止相現前,對於諸法境界,心地雖極明了,但並非觀慧,而是止與定應有的心境。止修成就,進一步……不但心地極其寂靜明了,而且能夠於明寂的心境中,如實觀察、抉擇,體會得諸法實相。從靜止中起觀照,即是修觀成就。」

        (二)光明相:修定有成,則有禪定之光現前,有光明則可見平常所不能見之境,如黯中能見諸物,仰面則遠見諸天。修觀有成,則有智慧之光現前,有光明則能辨色法、心法乃至諸法之自相共相,故觀於過未現三世,則但見諸法生滅,不見「人我」操控——「但見於法,不見於我。」從此漸進而裂破無明我執,解脫生死輪迴的鎖鏈。

        《清淨道論》中指出:行者作觀時,會由觀中起光明,此時若認為:「『我今生起這種以前未曾生起過的光明,我實在得聖道,聖果了!』如是非道而執為道,非果而執為果。……是則名為他的觀道落於邪途!」

        簡言之,「定光」為三界修定者皆有之普通經驗,「慧光」則唯觀緣起以入空慧者能得;故「凡夫分見、偶得」之「明相」,乃為「定光」而非「慧光」。印順導師就此分析定光(明相)與慧證的不同,他說:「『明相』,在佛法傳入中國以前,《莊子》已說到『虛室生白,吉祥止止』,這無疑是定力所引發的。……禪者的悟入明體,也還是依於定力的。『法身喜』的引起,也正是修風火瑜伽,通中脈,(滾打)菩提心下注而引發的(通俗的說是氣功)。『明相』與『法身喜』,一般人也偶而有之,不過秘密瑜伽者,在這裡痛下工夫,依定力而發為一般人所沒有的修驗。如依『佛法』,『大乘佛法』的中觀見,唯識見來說:般若體悟的諦理,名為空性、真如等。這是『一得永得』(『證不退』),為凡夫與聖者的差別所在,決沒有一般人也能偶而得到的。如一般人也能現起,那只是生死世間的常法而已!」

        針對其它幾種「認定為慧」的現象與偏差心理,他也作了很深刻的分析與糾正,導師說:「有些偏好禪修的,不讀不誦三藏教典,以為這只是增長知解,於修持沒有多大用處。在這種遠離顯了教典,專心修習,憑自己的一些修持經驗,就以為了不得。由於這是離欲的,所以覺得自己不起煩惱(欲界的),就以為斷煩惱而不為煩惱所染了。由於任運的無功用無分別心,就以為無分別智的證悟了。由於起定而定的餘力相隨,就以為動靜一如,常在定中了。看作解脫的有(如說修得四禪,以為得了四果),看作成佛的也有,不知這還是共世間定的初步呢!其實,有這樣修驗的人,也並不太多。有些還在修止過程中,有些身心特殊經驗,就狂妄得不知自己真面目!修禪而不修觀慧,以為禪那就是般若,這是永不能深入出世法中,真是可悲愍的!」

        這樣精闢的「定慧」簡別,對於一些輕視經教而得少為足的修行人,可說是非常有力的針砭!

止觀雙運

        依慧為主的學佛歷程,即是從「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以至於現證無漏解脫慧的次第。以修持的均衡原則而言,聞慧成就,即能從正見中引發正信之心;思慧成就,則能引發具足淨戒,精進善法的志行;修慧成就,乃達於定心相應的擇法觀察。至此,則透過修慧的不斷努力,以臻至真實無漏慧的現證。

        由定發慧的修持過程中,禪定一直扮演著輔助的角色:在聞、思的散心階段,唯有攝心、正念之力——禪定的前行,方能讓禪修者穩定、堅毅地走在修學的道路上;而進入修慧階段,更是以定力助成觀智。這樣我們可以歸結定與慧的關係如下:

        一、無定不足以發慧:一個散亂無力而隨境逐走的心念,連一刻都無法平靜,更遑論認清法的真相。故必須有堅強的念力與定力,以覺照緣起、空性的諸法實相,這才能成就佛法的堅固智慧。

        二、孤定非即是證慧:因為無有正見淨行的前置準備,則不知觀慧正境,不知修慧次第,縱使能入定千萬年,亦無關於無我智慧的契證。

        三、深定無益於修慧:觀慧使用的是心所的尋、伺功能,以止心不起的禪定狀態而言,二禪已至「無尋無伺」境界,其分別(事物)心都不起,何須觀察,而又何能觀察?故修觀不須深定,亦不能入深定。故佛說:有修禪觀的根本定,曰「四禪」,而深定則是四空定。昧於深定者,不易激揚心的觀照力能,往往定境愈深細,慧力愈黯鈍。

四、般若現證

        修學觀慧,乃為得般若之現證;現證之般若,名為「無分別智」。在修習般若時,經中常說「不應念」、「不應取」、「不應分別」。

        般若境界的不住、不取與不分別,與凡夫平常散亂的不住、不取,不分別,乃至心識悶絕昏憒的不住、不取與不分別有何不同?

        於此,印順導師提醒學人,不要誤解佛法的名詞:「聽說空,以為空是什麼都沒有了。聽說無分別的,以為不作意,不尋伺,兀兀騰騰的什麼都不問,以為能達到最高的無分別;也有以為少分別,少煩惱,如以為離想受可以得涅槃。佛法所說現證法性的無分別智,是要修加行的。……佛法的證悟,從觀慧而來,不是但依深定的。有的以觀慧為分別,而專從禪定去達無分別,可說是根本顛倒了!」故或勸人什麼都不要思量,直下體會去,這其實是以無觀察的無分別定,看作甚深之無分別智證了!

        須知:修定是攝念專止,得「心一境性」,對於周遭其它事物則不聞不見(能聞能見其它,則心緣「多境」,即非「一境」),故對比多境的分散注意,顯然對一境的專注心,是為無分別(不作其它分別)的狀態。修慧則不然,須從境相作分別、抉擇、觀察,現見一切皆為因緣之幻生幻滅,並無常恆不變之自性,以此證得無分別智——無「自性」分別之智慧。

        簡言之,定境成就,則進入「不知分別」的狀態——兀兀騰騰,呆瞪瞪;觀慧圓滿,則悟入「無自性分別」的智證——見得人我而無(人我自性)分別。無分別智證的般若,是別有一番深義的。

        印順導師曾就論義,對於離執離染「無自性分別」的智證,簡別它與「無分別定」的區別。即以六種相不現以明「無分別智」:

        一、是心識能取、所取的二取相不現的「無所觀」。沒有所取相、能取相,也就沒有能觀與所觀。二、是能詮、所詮的言說相不現的「無言說」。因為一切語言文字都是相對安立的,無分別智遠離相對,故一切語言文字不可得。三、是依以認知的(六)根不現而無住。一般心識乃依根而起,依根生識而住,根既不現起,故稱「無住」。四、六根不起則境無所現,故稱「無境」。五、根境無住無現,故識則「無所了別」。六、器世界本為眾生之所依住,無分別智現前,器世界不現,故經云「無依處」。

        須知,一般的心識活動,皆依於根、境、識三者的相互和合交感而有,「無分別智」的起修,仍依於我人的尋伺心所而修習觀慧,所以是不離於心的;然而「無分別智」現前時,則根、境、識三者都不起作用,決不是見到,聽到或想像到什麼,這無住,無境,無了別的境界,卻又是不即於心,為安住法性——空慧的自證。這即是《般若經》中「不應念、不應住、不應取」的意義。

        般若修證過程中,最易與禪定現前的「不知分別」狀態相混;而表示證悟境界的語詞,也常與形容定境的「不動」、「寂靜」、「無分別」相混。如誤以定境的寂靜為無分別智,則四禪以上都是解脫的聖者了。也難怪不經聞思經教,不知分別定慧的修行人,一有些許禪定經驗,就以為證果成聖了,其實二者境界仍有天壤之別,喜好禪修的學人,實不可不慎!

【全文完】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