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釋昭慧著
編號:2007
出版日期:1994 年 8 月初版
繁體中文 直排 單色印刷 平裝
ISBN:9578550111
定價250元
【推薦文】
昭慧法師是台灣新生代極為優秀的青年尼僧,於上求菩提之餘,仍不忘度化眾生,儼然是一位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的大乘行者。本書收集法師近一年多來有關內修心得與對外關懷的作品,分就法義、教育、護教、社會及人物記述等方面發表個人精闢獨到之見解。而本書之篇目次序,亦正是作者學佛的心路歷程──從領受佛法(法義),而宏揚佛法(教育),而走出山門,開始與社會對話,破邪顯正(護教),到以教理為基礎,展開扶助弱勢的社會關懷(社會),然後針對佛教界思想革命或護教護生的典型人物──印順導師、證峰法師與傳道法師而作傳記,另有其他記述人物之短文與法師個人學佛因緣之短篇自傳,以(人物)實例貫通個人理念之脈絡,並與全書精神遙相呼應。全書閱來但覺法義契機、立論精闢,於立破之間,既不過乎義,亦不失乎仁,而法師淡泊簡靜的氣質與菩薩清涼的性格,亦不啻是另一種「寒潭清水,映月無痕」的境界。讀者於中,除可一窺法師之人格風貌,更可深切體會一位菩薩行者,是如何地為了酬償多劫悲願,雖踽踽獨行,卻不改初志而昂首闊步地「浩蕩赴前程」。
【作者自序】
釋昭慧
(前略)……美國已故人道主義律師丹諾曾說:「仔細想來,對於任何問題,我從沒有響應過多數人的意見,我似乎在唱反調,總是站在少數人的這邊反對多數人的主張。」
雖然角色不同,但我也在他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這些年來,為護教護生而「闖蕩江湖」,所做所為,極少「叫座叫好」的事;大多時候,我都是在「逆向操作」,硬生生把原來的局面打亂,而耐心地透過口筆與行動,爭取群眾的認同。由於「逆鱗難批」的原理,所以我經常也吃主流媒體的「暗虧」。它們有時是只傳播不利於我方的單面訊息,從而主導著台灣絕大多數人民的認知;有時則乾脆封鎖我方資訊,而讓民眾幾乎不知道有這麼一些事兒。但韌性與毅力也許是最大本錢,絕不屈服於壓力的個性使我不撓不休,不放棄任何可以衝破媒體封鎖線的機會。「思凡事件」和「觀音像事件」就是兩個鮮明的例子。以「觀音像事件」為例:許多仁慈的記者朋友不諱言,他們原先是反對觀音像留在七號公園的。但我抓住每一個可以和他們交談的機會,鼓其三寸不爛之舌,極力陳述佛教的委屈,他們也就漸漸改變觀感,而在媒體上呈現同情我方的論調,從而讓社會各界由原先的「大多數反對」,轉而成為「大多數贊同」。
* * * * *
每經歷一次這種「逆向操作」的事件,當時是愈挫愈勇,事後,無可諱言的,還是身心俱疲。畢竟這是一種要消耗太大能量的心靈工程!這種過程絕對不會輕鬆愉快,有時甚至會因而失去自己非常珍惜的友誼!檯面上,我得唇劍舌槍,力戰群儒,兼而常被抹黑醜化;檯面下,我也常得默默忍受許多匿名信函的毒罵惡罵。我沒有偉大到擔天下憂苦於一身的胸襟,惰性也使我衷心希望過那平靜悠閒的日子。曾經幾次三番在事件結束後暗念:再莫插手管這類吃力不討好的事!但總會在另一次事件中,又忍不住站在多數人對立的一邊,開始嚷嚷起來!這已幾乎成了我的「慣性」。
我不禁相信:許多菩薩道上踽踽獨行的人,也並不是一開始就做好「犧牲奉獻於苦難眾生」的生涯規畫,而是一次又一次在「緣苦眾生」而心生不忍的情況下「出線」,久而成為「慣性」的。
老實說:就連已經邁向菩薩道的今天,你若抽離「事件」的背景,問我甚麼比較重要,我仍然會說是「解脫道重要」!我仍然相信:世間,是無可救藥的;弱肉強食的生態環境,是只能作相對改善,而無法作根本矯治的。否則釋迦太子何不利用既有權柄以建設人間淨土,而卻選擇「出家求取解脫」之一途?
然而「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的情懷,還是逼著惰性深重的我,一次次遇境逢源而發作,終至於成為「慣性」。苦哉苦哉!
也就是這個「發作」頻率太高,所以饒我多想做一個冷觀世事的「觀眾」,有時都還是難免按捺不住,跳上舞台抓麥克風,而在一次又一次的風雲際會場合,成了媒體矚目而群眾關注的「主角」!
一位自小愛護照顧我的長輩告訴我:聽到一些對我的批評,她不免要為我辯護一番,因為她對我視如己出,不捨得我受委屈。我說:「唉!阿姨,您的好意我很感動,但您不用這樣辛苦地為我辯解。我想得很透徹:想當年我在山裡謝絕萬緣以用功道業,我聽到的是社會上責備僧尼『逃塵避世,不知民間疾苦』。其後我開始護教,貽來的譏嫌,不外乎是『器量狹小,修為不足;只管佛教利益,不問蒼生死活』。待到我也開始關懷『蒼生死活』時,他們開始罵我『多管閒事,六根不淨』!我要在意他人看法,還能動彈嗎?」
* * * * *
我的大多數文章,也就是在這樣悍然不顧譏讒的心態下,克服「寫作動機不強」的心理障礙,而一篇接著一篇寫就,發表出來。一年九個月期間,不想又累積了三十多萬字。 配合編輯作業,我把文稿分作三份。一份定名《悲情觀音》,收錄「七號公園觀音像事件」及「政教關係」相關諸文;一份定名《願同弱少抗強權》,收錄與「生命倫理」和「僧眾倫理」相關諸文;其餘的一份,分作「法義篇」、「教育篇」、「護教篇」、「社會篇」以及「人物篇」五類。後者的類別稍多,但整體而言,也有個人的理念貫徹其中,並非信手塗鴉應景而已。………(下略)
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
為償多劫願,浩蕩赴前程!
在漫漫時空之中,多生多劫的菩薩行,直可以用「任重道遠,死而『無』已」來形容之。在潛修經教的山中歲月,我曾質疑自己行菩薩道的堪能性,從而自命「聲聞根性」。沒想到,在「緣起性空」的法義體會之中,有了許多「觀眾生苦」的時節因緣,而誤打誤撞地成了個菩薩學人!不忍之情的「慣性」,使得雖未證入空性的我,竟也建立了「菩薩道可行」的堅固信願!因茲用此偈之末句,作為本書之書題,用表當前學菩薩行的一番心情,並誌出書緣起如上。
八十三年七月二十日深夜,禁足中,于弘誓學苑
(原序文長五千字,茲節錄精采段落,以饗讀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