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者:釋昭慧
編號:6016
發行日期:1999年1月
錄音卡帶 8卷 每卷60分鐘 附講義
定價700元
【推薦文】
◆宗教‧社會‧動物權‧政教關係
昭慧法師近年頻頻接受媒體訪談,所談內容涵蓋面極廣泛,切入點極深刻,受到教內教外之重視與肯定。本有聲書選取其中五次的演講與受訪,共八卷錄音帶,內容包括:
1.中台‧宋七力‧妙天事件面面觀(一)(90分):九六年震撼台灣社會的中台剃度事件與宋七力妙天事件,其所呈現之宗教、社會、文化、政治問題。本次係受屏東讀者群之邀,八十五年十一月九日在屏東縣內埔鄉妙覺寺講堂演講。深受好評,且引起南台灣佛教界廣泛而熱烈的討論。
2.社會運動的定義與意義(二)(三)(兩卷,各60分);社會運動與慈善救濟、自力救濟的分野;佛法與社會運動的關係;佛教徒從事社會運動的影響。法師以一宗教師而兼社會運動從事者之立場,有理論基礎,有實務經驗,講來感召力自是不同。
3.護生的雙贏大道——談流浪狗與賽馬問題(四)(五)(兩卷,各60分):
八十四年五月十五日,名節目主持人于耘捷(于美人)在綠色和平電台對昭慧法師作第一次訪談,主題是動物權。法師極力推動「動物保護法」之立法,並廣為介紹台灣目前的動物處境,強烈反對賭馬合法化。
4.困難的倫理抉擇——色情、暴力V.S.出版自由(六)(七)(兩卷,各60分):八十四年五月二十九日,名節目主持人于耘捷(于美人)在綠色和平電台對昭慧法師作第二次訪談,辯證「言論自由」、「出版自由」與「人有否自殺的權利」等尖銳的倫理難題。
5.護生的理論架構(八)(60分):八十四年四月二十九日,法師在華語電台座談會上,講述佛法「護生」精神內在的理論架構。
【精彩片段摘錄】
從宋七力事件看台灣宗教現象(摘錄)
昭慧法師/主講
莊淑惠‧陳月君/記錄
在台灣這個社會,會有宋七力、妙天之流這麼興盛,我也得說一句不客氣的話:幾流人民就有幾流宗教!(下略)
華人社會宗教特色
整個華人社會,普遍短視近利,它崇拜的是現實利益或權力,很少想到生死大事。孔子說:「祭神在如神在。」你拜它,就不妨當它存在,可是它到底存在不存在,就不重要了!他覺得:不用費那腦筋去想這些,反正你拜了就是好的!你拜了,萬一它存在,你不就賺到了嗎?它若不存在,你也沒損失,反正供品到最後還不是祭到你自己的五臟廟去了!那豈不是一種投資式的信仰?(下略)
我們可以注意:鄉下地方的歐巴桑,到初一十五的時候,她們還是會先到佛教寺院拜佛,因為她們覺得「佛祖比較大」,這就不知道為什麼他們有這樣的觀念了——佛祖比較大,所以先拜他;拜完後,媽祖也要拜一拜;如果擔心媽祖是女性,法力不夠強,就再去拜個關公,武聖嘛!孔武有力不是問題;拜完關帝爺以後,太子爺也不能漏掉,這種武功高強的高手,不妨多認識幾個,有難的時候還可以多幾個助力;接下來城煌老爺也拜一拜,萬一做了壞事,求個懺悔也心安理得些,省得他半夜拖我下床!最後,雖然拜會總統的禮數省不得,但也要拜拜角頭大哥,於是什麼十八王公、萬應公,她也拜它一拜!還有,管區警察也要照顧到啊!所以土地公也不要忘記去拜一下!她拿一籃香與水果,四處拜完一圈,這初一十五的功課就算做完了!這是華人普遍的信仰方式,這種信仰方式讓他們覺得心安理得——反正通通都拜過了,萬一一兩尊不靈,但總不會尊尊不靈吧!他這一來,押寶全押到了。在這種情況之下,你希望它產生高水準的宗教理想,那可是困難的事!我們這個社會,與其去罵宋七力罵妙天,不如反躬自問: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文化?
家族本位,輕慢出家
其次,這是「家族重心」的文化,它的短視近利,讓它看不起出家人,認為出家人是「不事生產的社會米蟲」,家族本位的觀念,使人們死守「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教條,所以它不像西方社會這樣對待修女或神父,它老是認定出家人不結婚是怪物,想辦法要讓他們結婚。
前幾天在中國時報看到一篇文章,很不以為然,就寫了一篇文章回應他,第二天立即刊出。(下略)
那個作者(下略)見某出家人買玉,遂不以為然而「尼姑」長「尼姑」短地譏刺道:「我們的社會資源都流向出家人,而這些僧侶都不事生產,(下略)多了體重跟權欲,少了修為與慧觀。」他說:「社會資源應該留給社會福利或社運團體,來幫助那些雛妓跟智障兒,推動生態保育」。
一篙打翻一船人
我看了火冒三丈,所以寫回應文,我說:這位先生的話,讓我覺得啼笑皆非!做為一個社運團體的負責人,我真的還要感謝你,虧你還想到要社會資源分給我們;但是做為一個僧侶,我要因你對僧侶所用的羞辱辭令而致以嚴重的抗議!接著我就一項一項地責備他。我說:少數人生活奢華,受到世間的譏嫌,這當然是咎由自取;但你不能以偏概全!你把我們所有的出家人都罵在內了,彷彿這些出家人都在開BMW、開賓士,你不能因為這個團體有少數人生活奢華,就否定全部人的清白!(下略)
你說出家人「不事生產」,那我請問你:在台灣,除了農人和工人,誰有資格罵別人不事生產?每個人都用他的方式存活,用他的方式奉獻社會,難到僧侶都對社會沒有貢獻嗎?有個僧侶,有個寺院在社區內,它給這個社區帶來多大的安慰力量!減少多少的犯罪!你能評估嗎?華人社會太功利,凡是不能換成鈔票的,不管再有價值,都是廢物!(下略)
你如果只因僧侶接受奉獻,就說僧侶是「不事生產」的,那麼,社會團體為了要推展理念,推動事工,不但需要義工,也要有專職人員,專職人員一定要領薪水,這個薪水從那裡來?不就是從捐款來的嗎?如果你說接受奉獻的僧侶「不事生產」,而建議把奉獻轉贈給社運團體,那麼我們這些社運負責人拿你的錢也未免太沉重了!(下略)
宗教現象其來有自
最後我也責備他:不要「尼姑」長、「尼姑」短的。在印度都稱呼佛教女修道人為「比丘尼」,在華人社會,我們不妨叫「尼師」。「尼姑」來「尼姑」去,是中國文人用來歧視修道人的用語。我以「原住民」的稱呼為例,因為他有提到要幫助那些雛妓、智障兒跟原住民。原住民不喜歡人家叫他「番仔」,要我們叫「原住民」,出家人同樣不喜歡人家叫尼姑。我說:
「你少說我這人『少了修為和慧觀』,你個人把我叫『魔鬼』也沒關係。我跟你爭的只是『社會正義』。當一個人對另一類人——全部的那一類人,發出歧視的嗤笑時,我不相信他骨子裡沒有一套階級意識。在這樣的情況下,他會真的去關心同樣『不事生產』而且比出家人更弱勢的雛妓、智障兒乃至保育類野生動物嗎?」 (下略)
倘若對於飄然遠舉而有出塵之想的、淨潔身心超越欲樂的人,有如此輕慢的想法,那麼我們就不要責怪台灣會有那麼多的宋七力。為什麼呢?他們要的不就是那些嗎!他們要的不是更高尚的精神境界,而是那些現實的,可以換算成鈔票的東西。當然,有感斯應,物以類聚,自然他們就會有對那種宗教人物感到崇拜的心情。(下略)
一計回馬槍,擊向慢僧輩
有一次,我上第四台的節目,那時中台事件剛發生,風聲鶴唳,草木皆兵。那天,我是趕場,先到全民衛視上一場,再趕到TVBS上李濤的「2100全民開講」節目,全民衛視請了一位律師,聽說是民進黨籍的國代,在化妝間撲粉。我出家人是不撲粉的,那時他看也不看我一眼,眼睛瞇著看上面,我若無其事,笑笑的點個頭,他也就只好回我一個點頭。等到上節目時,主持人問我說:
「法師!為什麼這麼多人想要出家——還都是高學歷、女性?」
我知道一般人都很好奇,於是特別予以說明:
「出家對個人來說,是追求心靈的超越;對社會來說,多了一群免費的義工。可以說,這是個人生命中偉大的抉擇。」
我講完,那個大律師就開始發飆了。他說:
「大法師說出家是偉大的抉擇,很像我們這些大律師都不是偉大的抉擇了。父母親恩重如山,怎麼可以不經過父母親同意?父母親不准,就不應該出家,怎麼可以出家呢?他們講空啊!什麼『四大皆空』,我看是『頭殼空空』!」
我聽了就冒煙,好不容易按捺住,等到他講完,我就立刻給他一計回馬槍:
「大律師說:我說『出家是偉大的抉擇』,就表示『其他的職業就不是偉大的抉擇』嗎?我有那樣說嗎?我的邏輯腦袋會那麼不清楚嗎?
「大律師,你說:『父母恩重,一定要父母允准才能做什麼。』我想請問大律師:如果當年你要讀法律系,你父母要你念醫學系,今天還有你這個大律師存在嗎?
「至於你說『空』,我今天不是要講『空』,因為空義甚深,一言難盡其奧。可是有一點請注意:外行人請不要說內行話。就像我不懂法律,我就不敢隨便講法律術語一樣,請你不要講佛教術語,免得鬧笑話。」
喔!那個大律師眼睛馬上從天花板降到和我平視,變得對我非常客氣,我為趕下一場訪談中台山事件的節目而先走一步,走的時候,他還站起來跟我握握手。這個世間就是這樣,有些人「敬酒不吃吃罰酒」!
換做是梁祝,你會同情誰?
另外有一次,是上三立衛視台的「絕對宗教」節目,李昂主持的。有個年輕的偶像歌手一同參加受訪,當主持人問到:
「如果你要出家,你父母不同意時,你會如何處理?」
他就很含蓄地說:
「沒關係,我就考慮先在家修啊!我要聽父母的話啊!我這樣子可以說兼顧了孝道又兼顧了修行,法師剛剛也講:在家也可以修行的。」
我確實這樣講:在家也能修。我從不認為在家不能修行,也不認為學佛非出家不可。可是等到他講完,我就不客氣了。我說:
「這位小姐很孝順父母!但我請問你,今天如果你愛上某甲,可是你父母硬要你嫁某乙,你會那麼乖,會聽父母之命,嫁給某乙嗎?」
根本內心裡面對出家沒有很深的認同,才會慷他人之慨!我聯想到一個例子,《聯合報》有一篇漫畫,畫得很諷刺:一個女孩在看報紙,報紙的背後寫八個大字:「黑道治國,燒殺虜掠」。表示臺灣社會業已亂七八糟,呆不下去。於是那個女孩子就瞪著報紙說:
「爸爸媽媽,我想離開這裡。」
爸爸說:「要出家啊?休想。」
媽媽說:「你出家以後,誰來照顧我們兩老?」
那個女孩瞪他們一眼:「我只不過是要移民而已!」
爸爸就說:「嗯!這是個好主意。」
媽媽說:「妳儘管放心去,我們會自己照顧自己的。」
這有多諷刺啊!所以當中台事件發生後,實在是「兔死狐悲,物傷其類」,我雖然對他們的作法實在不茍同,可是看到他們一個個像被抬豬一樣抬回家去,真的看得非常痛苦。所以好幾次我在電視台上,只要捉到麥克風,就不客氣地說:
「奇怪了,真的就只是似海深情嗎?在這些似海深情的背後,難道沒有隱藏著某些歧視出家的價值觀嗎?試問:今天如果是祝英台被抬到馬文才家下嫁,觀眾朋友會同情誰?如果同情他的爸爸媽媽,『梁山伯與祝英台』就不會從凌波時代演到現在,大家都還那麼愛看?」
我們的社會人心在想甚麼?他們對於超越人世間欲樂的價值觀有什麼樣的一種歧視想法?表面上的理由是那麼的冠冕堂皇,背後的一套,卻是他的邏輯,那個邏輯就是現實功利而偽善的文化。有這種文化,卻希望宋七力事件不再發生,那個叫做「緣木求魚」。(下略)
——摘自昭慧法師演講集(三)《佛法的中道智慧》錄音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