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相」、「光明想」與「光明遍」之比較研究
釋昭慧
全文PDF檔
摘要:
本篇論文探討佛法意義上的「光明相」,並聚焦於「根律儀」後續功課之「光明想」與「十遍處」中之「光明遍」而作比較研究。
從宗教現象學角度來看,各宗教莫不重視光明,而且將光明賦與希望、喜樂、智慧、解脫或救贖的意義。
佛經時常以「光明」描述佛陀、正法、三昧與正覺的種種殊勝境界,還有止觀成就所呈現的「光明相」,這是修持成就的效果。
在佛典中也有將「光明」的本身,拿來作為所緣境的修持法,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根律儀」中之「光明想」與「十遍處」中之「光明遍」。
本文在南、北傳佛典的敘述脈絡中,提出如下兩項觀察與分析:
1. 何種人,在何種時節或何種情境下,會出現「光明相」的效應?
2. 「光明想」與「光明遍」的原典依據、修持內容與方法,兩者之間的共同性與差異性。
從而獲得如下結論:「光明想」與「光明遍」的所緣都是「光明相」。其差別在於,「光明想」的光源,來自止觀餘勢的色聚光明,但「光明遍」的光源,卻是經過精心設計的自然光或燈光。
「光明想」與「光明遍」的修學目的與修習效應,也有共同性與差異性。其共同性是:兩者皆可遠離昏沉睡眠蓋;差異性則是:修習「光明遍」可以由禪定引發神通,也就是,可以獲得天眼通,但這並非「光明想」的修學目的與修習效應。
關鍵詞:止觀(奢摩他、毘鉢舍那)、光明相、光明想、光明遍、覺寤瑜伽、根律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