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慧法師

 

   

 數量、素質與成果

──「增一法」之類集目的(下)
《長阿含經》講學札記(五)

                                                         釋昭慧

107.10.56 昭慧法師於花蓮慈善寺講《長阿含經》。

臉書留言錄(之六一七)
107.9.30

【接續前文】

  除此之外,筆者以為,「數量累計、素質提昇與成果核驗」,這是佛陀教法的重要特質

  

  佛陀說法時,用字遣詞的精準度很高,定義非常嚴謹,劃設的範疇也非常周延。因此,「五蘊」就是「五蘊」,非四非六;「六處」就是「六處」,非五非七,「七覺支」就是「七覺支」,非六非八。若要將佛法如實傳佈,就不能不依這些法數而如理作意,並依此諸「法」與「隨法」的法數而核實執行,以免得少為足,或是挂一漏萬,或是以偏概全,影響學法的效能,形成證悟的障礙。


而這也是《瑜伽師地論》所述,於正法作「如理思惟」的兩項要訣之一——「以算數行相,善巧方便算計諸法;……以稱量行相,依正道理觀察諸法功德過失。」(《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五,CBETA,T31, 419a)

有關「稱量行相」與「算數行相」的內涵及其要義,筆者業已闡述於拙著〈論《瑜伽師地論》之「如理思惟」——正思擇其自相、共相之要領與判準〉(《法印學報》第五期,2015年10月,頁1-26,admin/upload/file/faryin5-1.pdf),茲不贅引,在此要強調的是:

佛陀說法,旨在令有情「離苦得樂」,此「樂」依其層次,而有現法樂、後世樂與究竟解脫之樂。然而無論要達到哪一層次的效應,都必須逐步拉高學法者心理與言行的「素質」,這必須要在「數量」上,作精準的催化與檢核。此即「由量變而達質變」的操作原理:

一、精準的催化:「數量累計」與「素質提昇」

數量的累積,目的在催化並提昇素質,例如規定:一日禮佛五百拜,唸佛八千聲;一日坐五支香,經行三小時。之所以需要如此,原因有二:

1. 克服懈怠與放逸:讓行者依所訂數量以為日課,以免用種種理由製造懈怠與放逸的藉口。

2. 依量化功課,獲致質性成效:善習、善德或是惡習、惡癖,這都是在數量的累積中,留下來的生命遺痕。修道目的在培養良好的串習,矯治不良的習性,這兩者都必須依於紮紮實實的數量累積,而無法倖免或倖得。

二、精準的檢核:「數量核對」與「成果驗收」

進以言之,修證不能單憑當事人「自我感覺良好」,而必須作嚴格核驗。然則如何核驗?在佛陀的教學中,「數量上的核驗」,成了不可或缺的環節。例如:就「世間道清淨」的目標而言,如何知道自己已獲初禪?這必須嚴格檢核,看自己是否已獲「五禪支」——尋、伺、喜、樂、心一境性。依此類推,行者是否已證二禪、三禪、四禪,都必須十分嚴謹地檢核其行相與禪支。

就「出世道清淨」的目標而言,如何知道自己已獲初果?這必須嚴格檢核,看自己是否已「斷三結」——身見、戒取、疑。依此類推,行者是否已證二果、三果、四果,都不須別人加以印可,自己即可精細檢核,是否已具體地斷除「五下分結」、「五上分結」。

以上,無論是世間清淨還是出世清淨,這種「自知,自作證」的宣告,都必須建立在明確項目與明確數量的檢核之上,絕不能以「圓陀陀、光爍爍、明了了、活潑潑」之類形容詞,依稀彷彿地表述其意境。

然則,依增一法以類集法數之重要性,於此不言可喻。原來,這是「以算數行相思惟佛陀教法」的思擇路徑,它不但可落實到身心、言行之自我省察,甚至可以設定而為僧團規制(個人言行與行政管理)與聖證解脫的檢核項標。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