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與宗教
──呂欽文教授/建築師蒞系演講
臉書留言錄(之九六六)
110.11.30
明天邀請我的兄長呂欽文教授/建築師蒞系演講。
欽文教授是第十五屆中華民國傑出建築師獎得主,是專業卓越而有理想性的建築師。他所設計的幾座校園建築與庭園(如下照片),讓我感到特別寧謐,彷彿置身其間,心靈就可清涼安穩!
就在三個月前,他還榮獲台灣大學109學年度「全校兼任教師教學優良獎 」,這可說是實至名歸。若各位看過他為台大城鄉所演講的簡報,就知道他是如何嘔心瀝血地傾注其專業知能,並將他的人生智慧分享學生。
明天下午欽文教授為系上演講的講題是「建築與宗教—看空間如何成為心靈的表徵」,從各種宗教的特質,談各自發展出的宗教建築形式。希望系所同學把握難得的機會,珍惜這場知識饗宴。
110.12.2
昨(12月1)日中午,舉行系所師生座談會,師生出席踴躍,共進午餐。正巧慈濟副執行長何日生教授(照片 中致詞者)上午有課,遂應邀留下來與大家共進午餐。何教授自108學年度起,於本系研究所兼任教職,迄今已兩年半。由於在慈濟的公務繁重,他總是來去匆匆,這是他首度與全系師生聚餐。
餐會結束後,師生聆聽呂欽文教授的精彩演講:「建築與宗教—看空間如何成為心靈的表徵」。
呂教授作為一位建築師,將東、西方宗教的差異,先作哲學層次的扼要陳述,再從這樣的差異來分析:系出同源之基督宗教(含羅馬公教、東正教、新教)與伊斯蘭教重視「神性」的宗教心靈,投射到教堂、清真寺建築時所展現的特質,以及佛教(含漢傳、藏傳與南傳)重視「人性」的宗教心靈,投射到寺院、殿堂之建築風格。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關基督宗教建築的演講重點:
1. 長方形的平面空間、高聳的立體空間、窗洞的光影投射,這些殿堂設計,詮釋著崇高、偉大、神聖的「神性」意象。
2. 古代教堂與清真寺的「方向性」特質:教堂方位朝向耶路撒冷,清真寺則建築方位不拘,但禮拜者的頭面必須朝向麥加。
3. 歌德式與巴洛克式教堂的風格差異,以及當代造型新穎、奇特的幾座教堂建築。
呂教授將他所精心蒐集的古今宗教建築圖像逐一秀出,並針對它們的建築外觀與內部空間,從宗教、哲學、美學、建築原理、建材與工藝等不同角度作出扼要介紹,令聽眾大開眼界,大家聽得十分專注,非常歡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