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攬了一項高難度的文字工程 ──拜見上人,難得談心(上)
臉書留言錄(之一一四四) 113.4.13
上午赴慈院途中,由德如法師口中得悉:證嚴上人今天沒有外出行程,想到自己好久沒見到她了,非常想念她的慈顏,遂臨時決定隨車至精舍拜見上人。
適逢精舍因工程需求而停電,上人出到外廳,在微弱的光線下,接見了幾位遠從台中趕來花蓮,投入地震後精舍修復工程的慈誠志工。緊接著,她以讓我看得心疼的,緩慢而吃力的步伐,帶著慧香法師與我,進到平時接見來賓的客廳。
很難得的是,這次竟然沒有眾多慈濟人在座,反倒是一些精舍出家眾(德如、德寋、德守、德寧、德祒等法師),陪同慧香法師與我,與上人娓娓談心。後來,刻在精舍養病的華雨精舍慧琛法師也出來了。
上人說話的氣力微弱,因此要我倆坐得離她近些,並且笑盈盈地說:「我講話吃力,聽妳說說!」我忙請德如法師拜託精舍師父,幫我們合照一張相片,並且調皮地告訴上人:「我這是要放在臉書上的。」上人非常有耐心,讓精舍師父們左照、右照,照了大約半分鐘,連我都覺得再不結束,自己的面部表情肯定僵硬!
我一邊照相,就一邊想:「上人要我來說說,我要說些甚麼呢?」於是簡短報告:八月下旬即將於靜思堂舉行的第22屆印順導師研討會(本屆由慈濟基金會主辦,玄大與弘誓師生過來當聽眾),並且強調:「到時候我一定會聽您的話,回到精舍來住。」法師說:「這就對了,精舍也是妳的家,要常常回來!」
接著,我讚嘆本次地震中,慈濟揚名國際的各種表現,包括日本與國內媒體對慈濟的讚譽。這回上人接話了(我終於不用挖空心思想要說些甚麼),她特別感嘆「無常」的巨大力量。這不但是面對全球天災人禍頻仍的悲心浩歎,也包括她自己面對身軀逐漸衰弱而「與時間賽跑」的迫切感。
由此,上人非常讚歎第一代與第二代慈濟人堅韌不拔、謙遜有禮、忍辱負重的精神。在言談間,她難免憂心慈濟人第三代,不知他們能否傳承慈濟的如來家業,我遂告知近年大專佛學社團式微的情形,並且分析:相對於其他佛青社團,慈青社還是比較蓬勃且穩定發展的。
我復提起基督宗教所面對的人口老齡化危機。大多數教會因應於此,推出較活潑且具搖滾風的「敬拜讚美」(worship & praise),這種手法,短期確能攝受大量青少年,但招入教會的青年,流失率也很高。
看來能觸動新一代手機族青年心靈的,不見得都要跟風,弄出符應躁動心靈的「敬拜讚美」。至於長期靜心修習活動(如佛七或禪七),在我們還是大學青年的民國六、七零年代,雖然青年趨之若鶩,如今卻也成為小眾修行活動。反之,讓青年們在生活實作與團隊共榮中體現忘我利他的菩薩行,倒也是穩當的接引法門。
話鋒一轉,她說,近來時常殷切提醒弟子們,要省思生命的價值,要殷切感念佛恩,眾生恩。「至於我自己,一旦無常到來,我不要大家一直念佛,不妨放點音樂。」
我實在非常「大嘴巴」,竟然問上人:「那您希望放甚麼音樂?」她說:「妳來製作,如何?」我為之一驚,連忙稟報:「作曲必須有專業訓練,我欠缺這種專業。」上人說:「那就由妳作詞。」
我雖與有榮焉,卻不免膽戰心驚,因為面對證嚴法師這樣舉世欽崇的菩薩摩訶薩,這等「不世出」而光環爍爍的宗教天才,我委實怕自己無法將這些光燦德業,化約為簡短而又貼切的歌詞。但我更不忍辜負上人的期待,於是就這樣,「大嘴巴」的我鼓起勇氣,硬著頭皮,腦袋一片空白地,承攬了這項非常高難度的文字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