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慧法師

 

   

凡走過的,必留下痕跡!《世紀新聲——當代台灣佛教的入世與‧ 出世之爭》——代 序

釋昭慧

  天下之種種文鬥武鬥、明爭暗鬥,依佛所見,不外乎是「欲諍」與「見諍」:為權、為名、為利、為色而爭,是名「欲諍」。世間各家言論相爭,佛教與外教爭,大乘佛教與聲聞佛教爭,聲聞佛教部派相爭,大乘三系學派相爭,禪、淨、密、律宗派相爭,漢傳、南傳與藏傳相爭,是名「見諍」。

  唯獨一種「千不該爭,萬不該爭」之論諍,是為大乘佛弟子之間的「入世與出世之爭」。

  為何「千不該爭,萬不該爭」?原因是:

  一、名實不符:既名「大乘」,就不應該又要裡子又要面子││一方面要獲證無上菩提,祈願為天人師;一方面又藉口凡夫無能,不肯行利生事。退一步言,好樂隱遁,一意尋求自我解脫,而無心從事利生事業的修行人(以下簡稱「隱修僧」),既然聲稱需要專力修持,就應做個名符其實「放下萬緣,不問世事」的隱修僧,倘不此之圖,反而向世間探頭探腦,說長道短,本身就已違背「隱修」之名了。

  二、自我顛覆:這些隱修者,聲稱要傾全力以修持,所以無暇行利他事,既然如此,理應交出一張「修持成績單」來證明:他們比不隱修的人有更好的自我觀照能力。但他們竟然無法覺察自己的起心動念,於出世、入世之議題上大動干戈,有的甚至以極端挑釁的語氣,辱罵主張入世利他的高僧大德。這樣一來,豈不是更加減低了隱修的正當性嗎?世人難免要從他們的言行來質疑「隱修無效」的。

  三、有違教證:隱修僧若自認屬於「大乘」,卻迴避了諸大乘經明文規定的「六度四攝」利他功課,而單單挑選了「定慧」二度,就正當性而言,原是極其不足的。於是,他們最常出現下列遁詞:「我不是說『不要廣度眾生』,但凡夫位時尚無把握,勉強利他,也只不過是『淪為煩惱與業力的手下敗將而慘遭蹂躪』而已。要利他,也要等成了『聖僧』以後再說。」

  乍聽之下似乎有理,但是,且不說「菩薩是否異生(凡夫)」在部派時代還大有爭議(上座部就認定菩薩只能是「異生」而非聖者),就算是大乘經論,也無不說:資糧位的凡夫菩薩應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所以隱修僧的說法,實在找不到聖教量的根據,只能說是「純屬個人意見」。

  四、有違理證:退一萬步,就算不談部派與大乘經論的教證好了,這種「只有證聖才能利他」的言論,在理證上也大有問題。我在本書的〈立敵共許辯證兩則〉一文,就做了反駁,茲不重贅。

  五、有欠厚道:隱修僧常讓僧伽因他們而面臨著世間諸如「寄生蟲」、「不事生產」、「逃塵避世」、「消極悲觀」、「不知民間疾苦」之類的羞辱責難。

  即使如此,筆者個人還是不忍責備隱修僧「拖累佛教」,只是傾全力從事正面的弘法利生事業,意圖改變世人對僧尼的不良觀瞻,從而洗滌前諸汙名,以利僧眾「令正法久住」之大業。不祇是筆者,台灣還有眾多無私投入佛教慈善、文教事業的僧尼,功績卓著,有目共睹,這才使得社會對僧尼的刻板印象改觀,辱僧風氣稍斂。

  這樣一來,隱修僧也無形中蒙受大利,得以有尊嚴、有奧援地繼續他們的隱遁生涯,而不似上一世代的僧中長輩,卑微存活於社會之中,默默隱忍著世人紛至沓來的羞辱之語與鄙夷眼光。

  其實,不祇是在中國,普世(包括西方也一樣)對於隱修僧都有一種隱微的敵意,認為他們不知民間疾苦,忽略社會責任。中國文化更是以「兼善天下」為主流思想,對於「獨善其身」的隱士,從未給予太高的評價。隱士若不安份隱遁,更被譏以此做為「終南捷徑」。因此佛教在中國的發展,一開始就傾向於大乘佛教,從而獲得了廣大人民的信賴與接納。憶昔梁漱溟先生,以「此時、此地、此人」,對隱遁氣息濃厚的佛教給予責難,甚至因此而棄佛入儒,這何嘗不是促使印順導師提倡「人間佛教」的重大觸媒呢?

  我們可以這麼說:正因為歷代以「行菩薩道」自期的僧尼,共同撐開了一把巨大的保護傘,緩和了社會對隱修僧的反感情緒,抗拒著政治與異教勢力對佛教的刁難與迫害,並積極宏法度眾,而造就出大批護法居士,得以張羅隱修僧的四事資糧,有了這些「利基」,隱修僧方能如願避居山林,專力修持。

  這就是「千不該爭,萬不該爭」的第五個理由││矢志「出世」(或是主張「凡夫先求出世,證聖以後再行入世」)的隱修僧,既然深蒙其利,不知感恩也就罷了,竟還對「行利他事」的凡夫菩薩指指點點,不是抹黑其動機為「討好群眾」,就是貶抑其事行為「徒勞無功」;當凡夫菩薩為佛教、為眾生忙得席不暇暖,「不修深禪定,不斷盡煩惱」時,隱修僧還要譏刺他們「欠修行、沒深度」,這種行事作風,未免太不厚道了吧!

  大乘佛弟子之間的「入世與出世之爭」,最常卡在「凡夫有沒有資格行菩薩道」的焦點上。在此筆者姑且跳開前述五項理由,直接就著與自己有緣的幾位師友,勾勒三幅「具煩惱身,行菩薩道」的圖像(由於印順導師是筆者常常提及的典範,茲略)。

  圖像一、帕奧禪師:他老人家行菩薩道,但也無私地把共世間的四禪八定、聲聞行的諸階觀智,以及南傳阿毗達磨,一一傳授給有心尋求解脫道的學人。為了弘傳禪法,他不辭辛苦,國內外奔波不休;前年,他積勞成疾,受大病苦,在台大醫院住院接受治療。

  基於南傳上座部論義,他不祇一次堅稱:菩薩必然是異生,入證初果就得直趨解脫。隱修僧們老是以帕奧禪法為例,強調「不證聖不足以利生」,以譏刺太虛大師或印順導師的「人菩薩行」不足為訓,殊不知,帕奧禪師本人正是南傳佛教中,「以凡夫身行菩薩道」的最佳典範!

  圖像二、性廣法師:他早年向筆者學法,有著善財童子般的純淨心靈,有著禪師的資稟與經師的歷練。他原本就有些禪觀經驗,但總覺得次第不夠清晰完整,於是在民國八十六年暑假,放下萬緣前往緬甸毛淡棉,親近帕奧禪師。於帕奧叢林精進禪修期間,他足不出寺,在簡陋的環境裡夙夜匪懈以加功用道。禪觀中的無限光明,讓他足以忘卻屋頂遍佈的蜘蛛網,臥具中令人頭皮發麻的蝨蚤,以及緬甸國土上處處可見的窮苦童工。當他在禪法上有了重大進展之時,周遭道友紛紛向他道賀,他反而不知怎的,只要一想到「這樣用功下去,聖果指日可期」,內心就湧生無限蒼茫的悲切之情。他自忖:這大概是「不忍眾生苦」的菩薩習性在「作怪」吧!

  幾經反思,他毅然決定返台,與學團師友共同扛起弘誓建校的重擔。當其時,帕奧禪師慈悲挽留:「依你進步的情形,只要再於此間用功三個月,當可修完全部課程。」但他依然選擇了歸途,直至新校舍竣工之後,才有了第二次的帕奧禪修之行。他回到台灣的最大貢獻就是:第一、二年分別與新竹壹同寺、月眉山靈泉禪寺合作,襄助禪師來台教授帕奧禪法;第三年,弘誓新校舍業已落成啟用,正巧提供了良好舒適的禪堂、寮房、齋堂與經行庭園給禪修學員使用。直至第四年由傳道法師接辦禪修營,他才稍歇了一口氣。

  凡走過的,必留下痕跡。三年期間,他犧牲了自己精進禪修的良機,但是三年「帕奧禪修營」辦下來,成就了四百多位僧眾的禪觀道業。

  圖像三、弘誓學僧:當日犧牲自己的修道權益來成就他人道業的,又何祇是性廣法師。帕奧禪修營每年一個半月或兩個月,報名參加禪修者極其踴躍,但是義工來源的問題可就棘手了。猶記得第三年(民國八十九年),禪修營在弘誓新校舍舉行,對學院師生而言,身處「近水樓台」,原是精進禪修的大好機會。畢竟前兩年,他們已發心扛起了繁重的護持工作,筆者身為主事者,也不忍要求他們再一次犧牲自己,以成就他人的道業,所以一視同仁,鼓勵他們統統參加。然而現實難題就擺在眼前:統籌發落,服務學員,張羅四事,帶領義工,在在需要人手,倘若大家都要學禪,此類外護工作又要誰來做呢?可敬可愛的共住學僧們,看到筆者與性廣法師如此為難,竟然主動棄權,甘為後勤部隊。

  隱修僧慣常譏嘲人間菩薩不事修行,卻罔顧一個難以迴避的現實課題:個個都愛坐轎,又有幾人願意扛轎呢?坐轎人在坐享其成之餘,難道還忍心摀鼻嫌惡扛轎人的汗酸味嗎?就算是人間菩薩因事忙而疏於禪觀修行,難免夾帶著貪瞋癡煩惱的汙濁,隱修僧也應謹記:潔淨的蓮花猶要長養於淤泥之中,旁人猶可對淤泥產生嫌惡之情,但蓮花本身卻最沒有資格譏嘲淤泥的惡臭。

  凡走過的,必留下痕跡,我在他們身上,看到了「菩提資糧」。在護持禪修營的月餘時日裡,學團師友寓修行於工作之中,忙得法喜充滿。間或有貪瞋癡相互觸惱之時,卻也談不上是「淪為煩惱與業力的手下敗將而慘遭蹂躪」(如石法師語),反而多了一些如法如律以滅除諍事的學戒經驗。漸漸地,他們在人與事中磨除了身上的銳氣、躁氣,待人更見柔軟、慈悲,遇事更能耐煩地善巧應對。

  從旁觀察,我們也發現到:部分禪堂學員,因為有全心、全力、全時段可以起煩惱,所以貪瞋癡煩惱不但不遑多讓,而且猶有過之。諸凡自己禪境是進是退,較量他人禪境是勝是不如之類情事,都容易令其生惱。不但如此,連窗子是開是關,食物是鹹是淡,蒲團是高是低之類芝麻綠豆大事,也可以令其大動瞋心。惡形惡狀,不一而足。還有部分禪修者,也許因為他們只關心自己的修行進度,活在自己的世界裡,言行舉止往往很自我中心,從而招致一些義工的微詞。

  發心護持他們的學僧,這一切看在眼底,卻能謹守「觀德莫觀失」的教誨,隱惡揚善,不忍見義工或護法居士因他們的表現而退心。

  經過這樣的「近身觀察」,我們終於確認一項事實:禪堂裡與禪堂外,隱修僧侶與凡夫菩薩,不起煩惱則已,煩惱一旦生起,同樣是面目可憎的!既然如此,彼此又何必互相譏嘲呢?以寬厚感恩的心互相包涵,互相成全,不是更符合「緣起中道」的智慧嗎?

  儘管「千不該,萬不該」在入世與出世的話題上起諍,但畢竟修行人就不等於佛陀,不夠圓滿的心靈,不論是在山林隱遁,還是在塵世奔忙,由於煩惱作祟,總是不免無事起諍。「入世與出世之爭」,於是成為一個兩千年來「不退流行」的古老話題,而且它就像打擺子(瘧疾發作)一般,久不久總會發作一次。

  當代台灣佛教的「入世與出世之爭」,隨著「印順學」之研究,圍繞著「人間佛教」的主題,就這樣熱辣辣地展開來了。

  印順導師可能要深深歎息他「生不逢時」吧!在他還「講得動、寫得動」的年代裡,所有批評他的看法都只流諸口耳相傳,不敢正式表諸文字,以資互作法義上的「無諍之辯」,對此,他總是深感遺憾。諷刺的是,到了「講不動、寫不動」的耄耋之年,他竟然「很巧」地開始面對著紛至沓來的批判文章(以下簡稱「批印」文章)。縱算他有再高深的「立破無礙」智慧,「講不動、寫不動」就是他的最大罩門。

         於是,緘默,成了老邁的他面對所有挑戰時,唯一的回應方式。

  然而,作為以「人間佛教,薪火相傳」自期的弟子門生,難道也可以保持緘默,而不為自己所服膺的真理作些辯白嗎?還有,作為一位有良知的佛教學者,難道忍心看著人多、勢眾、篇幅大的口水戰,淹沒了真理與實相嗎?而這樣的考量,就是江燦騰教授與筆者無法保持緘默的最大原因了。

  同樣的,縱然我們有再淵博的知識或「立破無礙」的智慧,也依然有我們的罩門——「時間有限」就是我們的罩門。江教授雖無暇回應,但基於研究台灣史的需要,還是會瀏覽相關群籍,至於筆者,面對那些冗長的「批印」文章,連閱讀都沒時間了,哪有可能一一回應呢?

  回想起來,面對這些「批印」文章,筆者個人的心情,也隨著生理年齡的成長而有所轉折。誠如筆者在本書〈昭慧聲明啟事〉一文所言:三十幾歲時,常常看到人胡說八道以傷害佛教、正法或師長,立刻披掛上陣,鏖戰不休。一轉眼,筆者已四十好幾了。生命忙碌而短暫,愈來愈覺得:要做有意義的發揮。於是不再「有響斯應」,面對一些不入流的,或只有情緒謾罵的「批印」作品,往往來個相應不理。

  即使對方「敝帚自珍」,頻頻郵寄大作上門,筆者也還是原封不動予以退件,或者轉手就棄置於資源回收筒中。筆者深信:讓它們自動成為「歷史的泡沫」,就是最省事的方法。

  然而,厭戰並非畏戰,有些人偏不信邪,「老虎不發威,被人當病貓」,得寸進尺,尋釁不已。偶而筆者給「騷擾」得不耐煩了,也會在私下給他個小小的「馬威」,讓他知難而退。至於公開應戰的部分,為了避免抬高對方身份,正中其下懷,所以總是「能省則省」。

  厭戰之心雖切,本書依然被「催生」了,催生它的人,就是強調必須成聖方能利他的隱修僧如石法師。

  也許有人會質疑:「批印」之人既然如此之多,你為什麼單挑如石法師而作回應呢?筆者的回答是:一、如石法師是一位勤懇真誠的修行人(兼學者),其大作在「批印」群文之中,還算是最有程度,而值得筆者相與交鋒的。二、正因他隱遁山林,不問世事,所以有極多時間可以張羅窮盡所有的「批印」觀點與資料。這樣一來,回應如石法師的同時,就幾乎等於對所有重要的「批印」觀點,做了一個「總回應」。

  質是之故,本書之出,無形中就成了「對印順導師思想質疑的總回應」。有的法師、居士告知:在一些佛學院與讀書會中,將筆者回應如石法師的文章取來共同研討,以作為「人間佛教」面對挑釁時的「教戰手冊」。

  本書題為「世紀新聲」,為的是凸顯在「此時、此地、此人」的情境中,當代人間佛教行者與台灣佛教學者,對諸圍繞著「印順學」的重大議題││特別是「入世與出世之爭」,表達吾人的至誠關切。

  回想起來,早年真是「初生之犢不畏虎」,不知卯上了多少教界前輩與學界賢達。但是真誠為法的心,還是禁得起時間的檢驗,到頭來,筆者竟然還是獲得了這些教界前輩的護念與學界賢達的道誼。此中,與筆者共同編輯本書的江燦騰教授,以及極力護持筆者的李元松居士,就是兩個極好的例子。

  熟悉教界狀況的人,對於我們之間「大戰數回合」的情景,大概都不會感覺陌生!江教授當年對導師冒出一句「思想的巨人,行動的侏儒」,以及現代禪刊物上時不時拋出一、兩句對佛教或導師尖銳無禮的批判之詞,總是讓筆者火冒三丈,忍不住提筆上陣,與他們「捉對廝殺」一番。然而曾幾何時,教界、學界心目中「張牙舞爪」的江教授,以及教界視作「魔頭」的現代禪掌門人李元松老師,都與筆者相交莫逆!在筆者為護教、護生而打拚之時,他們總不忘適時從旁協助;當筆者被小人暗算而承受著精神折磨的時候,他們也不吝伸出援手,來函為筆者打氣,或是公開撰文,為筆者平反冤屈。

  近數月間,看到如石法師對導師施以凌厲攻擊,江教授雖非導師的弟子門生,但是深富俠情的他,路見不平,立刻拔刀相助。他於文章中直呼如石法師俗名「陳玉蛟先生」,筆者曾勸其改稱對方以法號,他百般不願意,理由可真令人匪夷所思:「我不願意批評法師,但我是學者,以批判學者的心情來批判他,感覺比較沒有負擔。」但是筆者在編輯本書的過程中,怎麼看都覺得不妥,於是再度去電,央請他無論如何改變一下稱謂,以示禮貌,最後,他終於勉為其難同意了筆者的要求。從這一件小事之中,筆者在「張牙舞爪」的表象之下,體會到江教授不為人知的另一面││赤子天真,也感受到他對出家法師那股「恨鐵不成鋼」的殷切情懷。

  在教界極具爭議性的李元松居士,在筆者的心目中,是一位謙和理性而極具俠情的禪者。他早年對印順導師思想,在感恩受教之餘,總不忘記強調自己「有不受教的成份」。為了在這些「成份」上的意見不同,筆者與現代禪中人也曾「大戰數回合」。到如今,李老師年歲漸增,也就愈益敦厚,前些時日還告知筆者:那些「不受教的成份」現在看來已沒有那麼重要了,他自我認定是「廣義的印順導師門下」,願傾餘生之力,弘揚受教於導師法乳深恩的思想。

  月前某位現代禪門人受託撰寫「慈濟一灘血」的翻案書籍,書稿將成,為他所悉,他乃痛責此君,要此君在「停止撰稿」與「退出現代禪教團」二者之中擇一。此君思之再三,終於恭謹受教,停止了所有撰寫、出版的工作,但李老師也因此而被部分學者指責其「控制門生、壓抑學者尊嚴」。他這樣暗助佛教正派團體的善意,未必為教界之所知悉,所以至今一般佛教中人,還是視他為「對僧伽極不友善的大魔頭」。

  筆者與楊惠南教授之間,也是一個「不打不相識」的案例。早年筆者對他批判僧伽的文章極不以為然,也曾披掛上陣,迎頭痛擊。還記得有一次,佛青會在師大國際會議廳為印順導師舉行祝壽研討會,藍吉富教授、楊惠南教授與筆者都受邀為發表人(或講評人)。午宴之時,藍老師半開玩笑地說:「印老早年筆鋒非常犀利,愈到老來愈見溫厚;我看昭慧法師等到老年,下筆一定也會溫柔敦厚起來。」筆者當即回答:「惜乎屆時楊惠南教授也垂垂老矣,領受不到我的改變了。」兩位教授聞言皆啼笑皆非。此情此景,宛如昨日,沒料到後來彼此間竟也成了理念相同的益友。

  依過往的這些經驗,筆者相信,只要兩造都是出於「真誠為法」的動機,那麼,論諍將只是個探索真理、磨合意見的過程,縱使在爭辯當時,難免因詞鋒銳利而互相挑起一些情緒,但在情緒沉澱之後,彼此反而可以成為學業或道業上的「諍友」。

  筆者確信因果:凡走過的,必留下痕跡。衷心祝福:圍繞著本書的種種因緣,包括思想源頭的導師、《世紀新聲》的作者、編校者、讀者、助印者,提供意見的友人,乃至催生它的論敵,都能真誠為法,而在論諍、共事或互助的過程中,學習到心性的成長,那將會是不動不壞的菩提道種!

九十一年四月九日,于尊悔樓

‧ 本文已收錄於昭慧法師、江燦騰居士編著《世紀新聲——當代台灣佛教的入世與‧ 出世之爭》乙書之中,全書376頁,400元,法界出版

社四月下旬出版。

          劃撥帳號/15391364  戶  名/法界出版社

洽詢電話:(02)27492194  傳  真:(02)27491927

寺院、法師打九折,團體購買10本以上八折。


--------------------------------------------------------------------------------

《千載沉吟》再版序

釋昭慧

         解構佛門男性沙文主義,這是一項何等堅苦的心靈工程與社會運動!它要對抗一般性的男權意識,還要對抗比一般男權意識猶有過之的一股巨大力量:偽「聖教量」所長期樹立的無上權威。

         誠如現代禪掌門人李元松居士所言:「這需要何等的公信力、堅忍力、慈悲力、智慧力、行動力與學術功力!」筆者雖然諸力不足,但是何其有幸,在有生之年,竟能與一群有強烈正義感的四眾弟子與佛教友人,站在「佛教尼眾史」的分水嶺上,與大愛道質疑尼眾處境的「千載沉吟」,遙相呼應,並且「告別傳統」,掀開了佛教史上嶄新的一頁:宣告廢除八敬法。

         去年三月三十一日,在祝壽研討會的開幕式上,筆者正式點燃了「廢除八敬法運動」的引信,一時「轟傳武林,驚動萬教」。事後,筆者可敬的戒兄會定法師,又將筆者歷年批駁佛門男性沙文主義,倡議「廢除八敬法」的相關論著,輯成一冊,題為《千載沉吟》,廣發行於海峽兩岸,期能對那些已被長期「洗腦」而深切自卑的尼眾姊妹們,做一點正本清源的「思想教育」。事件並沒有劃上句號,反而暗潮洶湧。去年六、七月間,筆者遭到教界保守勢力的全面反撲。以筆者「強悍」的性格,當然不能允讓保守勢力得逞,因為,筆者個人榮辱的問題事小,佛門女性運動的成功則事大矣。於是立刻連續撰寫二文反擊;正義之士,也紛紛加入了論戰行列。佛音時報社陳齊鋆社長大力護持,全數刊載。一時,來勢洶洶的「批昭」氣燄頓挫。

         這一切相關的第一手資料,以及台灣佛教女眾處境的微妙轉變(例如:許多大男人主義比丘終於收斂了他們「高高在上」的身段,不敢再堂而皇之接受長老尼的頂禮,還有,中國佛教會也終於打破了不成文的禁忌,出現了比丘尼擔任常務理事與秘書長的新局面),各種相關資訊,還是源源而來,並被集入於《弘誓雙月刊》中。為了將新世代的佛教女性運動,做一個完整的歷史呈現,並將原發行於尼眾之間的《千載沉吟》,擴大普及於所有讀者,筆者與性廣法師於是決定,增補大量新的資料,並調整舊版目次,共同編輯一部新版的《千載沉吟》。遵從江燦騰教授的建議,我們將原副題「解構佛門男性沙文主義」,更改為「新世紀的佛教女性思維」,以擴大聯結此一女性運動在新世紀中的脈絡意義。

        本書之中,有歷史回顧,有實況報導,有綿密學理,有滔滔雄辯。心思細膩的讀者,必能從犀利無情的筆鋒下,察覺到筆者悲天憫人的沉重心情。殷切期待:本書之出,能擴大影響的層面,早日催生佛門「兩性平等」的新世紀。‧ 本文已收錄於昭慧法師、性廣法師編著《千載沉吟——新世紀的佛教女性思維》乙書之中,全書376頁,400元,法界出版社四月下旬出版。

          劃撥帳號/15391364  戶  名/法界出版社

洽詢電話:(02)27492194  傳  真:(02)27491927

寺院、法師打九折,團體購買10本以上八折。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