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廣法師

 

   

堅勇前行

禪七開示錄(八)——第四日晨誦

 

開  示:性廣法師

紀錄整理:李素卿

時  間:2006.07.26清晨
 
地  點:佛教弘誓學院禪堂
 
 
 
 
主題一:四神足
 
經 典:《雜阿含經》第五六一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俱睒彌國瞿師羅園,尊者阿難亦在彼住。時,有異婆羅門詣尊者阿難所,共相問訊,慰勞已,於一面坐。
 
       問尊者阿難:「何故於沙門瞿曇所修梵行?」
 
       尊者阿難語婆羅門:「為斷故。」
 
       復問:「尊者!何所斷?」
 
       答言:「斷愛。」
 
       復問尊者阿難:「何所依而得斷愛?」
 
       答言:「婆羅門!依於欲而斷愛。」
 
       復問:「尊者阿難!豈非無邊際?」
 
       答言:「婆羅門!非無邊際。如是有邊際,非無邊際。」
 
       復問:「尊者阿難!云何有邊際,非無邊際。」
 
       答言:「婆羅門!我今問汝,隨意答我。婆羅門!於意云何?汝先有欲來詣精舍不?」
 
       婆羅門答言:「如是!阿難!」
 
       「如是!婆羅門!來至精舍已,彼欲息不?」
 
       答言:「如是!尊者阿難!彼精進、方便、籌量,來詣精舍。」
 
       復問:「至精舍已,彼精進、方便、籌量息不?」
 
       答言:「如是!」
 
       尊者阿難復語婆羅門:「如是!婆羅門!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說四如意足,以一乘道淨眾生,滅苦惱,斷憂悲。何等為四?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精進定、心定、思惟定斷行成就如意足。如是!聖弟子修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依離,依無欲,依出要,依滅,向於捨,乃至斷愛;愛斷已,彼欲亦息,修精進定、心定、思惟定斷行成就。依離,依無欲,依出要,依滅,向於捨,乃至愛盡。愛盡已,思惟則息。婆羅門!於意云何?此非無邊際耶?」
 
       婆羅門言:「尊者阿難!此是邊際,非不邊際。」
 
       爾時,婆羅門聞尊者阿難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去。
 
 
講    解:
 
       今天為大家誦念兩部經文,第一部出自《雜阿含經》五六一經,內容是尊者阿難與某一異婆羅門的對話,尊者阿難為他解說「四神足」教法。
 
       彼時,尊者阿難與佛陀都住在俱睒彌國瞿師羅園中,有一位異婆羅門來到尊者阿難的住所,向他請問是依何種因緣?以何種方法?在沙門瞿曇(佛陀)那裡修清淨梵行?尊者阿難答道:「是為了斷除的緣故。」婆羅門進一步問:「是斷除什麼?」尊者阿難答言:「是為了斷除愛欲的緣故。」
 
       婆羅門接著又問:「依什麼而能斷除愛呢?」尊者阿難答:「是依於欲而斷愛。」婆羅門聽了覺得很奇怪,於是問:「如此一來,不就沒有盡頭?沒有邊際嗎?」尊者阿難答:「是有邊際,有盡頭的!怎麼會沒有邊際呢?」
 
       因為婆羅門聽得一頭霧水,所以尊者阿難就以引導答問的方式說明:「我先問你,你如是回答。」「請問,在你來精舍之前,是不是有先生起一個『想要』來精舍的欲求?」婆羅門答:「是啊!」尊者阿難說:「如是!那麼,到了精舍以後,你的欲求停止了嗎?」婆羅門答:「是啊!我用各種不同的方法前來精舍,比如說,坐車啊,或騎馬、走路啊,等抵達之後,想要來的欲求就止息了。」於是尊者阿難就說:「如是!如是!就是這樣子的啊!」
 
       如來世尊說四如意足,運用這個方法讓眾生清淨,滅除所有的苦惱,斷除憂愁惱亂。四如意足包括欲、精進、心、思惟定斷行成就如意足。「欲」是欲求、願欲;「精進」是勇猛發勤而不止息;「心」是心意專念;「思惟」是觀照、抉擇於法。
 
       接下來,進一步說明什麼是欲、精進、心、思惟定斷行成就如意足:
 
       此中,「定」主要是心不散亂,專念不雜,即攝心一處;「斷行」是殊勝行,是增強力量以斷除煩惱的行為;「如意足」是指所有的願欲都能得到滿足。如是,即透過對善法的樂欲,生起勤行不息的精進,並攝心於一,得心一境。修持如此的殊勝行,能增強斷除煩惱的力量,當這些力量生起之後,一切的善法願欲都能得到滿足。所以,依於欲與依於精進、心、思惟等,佛陀說這四個透過攝心專一的殊勝心行,能夠成就我們所想要達到的圓滿目標。
 
       佛陀的聖弟子依於欲定斷行如意足,乃至於其他三個如意行法,遠離五欲、惡,與不善之法,就能夠依於無欲──斷除欲貪,進而依於出要──出離生死的要道,乃至依於滅──即向於滅,趨於寂滅;向於捨,乃至於不著一切;以至於究竟斷愛。從此一過程,而得斷愛,斷除一切的愛欲;愛欲斷,則欲息。修學精進、心、思惟定斷行成就,亦同樣能依於離,依於無欲,依於出要,依於滅,而向於捨,乃至愛盡,愛盡已,思惟則息。
 
       以上,就是佛陀教導弟子們以四神足以趣向寂滅的方法,此中,四神足屬於定的功德。大家現在在禪修中,就是以安般念為唯一所緣,以攝心一處;所以我們一再一再地鼓勵、提醒各位同學,在內心裡要對清淨的聖道產生無比的善法欲求,乃至於起精進,專念一心,思惟、擇法。如果大家能夠如此綿密而持續的修行,則當禪定的堅固力生起時,便能漸向於寂滅之道。
 
       同學在禪修的過程中,也要生起如此勇猛精進的力量,綿綿密密,持續不斷的用功。當你能夠綿密而持續用功的時候,你的身心就會出現因禪定、依正念正知而生起的輕安力與法喜,而也就能夠慢慢覺知並經驗到這種禪悅之喜。透過輕安與法喜的力量,我們就能夠持續不斷,永不懈怠地走在這條清淨的道路上。如是,無論是樂欲、精進、專念、還是思擇,對每一善法欲都能做到專精深入、住心一境;除此之外,還能同時加意修持殊勝行,以為增上、斷行的力量,進而達到煩惱永盡,所學圓成,乃至一切善法都能如意滿足的終極境界,這就是佛陀所說四神足的要義。
 
 
 
 
主題二:五根與五力
 
經 典:《雜阿含經》第六四七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根!何等為五?謂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何等為信根?若比丘,於如來所起淨信心,根本堅固,餘沙門、婆羅門、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及餘世間,無能沮壞其心者,是名信根。
 
       何等為精進根?已生惡、不善法令斷,生欲、方便,攝心、增進;未生惡、不善法不起,生欲、方便、攝心、增進;未生善法令起,生欲、方便,攝心、增進;已生善法住不忘,修習增廣,生欲、方便,攝心、增進。是名精進根。
 
       何等為念根?若比丘,內身身觀住,慇懃方便,正念正智,調伏世間貪憂;外身、內外身。受、心、法,法觀念住,亦如是說。是名念根。
 
       何等為定根?若比丘,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乃至第四禪具足住。是名定根。
 
       何等為慧根?若比丘苦聖諦如實知,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是名慧根。」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講     解:
 
       第二部經文出自《雜阿含經》第六四七經,內容是佛陀對弟子們說明信、進、念、定、慧等五根善法。「根」指生長、生起、出生,是一種發生的力量和狀態。在三十七道品中,五根接下來是五力,所以可以說:「根」是生根,即能使善法萌發,生根的善心;「力」是產生力量,即生發力量,以使茁壯。五根和五力這兩類道品,它們的內容和項目是相同的,只是境界和層次淺深有別。根是下位,能生善法,力是上位,能破惡法。
 
       在修行的過程中,有時我們會心生猶豫,懷疑自己真的能修行嗎?真的能有所成就嗎?是不是還要花很長久的時間?現在是不是應該先去做別的事情?等等障道而且心生憂惱的惡念。此時,就應當用信心來對治猶豫、憂悔。在經文中所說的信心,是從如來所生起的,根本而堅固的清淨信心。
 
       如何依於如來生起信心呢?有時我們可以如是思惟,佛陀在還沒有成道之前,祂也和我們一樣是人啊!又如在「本生經」中,佛陀尚未成佛而行菩薩道的時候,有時投生為人,有時候也投生為異類眾生啊!也時常有顛倒、煩惱啊!但是,佛陀在漫長的修行時劫中,會以無比的淨信之心鼓勵自己,最後也終於成就了最圓滿的聖道。
 
       佛陀如此修行,以身為示範,也為後來的修行者指示出一條古仙人道,只要我們按照祂的指示,也能抵達究竟解脫的彼岸。當我們因挫折、遲滯而對未來的修道前途裹足不前,心生猶豫時,只要思惟佛陀的成就,我們也要見賢思齊,而且也能達到圓滿聖果!不僅佛陀如此,還有許多聖弟子也是如此啊!像是舍利弗尊者、目犍連尊者、阿難尊者、優波離尊者、迦栴延尊者、富樓那尊者,以及迦葉尊者,這些尊者也都做到了啊!此外,有些佛弟子甚至在證道之前的一刻,也都還是苦苦惱惱的啊!只要對於佛陀所教授的清淨正法永無懈怠、永不放棄、綿綿密密地持續用功,則他們能證得的,我們也能證啊!我們應當如此地鼓勵、安慰自己,也勉勵、提醒自己生起無比的淨信之心。
 
       在經典中,佛陀對弟子們諄諄教誨,耳提面命,要我們修道、用功。在生死大海中,眾生因沒有出世的正見,導致長夜流轉生死,不得止息。而佛陀教導那麼多的教法,都是希望我們能止息憂惱,究竟苦邊;而能於如來生起淨信心,就不會被顛倒妄言的不正思惟所破壞。 
 
       什麼叫做「精進根」呢?就是四正斷!惡,令斷除;善,令增長。所以,我們經常在禪修中鼓勵各位同學:碰到逆境時,要防護其心,令嗔不增長、不生發。處於順境時,也要防護其心,令貪不生起。
 
       精進根主要用來對治懈怠,我們可以把它拿來和五蓋互作對照,當心生種種惡法時,必須用五根、五力來去除。以這次的禪修為例,在修安般念的時候,經常會出現兩種情形,一種是疼痛讓我們心生嗔惱,無法用功;另一種是由於輕安的樂受,或種種的禪相,乃至於定光影相出現,有些人會因此產生貪愛味著,以致於忘失所緣。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情形:有些同學雖然身體沒有疼痛,身心也沒有特殊的輕安出現,但卻傻坐在那裡,心念不肯專一用功。以上這些,就要用精進來對治懈怠。
 
       什麼叫做「念根」?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內身是指自己,外身是指他人。我們不僅會對自己起執著,也會對他人起執著,乃至對世間一切的境相起執著,因此要修學四念處,在容易增長煩惱的對象,正念正知,如實觀照。
 
       什麼是「定根」?即遠離欲、惡與不善之法,有覺有觀,離欲界之樂,生起色界以上的定樂,乃至第四禪,所以我們也勉勵同學朝這個目標邁進。
 
       什麼是「慧根」?就是苦、苦集、苦滅、苦滅道聖跡如實知。在未來的課程中,我們會講解慧觀的原理,並教導如何修學現觀諸法。雖然也許只能淺嚐即止,但仍然希望大家對於佛陀所教導的有次第的教法,皆能領略幾分。
 
       今天為大家誦念四神足、五根,乃至於五力的經文,希望大家常常思惟純一滿淨,梵行清白的聖教,而且要常常畏懼、恐怖於生死輪轉的苦惱。今天我們既然能夠得人身,能夠聽聞正法,修學佛道,又怎麼能夠不心生感激,不勇猛精進呢?又怎麼能夠懈怠放逸呢?
 
       新的一天,新的開始,無論過去的修行是成功還是失敗,都已經滅去了,讓自己的心念在新的一天,在晨曦的光明中,開始一天的修行。祝願大家在今天的禪修裡,能夠更精進,對於佛陀所傳授的教法,有更深的體會。祝願大家修行進步!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