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心行
禪七開示錄(十四)—— 第七日晨
開 示:性廣法師
紀錄整理:李素卿
時 間:2006.7.29清晨
地 點:佛教弘誓學院禪堂
主題一:慈心愍眾生
經 典:《慈心經》
曉了寂靜趨因已 進求於諸饒益行
宜應精幹而誠直 語善柔軟無驕慢
少欲知足易供養 息諸緣務事簡樸
諸根寂靜且聰慧 不貪族姓不魯莽
智者或將指責事 設若微小亦不做
願諸眾生心喜樂 願其悅懌且安穩
無論何等有情眾 顫慄沉穩動不動
身形或長或高大 中等矮小細或粗
或得見之或不見 遠住近住已出生
求投胎等諸有情 願其無餘皆安樂
惟願互不相欺誑 亦得免受於輕慢
願勿因瞋厭惡想 彼此咒詛遭苦厄
惟願如母以生命 護愛其兒獨生子
願與一切諸眾生 同行修習無量心
願能於此世界中 皆修慈愛無量心
上下四維遍十方 無害無怨亦無恨
或立或行或坐臥 應修遠離於昏昧
若能常修此念住 是為在世清淨行
不墮於諸邪見中 而後持戒具正智
於諸樂境除貪欲 則得免於墮輪迴
講 解:
前言
今天為大家誦念兩部經文,第一部是《慈經》,出於南傳巴利藏經的小部,內容談到佛弟子應該對眾生常懷無量的慈愍之心。在簡短的經文裡,不僅列舉了修行人所應具備的基本善德,更明白指出不可或缺的重要心行。這部經在斯里蘭卡、泰國等南傳佛教國家,廣為流傳,在很多儀式中,佛弟子都會誦念這部經。
《慈經》是巴利三藏的「小部」經之一,纂輯較晚,是從其他經典抄出輯錄而成,目的是結集佛法的核心要義,以方便佛弟子日常的持誦、憶念與修學。所以我們會發現,這部經文並沒有出現一般所熟悉的經文格式,也就是不以:「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處,有諸比丘或佛弟子……哪些人,佛陀因為何等因緣,說此部經,云云……」的形式為開頭,而是直接的切入要義,說明修道者所必須具備的種種基本特德。儘管如此,我們在《經集》裡面,還是可以找到《慈經》的原形與類似的思想,只是用這種偈誦的形式呈現,非常方便於修學者的持誦、憶念與修學,所以廣被接受,流傳至今。
這部經的原文為巴利語,過去並未譯成漢文,近代日本的《國譯一切經》曾譯為日文,台灣則或從日譯本轉譯,或直接從巴利語翻譯,所以有許多不同的譯本。在此為大家誦念的《慈經》,是我學巴利語時跟著老師邊讀邊翻譯的版本,用詞遣字希望能兼顧文句的整齊與音韻的順口,與其它的漢譯本稍有不同,但是意義是無增無減的。
自他饒益之法
首先,經文一開始就提到,當一個佛弟子聽聞、明白了趣向寂靜、滅苦的涅槃之道後,就要進一步地修習種種饒益道品的法門。「饒益」是予以正法之利益,在此是強調修習使自己與他人都能得到法益的道品。昨天的開示中曾經提到不淨觀、死隨念、佛隨念以及慈悲觀,是四種護衛修行人的最佳法門。在《阿含經》及後來的《清淨道論》中則整理成「六念法門」,增加了念佛、念法與念僧,因此,我們也可以在「四護衛禪」中增加僧隨念和法隨念。
「自我淨化」是修行的目標之一,於是修道就必須具備許多基本的善德,一個修行人在世間不但不應該成為眾生造業、糾纏與煩擾的因緣,還要帶給大家喜樂,成為眾生的安慰與依怙,所以除了修學自我增上的道品,佛法也重視修習饒益眾生的法門。這部《慈經》,除了列舉修道之基本德行,最重要的是教導佛弟子修行慈心,愍念有情。
經文中提到的德行,有自我修養的良好品德,如:精進、淳淨、幹練、誠懇、樸實與正直;有和悅對待他人的善良德行,如言語柔軟和善、不觸惱他人、不對眾生起無謂的憍慢之心;更有克己自勵的修為操守,如:生活要少欲知足、容易供養、容易相處、遠離種種與道不相應的事物,將種種增長惡業的緣務減到最少。而在防心離過方面,則重視「六根寂靜」,即當眼、耳、鼻、舌、身、意觸對色、聲、香、味、觸、法時,應儘量遠離煩惱,和淨法相應,並且培養聰明、敏捷、明慧、了達的能力……等等養成道器的特德。
不貪族姓,尊崇賢智
接下來的善德是「不貪族姓」。印度文化中的種性思想非常強固,從血統而來的尊卑貴賤,區分得很清楚。這裏的「族姓」,指的是高門貴族,豪富大姓。一個人若能有骨氣,生活少欲知足,淡泊自甘,就不會有非份之想,不會想攀權附貴,貪圖名利,不知不覺養成了諂媚猥瑣的惡劣業習。當然;重視以血統、出身劃分貴賤的種姓思想,這種不平等、不公義的社會階級制度,佛陀將之轉化為以行為的善惡良窳,而不是以出生、血統來判定一個人的高下或尊卑。
總而言之,佛弟子應該以平等心,慈悲和善地對待所有眾生,絕不因對方身份貧富貴賤的不同,與自身關係中親疏遠近的差別,或是個人得失利害的考量,而產生差別對待。在家居士不應用分別心與人相處,而出家眾和信徒互動的時候,更應該注重平等心,尤其不應該為了貪圖有錢人的豐厚供養,而顯得諂媚逢迎,失去了修道人應有的風骨與格調。
此外,只要是賢智覺者所會指責的敗德劣行,無論這惡事是多麼微小,都能敬慎惕厲,不去做它。修道人最忌自滿,自以為是,若能謙虛自省,並且敬畏賢智,以為效法習學的模範,如此就能使品德日進而道業日增。所以尊崇賢德,效法智者,在修道上亦有其重要意義。
「魯莽」,是粗魯莽撞,焦躁慌亂的樣子;一般人的心思渙散,意念紛飛,所以在外顯的行為上,常呈現不穩重的粗魯模樣。修行人若能注意持守心念,正意正身,在不患得患失,心無旁鶩中,自然能意態沉穩,舉止安祥。
慈愍諸眾生,如母護獨子
接下來是本經的重點,即:對一切有情,應常懷慈愍護念之心。
佛弟子應該效法佛陀慈眼視眾生的大慈悲心,真心誠意地祝願眾生身心安樂,希望一切有情都能:歡喜、快樂、平安與幸福。
經典中鉅細靡遺地列舉各種不同情態與性格的眾生之類,如:在性格上有穩重的或敏感的,在行動上有敏捷的或遲緩的,在身形上有高大、中等或矮小的;在體格上有粗大的或纖細的,在形體上有巨大的或微小的,在空間上有因與我們距離不一而看得到或看不到的,在時間上其生命狀態或是已出生或正處於投生的另一階段中的。以上種種形態不同,性格各異的一切眾生,無論遠近親疏,恩怨愛憎,都普遍等施慈心與祝福,而沒有絲毫的遺漏。
希望眾生彼此之間,能以誠懇正直的態度互動,以信實不欺騙的言語交往。希望眾生都能得到應有的尊重,不因為個人的貧賤卑微,愚妄無知,而受到無禮的輕慢與侮蔑。更希望彼此不要因瞋恚怨懟,厭惡排斥之心,而彼此相互咒詛遭受苦厄與不幸。就像無條件、無怨恨的慈母心,無怨無悔地疼惜寶愛自己的獨生子一樣;希望我們也能像慈母護愛她獨生子的心一樣,護念所有的眾生。
慈心普覆,無量無邊
願與所有眾生一同修學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慈」能與樂,「悲」願拔苦,「喜」是隨喜歡喜眾生的成就與功德,「捨」則等念怨親,平等無偏。這四種心性善德,開則廣說四種福利有情的善淨之心,合則以「慈心」收攝一切,這是世間最清淨的心念,是對眾生無怨無求的祝福。希望我們在此世界中,面對一切眾生,都能沒有惡意,沒有瞋惱,沒有怨恨,都能修習無量的慈心;將我們的祝福,平等無私,無分對象地普覆無邊,遍照十方。
在行住坐臥中,心念應當隨時注意遠離昏沉暗昧,保持專意與警醒。如果心意能常常念住於慈等四無量三昧中,此乃世間最淳美淨善的清淨行。若能遠離顛倒邪妄,以正見正智引導行為的合理如律,能免除對色、聲、香、味、觸五欲樂境的貪著,則能使三業清淨,如此久久行持,終將超越生死之海,免除輪迴之苦,順向究竟涅槃的勝境。
主題二:不廢聲聞學
經 典:《大般若經》
具壽善現復白佛言:世尊!若一切法,但有名相,諸菩薩摩訶薩為何事故,發菩提心?既發心已,受諸勤苦,行菩薩行:修行布施波羅蜜,修行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修行四念住,修行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安住苦聖諦,安住集、滅、道聖諦;修行四靜慮,修行四無量、四無色定;修行八解脫,修行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修行一切三摩地門;修行空解脫門,修行無相、無願解脫門;修行五眼,修行六神通,修行佛十力,修行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修行無忘失法,修行恒住捨性,修行一切智,修行道相智、一切相智,皆令圓滿。
講 解:
前言
第二部為大家誦念的經文,擷取自《大般若波羅密多經》第三六三卷中的一小段,此經簡稱《大般若經》,由玄奘大師所翻譯。
「具壽」,又稱聖者、尊者、長老等,指具有世間壽命及出世之法身慧命者,為對阿羅漢等聖者之尊稱。原來,聖者之異於世俗凡夫,乃因世人愛著色身之恆壽,而智者則以智慧之命為寶,故勤習涅槃清淨道,以增長法身慧命為重。吾人以此稱譽聖者:以世出世間清淨之行,能得世壽與慧命,兩者圓滿雙成,故稱之。其後不限於聖者,凡對祖師或先德,乃至長老喚年少者亦用之。
「善現」,音譯「須菩提」,另一義譯為「空生」,是釋迦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傳說他誕生時,家中的庫藏財貨忽然不見;不久,財物又自然回復出現,故名為「空生、善現」──須菩提。他是佛弟子中最善於解悟空義者,被譽為「解空第一」,於《般若經》中,常常擔任佛陀說法的啟問者、當機眾。
啟問
在經文中,須菩提尊者問佛陀:若一切法是因緣和合,無自性空,但有假名;則菩薩為何發菩提心?既發心已,為何受諸勤苦,修習諸多利生道品?為何修學施、戒、忍、進、定、慧等菩薩道六波羅密行之時,亦要修學諸如三十七道品、各種禪定進境、四聖諦,三三昧等聲聞定慧二學;以此進而具足種種神通妙解,圓滿世出世無礙智解等等甚深佛果功德?
這段經文提到,菩薩除了六波羅蜜外,還應該修行三十七道品、安住於四聖諦、修行共聲聞的各種禪定法門,以臻至種種佛陀果位的智慧禪定功德。看到列舉的這些修學內容後,有些人一定會質疑:三十七道品不是聲聞法嗎?菩薩為什麼也要修學?沒錯,有許多大乘行人的確對三十七道品抱持這樣的看法,所以不重視,甚至不修學。
現在我們開始依次解釋經文。原來,諸法實相,無自性空,唯以因緣,但有假名;然而愚癡無智凡夫,卻因執著諸法有自性,故虛生浪死,不得出離。菩薩雖能體悟緣起空慧,然以不忍眾生執幻為實,深陷我慢愛執中,長夜流轉,受無量苦,故生起大悲心,入於娑婆,受諸勤苦,勤修利生之行。
在此要補充說明的是,我們向來不以「小乘」為「大乘」的對稱。「小乘」意為狹小之車乘,指根機下劣,教乘狹隘,修之只能得小果之行人或教法。「小乘」之名,原係大乘佛教徒對原始佛教與部派佛教之貶稱,自有其當時歷史中的情境因緣;到了現代,我們認為不必把自己托大,而把別人貶小,所以用《阿含經》中對佛弟子的稱呼──「聲聞」以示尊重。「聲聞」,意為「弟子」,指聽聞佛陀聲教而修行証悟之佛弟子。在《阿含經》等原始聖典中,涵蓋出家、在家二眾弟子;至後世,與緣覺、菩薩相對,而為二乘、三乘之一。我們在此,以發出離心為主的「聲聞行」(含緣覺)與發菩提心為主的菩薩道對稱。
菩薩行人亦應修習聲聞定慧二學
本段經文,羅列聲聞、菩薩與佛果位上的所有重要道品,各類禪定智慧進境以及佛果位上之種種勝妙功德;限於時間關係與現前的禪修情境,我們在此不能一一詳加解說。之所以誦念此段經文,主要用意在於提醒大乘行人:聲聞道品亦是菩薩學人所應修學。
理由有二:一是菩薩為度一切眾生故,應廣學無量法門,無論是增上世間的五明學問,還是出離三界的解脫行法,都為了眾生的需要而勤加修學。菩薩行人不會拒絕想要出離的聲聞弟子,在行菩薩道的過程中,若遇到有人想出離,菩薩也會為了接引聲聞根機,助成其出離願欲,故而修學聲聞法。像《阿含經》中的釋迦佛陀,如實正觀到世間的不可愛,無可樂,所以勸勉長夜在生死中流轉的人們,要解脫世間的無謂纏縛,去到解脫的彼岸。菩薩與佛陀一樣,鼓勵並幫助別人出離世間,但他自己則因為悲心深切,自願選擇留在世間尋聲救苦,助人出離。
聲聞道品為三乘基礎
但我們認為主要的原因是第二點,即:聲聞道的出世法,是入世菩薩行的「基礎」與「保護」,故大乘行人亦應修學之。
從「基礎」義來說定慧二學,在聲聞道重視四禪八定與諸階觀智的依次昇進;菩薩行則強調以諸多利生三昧與世出世無礙的般若空慧以嚴土熟生,自他莊嚴。說聲聞定慧是菩薩利生三昧的基礎,主要著眼於大乘之三昧妙用,主要是在應機逢緣中善巧應用,而般若空慧則擴大地廣觀一切法空,這是止觀二學在實用中的最高境界,這是大菩薩、佛果位上的殊勝特德與能力。這對於初學行人是望塵莫及的,而從學習的角度來探討,更有無從置喙之感,所以如果不願次第昇進與分別定慧的學習與訓練,則縱然高推聖境,則在修行法門上容易走入淺化、易行的結果。
我們舉兩個比較遠的例子,一是禪宗,它能掌握佛法的慧學精神,但卻不重視禪定,因為覺得禪定太淺、不究竟而廢棄不學,久而久之也就不知禪定、四禪八定如何修學了。第二是天台宗,重視實修而宗歸「圓頓止觀」,其理境是高妙的,但是千百年來幾人修得?且其下手處也須從念佛、觀佛法門開始。
菩薩所應修學的道品,自是以六波羅密為主,然而在初期大乘,無論是經典的記載(如《大般若經》),還是龍樹(如《大智度論》)中的思想,都明確表達了「菩薩學人亦應修學聲聞定慧法門」的觀點;到了中晚期大乘,才特別高揚大乘與聲聞「不共法」的部份,從聲聞學是大乘的「基礎」義這方面來看,廢棄不學是很可惜而有缺失的。
出離行能保護、淨化菩薩道
從淨化身心的角度來談聲聞法是菩薩行的「保護」義。聲聞法主要以出離心為主,遠離世間的一切葛藤與糾纏,所以說是「出世法」。一般人認為佛法是出世的,入世是世間法;出世是消極、悲觀的,入世是積極、樂觀的。其實真要說入與出,也要當事人有能力入與出,既不能自由自主的出與入,漫說入世,其實也只不過是不能隨意自在,無奈地困鎖在世間而已,不能自在出入,只好安於現狀,努力做一點局部的小改善,這算什麼「入世」!這是被情愛糾葛而不得、不願出離,永無止境地戀著於世間而已──戀世。真要能「入世」,應該是佛法中的菩薩行:大菩薩有深觀緣起的空性智慧,對於世間毫無貪戀,也與聲聞聖者一樣有能力自主自在地出離世間──出世;只因為悲心深厚,不忍眾生長夜受苦,所以自願留在世間廣做利生事業,這樣的大乘菩薩胸懷,才是真正的入世。大乘入世的精髓,是從甚深般若而起的,出世入世無礙的體悟;也是從大悲心而有的,以出世之心行入世利生之事的真入世。
言歸正傳,為什麼共三乘的空性慧,是菩薩行的「保護」呢?昨天曾經舉了一個禪修學員的例子,在修習慈悲觀中,她以自己最疼愛,最牽掛的孩子為所緣,結果修到悲淒不已,淚流滿面,以為這是自己對孩子太慈悲了,以致於情緒激動呢!小參時我們才提醒她:慈心很容易與貪心相應,因慈愛而貪染情境,這是修慈心禪的陷井之一呀!如果我們曾經修學四禪八定等定學,就有能力觀察內心的意念;曾經學習諸階觀智,就可以清楚觀察到當時是善心還是惡心的哪一種心念正在生起。無法以定慧力觀察、覺照自己的身與心──色法與名法,則很容易自以為是地錯解情境,高估自己的能力與成就。因此,如果缺乏出世法的淨德為基礎,則在世間的所做所為,很少能與清淨的菩薩行相應,都是雜染。在家的情境中,充滿染污與執著,出了家經營道場事業,多了眷屬徒眾,如果沒有以捨離的淨德做為防護與反省,則標榜菩薩道而遂一己之私欲,這不是比世俗人的爭逐名利更庸俗可鄙嗎!這是敗壞菩薩,徒然染污了菩薩道的莊嚴菩提願。
從上來所誦念的經文中可知,聲聞定慧二學是共三乘的基礎,也是菩薩行人所當學的內容。這次的禪修到目前為止,我們所學習的禪修技巧與聽聞的法義內容,無論是安般念、四界分別觀與慈悲觀,還是三十七道品相關經文的誦讀與說明,都將之視為共三乘的修行基礎與清淨身心的保護。依此可以斷除貪愛,出世得解脫,菩薩行者也可以依之淨化身心。菩薩道行人一定要誠懇而確實地檢測自己的身心,所有的三業心行,有沒有假利生之名以遂一己私欲的染污,要先有捨離貪愛私欲的修為,否則蓋再大的道場,辦再多的事業,擁有許多的徒眾,無非是罪咎,無非是惡業,不成為入世清淨的菩薩行。所以,大乘行人要以聲聞為主的共三乘的道品為修學基礎,只有當我們能心無所著,能遠離世間的一切,只因為不捨眾生才願意常住世間時,菩薩道才有趣向清淨的可能。
到底是什麼樣的動力讓一個人想要常留世間呢?如果是貪愛心,那就是凡夫,這是因為戀著世間而不肯(當然也是沒有能力)出離。若是能不戀著世間的出世、入世無礙,則以徹骨徹髓的大悲心為主導,仍應修習以捨離(世間愛執)為基礎的三乘共法,這才是菩薩道。
祝願
在座各位應該有聲聞行人吧?應該有菩薩行人吧?也或許還有「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就想發菩提心,苦難挫折來了就想不如出離的不定行人吧?無論是哪一種根性,我們在這裏所學的,是一切禪觀法門的基礎技巧與知見。
新的一天,新的開始!過去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都已經滅去了,不必顧戀,不必貪著,更不必對未來抱持幻想,請好好地把握每一個正念正知的現前。
我們要珍惜此刻能一起在此共修的因緣,在長夜生死中,或許彼此也就只有這七天的相聚因緣!更何況是淨善的修行因緣呢!
祝願大家在今天的修行裡:心能夠更清淨,對佛陀所傳授的種種微妙善法,能有更深的體會。
祝願大家:修行進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