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廣法師

 

   

大乘禪波羅蜜「止觀法要」之抉擇——以智者大師與印順導師禪觀思想為主軸之比較研究(下)

釋性廣

【接續前期】

五、大乘修觀所緣與次第的抉擇

        佛法以有情為本,關懷生命的終極問題,因為眾生不但常覺受到身心與外境的制約,又時時懍於生存的迷惑,畏懼死亡的可怖。佛陀處理這些問題的方法是:先認清問題癥結,接著才能真正解決問題。所以,既然感覺「自我」不得自在,又有死亡的恐懼如影隨形,那麼就應該直接觀察身心境界的真相,並思維害怕死亡的原因。佛陀如實觀照身心的真相——諸法實相,終於得到緣起無我——性空中道的智慧,也就解脫了因為執著常見、我見所引生的煩惱,並亦解脫了生死流轉的鎖鍊。

(一)《中論》與《阿含經》同一修觀所緣與次第

        本著「無我觀智,要與無明我執同一所緣」的原則,佛法觀慧修持的所緣,對象是:一、在現實身心方面,如對境起識的所依根——「六處」,心識及其作用憑藉的五蘊,以及組成身心要素的「六界」,這「三處」的觀察都是重要的觀門。二、在業果相續與還滅解脫方面,也同樣依於有情身心,加入了時間與因果律的考察,在三世流轉中,作四聖諦與十二緣起的綜合觀察。

        綜上所述,這「三處觀」與「聖諦觀」,是《阿含經》中主要的觀慧所緣境。運用覺觀力而符應於現實身心經驗中,所得的緣起無我空慧;這樣的手法,避開了形上的玄想,直接從生命的組成因素與動態呈現中,如實觀照其間因緣生滅(緣起),而又必然趨於寂滅(性空)的法則,這是佛法不共世間的特別之處。

        在佛陀所開示的修道項目中,第一個就是「四念處」。如《阿含經》中所云:

        有一道淨眾生,度憂畏,滅苦惱,斷啼哭,得正法,謂:四念處。……悉斷五蓋,心穢慧羸,立心正住於四念處,修七覺支,得覺無上正盡之覺。……云何為四?觀身如身念處,如是觀覺(按:受)、心、法如法念處。……[49]

        這是從觀察自身的身、受、心、法——「四念處」而起修的禪觀,也就是將注意力集中在我人身心活動的觀察上,以覺知一切都是因緣生滅的生命真相,也就能正確地把握身心不淨、苦、無常、無我的特質,更能糾正誤認身心(乃至世間一切)是淨、樂、常、我的顛倒之想。有了正確的覺觀,才能滅除憂惱怖畏,以臻正覺的圓滿菩提,故經中云:此「四念處」亦名為「一乘道」。

        緣起空性的智慧為三乘所共同,大乘菩薩與聲聞行人由於悲心深淺不同,在悲心充溢的菩薩心行中,因其勝解空慧而能廣觀諸法(非唯自身),所以能不畏生死,不厭五濁;[50]菩薩解救眾生苦難的意欲,比解除自身苦痛的心念還更迫切而列為優先。故可以說:菩薩以娑婆為道場,以眾生(的苦難)為所緣,以無量的觀察方便而入無生,以無盡的度生悲願而廣行善法,並願與一切眾生同離苦難,共證菩提。菩薩在空相應緣起的深觀中,因為照見(自身)生死如幻,所以無懼於菩提道長;因為悲心充溢,所以無畏於輪迴路險。這番識見與身手,同立於緣起空性慧的基礎上,而比二乘行人更為深刻而廣大,故並非自外於二乘之空,而別有所見。

        所以龍樹菩薩所著之《中論》,其中道正觀的所緣境,仍然不離《阿含經》以來的教說與觀門。印順導師於此曾做分析:

        依《中觀論》義,不但廣泛的從相續和合中現觀一切法空,更應勝解一切法空而反觀自我(不但是內心),觀無我無我所。如《中論》說:「若無有我者,何得有我所?滅我我所故,我執得永息」。若但觀法空,易起理在我外的意念,故必須從法空而反觀到我空。以我性不可得,故離法執而離我執,由是薩迦耶見不起,無我無我所。《金剛經》先明法空,也即是此義。生死的根源,即無明,或薩迦耶見,或識;必審觀無自性而離此顛倒戲論,始有解脫分。[51]

        從《中論》所列觀門的內容與次第來看,廣觀法空的基礎仍是從觀生死輪迴——緣起因果開始,決非離緣起相而談一切法空性的。如全論二十七品中,初二品以緣起法的「八不」性質[52]提揭其「中道」義,也就是從因果相關,如環無端的緣起相中,總觀諸法無自性空;再從緣起還滅相中,進觀諸法的不生滅性。後二十五品的觀門內容,則別觀四諦,分別是以六情(六處)、五陰(五蘊)、六界為所緣,而觀照世間苦的自性空,並觀察惑業、三毒、三相中,作業受報的無我、無我所,人法皆空。

(二)「一念三千」以修心為要

        智者大師禪觀之教,亦得自《般若經》與《中論》。若溯其源流,則從北齊慧文禪師開始,其讀《大智度論》中的「一切智實一時得」之說,以及《中論》所說:「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無(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之偈,即悟入一心三觀,圓融三諦之旨。慧文以傳慧思而弘化南方,再傳至隋智者大師,從禪出教,宗本《法華經》、《涅槃經》,後開一代天台教觀之學。其所明之圓頓止觀,曰:百界千如,三千諸法,即空、即假、即中,皆具足於介爾妄心之中,名為「一念三千」[53]。此「三千諸法」即是一切法,而「介爾有心,即具三千」。如說:

        此三千在一念心,若無心而已,介爾有心,即具三千,亦不言一心在前,一切法在後;亦不言一切法在前,一心在後。[54]

    此一念心,不縱不橫,不可思議,非但已爾。佛及眾生,亦復如是。華嚴云:「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當知己心,具一切佛法矣。[55]

    一念(心)具十法界,…法性自爾,非作所成。[56]

        此中,「縱橫」是時間的先後(縱)或同時(橫),「具一切法」的「具」是「即」的意思。也就是:此一念(法性)心,在聖不增,在凡不減,顯現與不顯現,亦是無有差別,法性平等不二,具足一切法而泯然無別,故一念心即一切法。

        而此具一切法之一念心,智者大師說是:

        其實只一念無明法性十法界,即是不可思議一心,具一切因緣所生法。一句,名為一念無明法性心,若廣說四句成一偈,即:因緣所生心,即空、即假、即中。[57]

        何故名為「無明法性心」?因為眾生之迷染以無明為本,無明所造之極重惡業為地獄報;聖證以法性為本,法性圓證即為佛。而十法界不出迷、悟,染、淨,亦不外無明、法性,故無明即法性,法性即無明,故名「一念無明法性心」。從「無明」這一面來說,眾生心「具」不思議佛法;從「法性」這一面來說,眾生心「具」生死雜染。智者大師即依於此義,說斷煩惱是「不斷斷」,因為法性具惡,故無可斷也;修行是「不修修」,即性是修,故無別修也。

        而天台學又本於龍樹學,故以「一念三千」為因緣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亦即:

        若法性無明合有一切法陰界入等,即是俗諦;一切界入是一法界,即是真諦;非一非一切,即是中道第一義諦;如是遍歷一切法,無非不思議三諦。[58]

        祇此「一念無明法性心」中,具足一切法,相依相即,非一非異;其中雖有迷悟(陰界入俗諦)、諦觀(一法界真諦)與修證(中道第一義諦)等表象的差別,但是即三而一的純一實相,豈有或三或一之隔別?故三諦即是一諦,一實相之外更無別法。

        天台宗在「三諦圓融」,「一念三千」的思想基礎上,建立圓教的「性具說」。亦即:法界諸法中之每一法,本來即圓具十界三千的迷悟因果,此即「性具」義。於此「一念三千」流露出了圓融高妙的理境。以此反映在止觀修持方面,天台重視的是心地法門,如說:

        諸佛解脫當於一切眾生心中求,眾生心亦當於諸佛解脫中求。……一切世間中無不由心造諸陰,只心作耳。觀無明心畢竟無所有,而能出十界諸陰,此即不思議。……別則隔歷,圓則一念具。觀此一念無明心,即是眾生,眾生即法性。[59]

        也就是說,心、佛、眾生既然即三即一,則真如之理(性)本來具足迷悟之諸法,故諸佛聖者之解脫境界,亦當於(眾生)一心中求之,此可謂「理具三千」;而世間一切亦由於心而造作諸五蘊(陰)世間等,故此「理具」而常隨緣現起,且諸相宛然,謂之「事造三千」。而所謂終日隨緣,終日不變,即是此「理具三千」與「事造三千」之同一,也就是「性具」[60]而現為「事造」,故理事不二的奧妙之理;法界中性具九法界而不斷,這才完成了圓教義的最高理境。

        然而此等玄深之理,奧妙之境,需有高層次的禪觀能力方能悟入,智者大師認為並不適合初學者修習。故云:「止觀法門實非淺,……說易行難,豈可廣論深妙。」[61]所以秉持「一念三千」的要旨,智者大師指導初學從「觀心法門」的基礎方法,做「一心三觀」的修持,而所觀之心,更強調在種種心之中,直下去觀第六意識的一念心。故云:「行者於初坐禪時」,用繫「心」,隨「心」的定學準備工夫,進而修「隨心所念,一切諸法,悉知從因緣生,無有自性,則心不取」的「體真止」,經過一連串的歷境緣心之修持,「從所念一切諸法,念念不住」中,到達「能了知一切諸法,皆由心生,因緣虛假不實,故空」[62]的境界。於體悟諸法假而無實中,從假觀以入空觀,是「名二諦觀」。然而「若住此觀,則墮聲聞、辟支佛地」,故應善知「前二觀是方便道」,進而「雙照二諦,心心寂滅,……於一念中具足一切佛法,……行於中道正觀」,[63]至此,才是完成了從「一心三觀」以臻「一心三諦」的圓頓證境。可知天台禪法,從初學經歷久修,以至於得證,在整個過程中,都是以修心為先、為要的禪觀法門。

(三)「成佛之道」以修身為先

        從「四念處」起修,在「法住智」的基礎上進證「涅槃智」,這是聲聞禪法的重要次第,也是《阿含經》中處處可見的教說。印順導師禪學思想中的慧觀法門,紹述《般若經》與龍樹《中論》的般若性空見,而遠承《阿含經》以來,共三乘的止觀修學傳統。他認為緣起法不能泛談、泛觀,尤其是離開現實的色身,很容易掉入心念的玄思冥想中。故稱讚龍樹菩薩能夠「繼承佛說的獨到精神,以為初學的,應先從觀身下手。」[64]故說:

        惑業由分別,分別由於心,心復依於身,是故先觀身。[65]

        佛法「空」義,主要體悟眾生與諸法的空寂性。……因為生死是由於惑、業,惑、業由於分別,……而「此惑亂的妄分別,是由於心」而有的。但是於此不能忽略身心的緣起性,故「心又是依於身的。」[66]

        在此強調的是:在理論上,雖然一切有為法皆同一法空性,以次第或不定的觀察,都同樣能體悟緣起性空的正理,但是佛陀所說「四念處」的修道項目,不僅只是平列禪觀所緣,更是先後覺觀的次第。觀身為先有兩個殊勝,一是為了破除眾生向來對自身嚴重的愛著,所以用觀身的不淨、無常,來對治此一妄執。依觀身為基礎,方能觀察到更飄忽細微,變動迅速的「心」的本質,心的功能(分別作用),心的效果(惑業)等諸多內容。

        筆者曾就此做進一步的分析:「原來,身念處之所以在先,除了須要打破眾生對身體的牢固執著之外,還來自『心剎那不住』之原理——跳躍不停,剎那不住的心法,比色法的運作速度快了很多,根本就不是初學者粗糙的念知之力所能把握的。而身的覺受比心法穩定,也較易為下手觀處,更由於身比心粗顯,身、受交感,待到觀身漸細漸穩——即由最粗顯的身姿,至身息,身的四大、三十二分身等,漸進而微觀身識相應之苦、樂、捨等覺受之變化無常,以及隨覺受而起之心念的起伏無常,以證入蘊等身心之法無我的空性智慧。此乃『身、受、心、法』四念處的殊勝所在,適宜用為最佳修觀次第。」[67]

        也就是說,「身」之於「心」,因其相對的穩定性,對於初學者或念力不足者,較易於觀察。進而言之,色身必然敗壞,必趨於死滅,眾生雖然或有戀著者,但是並不太容易對之生起常恆想;反而是對於心意的剎那變易,念念不住,初學者雖不容易把握——散心位上觀心,但是久學而能住心於定者——定中意識位上的住心一境,(其它雜念不生的)一念不起,若此時不能再依身而觀察,體悟到心色的緣生相依性,不能嚴格地簡別此中是定中一念不起的無住無念(無分別定),還是離六種相不見的無分別智?[68]則很容易忽略「心依於身」的緣起觀照,而做跳躍式地玄想,墮入離色、心——五蘊、六處而計有常住、永恆「神我」的玄想戲論中了。

        印順導師貫通《阿含經》與龍樹菩薩《中論》的共義,著重佛陀「依身起修」的四念處,認為這是共三乘的止觀修持法門,並指出應該先以「修身」為善巧,方能避免掉入「以定為慧」,或執著一超越色心之「神我」的邪見中。而這正是他與智者大師在禪觀見地方面的最大歧見。

六、菩薩初學三要門的取向

(一)大乘禪法以三昧行門為特勝

        菩薩所發之心為上品菩提心,他雖然與聲聞一樣,也體會到三界流轉,輪迴生死的苦難,但是在「未能自度先度人,菩薩於此初發心」的悲心趨策下,因不忍眾生苦,故論修行則以「利他」為先。所以,聲聞與菩薩的差別在於,前者重於解脫(自利),而後者則重於從度生(利他)中完成自利。聲聞行人在未得解脫以前,厭離心太深,不注重修學利他的功德;證悟以後,論利他也不過隨緣行化而已。然而菩薩在自利解脫之前,初心初學即著重慈悲的利他行,以後隨法空慧的漸學漸深,則更能發揮般若利生的大用。此中,禪修有助益於菩薩行的是,發揮「依住堪能性,能成所作事」的力量。

        初期大乘佛教雖然涵攝聲聞教法,也提倡四禪八定的定學,與觀名色、緣起的慧學,但是從諸多大乘經中勸修種種三昧的文獻可知,大乘的禪波羅蜜更重視在「三昧」的修持。「三昧」意為等持——平等持心,是禪定(住心一境)的特質之一,故三昧包含在廣義的禪定中。

        在《阿含經》中,三昧皆隨修觀的所緣境而立名,如三三昧——空、無相、無願三昧;[69]此中,「空」的要義是無我、無我所,廣義應用於身心的淨化,則是遠離一切煩惱的空寂——涅槃。故一切無我、無我所的觀察,都是相應於空——破我執的禪觀,這也是經中常說的:「無常故苦,苦故無我、無我所」的深觀。經中雖然依於無常、苦、無我的修觀所緣不同,而立為三解脫門——三三昧,但這其實是於同一緣起法空性,而作三個不同角度的覺觀與悟入。在《大智度論》中,龍樹菩薩進一步指出,這也是同歸於一法空性的大乘深觀,故三三昧實同緣於一實相,三法印亦即是一實相印。如說:

        涅槃城有三門,所謂空、無相、無作。……用實觀得入三涅槃門。問曰:何等空涅槃門?答曰:觀諸法無我、我所,空;諸法從因緣和合生,無有作者,無有受者,是名空門。……摩訶衍中是一法,以行因緣故,說有三種。……

        摩訶衍義中,是三解脫門,緣諸法實相,以是三解脫門,觀世間即是涅槃。何以故?涅槃空,無相、無作,世間亦如是。問曰:如經說涅槃一門,今何以說三?答曰:先已說,法雖一而義有三。[70]

        印順導師亦曾歸納二十幾種專以「三昧」為名的大乘經為例,指出它與通泛的禪波羅蜜不同,這是專門修持某一所緣,而得三昧力之扶持的,由此可見三昧法門在大乘經中的地位。[71]

        大乘的智證,三昧(定)與般若(慧)是合一的。此中三乘的差別是,聲聞行者修禪而攝心入定,以靜坐為主;其入定時,五俱意識不起(即沒有見色、聞聲等作用),唯有定中意識的內心明淨而得心一境性。但是菩薩行三昧禪觀的特色則不偏於靜坐,而更重視在行、住、坐中修習心念的等持——三昧力,以入於唯一實相的甚深觀慧——般若。

        基於以上的討論,更接續前段所說「三三昧與無量三昧同證一涅槃門」的分析,就此進一步發揮:在大乘重視依三昧而修觀慧的諸多法門中,依一實相印的深觀而修的三昧,是重於智慧的,而依於緣眾生苦起大悲心而修的三昧,是重於慈悲的;大乘禪觀承襲聲聞教法並加以發揮,前者是三三昧觀門的深化,後者是無量三昧行願的發揚。尤其是大乘諸多緣眾生以發菩提心的度生三昧,是重新闡發被聲聞遺忘了的,佛陀度生的悲心與願行。

        以信願、慈悲、智慧的菩薩三要行而分,意欲求成佛道的信願,初學者從念佛(五分法身)功德,乃至於念佛相好,增長信心的行法,這是重於信願的三昧行門,這在《阿含經》中也可以尋得思想的源頭,如以增長信心,消除怖畏的六念(乃至十念)法門等。[72]

(二)圓頓止觀以信願行入法華三昧

        智者大師在《摩訶止觀》中勸修四種三昧,其名稱以修持時的姿式立名,[73]它們的所緣境是:「常坐三昧」則「專稱一佛名字,慚愧、懺悔,以命自歸」;「常行三昧」源出「般舟三昧」,以口稱、心念等觀彌陀佛;「半行半坐三昧」則懺悔、懸幡、供僧、持咒、念佛等;「非行非坐三昧」則請彌陀、觀音、勢至三聖等。故知此四種三昧是念佛(乃至菩薩)、見佛相好,從信願心入門的三昧法門,如說:

        觀佛相好……,是為見應佛相好,上求下化,發菩提心。[74]

        書中說,依此等懺悔,稱名,觀像成就,再進一步體悟到:從念佛到觀佛(法),是從非心非色,斷盡妄識而得的覺觀,如此才能證入佛果的究竟等覺。如說:

        我當從心得佛?從身得佛?佛不用心得,不用身得;不用心得佛色,不用色得佛心。何以故?心者佛無心,色者佛無色,故不用色、心得三菩提,佛色已盡,乃至識已盡。[75]

        在本文的第五節中,針對天台禪法的主軸脈絡與重要理路,分析其重視「修心為要」的禪觀所緣,與如何從「一心三觀」到「一心三諦」的理路。智者大師雖然建構了此一修持法門,但是也站在大乘佛教學者涵納一切的立場,廣說共三乘的禪法所緣與止觀次第。但是在實修中,不可能寬泛地念住於一切所緣而修。筆者乃從《摩訶止觀》中,找到了天台圓教大乘以觀相的信願門起修的線索。於此進一步考察天台法華三昧的內容,可以清楚地了解此一法門的具體內容。

        在《法華三昧懺儀》[76]中,智者大師明確地教導依懺悔、念佛等,以入於一實相境界的信願三昧行。於此,再分事修與理修,如云:

        欲修大乘行者,發大乘意者,欲見普賢菩薩色身者,欲見釋迦牟尼佛、多寶佛塔分身諸佛及十方佛者。……欲得……淨一切煩惱,滅一切障道罪,現身入菩薩正位,具一切諸佛自在功德者,先當於空閑處,三七日一心精進,入法華三昧。[77]

        這是「事修」法華三昧,是「欲見普賢菩薩色身、釋迦及分身之諸佛等,乃至欲滅一切障道罪,及欲於現身入菩薩正位者」的大乘信願行。其修持的具體方法是:以勤修懺悔、勸請、隨喜、迴向、發願等行門,入於甚深之妙樂禪定,並進而觀照六根觸境生識皆空,以了達實相三諦之正觀。如說:

        行者初入道場,當具足十法:一者嚴淨道場,二者淨身,三者三業供養,四者奉請三寶,五者讚歎三寶,六者禮佛,七者懺悔,八者行道旋遶,九者誦法華經,十者思惟一實境界。[78]

        而「理修」則是反觀禮佛之心,其心性乃不生不滅,以其本來即為一常相故。如說:

        如禮佛時心性不生不滅,當知一切所作種種之事,心性悉不生不滅。如是觀時,見一切心悉是一心,以心性從本已來,常一相故。行者能如是反觀心源,心心相續。……是名理中修一心精進法。[79]

        從上來的說明,可知智者大師法華三昧的內容,可溯源於聲聞禪法中六念(乃至十念)的修法,這是大乘的信願三昧行門,是以念佛、懺悔、增長善根以趨入於佛乘為特色的修持。

(三)人間佛教以慈悲行修無量三昧

        印順導師依於大乘《般若經》中所說的菩薩三心:「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大悲為上首,無所得為方便」,[80]而開演菩薩道的行門。他又曾闡發《華嚴經》「入法界品」的深義,來說明般若入世無礙的妙用。他指出:大乘的真諦是以出世之心廣行利生之事,更是從助人的世間事業中直入解脫。在《印度之佛教》中,以淺白的文字說明菩薩的三種精神,即:「忘己為人」、「盡其在我」與「任重致遠」的偉大情操。[81]

        此中,「忘己為人」乃因大乘行人的悲心深切,故常懷忘己為人的無限精進力;菩薩之所以要修學止觀,不是為了耽禪悅之樂,也不是只顧自己的解脫,而是藉著禪觀修持,用以調伏自身的煩惱,並鍛鍊心性使之堅強與堪忍,如此方能成就利生助人的大悲願行。

        而「盡其在我」是:「菩薩比聲聞更難,他是綜合了世間賢哲(為人類謀利益)與出世聖者(離煩惱而解脫)的精神。他不厭世,不戀世,儘他地覆天翻,我這裡八風不動;但不是跳出天地,卻要在地覆天翻中去施展身手。……菩薩是強者的佛教;是柔和的強,是濟弱的強,是活潑潑而善巧的強。」[82]

        在「任重致遠」的部份,則著重在鼓勵行人發長遠心,不求急證。因為「從一切法性空的體會中,繫縛與解脫的對立並不存在。這不但是理論上的善巧,更是真能表現於實際事行的。非但體悟性空如幻的聖者,能觸處無礙地入世度眾;就是初學者,也不妨在世間利生事業的進修上,達到解脫。用不著厭離世間,隱遁山林,急求不受後有的涅槃。這生死與涅槃的藩籬,就此打通;大乘的積極入世精神,由此確立。」[83]這是大乘行人溯源於聲聞《阿含經》中,與三三昧同登一解脫門的無量三昧的實踐,也可以說是從慈悲三昧門起修的大乘菩薩禪法。

        此中,無論是念佛相好,依於信願而修持的法華三昧,還是緣眾生苦,起慈悲心而護生的無量三昧,從三昧事行以通達空慧理證的進境方面,智者大師說的是:

        心如夢幻不實,寂然如虛空,無名、無相,不可分別。……雖不得心非心相,而了了通達一切心非心法,一切皆如幻化,是名觀心無心,法不住法,諸法解脫,滅諦寂靜。[84]

        也可等同於印順導師所說的:

        知「一切法如夢」,為性空無我之緣起,實無生死可厭,涅槃可求(離聲聞行)。得無常無我之正見,立「菩薩大願」,願為一切眾生而「受生」死(是菩薩行)。[85]

        其間二者的不同,是在於依三昧起修的觀門所緣不同,智者大師明言,依於「觀佛相好,發(菩提)心」[86]的信願門而起修,還是要進一步觀察「若見如來,知如來無如來,若見相好,知相好非相好,如來及相,皆如虛空。……雙照生滅不生滅,即一而三,即三而一。」[87]而印順導師從慈悲門起修,之所以能發長遠心,不求急證的行菩薩道,主要還是從緣起空慧中,體悟到「實無生死可厭,涅槃可求」,所以雖然從不同門出發,但是從理悟的角度而言,二者皆同入於一實相印中。

(四)從信願易行道轉進慈悲難行道

        大乘菩薩道的六度行門中,以「摩訶般若波羅蜜」統攝其它五度的利生善德,佛法不共世間的特色,就在這緣起空性的智慧。在菩薩三要門中,也以般若行統攝信願與慈悲,所以無論是法華三昧的信佛功德,念佛相好,還是無量三昧的愍傷眾生,廣行利生,都以發菩提心為始初,而終於匯歸到一實相印的中道——中觀般若。

        在理論的實然與理想的應然中,菩薩因為能深觀緣起法性的相依相攝,更能善觀緣生法相的如幻如化,所以應當廣學一切善法,廣度一切眾生。統攝在智慧門中的信願行與慈悲行,在理境上雖可融會在即一即三,即三即一的高妙理境中,但是落實於現象界的實踐,卻也不能不加入時間因素的考量。故龍樹菩薩在《十住毘婆娑論》中,提出「易行」與「難行」兩個概念,在實踐時間的先後順序上,對信願行與慈悲行提出解說。

        首先,是以行人乘船的安樂與容易,或是步行的遲緩與艱難,來譬喻修行菩薩道有易行與難行二種。這一比喻,重點不是從眾生或智或愚的不同根機,而說法門內容或修持進程的難易,而是針對修持過程,相較於身心的因苦而說難,故因樂而說易。亦即:易行道較為輕鬆且免於勞苦。如云:

        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88]者。[89]

        再者,說明信願易行的菩薩道,其修行的具體內容是:念佛、禮拜、懺悔,回向等;不但禮一佛,更要禮拜十方佛,以此生起對於佛(及諸大菩薩)功德的好樂信受之心。於此能增長功德,身心調柔。徵諸法華三昧的行門內容,就忠實地表現了此一信願易行門的修行特色。如說:

        若菩薩欲於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應當念是十方諸佛稱其名號。……皆應憶念禮拜,以偈稱讚。……應憶念恭敬禮拜,求阿惟越致地。[90]

        菩薩能行如是懺悔、勸請、隨喜、迴向,……福力轉增,心調柔軟,於諸佛無量功德,清淨第一,凡夫所不信,而能信受,及諸大菩薩清淨大行,希有難事,亦能信受。[91]

        第三,龍樹菩薩接著將大乘的可貴精神,菩薩道的慈悲心髓,在信願、易行的基礎上,轉入慈悲心、難行道的行持。如說:

        菩薩信諸佛菩薩無量甚深清淨第一功德已,愍傷諸眾生無此功德,但以諸邪見,受種種苦惱故,深生悲心,念是諸眾生,沒在苦惱泥,我當救拔之,令在安隱處。……菩薩是求佛道,度苦惱眾生,……是故常應一心勤行,無令放逸。[92]

        從信願門入大乘者,已能於諸佛所中累積信心與淨福,但反觀諸眾生,仍被無明邪見所障蔽,仍然沉沒於諸多苦惱的擾害中,故心生愍傷,起意欲救拔想。龍樹菩薩說,即此一念慈悲心,發起精勤勇猛,以實際的行動,投入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具體實踐中。

        最後,菩薩道的易行與難行,並非修道時序上的先後必然順序。龍樹菩薩指出,大乘以慈悲利濟行為菩薩道心要。如佛之所說,大乘行法誓度無量眾生的莊嚴願心,是難能可貴的,卻也是最為艱難久遠的任務。部份心志怯弱者,發願求成佛果的深智與功德,卻也常有不堪負荷的擔憂,與欲辭勞苦的放逸。龍樹菩薩提醒此一要點,而後再為說信願易行法門,因為此中仍有增長意樂,勸發來學的寓義與功能。如說:

        問曰:「(菩薩)至阿惟越致地者,行諸難行,久乃可得。……是故若諸佛所說,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方便者,願為說之。」

        答曰:「如汝所說,是儜弱怯劣無有大心,非是丈夫志幹之言也。何以故?若人發願欲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未得阿惟越致,於其中間,應不惜身命,晝夜精進,如救頭燃。……行大乘者,佛如是說,發願求佛道,重於舉三千大千世界,汝言阿惟越致地,是法甚難,久乃可得;若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者,是乃怯弱下劣之言,非是大人志幹之說。汝若必欲聞此方便,今當說之。」[93]


        故以大乘菩薩的正常道而言,慈悲難行道是直入,信願易行道是迴入,而終究將匯歸於一大乘的「成佛之道」。

        這裡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上來的說明,是從禪學學理的角度,分析禪觀行法的內在意涵,並非意指智者大師修持「法華三昧」,就等於是大乘行人中的怯弱志劣眾生。再者,也有文本資料可以體會,印順導師在強調人間慈悲行的同時,仍然重視清淨信願心的培養。此從他一篇示諭學僧的文章中可以得見,如說:

        以念誦、懺悔等來培養宗教情操,而將自己安立於僧團中,安立於聞思經教的慧學中,不求速成,以待時節因緣。[94]

        以智者大師而言,其一生勤學法義,禪教並舉,度眾無量,所創說之天台教觀,性具、圓頓思想,更是中國人心靈中,圓熟智慧的高度成就。這樣一位偉大的宗教家與思想家,若說是怯弱志劣眾生,這將是極為荒謬的錯誤結論。

七、結論

        本文從「傳承與創發」的角度出發,以印度聲聞與初期大乘佛教的集大成者——龍樹菩薩為介面,討論兩位發揚龍樹中觀學的漢傳佛教思想大師,各自對於大乘禪波羅蜜「止觀法要」的抉擇與立論。為了方便說明,筆者以概括化約的方式,提出了「融貫」與「精嚴」的兩個對比概念,以標舉兩種不同的治學風格。

        以下運用這兩個概念,針對主文四個禪學主題的分析,歸納為兩個結論,分別標舉智者大師與印順導師的禪學思想特色。

(一)融貫且創新超越的天台止觀

1. 架構「化儀四教」綱領,以融貫一切聲聞、大乘禪法。

        天台收攝各類禪法於「化儀四教」中。但是「四教」的各別名目,則並非由智者大師首創與率先使用,而是流傳在當時的各種教判;只是智者大師能融貫「南三北七」的各家說法,建構一套「化儀四教」的綱領,依於《般若經》、《大智度論》整理聲聞、大乘諸多禪法的基礎,巧妙地建構一套詮釋理論,對於諸多異說做「各就其位」的收納,並自成體系地提出合理的解釋。

2. 寓創新於融貫,提出「圓頓止觀」的特見。

        智者大師的「融貫」手法,不是舊名目的堆砌,而是賦予各種修持異說的新詮釋,在價值定位的同時,更體悟到一種超越舊有的禪法——全體的,圓頓的修持理境——摩訶止觀。這是智者大師的思想創見,也是天台止觀的精髓——既「超越於內」,又「不出其外」的圓頓止觀。

3. 融貫信願行門,創修法華三昧。

        天台性具思想的理境高蹈而玄妙,其入門起修之方法則平易簡要,表現了智者大師應用「理具」與「事造」原則,在實修方法上的善巧施設。對於諸多信願三昧行法的處理,智者大師以一貫的融會手法加以歸納與解說。

        再者,就其專一弘傳的「法華三昧」而言,大師原師承自南嶽慧思,而後在光州大蘇山入此三昧,有其個人之實修體驗;從禪觀所緣的施設而言,他擷取《法華經》、《觀普賢菩薩行法經》等大乘經典的精華,再設計出一套完整表現大乘三昧與法華正義的修行儀軌,這是以傳統信願行的禪修所緣為基礎,再成一融貫後的創新,終於為諸多的大乘三昧,再增添一項新的行法——「法華三昧」。

(二)精嚴而「新義如舊」的人間佛教

        相較於智者大師諸多融貫而超越的創見,印順導師治學的成就則在另一方面。他精嚴分判定慧差別,在禪法的簡擇上,重視古義之重光。比如,重新發揚被聲聞禪法所忽略的無量三昧,並以之貫通緣起性空的三乘共觀,勸修此一彰顯大乘不共的慈悲心要。

        再者,注意到龍樹菩薩般若深觀的修慧所緣,遵循《阿含經》「四念處」中依身起修的禪觀次第,故在《成佛之道》中特別回應此一禪修所緣,實屬舊義的轉向與回歸。

        第三,在器世間的認同上,也做一價值回歸的轉向,這就是「人間佛教」思想的精神。亦即,總結佛陀一代時教與龍樹菩薩的義學成就,為人菩薩行者做出「人間佛教」的價值定位。所謂的「人間佛教」,是價值認取的轉向,這不是指異熟果報生於人間,而在人間行一切人間法,而是重新彰顯「諸佛皆在人間成佛,終不在天上成佛」的深義,[95]對於身在人間卻厭棄人間,欲求他方(淨土)的修行心態,提醒佛弟子:重新回歸佛陀的本懷,深入大乘的心髓。

        無論是「無量三昧」的提出,還是「修身為先」與「人間佛教」的兩種轉向,都是佛法傳統的舊說,故印順導師的禪學思想,正如其在〈平凡的一生〉中之自況,可說是:「新義如舊」。[96]此中的「舊說」,是指佛陀本懷與大乘心髓;而「新義」,則是結合中國傳統人文精神而有的「新」。放眼今日,南傳佛教棲心聲聞,西藏佛教意趨天化佛乘;印順導師則迥異南傳與藏傳,以大乘人菩薩行為中心思想,強調以「建設人間淨土」來取代「求生他方淨土」的心態轉向,呼應儒者「此時、此地、此人」的現世人文關懷,這是蘊育於淳樸剛毅的漢傳佛教大傳統中,復接軌於《阿含》與龍樹「緣起中道」義的新精神與新創見。

(三)離精嚴無貫攝,離貫攝無精嚴

        從大歷史的角度觀察,智者大師的天台教觀思想,在思想義理與禪觀實踐方面,展現了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的總成果,這是漢傳佛教吸收外來文化後的高度思想成就,也是依於精嚴而開出融貫超越的治學成果。而印順導師正為承受百年西風東漸的漢傳佛教,示範一個吸收異文化的態度——無精嚴則無以言貫攝,無論是整理故珍,還是面對新局,切莫籠統含渾,雜亂拼湊,更不應無視於先人辛勤耕耘的成果,否則將被世界時潮邊陲化。

        漢傳佛教爾後將需要積極與西方文明深度對話,更必須與南傳、藏傳佛教攜手弘化,在尊重多元與齊頭並進的同時,「離精嚴無貫攝,離貫攝無精嚴」的精神,或將是使漢傳佛教能夠與當代對話而回應普世價值,又能夠發揮自家文化特色,並維持本身主體性的一項重要原則。智者大師與印順導師的治學典範,值得大家效法與學習。

【全文完】
 

二○○三年三月二十二日 完稿於弘誓學院法印樓

 


參考及徵引書目:
一、藏經
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增一雜阿含經》,【大正藏】第二冊。
後秦‧鳩摩羅什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大正藏】第八冊。
龍樹造,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大正藏】第二十五冊。
龍樹造,後秦‧鳩摩羅什譯:《十住毘婆娑論》,【大正藏】二十六冊。
龍樹造,青目釋,姚秦‧鳩摩羅什譯:《中論》,【大正藏】第三十冊。

二、智者大師著作(出自【大正藏】四十六冊)
 《摩訶止觀》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
《六妙門》
 《四念處》
 《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覺意三昧》
《法華三昧懺儀》

三、印順導師著作
《般若經講記》,【妙雲集】上編之一,台北:正聞,一九八八。以下同。
《中觀論頌講記》,【妙雲集】上編之五。
《中觀今論》,【妙雲集】中編之二。
《唯識學探源》,【妙雲集】中編之三。
《性空學探源》,【妙雲集】中編之四。
《成佛之道》增注本,【妙雲集】中編之五。
《方便之道》,【華雨集】第四冊。
《印度之佛教》
《空之探究》

四、其它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台北:佛光,二○○一年,初版。
關口真大:《天台小止觀研究》,東京:山喜房,昭和四九年,七版。
佐佐木憲德:《漢魏六朝禪觀發展史論》,京都:平文社,昭和五三年,初版。
悟殷:《中國佛教史略‧原典資料彙編》,台北:法界,一九九七年,初版。
性廣:《人間佛教禪法及其當代實踐》,台北:法界,二○○○年,初版。 
--------------------------------------------------------------------------------

[49] 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中阿含經》〈念處經〉卷二十四,【大正藏】第一冊,頁五八二中。

[50] 五濁: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本指減劫時世間所起之五種濁染;此喻指娑婆世間之穢惡不淨也。

[51] 印順導師:《中觀今論》,【妙雲集】中編之二,頁二五二。

[52] 八不說,即《中論》「觀因緣品」中說:「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龍樹造,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三十冊,頁一。)

[53] 「一念三千」中,三千之數可分解為:一、十法界: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佛)中,每一法界即具十法界,故十界互具成百界;二、又有三世間:五陰世間、眾生世間、國土世間,三、十如是:如是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究竟等,三世間各有十如是而成三十。百法界中,一一有三十,總為三千諸法。

[54] 智者大師:《摩訶止觀》卷五上,【大正藏】四十六冊,頁五四,上欄。

[55] 同上,頁九,中欄。

[56] 同上,頁五一,上欄。

[57] 智者大師:《四念處》卷四,【大正藏】四十六冊,頁五七八,下欄。

[58] 智者大師:《摩訶止觀》卷五上,【大正藏】四十六冊,頁五五,中欄。

[59] 智者大師:《四念處》卷四,【大正藏】四十六冊,頁五七九。

[60] 性具,天台家認為這即是吾人本有之真如法性,又作本具、理具、體具。。

[61] 智者大師:《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大正藏】四六冊,頁四六二,中欄。

[62] 同上,頁四七二,中欄。

[63] 此段原文敘述之篇幅較多,為避免過多的支離,以順行文之語氣,在此只摘引重要文意,而以上下引號標明方式以註明原文。其總出處見智者大師:《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大正藏】四六冊,頁四六七~四七三。

[64] 印順導師:《成佛之道》增注本,【妙雲集】中編之五,頁三五二。

[65] 同上。

[66] 此段上下引號中文字,為原文摘引,出處同上。

[67] 拙著:《人間佛教禪法及其當代實踐》,頁二四三。

[68] 此六種不現的無分別智是:一、是心識能取、所取的二取相不現的「無所觀」;二、是能詮、所詮的言說相不現的「無言說」;三、是依以認知的(六)根不現而無住;四、是六根不起,則境無所現的「無境」,五、是根境無住無現,故識則「無所了別」。六、器世界本為眾生之所依住,無分別智現前,器世界不現,故經云「無依處」。(詳見拙著:《人間佛教禪法及其當代實踐》,頁二二六~二二四。

[69] 有關於空、無相、無所有(無願)三三昧的修持,在《阿含經》乃至《大智度論》中,皆對於「異名異義」與「異名同義」的各種說法提出介紹與解釋;這可視為是最初時,或取為禪觀所緣的彼此不同——異名異解,但是最後所得境界,實為同歸於空義的體悟——異名同解。如說:「觀諸法空是名空,於空中不可取相,是時,空轉名無相;無相中不應有所作為三界生,是時,無相轉名無作。」(龍樹菩薩造‧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釋初品中三三昧〉卷廿,【大正藏】廿五冊,頁二○六上欄~三○七下欄。)

[70] 同上。

[71] 印順導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頁一二一四,一二一六~一二一八。

[72] 又作十隨念,在《增一阿含經》卷一中載有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休息(即止息心意之想動)、念安般(觀息)、念身非常、念死等十念。在《清淨道論》修定篇的四十種業處中,亦有十念法。

[73] 如說:「勸進四種三昧,入菩薩位。說是止觀者,夫欲登妙位,非行不階。……行法眾多,略言其四:一、常坐,二、常行,三、半行半坐,四、非行非坐。」其中的坐或行等,皆是修持時之姿式。(智者大師:《摩訶止觀》卷二上,【大正藏】四六冊,頁一一上欄。)

[74] 出處同上,頁六,中欄。

[75] 同上,頁一二中、下欄。

[76] 據載,智者大師曾於光州大蘇山中入此法華三昧。關於法華行門,更說有智者大師作品傳世。然今之《法華三昧懺儀》一卷,若根據遵式〈法華三昧懺儀勘定元本序〉內容加以推論,則本書之現存本已非大師所作之原貌,而應有後人增刪之筆。

[77] 智者大師:《法華三昧懺儀》,【大正藏】四六冊,頁九四九中欄。

[78] 同上,頁九五○上欄。

[79] 同上,頁九五○上欄。

[80] 如經中說:「若菩薩摩訶薩,以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大悲為首,說諸靜慮無量無色時,不為聲聞獨覺等心之所間雜;持此善根,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與諸有情平等共有迴向無上正等菩提。」(唐‧玄奘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善現品」卷四八七,【大正藏】第七冊,頁四七三中。)

[81] 於此略說此三種精神的意義,其詳細說明與進一步發揮,請參考拙著:《人間佛教禪法及其當代實踐》,頁三六九~三七四。

[82] 印順導師:《以佛法研究佛法》〈大乘是佛說論〉,【妙雲集】下編之三,頁一九八。

[83] 拙著:《人間佛教禪法及其當代實踐》,頁三七三、三七四。

[84] 智者大師:《法華三昧懺儀》,【大正藏】四六冊,頁九五四上欄。

[85] 印順導師:《青年的佛教》〈青年佛教運動小史〉,【妙雲集】下編之五,頁一一。

[86] 智者大師:《摩訶止觀》卷一下,【大正藏】四六冊,頁六,中欄。

[87] 同上,頁六中欄~七上欄。)

[88] 梵語abhisambuddha之音譯(巴利語同),意譯為現等覺,此指成就正覺之聖者境界——佛陀果位。

[89] 龍樹菩薩造,後秦‧鳩摩羅什譯:《十住毘婆娑論》卷五,〈易行品〉第九,【大正藏】二六冊,頁四一中欄。

[90] 同上,頁四一中欄~四五上欄。

[91] 同上,卷六,〈分別布施品〉第十二,【大正藏】二六冊,頁四九中欄。

[92] 同上,頁四九中、下欄。

[93] 同上,〈易行品〉第九,【大正藏】二六冊,頁四一上、中欄。

[94] 印順導師:《教制教典與教學》〈論僧材之培養〉,【妙雲集】下編之八,頁一五三。

[95] 經云:「佛世尊皆出人間,非由天而得也。」(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增一雜阿含經》卷二六,〈等見品〉第三十四,【大正藏】二冊,頁六九四,上欄。)

[96] 印順導師:〈平凡的一生〉,《華雨香雲》,台北:正聞,頁一○九。
 

(刊於弘誓雙月刊第64期)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