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5

2020年11月20日

 

 學團日誌

■ 109年秋季禪修營  招生通啓

■ 「佛教藝術」專題講座 招生通啓

■ 「台灣佛教史」專題講座 招生通啓

■ 「佛教知識論」專題講座 招生通啓

■ 認識西藏特展

學團日誌

 

109.10.28 玄大宗教系「三德六味坊」舉行全校境外生迎新晚宴,玄大董事長性廣法師、簡紹琦校長等主管熱情與會,對境外生期勉有加。會中並致贈各界人士募款所購的筆電予六位印度生。

109.10.30 住持明一法師率學眾至中壢通天殯儀館,參加護法林學霆、潘雅恵居士往生的母親林詹細老菩薩告別式。

109.10.30 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索朗多吉秘書長(左二)、三學會陳明茹會長(左三)、雪域出版社賴育寧總經理(右二)、西藏基金會財務長慈仁多吉居士(左一)與三學會蔡慶一居士(左四)一行,蒞臨玄大藏傳佛教研究中心,探勘展覽場地。12月7日起,將於玄大舉行為期六天的「認識西藏特展」。

109.10.31 昭慧法師與性廣法師觀賞無垢舞團林麗珍老師(右二)編舞的經典代表《花神祭》。觀演結束後,在無垢團長陳念舟老師(左一)帶領下,到後台旁的會客室向麗珍老師致意。

109.10.31欣賞《花神祭》演出後,學眾至三本手工拉麵店聚餐。

109.11.1 本院舉行共修法會,由住持明一師父主法及開示。

109.11.1 李澤承、李建裕兄弟闔家陪同母親陳鳳珠居士拜訪昭慧法師。

109.11.4 下午三點,本院於尊悔樓舉行消防演習。

109.11.4 玄大宗教系109年度自辦品保系所評鑑座談會進行第三次簡報演練,會後簡紹琦校長、主管們與宗教系教職員生合影。

109.11.5 本院住眾舉辦知光師公一百歲冥誕紀念法會,由住持明一法師主法。

109.11.7玄奘文教基金會與慈恩精舍,舉行109年秋季「二日養生淨心營」第二單元禪修活動,由性廣法師主法。

109.11.11 玄奘大學舉行第九屆第十次玄奘大學董事會,董事長性廣法師主持會議。

109.11.14 本院與玄大宗教系共同舉辦為期二天的「印順導師思想 之倫理與實踐」國際學術會議於玄大圖資大樓慈雲廳隆重展開。開幕式後,全體於菩提樹下大合照。

109.11.14 「非武力抗爭與暴力有理論」的宗教與暴力圓桌論壇。左起:昭慧法師、陳文珊博士、李瑞全教授、朱建民教授、劉宇光教授、馬孝棋理事長。

109.11.14 主辦單位邀請與會來賓及志工們於雲來會館餐廳享用豐盛的晚宴。

109.11.15 「海內外印順學之發展」圓桌論壇。左起:藍吉富研究員、侯坤宏教授、邱敏捷教授、林朝成教授、林建德教授、黃運喜教授。

109.11.15 中場茶點時間,皆備有色香味俱全的美味茶點,為與會來賓加油打氣。

109.11.15 研討會期間,弘誓監院心謙法師與香積組道莊法師、徐桂蘭主廚,帶領志工辛苦張羅豐富美味的茶點與佳餚,讓與會眾等歡喜納受。

109.11.15 議程組圓滿了二天的議程,志工們滿心歡喜的合影留念。

109.11.15 玄大宗教所和弘誓學院的同學一同組成的文書組團隊。

109.11.15 勞苦功高的編務組,從數月前即開工,完成論文集及二本發表新書的編輯。

109.11.15 昭慧、性廣法師抽空至新竹香山慈濟靜思堂參加慈濟歲末祝福活動。

109.11.16性廣法師於花蓮慈善寺主持二日禪修課程。

109.11.19 宗教系評鑑工作小組教職員生一早集合,迎接訪視委員到來。

109.11.19 玄大宗教系所模擬評鑑,簡紹琦校長(前排右坐)與邱琪瑄研發長 (後排右三)蒞系向委員們致意。三位訪視委員為:葉海煙教授(前排左坐)、張家麟教授、李玉珍教授(後排右四、右五)。

109.10.28
■晚上,玄奘大學宗教系主任黃運喜教授以「三德六味坊」名義,舉行全校境外生迎新晚宴,並致贈各界人士募款所購筆電予六位印度生,玄大董事長性廣法師、簡紹琦校長、蔡耀弘教務長、曾慶鏜總務長與社科院黃軍義院長、藝術設計學院李健儀院長、傳播學院黃玉珊院長、應日系池田辰彰主任和昭慧法師熱情與會,對境外生期勉有加。
 

109.10.30
■上午,明一、心謙、心皓、心宇師父和彩虹、翠華、阿昧居士前往中壢通天殯儀館,參加護法林學霆、潘雅恵居士往生的母親林詹細老菩薩告別式。
■上午,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索朗多吉秘書長、三學會陳明茹會長、雪域出版社賴育寧總經理、西藏基金會財務長慈仁多吉居士與三學會蔡慶一居士一行,蒞臨玄奘大學。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將與玄大藏傳佛教研究中心合作,於12月7日起,將於玄大舉行為期六天的「認識西藏特展」,此行即是提前蒞校探勘圖資大樓一樓展覽場地。場勘結束後,祕書長一行和昭慧法師、宗教系陳佳慧秘書至玄大圖書館咖啡廳茶敘。

109.10.31
■下午,昭慧法師、性廣法師和本院住持明一法師率領學眾前往國家戲劇院,欣賞由無垢舞團林麗珍老師編舞的經典代表作《花神祭》。《花神祭》的結構以春、夏、秋、冬為體,以蟲鳥花木為喻,最終引領觀眾進入物人天地一體的境界。
 觀演結束後,昭慧、性廣法師在無垢團長陳念舟老師帶領下,到後台旁的會客室向麗珍老師致意。學眾帶著滿滿的收穫和震撼,至三本手工拉麵店聚餐,分享彼此的觀舞心得。

109.11.1
■上午,由住持明一師父主法,本院舉行共修法會。
■下午,李澤承、李建裕兄弟闔家陪同母親陳鳳珠居士拜訪昭慧法師。兩兄弟皆於童年時期在母親帶領下,請法師主持皈依儀式,自此以後,每年都安排一天,在母親帶領下拜見法師,形成了李家慣例。澤承於台塑公司工作,建裕則是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創傷科主任。

109.11.4
■下午三點,本院於尊悔樓舉行消防演習,常住學眾齊聚一堂,根據消防手冊進行消防栓、拉水線、通報、廣播系統、逃生路線的演練,以備不時之需。
■下午,昭慧法師於109年度自辦品保系所評鑑座談會進行第三次簡報演練,接著參加系務會議。

109.11.5
■上午,本院舉辦知光師公一百歲冥誕紀念法會,由住持明一法師主法,全體住眾誦金剛經、佛前大供,隨後至師公蓮位前迴向。

109.11.7∼8
■玄奘文教基金會與慈恩精舍,於慈恩精舍舉行109年秋季「二日養生淨心營」第二單元禪修活動,由性廣法師主法。法師談及:依正見而修正行,身安而後道隆。因應初學者身心狀態,調整一坐香時間為六十分鐘,並增加聞法時段。
 此外也指出,學佛是為了尋找離苦得樂的方法,而「樂」有三層次:增上生樂、涅槃解脫樂、悲智究竟樂,禪修課程的設計主要就是為了圓滿達到這三目標。
 學佛三樂,首先,每人都希望身體健康,但是不能空有願望,而須付諸實踐,累積具足健康的條件,如姿勢端正、作息正常、飲食潔淨與正確的運動方法等等。當然最重要的是淨定之念與正法知見的引導。若能累積這些善因緣,則可能在祈願「安詳往生」與「無疾而終」的福報上,進求「預知時至」的襌修功德。
 進而,在色身四大調和的輕安中,覺察緊抓住命根而想要活下去的「我執」慣性,透過智覺光明的覺照與精進無已的修行力,以證得涅槃解脫。
 法師舉例,一般人多是平常時「想活活不好」,重病時「求死死不了」;以呼吸為例,當一口氣呼氣盡,不再吸進下一口氣,身體只要幾分鐘沒有氧氣,生命就結束了。但人卻會本能地拼命吸氣-呼氣,延長「病苦」,這是因為我人執持命根的力量太強大了,不斷慣性反射地執取而有以致之。
 禪修就是訓練我們不再執取的證道功德。
 心得分享時,學員談及,非常感恩性廣法師,因為透過以人體模型與教具的生動教學,學員對於如何正確使用身體有更深刻的了解,而透過功法,也改善了許多身體的小毛病與痼疾,而佛法的提撕,也非常切近生活經驗而有幫助。

109.11.10
■上午,昭慧法師主持藏傳佛教研究中心會議,討論12月7-13日舉行「認識西藏特展」籌備事宜。

109.11.11
■上午,於玄奘大學舉行第九屆第十次玄奘大學董事會,董事長性廣法師主持會議。本次會議討論工作報告、財務報表、108學年度決算、內部稽核計畫等,並請簡紹琦校長作校務報告。中午,董事長性廣法師於雲來會館二樓澄心景觀餐廳宴請與會董事、校長與列席的一級主管。

109.11.13
■上午,籌備已久的第十八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海內外印順學之發展」國際學術會議,即將在14、15日舉行。上午,本院學眾志工和玄奘大學相關工作人員進駐玄奘大學圖資大樓進行場佈。下午三點,進行開幕式彩排和各設備使用確認。並於晚間舉辦學者接風宴。

109.11.14
■由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與財團法人弘誓文教基金會共同舉辦的「印順導師思想之倫理與實踐」國際學術會議,因應新冠肺炎而幾經波折、延宕後終於在2020年11月14、15日舉辦,於玄奘大學圖資大樓慈雲廳隆重展開,共計兩場新書發表、九場論文發表並另有圓桌論壇和綜合座談。
 上午八點半舉行開幕式,董事長性廣法師、貴賓朱建民教授、長叡法師致詞,昭慧法師致謝詞,開幕式結束後,全體到圖資大樓右前方菩提樹下大合照。合照相片上傳本學院官網,供大眾下載。
 隨後進行第一場新書發表,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教授昭慧法師發表《如理作意》,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助理教授悟殷法師發表《世友、妙音與覺天―有部三大論師思想探微》。主持人成功大學中文系葉海煙教授首先介紹昭慧法師及其著作,讚嘆昭慧法師在推廣佛教相關活動上不遺餘力,除了佛教學術推廣,在社會議題上也有很多仗義執言的發言。擔任玄奘大學行政職的這幾年亦不荒廢研究,仍陸續有出版品問世,如今卸下行政職,閒談之間得知昭慧法師累積了許多材料,在未來幾年也會整理出版,令人期待與感佩。
 昭慧法師於發表中分享十二年來忙碌於學校行政、學術研究和教學中的心得,如何身兼多職又盡善盡美,皆須秉持著佛陀「如理作意」的精神;悟殷法師則在發表中將世友、妙音、覺天三大論師的核心思想透過心智圖清楚區分與展現,並特別感謝印順導師在紛繁的部派中訂出「依蘊立我」和「依心立我」的路線,為後世的研究中指出一條明路。
 兩位法師發表後開放與會學者提問,主持人葉海煙教授又特別邀請性廣法師回應學者提到佛教「內聖外王」的問題。性廣法師舉例:佛陀曾在過去生發願要行菩薩道,當時佛說:我可即證阿羅漢,然而若像我這麼有智慧、有福報者,若只追求證解脫、得阿羅漢實在太可惜了,因此發願度眾、行菩薩道。這就像做學問,自己關起門來寫論文相對簡單,但當承擔起行政和教學,必須調伏心性,與這麼多人互動、必須面對各色各樣的學生,是相對困難的。性廣法師以此說明,佛教並不只著重內修,在度眾、行菩薩道上亦是十分重視的。
 新書發表結束後,緊接著展開一系列的論文發表會,於慈雲廳和慧日軒分頭舉行。最後在慈雲廳展開以「非武力抗爭與暴力有理論」的宗教與暴力圓桌論壇,由華梵大學朱建民教授主持,中央大學李瑞全教授、國際穆斯林觀光產業聯合發展協會馬孝祺理事長、香港中文大學陳文珊博士、上海復旦大學劉宇光教授、玄奘大學昭慧法師擔任引言人,以香港反送中運動和國際間的恐攻事件為核心,透過各宗教的教義,討論該如何看待宗教與暴力行為,論壇內容豐富扎實,兼容各教派對暴力的理解與價值判斷,引人重新思考暴力背後的成因與合理性。
 充實的學術會議於18:00告一段落,並於晚間18:10於雲來會館舉行豐盛的晚宴。
 

109.11.15
■2020年11月15日,第十八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國際學術會議進入第二天議程,一早九點鐘即由第二場新書發表會揭開序幕,由台南大學邱敏捷教授主持,上海復旦大學劉宇光教授發表《僧黌與僧兵:佛教、社會及政治的互塑》,玄奘大學侯坤宏教授發表《論戰後臺灣佛教》。
 緊接著展開第二日的論文發表,同樣於玄奘大學圖資大樓慈雲廳和慧日宣兩個場地同時進行,分別以印順學、人間佛教社會關懷之實踐、宗教法展與內涵、法義辨析、大乘法義為主題。
 下午16:30,成功大學林朝成教授主持圓桌論壇,台南大學邱敏捷教授、慈濟大學林建德教授、玄奘大學侯坤宏教授、玄奘大學黃運喜教授、中華佛學研究所藍吉富研究員擔任引言人,以「海內外印順學之發展」為題,針對印順學的歷史、內涵和未來發展進行深度探討。18:10,兩日的研討會議程圓滿落幕。
■下午,昭慧法師、性廣法師抽空到附近(香山)的新竹靜思堂參加慈濟歲末祝福活動,觀看2020年「行入慈濟大藏經」,了解慈濟一整年救苦、扶貧、療傷的種種善行,令人動容感佩。兩位法師接受到證嚴法師的福慧紅包,還拿了30份回來。這是證嚴法師的無價祝福:弘誓學眾,人人有份。
 證嚴法師聽到性廣法師擔任玄大董事長,開玩笑地向昭慧法師說:「性廣法師現在變成你的頂頭上司了!」
 

109.11.16
■下午,昭慧法師參加院務會議。

 

109.11.16〜17
■16日與17日晚間,性廣法師應邀赴花蓮慈善寺講授《瑜伽菩薩戒與定慧實修》課程。
 

109.11.19
■上午,玄奘大學宗教系舉行系所模擬評鑑,本次評鑑工作小組成員含全體教職員、工讀生與志工學生,由系主任黃運喜教授和昭慧法師帶領工作團隊齊心協力,照顧每一個工作細節,老師們則分工合作,在最短時間內回應每一則「待釐清問題」。簡紹琦校長與邱琪瑄研發長也蒞系向委員們致意。三位訪視委員為:葉海煙教授、張家麟教授、李玉珍教授。模擬評鑑於傍晚六時圓滿結束,將於明年五月舉行正式評鑑。
 

109.11.20
■上午,昭慧、悟殷法師參加玄奘大學宗教系實習成果發表會,開幕致詞並擔任講評人。

禪修營

玄奘文教基金會  慈恩精舍

109年秋季禪修營  招生通啓

 禪修,是佛陀對人類最有助益的教導之一。透過禪修的鍛練,我們得以克服壓力,提昇效率與維護健康,更能靈活調整意念與情緒,使生命活得更清明與祥和。

禪修,能鍛練意念的專注與心智的聰敏,讓我們以安穩與智覺,認識生命真相與善導人生方向。

二日禪修課程安排兩季,春季營隊著重養生、調身,教導如何透過四大原理與端正姿勢調理身體,並示範簡易有效的養生功法。秋季課程則著重靜心,並教授如何培育淨信、精進、正念等美德。欲嘗止觀修行之清涼法味,得身心健康清淨者,歡迎參加養生淨心二日禪修營。

相關訊息請按連結

 

專題講座

 

佛教弘誓學院11036月專題講座通啟

佛教藝術」專題講座

Master Class in Buddhist Art

林保堯教授講授

一、老師簡介

  林保堯教授

  日本國立筑波大學藝術學博士,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名譽教授。

  林教授研究領域包括佛教美術史、佛教圖像學、藝術學與文化課題。也是印度佛教遺址導覽專家,長年的田野調查所累積出的敏銳心靈觸角,發掘出文化藝術傳統中最美的篇章,以佛教藝術描畫出一部生動的印度佛教史。

二、上課日期:

   11038日()、9日()、10日()、11日(

      53日();

      67日()。

   每日4堂課 第一09:20~10:10第二10:20~11:10第三14:00~14:50第四15:00~15:50,共24堂。

 三、課程綱要

          佛教藝術,源之於佛教,故無佛教,即無藝術。佛教,始之於佛陀,是而佛陀的一生與其說法行儀,之後四大集結,壘成經典,是為佛教藝術的根本內容;及至大般涅槃,八分舍利,起塔供養,雜華嚴飾,是為佛教藝術的表現起始。

            此中,佛教藝術的內容與其表現,隨著時空流布,北傳南傳,跨域國境,東西交流,匯通攝受,進達諸國地域,交融異域民族,成就佛教文化,更而臻極藝術,是為遠源流長,巍巍時至今日。

      以下,分以三篇六講述之。

1. 調研篇:

   一講佛陀八大聖地

       認識、學習佛教藝術,始自踏查佛陀八大聖地開始,即出生地藍毗尼、成佛地菩提迦耶、初轉法地鹿野苑、涅槃地拘尸那羅地等,此等即前述的,佛陀一生與其說法行儀的歷史原點,親自走一趟尋根之旅,是最真實的佛教藝術接觸與體驗。

   二講印度早期佛塔

       佛塔藝術的造形與表現,始自於佛塔上「不見佛像」的莊嚴之美,即所謂的「無像時代」。此等無上嚴飾的圖像元素、語彙,今,擬透過早期紀元前二世紀重要代表的「山奇大塔」等,賦予閱讀修習,尤在四座精美塔門上早期無像時代的佛傳圖、本生圖等的各類題材內容雕刻,是學習佛教藝術的「第一堂課」。

2. 基礎篇:

   三講中印秣菟羅藝術

   佛陀的「有像時代」,始自二世紀貴霜王朝中印度土著的秣菟羅造像藝術。英國殖民印度期間,由康寧漢、馬歇爾等開啟印度長期的考古發掘與研究,奠定了其後世人方便與可參讀運用的原始資料,是學習此門的必修功課。

    四講中亞犍陀羅藝術

        中亞犍陀羅,即古印度西北地區,自古位處東西絲綢之路交流的「十字路口」,故自二世紀貴霜王朝開啟的佛陀造像時代,即匯融了希臘、羅馬、波斯等古早藝術文化的各類元素、因子等,故其像異於中印的秣菟羅藝術表現。故必細讀玩味,互以了解,與予區別。

3. 綜述篇:

    五講西域石窟藝術

        西域一地,即是今天的新疆,自古是古代絲綢之路千年隊商前往中土長安、洛陽商賈貿易的必經之地,因而西域保留著大量各類珍貴的宗教藝術文化遺產,且對中土佛教藝術影響致遠。遺憾地,在上世紀初卻成為東西列強發掘,獵取的標地,滿載而歸地拉回各國館舍內。今天當地僅剩餘石窟類藝術遺產為多,事實上,石窟壁畫類也被剝離強取無數。

   六講佛教藝術鑑賞

        佛教藝術隨著佛教的北傳流布,逐步東漸至西域,甚而傳播中土,進而韓日。在前五講的基礎上,擬對各地出土的、傳世的各類佛教藝術作品,比如印度、中亞、西域、中土、韓日,甚而西藏、蒙古、東南亞等,作一瀏覽對話並賦予鑑賞,以增多日來的學習心得與實境識界。

    四、上課地點佛教弘誓學院(地址: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28號)

五、報名日期即日起至110228日止

六、報名方式:

  1.請寄回郵信封函索簡章、報名表,或於「佛教弘誓學院」網站上報名

下載報名表,填妥後回傳本院秘書室。

    地  址:32850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28

   電  話:(03498-7325   傳真:(03498-6123

    網  址:www. hongshi.org.tw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2.全程參加者優先錄取,非全程參加列為備取名額。

        七、備  註:

            1.需在本學院住宿者,請於報名表中註明,以方便安排膳宿等相關事宜。

           2.住宿期間,須隨眾早、晚課誦、出坡。

                        3.因應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防疫政策:

             (1)為維持社交距離,將於空間寬大之無諍講堂授課,報名人數限額100人。 

             (2)上課前須量體溫,聽講期間請戴上口罩。 

專題講座

 

佛教弘誓學院11036月專題講座通啟

台灣佛教史」專題講座

Master Class in History of Taiwan’s Buddhism

史實現實──臺灣佛教史的若干反思

侯坤宏教授講授

一、老師簡介

  侯坤宏教授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博士,前國史館修纂處處長,玄奘大學專任教授。

  專長:戰後臺灣佛教史、民國佛教史、中共佛教史、口述歷史、戰後臺灣政治史、近代財經史。

著作:《論戰後臺灣佛教》、《印順法師年譜》、《真實與方便:印順思想研究》、《仁俊法師學譜》、《戰後臺灣漢傳佛教史》(合著)、《浩劫與重生:一九四九年以來的大陸佛教》、《流動的女神──觀音與媽祖》等專書,及《臺灣佛教一甲子:吳老擇先生訪談錄》、《浩蕩赴前程:昭慧法師訪談錄》等20冊口述歷史叢書。

二、上課日期:

   1104月:19日(一)

   第一09:20~10:10第二10:20~11:10

第三14:00~14:50第四15:00~15:50

 三、課程綱要

截至目前有關「臺灣佛教史」之研究業已累積相當成果也逐漸受到教界及學界重視。但什麼是「臺灣佛教史」「臺灣佛教史」應包括那些範圍?我們要如何加以界定?其特點又是甚麼?並不是每個人都很清楚。又對有心從事此領域之研究者,要如何掌握「臺灣佛教」相關史料?以展開相關主題之研究?並對之進行合理的歷史詮釋?凡此諸項,均為關心「臺灣佛教史」者無法迴避的問題。本次演講,講者將會以其個人過去對「臺灣佛教史」的觀察與研究經驗,針對上列各問題進行說明與闡述;希望藉此機會,能針對「臺灣佛教史」研究及「臺灣佛教」的過去與現在進行一些必要的反省,或可提供給關心未來臺灣佛教發展的同人參考。

四、上課地點佛教弘誓學院(地址: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28號)

五、報名日期即日起至110410日止

六、報名方式:

  1.請寄回郵信封函索簡章、報名表,或於「佛教弘誓學院」網站上報名下載報名表,填妥後回傳本院秘書室。

    地  址:32850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28

   電  話:(03498-7325   傳真:(03498-6123

    網  址:www. hongshi.org.tw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2.全程參加者優先錄取,非全程參加列為備取名額。

         七、備  註:

                 1.需在本學院住宿者,請於報名表中註明,以方便安排膳宿等相關事宜。

   2.住宿期間,須隨眾早、晚課誦、出坡。

                           3.因應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防疫政策:

                (1)為維持社交距離,將於空間寬大之無諍講堂授課,報名人數限額100人。 

                (2)上課前須量體溫,聽講期間請戴上口罩。

專題講座

 

佛教弘誓學院11036月專題講座通啟

佛教知識論」專題講座

Master Class in Buddhist Epistemology

劉宇光教授講授

一、老師簡介

  劉宇光教授

  上海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副教授

出生於香港的劉教授,在1985進入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系畢業後留學加拿大的頂尖大學滑鐵盧大學取得第二個學位,再回到香港中文大學與科技大學取得碩博士學位。劉教授通達佛學研究工具,具有深刻的人文關懷與洞悉力,專精唯識學,更引領了學界對左翼佛教、當代佛教的許多研究課題。

二、上課日期:

   1104月:20日(二)、21日(三)、22日(四)

      5月: 4日(二)、 5日(三)、 6日(四)

      6月: 8日(二)、 9日(三)、10日(四)

   每日4堂課 第一09:20~10:10第二10:20~11:10第三14:00~14:50第四15:00~15:50,共36堂。

 三、課程綱要

  1.課程概論;何謂知識論?

2.如何在印度哲學脈絡中理解佛教思想,尤其佛教知識論;

3.佛教認知論的源頭:早期佛教五蘊說與因緣說論「認知」;

4.部派根境識爭論(上);5.部派根境識爭論(下);6.部派直接實在論;

7.部派間接實在論;8.唯識知識論;9.量論:現量;10.量論:比量;

11.文名句三身(上);12.文名句三身(下);

13.藏傳量論選題(上);14.藏傳量論選題(下);

15.自證分(上);16.自證分(下);17.所知障(上);18.所知障(下)。

四、上課地點佛教弘誓學院(地址: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28號)

五、報名日期即日起至110410日止

六、報名方式:

  1.請寄回郵信封函索簡章、報名表,或於「佛教弘誓學院」網站線上報名

下載報名表,填妥後回傳本院秘書室。

    地  址:32850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28

   電  話:(03498-7325   傳真:(03498-6123

    網  址:www. hongshi.org.tw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2.全程參加者優先錄取,非全程參加列為備取名額。

       七、備  註:

               1.需在本學院住宿者,請於報名表中註明,以方便安排膳宿等相關事宜。

               2.住宿期間,須隨眾早、晚課誦、出坡。

                        3.因應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防疫政策:

                (1)為維持社交距離,將於空間寬大之無諍講堂授課,報名人數限額100人。 

                (2)上課前須量體溫,聽講期間請戴上口罩。

 

藏傳佛教

 

 

請輸入E-Mail

若內文有亂碼出現,請至: http://www.hongshi.org.tw/userfiles/epaper/hongshi pic5/455.html閱讀正確版

佛教弘誓學院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Tel03-4987325 Fax03-4986123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