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與會來賓迴響」採訪報導

採訪小組:釋果定、潘鳴珮、孫惠珠、劉于禎、林素有、陳晏蓉 

李瑞全(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教授)

        利他是不分古今中外的,當然每個理論、說法都不完全一樣,因背景不一樣,倫理、人性、甚至政治等想法不一樣,所以支持的方式可能會有差距。西方人基本上是比較個人主義,但還是支持利他思想,Peter Singer的效益論(Utilitarianism),其實是個普遍主義(Universalism)。 

我從代表東方中國的儒釋道三家來看,我們都一樣對他人的痛苦有著同情共感,反對自私自利,但是說明與解決的方式與西方不同。儒家是發展人性的道德面,成就一個道德的人格——聖人,認為我們每個人跟其他人——特別是家人,有一種同情共感,從家庭倫常開展利他;對自家人有優先照顧的義務,但也不能侷限在自己的家庭,還要推展出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所以沒有那麼嚴格地將個人與他人完全隔絕,最後一定會回到人與天地萬物為一體。 

道家認為天地萬物為一體,以回歸自然為主,強調不執著,不強加人為事物,不自以為是,我們本來皆與天地萬物為一,所以要回歸到這個最原初、沒有分別的狀態——自然。 

就佛家來說,無明是一切痛苦的根源,因無明就有我執,有生老病死,執著我就與他人有對立,那就有貪、有瞋、有癡,造成個人痛苦。佛家重視內在這種自我的破除,這個時候沒有我、沒有他,彼此也互通。

 

這三種思想都不完全一樣,但在精神上都堅持我們應該做的行為是利他,不應該只是利己。這和西方個人主義不一樣。  

林建德(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副教授) 

       東方宗教哲學強調淨化人心,讓世界趨向美善,認為善有善報。利他與宗教信仰的結合性,不似西方的一神信仰,基本上就有利他精神。西方哲學出於神學,在傳統神學基礎上,利他的精神與神的旨意是結合在一起的,一切善行若離了神的旨意,善行就不存在了。 

Peter Singer的有效利他主義,基本上就是體現了大乘菩薩道的精神,也可說是悲智雙運——有效就是利用智慧的抉擇判斷,行對眾生有益且需要的幫助。所以我很高興,這次聆聽到一代哲學大師Singer,以西方深厚的論證,相契於東方宗教的菩薩精神,也可說將菩薩無我慈悲的精神用西方語言再詮釋發揚出來。若以大家熟悉的地藏菩薩願力「眾生渡盡,方證菩提」,就是先照顧別人,才想到自己,這是倫理學中談到的「超義務」,也是利他精神,也是佛法中最深刻的無我慈悲觀。  

張蘭石(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助理教授

我們這個社會非常有趣,某些人有一定的閱歷以後,反而封閉起來,不太願意捐款,其實他的本性古道熱腸,看到路上有人出車禍,毫不考慮地上前幫助別人,這是「情境式利他」。但為何無法持續性的利他呢?有兩個因素: 

一者為理性上並未具足利他的人生觀。如剛才所說,自我實現就是要靠利他才可實現,唯有利益他人自己才能活得快樂,但是當自己還未察覺「助人為快樂之本」的真諦,理性上沒有這樣的概念,就無法達成持續性的利他行。因此,我們的宗教教育,必須教導世人認識利他的意義。 

二者是感性上的,有些人常處於負面情緒中,時好時壞的情緒容易讓自己不容易做到持續性的利他。因此,一個人如果在理性上可達成,但還需戰勝感性上的缺陷,而感性上的缺陷往往需要理性上以及知識上的支持,若一個人無法照顧好自己的身心以維持好的狀態,即使理性上了解利他,但感性上無法保持穩定與熱忱,那麼他依然無法持續性利他。所以理性與感性並存是非常重要的。 

對我而言,自利利他的抉擇不是教條式的,而是了解自己的關係網、要關心的人,了解自己的本心是真心在關心那些人。例如,除了關心我的家人外,學生也是我非常關心的人,學生的學習成果與前途好壞,對我而言具有相當影響,當我了解這件事後,我會增進對學生的關懷。因此我覺得,在佛法中,自利與利他沒有很大的邊界,利他同時自利,自利也利他。 

那如何確保我們所做的決定,是真正為了利他?唯有透過精確的自我覺察。我們很容易認為自己所做的就是利他,但事實上,或許自己本身有利益取向、贖罪心態、追求大我以得到自我感覺良好及認同。除此之外,第三種層次是不求自我感覺良好、也不受組織的歸宿感而真正想要利他,但他所做的行為仍然可能沒有利他,表面上動機是利他,但卻未深入覺察本心為何。因此,動機有分真假且深刻與否,這些功夫都是必須靠自我覺察與覺悟方可了解。  

曾廣志(澳洲Griffith大學醫學院高級講師)

        很高興有機會參加這場研討會,討論菩薩利他精神。身為一個學佛者,多年接觸佛法,很大的感觸是,有沒有體會到佛法的妙用,並落實在生命中。如果只是聽到、想到,但沒有實際去體會、融合、實踐,那麼在人生道路上就會障礙重重,因為只是用想的,沒有實踐。

我在八歲的時候,第一次短期出家,隨後四十年的時間,因為佛法的受用在後面作為推動,讓我在面對各種境界能與法相應,以佛法詮釋生命的情況,並讓我思惟反省:我該如何面對生命、面對當下的變化、當下的挑戰?如何將那麼好的佛法讓身邊的人知道?我在醫學院教書,醫生是救人的身,但是學會聆聽病人的敘述,是很重要的,還要不夾雜個人的情緒因素。所以我試著以正念練習專注當下,在澳洲Griffith大學醫學系中推動三分鐘的正念練習,讓學生和教職員在緊湊課程與業務中保持正念,這樣在面對病患、面對緊急救難,才能沉穩地處理好病患傷痛,而不是制式化的看診,不但能真正的幫助病人,對自己也有利益。 

在西方,是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才會受到支持。很幸運的是,正念本身已經獲得很多科學研究的證明,的確是有效的,成為推動上的一大助力。在西方,有時候華人仍會被歧視、被利用,佛法也被有心人士刻意扭曲,希望能有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散發正念與慈愛,力行佛陀本懷,在艱忍難熬下仍無我地利他,在別人最需要的時刻,做出最有利益的事。  

鄧子美(中國江南大學宗教社會學研究所教師) 

      印順導師提倡的菩薩學,有其深沉的內涵。西方哲學,從好的方面說,是維護自己的權益,從不好的方面說,就是自私自利,以自我為中心。佛教是有關修行——在精神方面的提升,在境界上的提升,向佛的路上前進。所以,印順導師的思想不單是在台灣,在大陸也有很大的需要,他的思想對一些現存的問題,還有未來的需要,都有很大的指引作用。 

我希望,漢語佛學研究要與國際的的佛學研究,相互對話,不要自說自話。我們關起門來自己說自己好,是沒有用的。而要改善當今的社會問題,就非得與世界接軌,大家同心協力,相互幫助。 

道興法師(龍華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助理教授)

       昭慧法師在很多方面,一直是教界的新典範,讓後學有新的覺醒與學習。民國84年,台灣剛開始辦安寧緩和醫療病房的時候,我有機會參與建置,創建「臨床宗教師」這個方案。後來,昭慧法師找我來弘誓學院敎授臨終關懷課程。我原本就是臨床醫藥背景,後來成為宗教師,又從宗教轉回來與臨床結合,這樣繞了一個彎的本身,說明一件事:「只知其一,等於一無所知」。 

我的論文以導師的臨終照護為例,說明多數的出家眾或殯葬禮儀,對於臨終照護、對於死亡,仍有既定的傳統看法,也就是照護者或臨床宗教師的很多動作,對於臨終病人來說是一個負擔,但是文化禮俗或是宗教禮儀就應該這麼做,我們就會轉化為讓自己心安的方式,認為這樣做對他是有幫助、是慈悲的,不做的話內心會很不安。但是這樣並非真正的利他,所以陪伴人應該要如何做呢?就是讓自己的我執破裂,就可以體會到別人存在的狀態。

臨終關懷在台灣已經推了快三十年,這一塊在佛門裡本來就是很重要的功課,而現在的臨終關懷多朝向殯葬業主導出來的臨終服務,實際上還是業務導向,跟佛法給與病者真心的祝福差異很大,所以我才想從這個區塊開始著手推廣。感謝大會,讓我有機會發表多年推動臨終關懷的感觸,也希望這樣的推廣教育能讓生命臨終之時能獲得最大的法益。 

黃國清(南華大學宗教研究所所長) 

      就實際的社會經驗來說,我人生的一個利他選擇就是讀經、敎經,因為我對印順法師的著作讀得非常熟悉,所以我人生的自利利他,就是依照印順法師敎我的佛教教理與實踐,再加上對於現代社會的理解與觀察。因為我們是置身在現代的文化脈絡當中,所以很自然把我學到的佛法運用在現實的生存處境。  

陳省身(中國文化大學史學所博士生)

        我們常常是站在自己的立場想要利益他人,卻會造成無謂的困擾。個人認為最有效的利他,應該是從對方的角度,去想給與他所需要的幫助與協助。也就是要縮小自己,才有辦法去利益他人。這次有機會在研討會上發表論文,也因此看到在場志工無我歡喜的付出,讓來到現場的會眾都有賓至如歸的感受,也讓這次的大會主題「利他主義與菩薩思想」有最好的呈現。  

勞海新(香港佛友) 

  年年回來、年年感動,每年參加研討會,看到所有工作人員歡喜地做無我的付出,讓人感動!無論是昭慧法師,或是華雨精舍明聖法師,或是妙雲蘭若慧理法師,除了講經說法,她們也躬親實踐,只要有人想要了解佛法,想要了解導師思想,她們都不覺疲憊為其講說,就為了一份的堅持,讓我真的很感動!也因此,我年年都會回台灣,參加有關印順導師的各項活動,未來也會持續參加下去。  

丘臺興(與會來賓) 

      這次有機緣參加研討會,主題與社會服務的背後精神是相通的。其實,學術並不是高高在雲端上的對話,背後一定有普世價值的精神為立基,這樣的對談才不會失焦。在會場內外,我看到有相當多志工完全放下身段,認真的投入、忘我的服務,令人相當感動,是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觸點!我在志工身影中看到利他主義與菩薩精神,這真的是了不起!  

吳文山(與會志工) 

         因為參與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專班與佛教弘誓學院專修部的學習,而認識印順導師的著作及其思想,最近幾年都有參加導師思想的研討會,但今年是從開始到結束全程參與,有全然不同的覺知與觀察: 

一、Peter Singer教授的出席與演講 

      Singer在動保的影響力,是無人能出其右的,他的精神正彰顯了菩薩行的特色,也印證佛法平等性的核心價值。雖然他是以西方思想來論述動保,但在實際上也與菩薩的利他思想相合。Singer在致詞時提到二點,一是LCA單位(關懷生命協會,是一動保運動組織)以及慈濟,佛弟子以利他的菩薩行讓整個世界更美好。二是他個人於1972年發表保護動物的利他主張,以西方的傳統思想為主軸的諸多著作,但最近與昭慧法師的對談,讓他深受啟發,學習從東方佛教發展出的入世利他的菩薩行。 

二、與會學者的殊勝觀點 

    Singer提出一種「有效利他主義」哲學,也是一種社會運動。而以入世佛教來說,作入世利他的實踐,要運用證據、理性與智慧,去改變這個世界,在這個過程中,有效性是最重要的考慮條件。因時間、資源、金錢的有限性,如何在有限的條件中,發揮最大影響力去影響世界。 

昭慧法師指出,「人間佛教」在台灣佛教界已有具體展現,如慈濟、福智等團體。她在論文中指出,佛陀的「緣起論」無論是在心理層面、還是倫理層面,在實然層面、還是應然層面,都架設了一個從利己而達到利他的橋樑。這種「利己、利他」雙軌並進且相互證成的方法論,完全跳脫了心理或倫理上不是「利己」就是「利他」的方法論。 

黃國清教授則指出,印順導師倡議淨土行法結合人間佛教踐履的時代意義,在於能為淨土佛教博取更多認同,擴大其實踐基盤。人間佛教與淨土法門實不衝突,人間佛教能充實大乘菩薩道的精神與教理。 

鄧子美教授指出,相對於一神論的有終極的超越,佛教彰顯出「不斷超越」特色。德涵法師指出,淨土是對象掌握,還是自身所發問的問題?假使,淨土是彼岸的世界,如何用有限的知識去追求無限的世界?又,離開現實的世界卻說彼岸有真實,是否成為獨斷的認知? 

這幾位學者的觀點,都讓我獲益匪淺。 

三、雲來會館與豐盛的餐飲招待 

     雲來會館尚未正式啟用,主辦單位排除萬難,安排出席人員與志工進住,優美的住宿環境,整潔清新的房間,無法體會背後付出多少的心力。再次以感恩的心,感謝昭慧法師及其團隊的努力。另外,豐盛美味的餐飲,也讓我強烈感受到主辦單位的細心與用心,這是其他場合所無法比擬的。我不是在歌功頌德,是實實在在的事實就是如此。 

四、主辦單位及所有工作人員、志工,盡心盡力與無私無我的奉獻。

 

主辦一次大型的學術研討會,人力、物力的消耗,各方面人員的聯繫,事前準備、事後善後,是一般參加者所無法想像的!昭慧法師以其個人的領袖魅力,以及無私無我的願力,感染了眾多志工的投入,多達二百多位,個個和藹可親、與人為善,擇法能力出眾,面對臨時狀況都有隨機應變的能力,無懼任何考驗,實在優秀,讚歎再讚歎!

  林云也(與會來賓) 

因為幫關懷生命協會翻譯Tom Regan《打破牢籠》一書,因此有機會來參加這次的研討會,接觸到Peter Singer教授。有效利他主義的思想,在動物保護方面,西方起步的比我們早,因此藉由研討會的舉行,讓台灣動保人士有更明確的方向,避免一些冤枉路。

 

我本身並沒有吃素,但在翻譯過程及聆聽Singer教授的演講中,知道動物的感知能力不亞於人類,也會感受到相當的痛苦。當我了解到經濟動物會因為自己的口腹之欲,而承受死亡的種種痛苦,我無法讓自己再食肉,我無法讓自己忽視牠們的痛苦,所以我現在幾乎是素食者,這或許是所謂的惻隱之心吧。經濟動物真實處境的資訊,是被包裝過的,如何將牠們受苦的真相呈現出來,我想教育或是傳播媒體方面,是可以再著力的地方。  

陳晏蓉(與會志工)

以大乘佛法的觀點,自利與利他是同等的——自利就是利他,利他就是自利。只要是不加諸傷害於他人的自利,它是能發揮利他的效果的。同樣的,當你無私利益他人,因果的法則終究會迴向自己。所以,我們要在種種因緣及事相上,不斷練習利益他人的心念、利益他人的智慧方法,才能真正的趨向菩薩道、成佛之道。 

在這次研討會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曾廣志老師的發表,非常感人。曾老師在澳洲的大學裡提倡「正念之道」,卻不能有佛法的色彩,僅能以簡短的三分鐘推行正念方法,就像在荒野撒種的癡漢。在白人的世界,儘管華人被歧視、被利用,但他仍然謹記當初自己八歲小沙彌的佛法薰習,沒有忘記佛法的傳揚。他憂心佛法的日漸衰敗,有心人士刻意扭曲佛法的真正精神,深切期許「唯有僧讚僧」,才能救佛教。他的發言,令在場的師父、居士們感動落淚。

 

曾老師在不同的種族、國家中,力行佛陀的本懷,艱忍難熬下仍堅持無我的利他,並找尋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在世間散發正念、散播慈愛。他致力於佛法的世代接軌,以「沒有界線、沒有雜染的付出、就在當下」的純正心念利他,值得我們學習!希望以後還有因緣,能邀請他再來與大家分享。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